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學地理知識假日活動

學地理知識假日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2-25 21:56:43

⑴ 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動要用到地理知識

很多活動都要用到地理知識,例如:衣,要看天氣情況,選擇穿什麼衣服;食專,各地的飲食習慣受當地屬的地理環境影響,如北方人喜食麵食,南方人喜食米食;住,傳統民居各地是不同的,其特點也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而建的,如傣族的竹樓適應南方多雨的氣候,屋頂是尖的,便於排水;行,不同地理環境的人的出行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我國有南船北馬之說。正是因為南方多雨,北方少雨,所以傳統出行方式才是這樣。

⑵ 趣味地理知識有什麼關於地理的趣味性知識

(1)奇趣之地:世界上有許多奇趣之地,除了「百慕大」的魔鬼三角地,還有許多「死亡谷」。比如,中國昆侖山內的「魔鬼谷」;埃及西部沙漠中的「死亡之地」;美國加利福利亞和內華達之間的「死亡谷」;義大利的「死亡谷」……
(2)奇趣之山:中國甘肅省有座會跑的山;新疆有座顏色紫紅的火焰山;湖北有座在盛夏時山腰會結冰的山;美國有座雙怪山;義大利有會噴金的火山;冰島有噴發冰塊的火山……
(3)奇趣之石:澳大利亞有世界山最大的獨塊岩體——艾爾斯巨石;緬甸北部森林中發現有每逢陰雨天就會「哭」的奇異岩石;墨西哥有塊一移動就會發暴雨的怪石雕像;印度有隨著人們的呼喊而飄起來的巨石;我國四川省有隨著人們呼喊而湧出汩汩清流的懸崖巨石;福建省有天下第一奇石——風動石;江蘇省有一種「身懷六甲」的「孕子石」……
(4)奇趣之湖:哈薩克有一個奇異的甜湖;俄羅斯有一個在很遠距離都讓人感到窒息的水銀湖;東非扎伊爾有一個像汽水一樣充滿氣體的「汽湖」;我國台灣、新疆和雲南都發現有水往高處流的湖泊;西雙版納還有許多懸在樹上的「湖」……
(5)奇趣之河:「香河」——西非安哥拉的勒尼達河,河水香氣濃郁,百里之外也能聞到撲鼻異香;「甜河」——希臘半島北部的奧爾馬河,河水甘甜醇口,可與甘蔗媲美;「酸河」——哥倫比亞的雷歐維拉力河,酸性很大,甚至可以用來殺人……
(6)奇趣之泉:「太陽泉」——我國雲貴高原深處,需要見到太陽光時泉水才會湧出來;「音樂泉」——非洲突尼西亞有一處可以「演奏」出不同曲調和優美樂曲的泉水……
(7)奇趣之洞:在印度尼西亞有一個洞,能夠治療關節疼痛或神經衰弱;在尼加拉有一個洞穴,在每天的不同時候,洞口會變換出不同的形狀……
(8)奇趣之島:西印度群島有一座奇異的小島,可以像地球一樣24小時自轉一周;此地還有一個神秘的馬提尼克島,可以使外來的成年人長高幾厘米……
(9)奇趣之雨:「天上掉餡餅」,這是句玩笑化。可是,世界上的確有許多奇怪的雨,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禮物」。比如,西班牙沿海下過一場「麥雨」;丹麥沿海下過一場「蝦雨」;英國下過一場「螃蟹雨」;法國下過一場「青蛙雨」;俄羅斯下過一場「銀幣雨」;烏克蘭下過「牛奶雨」;馬來西亞下過黑雨;美國下過藍雨;中國河南下過像血一樣鮮紅的紅雨,《清史稿》記載:松滋天雨血,以碗盛之,作「桃花色」……
(10)奇趣之鳥:澳大利亞的食火雞,有幾個別稱,分別叫「殺人鳥」、「戴頭盔的巨鳥」、「雙頸垂食火雞」;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北部的「吃鐵鳥」可以吃鐵;太平洋的赤道奇島上的啄木燕,可以使用細樹枝來捕食;非洲的蒲隆地有一種鳥,會使用石塊來捕食……

高中地理學科活動有哪些

「多元十六多彩學科」學科周活動6——高中地理定向越野賽
高中地理版學科周活動
為激發學生權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青島第十六中高中地理組於2015年3月26日至4月2日舉行了校園地理學科周活動,本次活動包括知識答題預賽、手繪創意中國地圖(加分環節)以及地理定向越野決賽。通過預賽最終選拔出了6支隊伍參加決賽。
4月2日中午,各決賽參賽隊伍於5號樓史地辦公室集合通知決賽相關事宜,決賽於下午第三節課正式開始。決賽環節分為中國政區速拼、岩石標本配對比賽、地理術語接龍以及「你來比劃我來猜」環節。活動設計充分發揮地理功能教室的作用,根據地理教室里的岩石標本、中國拼圖等器材設計競賽題目,同學們對此次學科活動高度重視,盡展風采。經過定向越野決賽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評出手繪中國地圖最佳創意優秀獎四名。
通過此次地理學科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通過團隊合作完成任務,強化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良好品質,這將在今後的地理學習中產生良好的影響。

⑷ 哪些節日與地理有關系

與地理知識密切相關的各種節日,按時節劃分,可分為三大類:

1、國際上所確立的或公認的與地理知識有關的節日,許多都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直接相關。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4月7日—世界衛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9月16日—國際保護臭氧日,9月27日—世界旅遊日,10月第一個星期一世界住房日,10月第一個星期三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10月11日—世界濕地日,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12月29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等。一般情況下,這些節日每年都有新的主題,如2007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2、歷法日

歷法是根據天象等來推定年、月、日、時、節氣,用以計算較長的時間的方法。主要有陽歷、陰歷和陰陽歷3種。公歷是陽歷的一種,伊斯蘭教歷是陰歷的一種,農歷是陰陽歷的一種,因此,慶祝新年的時間都不同。此外,月相變化、潮汐等所對應的農歷日也反應了太陽、月球與地球之間的位置關系。用黃經表示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規定太陽黃經每變花15度叫做一個節氣,共有24個節氣。24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並沿用至今。和節氣相關的知識有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移動、晝夜長短的變化、季節的劃分、各地氣候和農業生產的特點等。每一個節氣如有地理課都可以補充相關的地理知識。

3、事件紀念日

災難紀念日,如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紀念日,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件紀念日,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嘯紀念日等。

環保大事日,如2005年2月16日為《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日,1987年2月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首次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做出了科學的論述,標志著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成熟。

人類成就今年日,如1957年10月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2003年10月15日我國實現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1911年10月19日人類首次到達南極點,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次征服地球第三極珠穆朗瑪峰等等。

⑸ 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動與地理知識有關系

日常生活中與地理知識有關系的有:旅遊活動、地震、海嘯、泥石流、天氣預報、地理上面的洋流、氣流活動等。

1、旅遊活動

旅遊活動是人們出於休閑、商務以及其他目的,短期(歷史不超過一年)離開自己的慣常環境,前往他鄉的旅行活動以及在該地的停留訪問活動。

2、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3、海嘯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

在一次震動之後,震盪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距離,正象卵石掉進淺池裡產生的波一樣。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

4、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

5、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地區或城市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陰晴雨雪、最高最低氣溫、風向和風力及特殊的災害性天氣。就中國而言,氣象台准確預報寒潮、台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出現的位置和強度,就可以直接為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服務。

⑹ 某大學地理系的同學,利用假期時間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活動,下圖是他們繪制的地貌景觀素描圖,請你根據所

(1)B
(2)C;冰川侵蝕作用
(3)A和EA是風蝕蘑菇,主要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專主要是風力沉積作屬用形成的。
(4)風向箭頭為從左向右。自然原因:氣候異常,乾旱地區面積廣;人為原因:過度農墾,過度放牧等
使植被遭到破壞。埋沒村舍、道路,破壞農田、牧場,使生態環境惡化。

⑺ 地理實踐活動有哪些種類

  • 地理實踐活動教學開展的常用形式 新課程標准下的地理教學內容, 不僅科學體系強,
    而且富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知識的介紹有許多是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問題出發的。 所以「新課程標准」 下的地理的實踐活動是多種多樣的。

  • 地理實踐活動的種類比較多, 既有課堂內的實踐活動, 也有課堂外的實踐活動。 主要包括信息收集、 地理講演、 地理競賽、 地理辯論、 地理游戲、
    地圖繪制、 地理攝影、 教具製作、 地理實驗、 地理調查、 地理觀測、 地理參觀、 地理旅遊、 野外實習、 方案設計、 論文撰寫、

  • 牆報編輯等等。 (一) 動手製作教具 學生動手製作的過程既是一個手腦並用、 相互促進、 相得益彰的過程,也是學生有所發現、 有所發明、
    有所創造的過程。 案例: 在進行《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時,我事先布置學生根據課本要求准備好製作地球儀的工具、 材料, 在上課時,

  • 讓學生獨立的自由地對這些材料進行觀察、 按按課本步驟操作製作地球儀。 藉助這一活動, 學生對經緯線、經緯度、

  • 地球的形狀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識不僅理解的深刻、 透徹, 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 同學們還親手製作了等高線、 時區轉動盤等教學用具,

  • 在教學中既發揮了積極作用, 又彌補了教具不足的現狀。 (二) 小型辯論會 地理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

  • 還要教會學生利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理能力必須經過學生自主動手參與才能真正的獲取。 辯論會的開展就是鍛煉學生創造思維,

  • 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有力武器。 案例: 在講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內容時, 組織學生討論未來世界的人口能否超過地球環境人口容量。

⑻ 哪些節日與地理有關系

節氣與地理有關: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節日與地理有關:冬至和中秋

⑼ 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動要用到地理知識

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動要用到地理知識
日夜的交替,天氣的變化,風向,
每天的行程線路等都離不開地理知識。

⑽ 在你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活動要用地理知識

很多活動都要用到地理知識,例如:衣,要看天氣情況,選擇穿什麼衣服;食,各地的版飲食習慣受權當地的地理環境影響,如北方人喜食麵食,南方人喜食米食;住,傳統民居各地是不同的,其特點也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而建的,如傣族的竹樓適應南方多雨的氣候,屋頂是尖的,便於排水;行,不同地理環境的人的出行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我國有南船北馬之說。正是因為南方多雨,北方少雨,所以傳統出行方式才是這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