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在日本的地理位置
㈠ 橫濱在日本哪個縣
位於神奈抄川縣東部,面於東京灣。鄰接與神奈川縣川崎市,橫須賀市,鐮倉市,藤澤市,逗子市,大和市和東京都町田市。
http://ke..com/view/72581.html
㈡ 橫濱在日本什麼位置
離東京很近
㈢ 橫濱的地理位置
Yokohama 橫濱抄衛襲星地圖
http://www.flyidc.com.cn/ecai/temp/yokohama.JPG
㈣ 橫濱是什麼地方
橫濱市(日語:橫浜市)是一個位於日本關東地方南部、神奈川縣東部的國際港口都市。橫濱市是神奈川縣的縣廳(行政中樞)所在地、被視為大東京城市群最大的衛星都市,也被指定為政令指定都市之一。該市擁有日本國內僅次於東京都區部(東京23區)的人口數,也是最多人口的市級行政區。位於東京灣西岸的橫濱港是東京的外港,沿岸設有大量的港埠設施與伴生的工業與倉儲產業。橫濱市位於東經139度43分31秒(鶴見區扇島)至139度27分52秒(瀨谷區目黑町),北緯35度35分33秒(青葉區美之丘西)至35度18分44秒(金澤區六浦南)[9]。向東京灣,鄰接神奈川縣川崎市,橫須賀市,鐮倉市,藤澤市,逗子市,大和市和東京都町田市。
地形以丘陵、高地、河階、低地以及填海地區為主。丘陵地位於保士谷區及旭區,海拔約60-100米。丘陵地南部是市內最高海拔點。接續位於鐮倉市被稱為「鐮倉阿爾卑斯」大平山,榮區上鄉町是市內最高點,海拔159.4米。至於市內最高的山峰是大丸山,海拔156.8米。河階位於市的東西兩部。低地位置大部分的海岸線已被填平,只有平潟灣是天然海灣,市島的野島是市內唯一天然島。
2003年市內國民生產總值達2兆6814億日圓。市內第一產業佔119億日圓(0.1%)、第二產業佔2兆7473億日圓(21.7%),而第三產業佔10兆4379億日圓(82.3%)。直到目前為止,橫濱依然是亞洲城市GDP排名的前十名。
橫濱市位於東京都心以南約30公里,面向東京灣。市政中心為中區的關內地區,橫濱市政府位於JR鐵路關內站東側,神奈川縣廳則位於橫濱市政府東北方向約500米處。市區中央車站是橫濱站(西區),位於關內地區以北約3公里處,其周邊地區為橫濱市經濟活動的中心。在兩地區之間的沿海地帶正進行橫濱港未來21地區(櫻木町站周邊,多為填海而成)的開發,以圖將中心地區連為一體。
現今橫濱市一帶的地區自鐮倉幕府時代起便開始被大力開發,其中六浦湊(今橫濱市金澤區)當時為鐮倉幕府的「海上大門」,而神奈川湊(神奈川宿,今橫濱市神奈川區)則為江戶灣(東京灣)內海的交通要沖。
江戶時代末期,神奈川在日美修好通商條約中被定為開港地。在位於神奈川湊對岸的橫濱村(今關內地區),許多港灣設施得以興建,於是這里很快便具備了國際海港的規模。1859年7月1日(舊歷安政6年6月2日)橫濱港開港,也被稱為「金港」,是生絲貿易港、商業港、旅客港,也是工業港。橫濱是代表日本的國際海港都市之一,也是日本現代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
1889年(明治22年)4月1日實施市制,自原本的橫濱區升格成為橫濱市。市區的面積在市制施行時,為橫濱港周邊的5.4km² 而後經過6次填海擴張成為437.38km²(平成18年)。1927年(昭和2年)區制施行,橫濱市內被區分為5個區,經過與周邊町村合並區域再編,行政區數目成為18個。市制施行時人口約12萬人,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段時間外,人口持續增加為約360萬人。在日本的市中為最多的,人口集中地區人口中也僅次於東京特別區。1956年(昭和31年)成為政令指定都市、1988年(昭和63年)被指定為業務核都市
在橫濱市內發現了多處舊石器時代的遺跡,總共有25處。在都築區的花見山遺跡發現大量繩文時代的遺物,彌生時代的遺跡較少。稻荷前古墳群是市內最大的古墳。在6世紀的時候,當時是武藏國豪族居住的地區。7世紀在相模國設置橘樹郡、久良岐郡、都築郡及鐮倉郡。在奈良時代及平安時代得到發展,不少關東的武家在此駐集。橫濱這個名字首次在1442年(嘉吉2年)首次被記載,推斷為平子氏家臣的市川季氏與比留間范,前往石河寶金剛院,曾在橫濱村葯師堂免田畠進行捐獻的記錄。
在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發展東海道的宿場。著名的宿場包括神奈川宿、程谷宿(保士谷宿)以及戶冢宿。特別是神奈川宿靠近東京灣的要沖而更為繁榮。在江戶時代的橫濱村是一個住戶家庭不到100個的小漁村。1854年(安政元年)與幕府沒有邦交的美國馬休·佩里率領黑船來到日本,在六浦藩小柴村強行拋錨。幕府派使者交涉,雙方在橫濱村進行和談。雙方簽署了神奈川條約,四年後簽署日美修好通商條約,條約內容是將神奈川港開放,成為橫濱開發的序幕。
1859年7月1日(安政6年6月2日),橫濱港正式對外啟用,橫濱市將6月2日定為開港紀念日。橫濱成為了對外開放的門戶,發展成富有外地特色的城市。在稅關以南是外國人居住區,稅關以北是日本人居住地區。橫濱港成為了生絲貿易港、商業港、旅客港以及是工業港。
1889年日本實行市制,橫濱市亦正式設立。當時面積只圍繞橫濱港的5.4平方公里(經過多次擴張及填海後,現時達437.38平方公里),人口有121,985人(1889年末)。其後發展為關內地區的市政及商業中心。
1923年關東大地震,橫濱市是重災區之一,震中甚至比東京府更接近,在橫濱市內地震造成30,771人死亡,47,908人受傷[4]。所有外國使館在這次地震中倒下。在地震後新興建山下公園以及橫濱三塔,1929年橫濱市大致回復原有的面貌。
1926年4月,橫濱市設區,分別設鶴見區、神奈川區、中區、保土谷區及磯子區。
1945年橫濱遭到美軍戰機的空襲,受到重創。戰後橫濱港被盟軍接收。駐日盟軍總司令曾在橫濱市的稅關大廈駐留(後遷移至東京都第一生命大廈),戰後發展較遲,原因是被盟軍用作軍事據點。直到1950年才得到真正的重建。
1989年在紀念設市100周年及以開港130周年的同時,舉辦了橫濱博覽會。1993年象徵橫濱港未來21的摩天大樓橫濱地標大廈建成。
1998年全日本容納最多觀眾體育場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完成,這個球場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舉行球場,同年亦舉辦了泛太平洋游泳錦標賽。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舉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會議。
橫濱中華街
橫濱中華街位於橫濱市中區的關內地區南側,是日本最大的唐人街,其主要部分是一個東西、南北各約300米的區域。幕府閉關鎖國時期,是日本少有的可以對外貿易的港口。自1859年橫濱開港之後,華人華僑便開始聚居於此地,而後逐漸形成今日的規模。橫濱中華街商鋪林立,聚集了二百三十餘家中餐館,一百三十餘家服裝雜貨工藝品商店,九十餘家副食品店,等等。此外,橫濱中華街還建有關帝廟、媽祖廟等。
㈤ 東京和橫濱在日本的地位
東京是首都啊
㈥ 橫濱是日本最大的什麼城市
橫濱(Yokohama) 是神奈川縣的首府,日本第二大城市。東臨東京灣,南與橫須賀等城市毗回連,北接川崎市。面積426.7平方答公里,人口363萬多。分為18個行政區,其中中區和西區是市中心,縣、市政府以及橫濱銀行、高島屋等百貨公司均集中此。
㈦ 日本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1)海陸位置
日本處在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環繞,是一個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隔著日本海同俄羅斯、朝鮮和韓國相望。西南隔東海與中國相望。
(2)緯度位置
日本大致處在23°N~46°N之間,國土南北狹長,大部分處在北溫帶。
日本的領土
作為島國,日本的領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組成,它們和周圍眾多的小島一起組成了日本群島。日本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其中本州島面積最大,首都東京。
日本的地形特點
(1)日本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且多位於沿海。富士山作為日本的象徵,風景優美,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一座活火山。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櫻花是日本的國花。
(2)日本火山、地震頻繁。因為日本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頻繁,形成世界最大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為了減輕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日本的傳統民居多採用質地較輕的材質建築。
(3)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這對於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貿易十分有利。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日本的氣候與資源
(1) 氣候
日本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海道島及本州島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本州島以南、四國島和九州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首都東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與亞洲同緯度地區相比,四季不分明,冬暖夏涼,降水豐富。海洋性特徵明顯。夏秋季節多台風。
(2)資源
礦產資源貧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進口國,主要進口石油(西亞、東南亞)、煤(中國、澳大利亞)、鐵礦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亞)、棉花(中國、美國)。但硫磺礦較多,這是火山活動的結果。
森林、水能資源豐富:國土面積小,山地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蓋率達68%,遠大於其國土面積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較多,河流短急,水能資源豐富。
日本的經濟
(1)發達的經濟
日本經濟發達,是世界經濟強國,也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日本的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
金融業在國際金融中所佔比重很大,日本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位。
(2)發展經濟的條件
①不利條件:
a.國內礦產資源貧乏,發展工業的原料、燃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
b.國內市場狹小。生產出的產品絕大部分出口到國外。
②有利條件:
a.豐富的人力資源;
b.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
c.充分利用島國多優良港灣等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海上運輸,進口原料、燃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3)經濟特點
①經濟特點:「進口——加工——出口」型的加工貿易經濟,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
②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的東亞和東南亞以及西歐。
③日本兩個對外貿易港口:神戶、橫濱。
(4)工業
①工業特點:加工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居世界先進行列。
②工業分布及其原因:工業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近年來,日本工業向國土南北兩端發展。
原因:
a.日本國內資源貧乏,市場狹小,進口原料、燃料,出口產品。這種兩頭在外的經濟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將工業布局在沿海港口附近,便於原料的輸入與產品的輸出,從而節省運費。
b.該地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
c.工廠靠近碼頭,交通便利。
③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造船、化學、紡織、電子、家用電器、精密機械。
④工業城市: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⑤五大工業區: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名古屋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
⑥主要產業:加工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
(農業和漁業
農業:人多地少,採用小型農業機械,側重於生物技術和水利的發展,單產高。
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達到基本自給自足,多種在平原地區,但每年要進口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山丘地區多種桑樹、果樹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進口。蘋果中紅富士蘋果是日本培育的優良品種。日本是一個島國,周圍海域盛產各種海產。
漁業:
日本漁業發達,捕魚量常居於世界前列,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漁場
日本除在近海漁場捕魚,還在發展沿海人工養殖。發達的造船業,使日本有強大的遠洋船隊到遠洋捕魚。
交通運輸業
日本交通運輸業發達,國際貨運以海運為主,國際客運以航空為主,國內沿海航運和告訴公路運輸佔有重要的地位。穿過津輕海峽,連結本州青森與北海道函館的青函海底隧道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隧道。
日本的城市
5)圖日本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福山、北九州。神戶和橫濱是全國著名的海港。
東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日本最大城市,築波為新興的科學城,京都和奈良是著名古都和文化旅遊城市。橫濱是日本最大的海港。
日本的文化
(1)文化特點
古代,日本文化受中國影響很大。近現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日本社會。日本文化既有傳統民族的內容,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特色。
解日本經濟特徵分布及原因
(2)通用語言
日本居民通用日語。
(3)民族
日本民族構成單一,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
人種屬黃色人種。
(5)民居建築
「傳統與現代」並存,既有現代化的高層建築物,又有傳統的民居。
(6)傳統服裝
㈧ 日本橫濱在哪
在日本關東地區, 靠近東京的神奈川縣境內
滿意請採納
㈨ 日本橫濱這個地方
橫濱是和來很美麗的海濱城市。有中華自街,有山下公園,因為是海港城市,非常時尚,干凈。有一股外國城市的風味。因為離東京很近,坐電車一個來小時就到了。價格和東京差不多,工作也很好找,只要你會日語。因為那裡是個觀光城市,來來往往的觀光客很多。中國人也非常多,整個中華街里住的都是中國人,還有一個關公廟,供中國人參觀。所以對中國人已經非常習慣,你來了會喜歡的。
㈩ 橫濱位於日本的哪裡
橫濱(Yokohama) ,僅次於東京、大阪的日本第三大城市,人口數量僅次於東京,位居全國第二內。橫濱位於日本關東地方容南部、東臨東京灣,南與橫須賀等城市毗連,北接川崎市。橫濱是神奈川縣東部的國際港口都市,也是神奈川縣的縣廳(行政中樞)所在地,也被指定為政令指定都市之一。該市擁有日本國內僅次於東京都區部(東京23區)的人口數,也是最多人口的市級行政區。位於東京灣西岸的橫濱港,經常被視為是東京的外港,沿岸設有大量的港埠設施與伴生的工業與倉儲產業。橫濱曾經是日本東西方交流的重要城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