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西域的地理位置歷史試題

西域的地理位置歷史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25 15:58:58

① 簡述西域的地理概念

日夜不同,土屋,風沙~

② 歷史:寫出西域的地理范圍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

③ 古代時的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為何西域都被描述的如此神秘

西域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劃分,狹義上指玉門關和陽關以西及蔥嶺以東等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地區;廣義上指敦煌以西、天山南以北、中亞及西亞部分地區,凡是通過新疆地區能到達的地區都屬於廣義上的西域。西域之所以神秘的原因是因為大家不了解它。古代時交通很不發達,去到西域的人非常少,大家對西域地區的了解知之甚少,所以西域地區被描述的非常神秘。

樓蘭古國的遺址是在1899年被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現在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中的羅布泊發現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據說一般人走進去都走不出來,而羅布泊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核心區域,由此可知探索羅布泊是件非常的困難和危險的事情。近百年來樓蘭古國的遺址一直是世界各地的探險家考和古學家等研究探索的熱點區域,正是因為樓蘭的種種傳說以及各種未解之謎吸引著大家前去。

④ 西域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哪裡他分南北道,兩道路線是什麼

西漢時期,今甘肅玉門關、陽關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遠的地方,統稱為西域。這是廣義的西域。狹義的西域,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門關、陽關以西,巴爾喀什湖和蔥嶺以東,准噶爾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地區。西漢初,這里有36 個小國,後又分為50 余國。西域諸國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絕大部分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邊。塔里木盆地南緣有且末、小宛、精絕、扞彌、於闐、皮山、莎車等國,被稱為「南道諸國」;在盆地的北緣有危須、焉耆、尉犁、烏壘、龜茲、姑墨、溫宿、尉頭、疏勒等國,被稱為「北道諸國」;在盆地西南、蔥嶺一帶有蒲犁、無雷等國;在盆地的東端有樓蘭,後稱鄯善。這些國家語言不一,習俗各異,互不統屬,人口少則幾百,多則數萬,一般為幾千人到兩三萬人,龜茲人口最多,才8 萬人。它們多以城郭為中心,居民多從事農牧業,少數國家逐水草而居,單純從事畜牧業,以畜產品等與鄰國交換糧食等農產品。有些國家生產力水平有相當發展,已經掌握了冶鐵技術,樓蘭人就懂得製造鐵兵器。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准噶爾盆地,是一個游牧區域。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來居住著塞種人。西漢文帝時,原來游牧於敦煌、祁連間的月氏人,被匈奴逼迫,西遷至此,擠走了塞種人。其後,原居住於河西一帶的烏孫,為了擺脫匈奴的羈絆,也向西遷徙到此,把月氏人趕走,佔領了這塊土地。大部分月氏人被迫再往西遷到媯水(今阿姆河)以北地區,稱大月氏,少部分留下來,稱小月氏。烏孫有63 萬人(包括留居此地的塞種人和月氏人),他們與匈奴同俗,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准噶爾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由姑師控制。姑師後來分為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前國一帶土地肥沃,農業相當發達。從玉門關到西域,有兩條主要通道:一條經塔里木盆地東端的樓蘭(鄯善),折向西南,沿昆侖山北麓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可至中亞的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國;另一條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可至中亞的大宛、康居、奄焉等國。西漢文帝初,匈奴的勢力擴展到西域地區,在這里設置了「僮僕都尉」 一職,對西域諸國進行監視,向它們徵收繁重的賦稅,並把西域作為進攻西漢王朝西北部的戰略基地,對西漢構成極大的威脅。漢武帝對匈奴進行戰爭時,為了截斷匈奴右臂,曾於建元三年(公元前 138 年),派漢中人張騫赴西域聯絡大月氏,欲利用大月氏與匈奴的矛盾,與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張騫雖因大月氏不願東返而未能完成此行的任務,但他在西行途中,傳播了西漢的國威,獲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資料,使西漢政府增加了對西域的了解,溝通了西漢與西域各族之間的聯系。漠北戰役之後,匈奴單於退往漠北,河西走廊也為西漢所控制,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經打開,但是匈奴在西域仍保存著相當的勢力,嚴重威脅著漢與西域的交通。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漢武帝派張騫再度出使西域,欲招引烏孫回河西故地,與西漢共同對付匈奴,仍未達到目的。但張騫派出的各位副使,訪問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等國。這些國家與烏孫都派出使者入漢答謝,使西漢與西域諸國的聯系更加密切。從此,西漢同西域的交通頻繁起來。西漢王朝每年派到西域去的使臣,多則十幾批,少則五、六批,每批數百人到百餘人不等。這些使臣既擔負著政治使命,同時也攜帶著許多西漢物產,與西域諸國進行經濟交流。西漢以絲織品為代表的商品源源不斷輸往西域。西域諸國也經常遣使入漢。匈奴統治者極不情願看到西漢政府和西域各國之間聯系的加強,他們或派出軍隊,或利用他們所控制的一些西域國家,劫掠漢使,遮斷道路,竭力破壞漢與西域的聯系。為了確保西域通道,西漢政府在西域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

⑤ 西域的地理位置

大概從今天的寧夏和新疆開始往西都算吧。不同時代具體含義有一定差別。

⑥ 西域地理位置

回答樓主:

西域的地理概念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內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容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
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

西域國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准格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與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據部分考古學家的判斷,樓蘭即是由於河流改道與羅布泊的遷移而滅亡的主要原因。

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

⑦ 歷史書中西域的地理位置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等.

⑧ 古代中國拚命的要拿下西域,西域到底重要在哪裡

西域的地區還是非常廣泛的,在歷史上這塊土地非常重要,不僅僅是為了開擴疆土,主要因為西域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在這里可以隔絕匈奴的一部分糧草和補給,而且這里也是通往其他國家的必經之路。歷史上人們所熟知的絲綢之路,就跟西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古代要拚命拿下西域。

西域在古代主要是因為財富,近朝主要是為了軍事。而且這是關乎領土的問題,許多國家都非常在乎。

⑨ 請問一道歷史題:請問我國對西漢西域地區的開發在今天有什麼意義

西漢時期設立西域都護府有力的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這樣使今天的新疆地區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加強了西漢內地與中亞和西亞歐洲的經貿聯系保證了商路的安全。

⑩ 西域的大秦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漢代西域古地名、國名。《後漢書》說,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西域都護班超遣甘英西使大秦。甘英到了波斯灣口的條支,誤信安息西界船人言,說「海水廣大」,航路難行,故未向西進。安帝永寧元年(120)撣國王遣使來獻幻人(魔術師),自言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撣國西南通大秦」。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來貢獻。安敦乃羅馬皇帝MarcusAureliusAntoninus。同書說天竺國「西與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說「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雲海西國」。《魏書?西域傳》:「大秦國,一名黎軒,從條支西渡海曲一萬里……。」《魏略》更明言:「大秦國一號犁軒,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從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風利二月到,風遲或一歲,無風或三歲。其國在海西,故俗謂之海西。」大秦道既從海北陸通,又循海而南,與交趾七郡外夷比,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異物。」古大秦相當於何地,學界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謂指羅馬帝國東部,一謂指羅馬帝國,一謂指黎軒即亞歷山大城。三者中以後一說較妥當,因諸書多言大秦即黎軒,且言以石為城。所謂「海曲」,實指自波斯灣口之條支或安谷(Orcoe)水行經波斯灣,出灣後西航沿阿拉伯半島南岸至亞丁,轉北入紅海,直達埃及東海岸的伯倫尼卡(Berenice)或米奧斯戈爾莫斯港(MyusHormus),登陸至科普托斯(Coptus),換船順尼羅河而下即達亞歷山大城;若航至紅海北端阿爾斯諾(Arsinoe),再通過古運河亦可達亞歷山大城。此「海曲」在古代是很繁榮的一條海上商路。言海西亦多指此海曲之西。總之,自大秦至漢有四條路:一、自大秦出紅海跨印度洋穿馬六甲海峽,北上直到九真、日南或廣州;二、自大秦同樣跨印度洋東北行至緬甸,循伊洛瓦底江而上達撣國,由此而東至漢永昌郡;三、自大秦循「海曲」至波斯灣口的條支、安谷,穿安息沿絲綢之路東達中國;四、自大秦航海至安條克(Antiloch),再東行經安息亦與絲綢之路接。大秦與中國海陸直接間接交往,在漢代亘三百餘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