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瓜州地理位置

瓜州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5 13:37:24

㈠ 涼州、甘州、肅州、瓜州以及沙州都是什麼地方

涼州,古地名,即甘肅省西北部的武威,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史有「 四涼古都,河西都會」 之美稱,素有「銀武威」之稱,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 的富饒之地,「 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戰略要地和「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是「中國旅遊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氂牛唯一產地」。

甘州,即今天的甘肅省張掖市。
據文字記載,甘州已有5000年的歷史。從夏商到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有羌、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北涼沮渠蒙遜建郡至西魏廢帝三年改為甘州,因甘泉清洌而名,甘州之稱自此開始。
隋唐在甘州設立交市、西夏在甘州發跡崛起。元始祖忽必烈設甘肅行中書省省會,「甘肅省」首字即源於此。清為甘肅提督統軍駐地。因地理位置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肅州,即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地區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東與張掖地區相連,南靠青海省,西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旗接壤,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酒泉古稱肅州,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歷來是亞歐大陸東西往來的要沖,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沙州是敦煌的舊稱,「西北指流沙,東南路轉遐,獨悲笛海畔,歸望阻天崖。」流沙即指敦煌。

瓜洲:在長江的北岸,揚州的南面。瓜州縣,原名安西縣。200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她東連中國石油城玉門,西接國際旅遊名城敦煌,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連,西北與新疆哈密市接壤。現轄7鄉5鎮,總人口11.91萬,總面積2.41萬平方公里。境內盛產棉花、蜜瓜、小麥、葡萄,甘草,鎖陽、蓯蓉等,享有「中國蜜瓜之鄉」、「中國鎖陽之鄉」和甘肅「棉花基地」、「河西糧倉」的美譽。

㈡ 瓜洲,京口和鍾山的具體位置

鍾山在南京,也就是鎮江的西面。
瓜州在鎮江的對岸,也就是現在的揚州。

㈢ 京口瓜州一水間的現屬省份和地理位置

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地塊在 鎮江京口區與揚州瓜州隔江相望。

㈣ 瓜洲大地之子地理位置在哪

雕塑《大地之子》位於甘肅酒泉市瓜州縣紅山坡戈壁灘上,北緯N40°22′50.24″ 東經E95°50′15.08″。

㈤ 瓜州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瓜州縣隸屬甘肅省酒泉市,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回與肅答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瓜州縣境東西長185公里,南北寬220公里,面積2.41萬平方公里。

瓜州縣轄5鎮10鄉、73個行政村,2011年末,瓜州縣常住人口14.95萬人,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5萬人(2011年)。

(5)瓜州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瓜州的地理環境

瓜州縣地處安敦盆地內,地形南北高,逐漸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傾斜。北部最高處的芨芨檯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為祁連山北麓山前地帶,最高處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中部走廊地帶被北東向的截山子分為兩部分;南端為踏實盆地,海拔1259~1750米。

瓜州的氣候

瓜州縣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點是降雨少、蒸發大、光照長、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發量3140.6毫米,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24.9攝氏度,最低氣溫-10.4攝氏度。

㈥ 古時候的瓜州在哪裡

古時瓜州歸到敦煌郡所管轄的范圍,兩晉時期依然採用漢制,隋朝時期設為常樂專郡。現在屬瓜州縣隸屬甘肅省酒泉市。

隋朝時期設為常樂郡到唐朝才改稱瓜州。到了清朝時期設安西衛。民國時期改為了安西縣,一直用至到2006年初。2006年經批准改名為瓜州縣。

瓜州的鎖陽城是現在保存最最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體系。鎖陽城在西晉時期已經建好,是唐代晉昌郡管轄范圍,也是絲綢之路的交通重鎮,迄今為止是保存最完好的。保護著絲綢之路的興旺,明朝的時候稱作苦峪城,因為鎖陽比較出名而成為鎖陽城。

(6)瓜州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瓜州縣轄淵泉、柳園、三道溝、南岔、鎖陽城鎮,河東、布隆吉、腰站子東鄉族、七墩回族東鄉族、沙河回族、雙塔、梁湖、西湖、瓜州、廣至藏族鄉,5鎮10鄉。

瓜州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縣境東西長185公里,南北寬220公里。

㈦ 甘州、肅州、涼州、沙州、瓜州都是什麼地方

1、甘州,隸屬於甘肅省張掖市,位於千河西走廊中部,地處東經100°′—100°52′,北緯38°32′甘州區—39°24′之間,南依祁連山,北鄰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甘州區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日照時2932-3085小時,境內有4條主要河流和26條季節性河流,河水徑流量16.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儲量達9.9億立方米,2012年耕地68.62萬畝。

2、肅州,即今甘肅省酒泉市。酒泉地區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東與張掖地區相連,南靠青海省,西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旗接壤,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酒泉古稱肅州,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歷來是亞歐大陸東西往來的要沖,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3、涼州,古地名,即甘肅省西北部的武威。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史有「 四涼古都,河西都會」 之美稱,素有「銀武威」之稱,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 的富饒之地,「 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戰略要地和「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是「中國旅遊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氂牛唯一產地」。

4、沙州是敦煌的舊稱,古代行政區劃,初始范圍較大,轄敦煌、晉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護、戊己校尉、玉門大護軍三營,後來只有今甘肅省敦煌市。敦煌四周皆為沙漠戈壁包圍,位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端邊緣。沙漠地帶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大,地面缺少經常性流水,植物稀少矮小,為風沙地貌。沙漠多集中在鳴沙山地帶和黨河兩岸及其下游地帶。

5、瓜洲:在長江的北岸,揚州的南面。瓜州縣,原名安西縣。200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她東連中國石油城玉門,西接國際旅遊名城敦煌,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連,西北與新疆哈密市接壤。享有「中國蜜瓜之鄉」、「中國鎖陽之鄉」和甘肅「棉花基地」、「河西糧倉」的美譽。

(7)瓜州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1、古甘州歷史悠久,北涼沮渠蒙遜建郡至西魏廢帝三年改為甘州,甘州之稱自此開始。

2、肅州區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是神農和五帝之一的顓頊轄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

3、敦煌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羅布泊荒原,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屬暖溫帶氣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2400毫米。

參考資料網路-甘州

網路-肅州

網路-涼州

網路-沙州

網路-瓜州

㈧ 瓜州位於中國那裡


歷史沿革

早在四千年前,安西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秦以前為羌戎所據,秦時為大月氏佔有,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時,為敦煌郡所轄,兩晉沿襲漢制,隋置常樂郡。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稱瓜州。

宋元相沿,至清雍正年間設安西衛。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為安西縣。此縣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

安西縣於1949年9月28日解放,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三軍八師接管,10月7日安西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酒泉專區行政公署。 安西縣,縣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瓜州縣。

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南岔鄉改為南岔鎮,東巴兔鄉、橋子鄉、踏實鄉合並為鎖陽城鎮,環城鄉、西湖鄉合並為西湖鄉。?年,全縣總人口10.29萬人,其中漢族佔97%。轄5鎮6鄉,共15個居委會、48個行政村,312個村民小組。

2006年3月,設立七墩回族東鄉族鄉、雙塔鄉。2007年8月1日,《甘肅省民政廳關於酒泉市瓜州縣腰站子鄉改設為腰站子東鄉族鄉的批復》(甘民區復[2007]20號)同意瓜州縣腰站子鄉改設為腰站子東鄉族鄉。2007年10月25日,《甘肅省民政廳關於九甸峽庫區移民瓜州縣安置區設立廣至藏族鄉的批復》(甘民區復[2007]32號)同意九甸峽庫區移民瓜州縣安置區設立廣至藏族鄉,鄉政府駐地為新堡村。

2008年4月8日,《甘肅省民政廳關於酒泉市在疏勒河項目農墾轄區內設立玉門市獨山子東鄉族鄉瓜州縣沙河回族鄉和梁湖鄉的批復》(甘民復[2008]15號):同意瓜州縣設立沙河回族鄉。鄉政府駐地為沙河村。四至范圍為東起灌溉農渠,西至自然沙溝,南起昌馬西乾渠,北至人工排鹼溝。同意瓜州縣設立梁湖鄉。鄉政府駐地為陳家莊村。四至范圍為東起雙塔總乾渠—支渠,西至十工農場灌溉渠,南起雙塔總乾渠,北至小宛農場現狀耕地。

行政區劃

瓜州縣下轄5鎮10鄉86個行政村。

五鎮:淵泉鎮、柳園鎮、三道溝鎮、南岔鎮、鎖陽城鎮;

十鄉:瓜州鄉、西湖鄉、腰站子鄉、河東鄉、布隆吉鄉、雙塔鄉、梁湖鄉、沙河鄉、廣至鄉、七墩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瓜州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縣境東西長185公里,南北寬220公里。[1]地處東經94度45分--97度00分,北緯39度52分--41度53分。東西寬185公里,南北長期20公里,總面積2413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瓜州縣地處安敦盆地內,地形南北高,逐漸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傾斜。北部最高處的芨芨檯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為祁連山北麓山前地帶,最高處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中部走廊地帶被北東向的截山子分為兩部分;南端為踏實盆地,海拔1259~1750米;北部為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由東北向西南微傾斜,海拔1060~1300米,縣城所在地淵泉鎮,海拔1177.8米。

瓜州縣有山區、戈壁、走廊沖洪積平原三種基本地貌形態。

北部山區戈壁傾斜平原區,為一系列平行斷續的中低山殘丘,山體多呈東西走向,海拔2000米左右,相對高差30~300米。山前多形成山麓剝蝕面,山頂多成渾圓狀。山前外圍為廣闊的洪積傾斜平原,海拔1150~1600米,地勢平坦,傾斜平原覆蓋著中上更新世洪積、坡積沙礫碎石,植被稀少。

南部山區戈壁傾斜平原區,包括南北截山和鷹咀山以北的廣闊戈壁地帶,窄條形的南北截山分別呈近東西向,北東東向伸延,寬4~10公里,低山丘陵地形被強烈風蝕,海拔1259~1750米,相對高差50~150米,山體北陡南緩,山脊平圓。榆林河兩岸因流水沖刷切割較深,形成多級侵蝕階地,整個傾斜平原被上更新世和全新世沙礫岩覆蓋。

走廊平原區,包括縣境內疏勒河、榆林河河岸綠洲,為瓜州縣主要農牧業區。依其成因和形態又劃分為三個次一級的地貌單元。

昌馬沖洪積扇及疏勒河中游沖積平原,位於疏勒河以南,青山子以東,包括三道溝、河東、布隆吉至橋子的廣闊地帶。海拔1060~1300米,由東南向西北微傾斜。由昌馬河洪積沖積的上更新世、全新世細土物質組成,被疏勒河與昌馬沖洪積扇上南北向的十道沖溝所切割。沖溝下切4~12米,溝寬數十米至數百米不等。在七道溝、布隆吉、雙塔至橋子扇緣地帶為泉水溢出帶,泉水匯集後或向西北注入疏勒河,或在低窪地方聚集成沼澤和草甸,由於長期強烈的蒸發作用,地面呈鹽漬化現象,有些表層形成鹽殼。

踏實洪積沖積扇,地處南北截山之間,由榆林河洪積沖積物構成。海拔1259~1750米,南高北低,中上部沖溝發育,沖溝深3~7米不等。扇緣溢出的泉水匯集於黃水溝,沿北截山南側西流,通過蘆草溝泄入瓜州沖積平原,地下水較高的地方不同程度的漬化,局部低窪地沼澤化。

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平原,包括疏勒河以南,截山子以北,雙塔水庫以西至西湖的三角洲地帶,由疏勒河沖積洪積物組成,平原自東向西南方向微傾斜,地形較平緩,由於疏勒河多次改道以及人工引水灌溉的結果,形成分枝狀散流,致使該區成為典型的干三角洲地貌。

風蝕地貌主要分布在六工城西北南百旗堡以西,踏實農場以南至鎖陽城至唐墩湖沿戈壁一線以及橋灣至布隆吉疏勒河北沿岸,縣城東南和老師兔也有少量分布,以雅丹地貌類型為主。

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兔葫蘆以南,吳家沙窩至鎖陽城,西沙窩和東湖以北,泉子以東一帶,東巴兔、老師兔以及農區內三工至四工一帶也有少量分布,除部分為流動的新月形沙丘,龍崗狀沙梁外,其它多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為1~5米,最高的約10米。

氣候

瓜州縣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點是降雨少、蒸發大、光照長、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發量3140.6毫米,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平均最高氣溫24.9攝氏度,最低氣溫-10.4攝氏度。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瓜州縣常住人口14.95萬人,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5萬人。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瓜州縣境內有疏勒河、榆林河兩大水系,年平均徑流量4.2億立方米,有各類水庫、塘壩37座,總蓄水量2.53億立方米,其中雙塔水庫庫容達2.4億立方米,是甘肅省最大的農業灌溉水庫。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瓜州縣境內礦產資源已探明金、銀、銅、鐵、鋁、鉛、鋅、花崗岩、大理石等40餘種礦產品,地質儲量2813萬噸,其中鉛16萬噸,鋅8萬噸,鐵礦2000萬噸,黃金儲量和產量曾居全國第六位,是甘肅省重點產金區。花崗岩分布較廣,儲量超過15億立方米。

交通

瓜州縣境內蘭新鐵路、敦煌鐵路貫穿全境,國道312,省道313、215線及嘉安、安敦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瓜星高速、蘭新鐵路客運雙線開工建設,縣城距敦煌機場120公里。

截至2011年,瓜州縣境內鐵路通車里程347公里,公路通車里程1718公里。

㈨ 瓜州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地方

瓜州縣隸屬甘肅省酒泉市,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瓜州縣境東西長185公里,南北寬220公里,面積2.41萬平方公里。[1]
瓜州縣轄5鎮10鄉、73個行政村,2011年末,瓜州縣常住人口14.95萬人[2],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5萬人(2011年)。[1]
瓜州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個。[1]
2011年,瓜州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GDP)49.77億元,可比價比2010年增長25.8%。[3]2018年10月10日,甘肅省政府批准瓜州縣退出貧困縣。[4]
中文名稱
瓜州縣
外文名稱
Guazhou County
別名
安西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中國西北
下轄地區
5鎮10鄉
政府駐地
淵泉鎮
電話區號
0937
郵政區碼
736100
地理位置
酒泉市西北部、河西走廊
面積
2.41萬平方公里
人口
14.95萬(2011年)
方言
蘭銀官話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榆林窟,鎖陽城,東千佛洞,雙塔,橋灣,白虎關,浪柴溝
機場
酒泉敦煌機場
火車站
瓜州站
車牌代碼
甘F

㈩ 瓜州的地理位置

瓜州縣,原名安西縣。200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回甘、新、答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她東連中國石油城玉門,西接國際旅遊名城敦煌,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連,西北與新疆哈密市接壤。現轄7鄉5鎮,總人口11.91萬,總面積2.41萬平方公里。境內盛產棉花、蜜瓜、小麥、葡萄,甘草,鎖陽、蓯蓉等,享有「中國蜜瓜之鄉」、「中國鎖陽之鄉」和甘肅「棉花基地」、「河西糧倉」的美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