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地理位置
1. 符拉迪沃斯托克屬於俄羅斯的哪個州或是地區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蘇聯俄羅斯聯邦濱海邊疆區首府。
截至2015年,濱海邊專疆區共有12個城市,屬25個區,首府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市。全區人口為193.35萬。
(1)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州首府,西伯利亞大鐵道的終點,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約100萬(2012年),城市總面積為700平方公里,城市海岸線達100多公里。
遠東區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學校。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俄遠東科學中心、俄太平洋艦隊的基地,也是俄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貨物吞吐量居俄遠東地區之首。工業種類有修船、機車車輛、采礦設備、電子儀器、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等。主要輸出石油、煤、穀物,輸入石油製品、魚等。
2.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於哪個國家
符拉迪沃斯托克現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亦為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回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答。總人口約60萬,主要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為主,全年平均高溫8.38°C,平均低溫1.38°C,平均降水量797mm。
3.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第幾大城市
現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語:Владивосток 名稱釋義:羅馬化拼寫: Vladivostok,(版意為「東方統權治者」或是「征服東方」的意思)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城市位於俄中朝三國交界之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優越,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4. 海參崴地圖
海參崴(Vladivostock)
100多年以前這里生產海參,「崴」是窪地的意思,所以中國人稱它為海參崴。根據我國歷史記載,1860年沙俄強迫滿清政府簽定《中俄北京條約》,致使包括海參崴在內烏蘇里江以東的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了俄國。1862年,沙俄政府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ck)」,翻譯成漢語就是控制東方。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邊疆區行政、工業、文化、商業中心。面積7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0萬。位於莫拉維耶夫·阿穆爾半島之上。市內有五個區:列寧區、五一區、別爾沃列琴斯基區、蘇維埃區和費倫多斯基區。海參崴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二大城市。它瀕臨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是重要的軍事要地,聞名世界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第23空軍的司令部設在這里。
海參崴是交通要塞,海陸空運輸都很發達,距中國琿春市180公里。有直達莫斯科的鐵路線,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海參崴是海員城、漁業城、商業城,市內有多類企業及工廠:海洋漁業集團公司、船舶製造廠、工具廠;各大食品加工廠:漁類加工廠、肉聯廠、糖果廠、牛奶廠等。海參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內有遠東大學、工藝大學、海軍學校、綜合技術學校、醫科大學、藝術學院等。 被稱為世界十二大奇跡之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就在這里,它全長9288公里,是聯接歐亞文明的紐帶。
港口是這座城市的心臟,它分為軍港、商港和漁港,與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海運往來,如中國、日本、加拿大等。此外,城市的空中航線也是四通八達,每天這里都有飛往莫斯科等地的班機。由於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本、越南、韓國等國家都在這里設立了領事館。
北疆第一港-----海參崴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海參崴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且是在括弧內的!但對於我們的先輩來說,海參崴就象香港一樣,是我們的遊子,也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 海參崴位於烏蘇里江以東,是一個凍港,是中國的領土。准確的講,不能把海參崴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地區孤立起來,海參崴是這一地區的行政中心。1856年中俄簽訂《璦琿條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海參崴也就被「共管」了!但到1860年中俄簽訂《北京條約》時,「共管」也被取消了,海參崴成了沙俄的領土,被改了一個對中國極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統治東方!)。 滿清王朝出賣海參崴,激起了國人的憤怒。許多人民尤其是居住在海參崴的中國同胞不但痛恨沙俄,從此也開始痛恨滿清王朝。但從此,他們只能做沙俄的臣民!
5. 清朝割讓的海參崴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海參崴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遠東聯邦管理區行政中心,也是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經濟最發達的城市。這其實都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海參崴位於位於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半島最南端,中、朝、俄三國交界處,三面臨海,主要是由金角灣、阿穆爾灣、烏蘇里灣構成,南臨彼德大帝灣,另由俄羅斯島大橋與俄羅斯島相連接。
海參崴地區的喪失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損失不僅僅是民族情感方面,還有涉及區域實際經濟發展方面。中國從戰略層面就此喪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東北地區內陸走海運要麼南下遼寧大連、營口、丹東,要麼借到俄羅斯或者朝鮮羅先,這增加了商品運輸的成本。整個東北地區缺乏發展動力,經濟內卷化嚴重。這與1860年前丟失海參崴直接相關。
6. 海參崴為什麼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呢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是俄國人命名的音譯。俄語:Владивосток,羅馬化拼寫:Vladivostok,(意為「東方統治者」或是「征服東方」的意思)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原名為「海參崴」。城市位於俄中朝三國交界之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優越,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中文:海參崴(1860年之前本為中國清朝吉林將軍轄地)
拼音:hǎi shēn wǎi
俄文:符拉迪沃斯托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
海參崴
名稱釋義:
海參崴來自古老的肅慎(滿洲)原住民語言 ,漢譯為「海邊的漁村」或「海邊的曬網場」。清朝時闖關東的直魯兩省(河北山東)人把這里叫做「崴子」,山東人的「跑崴子」指的就是這里。以其誤認當地盛產海參,所以漢譯最後定名為「海參崴」或「海參崴子」。
海參崴一詞羅馬化拼寫: Vladivostok,(意為「東方統治者」或是「征服東方」的意思),
在台灣海參崴是正式名稱,在中國大陸這個城市的正式名稱則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對俄文名字的音譯。
參考鏈接:
海參崴_網路
http://ke..com/link?url=FGkLr5bD_7PvNbCHP1CHIf29QVYQFtmJ-1W2Yyz6zHvsEFYN4sWnhvTL_ByDJYSppDwLad-cwdU2lyouYdCI0_
7.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是怎樣的一座城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原名海參崴,清朝時為中國領土,劃為吉林將軍隸下,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鎮東府"。
符拉迪沃斯托克現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亦為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為主。
氣候環境
這個城市是我挺嚮往的一個城市,看了很多評價,覺得這個城市非常符合我的性格,這城市也是特別美麗的,但是購物可能沒有國內那麼方便,所以如果你喜歡慢生活,想要享受一段愉悅的時光,可以去這里試試看。
8. 想知道: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在哪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1860年前屬中國領土,中國傳統名為「海參崴」,當地人稱「崴子」(意為港灣內),因容盛產海參而得名。歷史上海參崴曾自唐、遼、金起,這里已漸見人民活動。元時稱為永明城。清時該地被劃為吉林將軍的領地內。自17世紀中期,沙俄皇朝伺機東侵,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港口。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和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所在地區屬清朝,清朝中後期國勢日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1860年俄國又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威。
總之 以前是中國的,現在是俄羅斯的。。。詳細介紹的話 你可以去網路 我地理很好的,問問地理啥的 也可以
9.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離中國遠不遠
不遠,其實就在中國旁邊
中國傳統名為「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州首府,西伯利亞大鐵道的終點,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為63萬人,城市總面積為600平方公里,城市海岸線達100多公里。遠東區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學校。
該城位於太平洋沿岸穆拉維約夫——阿穆爾半島的南端,臨日本海。城市依山建築。符拉迪沃斯托克北部為高地,東、南、西分別瀕烏蘇里灣、大彼得灣和阿穆爾灣。城市及港區位於阿穆爾半島頂端的金角灣沿岸。金角灣自西南向東北伸入內地,長約7千米。入口處灣寬約2千米,水深20~30米,灣內寬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金角灣南側隔東博斯普魯斯海峽,有俄羅斯島作天然屏障。海灣四周為低山、丘陵環抱,形勢險要。由於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結冰期長達100~110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藉助破冰船可通航。在夏秋兩季多霧,其中6~8月平均有霧日一個半月。有時大霧影響航船進入港灣。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個商港,港口年吞吐量約700萬噸,其中國內運輸量400萬噸,國外運輸量300萬噸。港區結冰期約4個月,藉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夏、秋兩季多霧。北海航線的終點,遠東區近海運輸的中心。1979年港口吞吐量約900萬噸,其中近海運輸佔三分之二。港口擁有良好的設備和大型倉庫。主要貨運是向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北冰洋東部沿岸以及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運輸石油及煤炭、糧食、日用品、建材和機械設備,並運回魚及魚產品、金屬、礦石等。外貿貨物中,出口煤炭、木材、建材、礦石、化肥和魚產品等。進口則以機器設備、穀物和日用品等。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個漁港,在日本海水域,在對馬暖流前緣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緣,以及沿岸河口附近,富有浮游生物,水產資源豐富,盛產沙丁魚。鰭魚、墨魚和鯡魚等。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遠東區的海洋漁業基地,擁有拖網漁船隊,冷藏運輸和魚產品加工船隊以及捕鯨船隊,漁獲量居俄羅斯遠東區各漁港首位。符拉迪沃斯托克還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軍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太平洋邊防軍司令部駐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遠東地區重要的工業中心。這里的工業同海運及海洋漁業有密切關系,主要是修船、造船、漁產品加工機械製造、魚類加工和木材加工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交通的樞紐,是聯系濱海地區、鄂霍次克海、太平洋和北極各海的交通和過境運輸站。航空運輸可通往俄羅斯主要城市。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遠東區近海運輸的中心和北冰洋航線的終點。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1860年前屬中國領土,中國傳統名為「海參崴」,當地人稱「崴子」(意為港灣),因盛產海參而得名。清朝為吉林琿春協領所轄。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被沙俄佔領。改今名,意即「控制東方」。1872年俄羅斯在此建設軍港,將太平洋艦隊駐地從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遷於此。1875年設鎮。從1880年起升格為市,1888年成為俄國濱海省行政中心。1903年起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達鐵路線建成後,城市發展迅速,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重要城市和港口。蘇聯解體前,它是蘇聯俄羅斯聯邦濱海邊疆區首府。蘇聯解體後,仍是俄羅斯聯邦濱海邊疆首府,遠東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一個風景秀麗的療養勝地,已成為僅次於黑海、波羅的海沿岸的第三旅遊療養勝地。利用山丘地形、臨海的位置和大片森林的特點,經過總體規劃設計,把這個濱海山城裝扮得秀麗多姿,別具一格,環境幽美,令人心曠神恰。這里有良好的海濱浴場,每逢夏季,來自遠東各地、西伯利亞、歐洲部分乃至外國的遊客、療養者成千上萬。
俄羅斯政府已決定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圍地區建成自由經濟區,以加強俄國與中國、韓國、日本等東北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
10. 符拉迪沃斯托克靠近中國什麼地方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原名海參崴,清朝時版為中國領土,劃為吉林將軍權隸下,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鎮東府」。是遠東區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學校。
符拉迪沃斯托克現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亦為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總人口約60萬,主要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為主,全年平均高溫8.38°C,平均低溫1.38°C,平均降水量79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