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縣地理環境
❶ 吉林白城地理環境概況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1°38'-124°22',北緯44°13'57"-46°18'。東、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白城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2919.4小時,年均氣溫4.9°C,無霜期157天,滿足了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光熱條件優越於全省其他地區。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分布不均,秋冬雨雪少,春季降雨少。大風日數多,年均8級以上大風24天。冰雹出現5-9月。白城歷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境內已有人類生活。周時,為東胡族游牧地。清時,屬科爾沁部。1949年,隸屬黑龍江省。1954年8月,吉林省白城子區專員公署成立,轄洮南、白城、鎮賚、安廣、大賚、開通、瞻榆、乾安縣。1955年,改稱吉林省白城專員公署。1956年,長嶺、雙遼縣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簡稱前郭縣)劃歸白城專署。1958年10月,白城鎮與部分郊區合並,設白城市(縣級); 1969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劃歸白城專區(1979年7月,復歸內蒙古自治區)。1979年1月,改稱白城地區行政公署。1987年7月、1988年11月,洮安縣、大安縣先後改設洮南市(縣級)、大安市(縣級)。1991年3月,前扶經濟開發管理區成立,地、廳級建制,隸屬吉林省人民政府,扶余市和前郭縣劃歸前扶經濟開發管理區。1992年6月,設立松原市(地級),長嶺、乾安縣劃歸松原市。1993年8月,撤銷白城地區行政公署,設立白城市(地級)。撤銷白城市(縣級),設立洮北區。白城市現轄鎮賚縣、通榆縣、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區五個縣(市、區)和白城經濟開發區、大安經濟開發區、民營經濟發展區、查干浩特旅遊開發區四個開發區。有92個鄉鎮,916個村,19個城區街道辦事處。幅員2.5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99.7萬。白城地理區位優越,是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和周邊二、三百公里內一個較大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龍江西南部和內蒙古東北部入關的必經之地。因此,歷史上這里就是一個較大的區域商品集散地。同時白城的交通比較便利,烏蘭浩特白城機場距市區80公里;境內有齊齊哈爾─大連,烏蘭浩特─北京,長春─白城,通遼─讓湖路等多條鐵路交匯貫通;有圖烏、長白、白齊等15條國省級公路,縣級公路四通八達,鄉鄉通油路;還有省內第一大內河港口-大安港,是全省對俄貿易的唯一內河航道。白城資源豐富,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和蘆葦面積都居全省首位。農村人均佔有耕地6.3畝,比全省人均多3.1畝,比全國人均多5.1畝。全市現有草原1598.5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原1328萬畝,分別佔全省的36.7%、64.3%。現有林地面積754萬畝,宜林地200多萬畝。境內有嫩江、洮兒河、霍林河、蛟流河、文牛格尺河等5條主要江河通過,流經總長700多公里,地表水常年資源總量達2.3億立方米。還有向海、月亮湖等8座大中型水庫,300多個自然泡沼,總水面256.5萬畝,其中可養魚水面138.3萬畝,佔全省可養魚水面34.5%。已養魚水面97萬畝,水產品年產量3萬噸左右。現有蘆葦控制面積214萬畝,是全國第二大產葦區。地下水資源也比較豐富,總量達20.54億立方米,並且水質較好。同時,白城的光熱資源比較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近3000小時,年有效積溫近3000℃,且晝夜溫差較大,適於種植多種特色農產品。還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其中利用風力資源進行電力開發已在通榆獲得成功。白城發展特色旅遊產業有較好條件。境內有世界A級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向海,總面積1055平方公里,保留著中國西部草原原始特色,區內有各類珍禽245種,其中僅鶴類就有6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總面積1440平方公里,區內有鳥類218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鳥類8種,國家二類保護鳥類30餘種。月亮湖、大安港、東溝狩獵場、包拉溫都天然杏樹林、瞻榆大榆樹和水島樂園等自然景區景點,查干浩特旅遊開發區、森林公園、運河帶狀公園、環城林果園、華嚴寺、抗洪勝利紀念塔、陽山鶴龍匯等人工景觀,每年都吸引大批遊人光顧。同時,白城獨特的生態環境、草原風光、蒙古風情以及一些古跡,也為發展
❷ 松原的人文環境
松原是一個年輕的城市,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地處哈爾濱、長春、大慶三角地帶。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麗的松花江畔。入選2009中國魅力中小城市200強(排名第29位),2009中國東北十大魅力城市(排名第六)。2007年度評選為國家園林城市。入選"2006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排名第19位)。與包頭、呼和浩特、鄂爾多斯一起被稱為「中國北方經濟增長四小龍」。2003年至2007年,松原市GDP年均增長22.8%東北區域41座城市經濟增長最快的10座城市排名榜單中高居首位。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三, 中國陸地第六大高產油田——吉林油田就在松原市。 表演藝術家柏青在松原2008年7月,北京奧運會聖火在吉林傳遞的第一站就在松原,北青網推出的「網友心目中最具魅力的聖火傳遞城市」人氣票選活動中了解到的。松原獲得了其中的13811652張選票,以占總票數25.55%的較大優勢,位居人氣榜第一名。松原市為此而建設的奧林匹克公園,在奧運火炬傳遞儀式上,2008把馬頭琴齊奏《永恆的聖火》,配以具有濃郁滿族風情的格格舞和薩滿舞,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松原在天文學界有過名氣,2007年應松原市人民政府的請求,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相關組織批准,國家天文台決定將1997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松原星」。20世紀初,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著名的《建國方略》中曾構想在松嫩兩江交匯處設立一個「東鎮」,作為東北樞紐城。「東鎮」就是今日的松原。2009年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城市(全國僅三個城市:吉林松原,山東濰坊,陝西寶雞)。如今松原正在實施「五城聯創」目標,即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國家衛生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和「全國文明城」。 松原幅員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6萬人,有漢、滿、蒙古、回、朝鮮等31個民族。轄扶余縣、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乾安縣和寧江區。另設三個省級開發區,即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 松原資源豐富,風光秀麗。資源富集,特產富饒。松原幅員遼闊,地上地下資源富集,素有「糧倉、肉庫、漁鄉、油海」之美譽。資源特點可以用「一黑、一黃、一綠、一白」來概括。一黑,就是地下有以石油為主的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石油總儲量達26億噸,已探明儲量10.8億噸,天然氣儲量185億立方米,油母頁岩儲量80億噸,中國陸上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就坐落在松原,2004年原油產量達到505萬噸。一黃,就是松原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上,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玉米、大豆等作物,常年糧食產量在500萬噸以上,最高年產量達580萬噸。一綠,就是松原地處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科爾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的交匯處,是歐亞草原帶延伸的東端,也是吉林省草原比較集中、面積較大的地區之一,全市有草原面積53萬公頃。一白,就是境內有「三江、一河、一湖」(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拉林河、查干湖),江河總徑流量398億立方米,總流域面積8012平方公里,有可養魚水面100萬畝。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松原市地處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松花江畔,處於長哈經濟帶中間,是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的結合部,是規劃中的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之一。境內有四條鐵路和五條國省干線公路通過,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從市區南行80分鍾可達長春機場,北行100分鍾可達哈爾濱機場。水運條件也得天獨厚,沿松花江上行可到吉林市,順流而下可達哈爾濱市,隨著長余高速公路和長白一級路的全線貫通,松原至黑龍江肇源的松花江大橋以及203國道2005年建成通車,松原將成為聯結東北3省和內蒙古自治區8市14縣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工業經濟初具規模,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0戶。以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長山化肥廠等大企業為主體,已形成了石油開采、石油煉制、化工、醫葯、輕工、食品、建材、紡織、機械、電力等門類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圍繞石油化工、農畜產品深加工兩大主導產業開發建設的一批工業項目,將更為有力地支撐松原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市中心建市以來,松原們面向市場,發揮比較優勢,重點發展了石油化工、農畜產品加工兩主導產業和生化制葯、建築材料、商貿旅遊三個新興產業。年產500多萬噸原油的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年加工150萬噸原油的中國石化前郭石化分公司、年產32萬噸化肥的長山化肥廠、年發電能力69萬千瓦的長山熱電廠等大企業構築了松原石化產業的主體樞架;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責任公司50萬噸玉米深加工、吉糧賽力事達玉米工業有限公司30萬噸玉米深加工、草原興發集團長嶺50萬只肉羊加工、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10萬噸大豆深加工等企業,構成了松原農畜產品加工業的骨幹群體。目前,全市玉米加工能力達100萬噸,肉羊加工能力達50萬只。生化制葯、建築材料、商貿旅遊三個新興產業,都有較好的發展基礎,開發前景非常廣闊。2007年,全市GDP總量達到607億元, 2006年GDP凈增134億元,2003年至2007年,松原市GDP年均增長22.8%,在2003年至2007年東北區域41座城市經濟增長最快的10座城市排名榜單中高居首位。松原市經濟具有較強的實力和較大的發展潛力,正處於快速的上行發展時期。 2008年GDP達到760億元。2008年,松原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15億元,增長21%全省增幅最快,力爭200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增長21%以上,全口徑財政收入力爭完成100億元,增長17.6% 地理位置 松原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地處北溫帶,介於東經123°6′至126°11′,北緯4359′至45°32′之間。全境東西長240公里,南北寬172.4公里,幅員面積22034平方公里,占吉林省 面積的12%。 東、南與長春市四平市為鄰,西部與白城市、內蒙古自治區接壤。
❸ 吉林省有多少個地區分別的地理位置是怎樣分布的各有什麼特點、特色未來的發展潛力是什麼樣的
行政區劃
長春市 轄南關區 朝陽區 寬城區 二道區 綠園區 雙陽區 高新區 經開區 凈月版新區 西新區(汽車開發區)權 南部新城 西部新城 北部新城 長東北先導區 德惠市 九台市 榆樹市 農安縣 吉林市 轄船營區 昌邑區 龍潭區 豐滿區 蛟河市 樺甸市 舒蘭市 磐石市 永吉縣 四平市 轄鐵西區 鐵東區 公主嶺市 雙遼市 梨樹縣 伊通滿族自治縣 遼河農墾管理區 遼源市 轄龍山區 西安區 東豐縣 東遼縣 通化市 轄東昌區 二道江區 梅河口市 集安市 通化縣 輝南縣 柳河縣 白山市 轄渾江區 江源區 臨江市 撫松縣 靖宇縣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松原市 轄寧江區 長嶺縣 乾安縣 扶余縣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白城市 轄洮北區 洮南市 大安市 鎮賚縣 通榆縣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轄延吉市 圖們市 敦化市 琿春市 龍井市 和龍市 汪清縣 安圖縣
❹ 通榆縣的地理環境
通榆縣隸屬吉林省,白城市南部,地處科爾沁草原東陲,隸屬吉林省白城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22°′~123°30′,北緯44°13′~45°16′。通榆縣境東與乾安縣相接,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為界,南與長嶺縣相連,西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中旗相交,北與洮南市為鄰。東北與大安市接壤。面積為8476平方公里。
2015年,通榆縣糧食產量25.3億斤,實現五連增。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升至36.5%。開發水田1萬畝。發展河蟹規模養殖12萬畝80萬斤。實施節水增糧行動50萬畝。新增省市級龍頭企業5個、家庭農場53個、合作社222個。建設科學儲糧倉2423套。推廣農機新技術41萬畝,農機總動力發展到118萬千瓦。
2015年,通榆縣實現工業投資55.8億元,技改投資41.6億元。開發區投產工業企業發展到29戶。益發合大豆蛋白肽、天意醬菜加工等重點項目擴能升級,鑫源紡織等一批項目投產達效。新增入規企業13戶,是年初規上企業總數的1/3。
2015年,通榆縣向海景區獲評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墨寶園獲評省級平安景區。成功發放農地貸3筆。信用聯社改組農商行核驗完成。村鎮銀行掛牌運營。新增限上商貿企業5戶、出口經營權企業2戶、供銷農資連鎖經營網點5個、小貸公司5家。進入省重點產業集群民營企業10戶。新增市場主體1996戶。
❺ 松原市的具體地理位置
松原市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地處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麗的松花江畔。幅員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6萬人,有漢、滿、蒙古、回、朝鮮等31個民族。轄扶余縣、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乾安縣和寧江區。另設三個省級開發區,即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查干湖旅遊經濟開發區。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遠在七千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夫余、渤海國曾在這里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話劇。宋遼金時期,女真族英雄兒女在這里創造了「興金滅遼」的輝煌業績。上世紀初,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著名的《建國方略》中,曾設想在松嫩兩江交匯處建一座稱之為「東鎮」的中樞城,即今日的松原。 資源豐富,風光秀麗。資源富集,特產富饒。松原幅員遼闊,地上地下資源富集,素有「糧倉、肉庫、漁鄉、油海」之美譽。資源特點可以用「一黑、一黃、一綠、一白」來概括。一黑,就是地下有以石油為主的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石油總儲量達26億噸,已探明儲量10.8億噸,天然氣儲量185億立方米,油母頁岩儲量80億噸,中國陸上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就坐落在松原,2004年原油產量達到505萬噸。一黃,就是松原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上,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盛產玉米、大豆等作物,常年糧食產量在500萬噸以上,最高年產量達580萬噸。一綠,就是松原地處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科爾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的交匯處,是歐亞草原帶延伸的東端,也是吉林省草原比較集中、面積較大的地區之一,全市有草原面積53萬公頃。一白,就是境內有「三江、一河、一湖」(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拉林河、查干湖),江河總徑流量398億立方米,總流域面積8012平方公里,有可養魚水面100萬畝。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松原市地處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松花江畔,處於長哈經濟帶中間,是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的結合部,是規劃中的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之一。境內有四條鐵路和五條國省干線公路通過,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從市區南行80分鍾可達長春機場,北行100分鍾可達哈爾濱機場。水運條件也得天獨厚,沿松花江上行可到吉林市,順流而下可達哈爾濱市,隨著長余高速公路和長白一級路的全線貫通,松原至黑龍江肇源的松花江大橋以及203國道2005年建成通車,松原將成為聯結東北3省和內蒙古自治區8市14縣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工業經濟初具規模,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0戶。以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長山化肥廠等大企業為主體,已形成了石油開采、石油煉制、化工、醫葯、輕工、食品、建材、紡織、機械、電力等門類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圍繞石油化工、農畜產品深加工兩大主導產業開發建設的一批工業項目,將更為有力地支撐松原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建市以來,松原們面向市場,發揮比較優勢,重點發展了石油化工、農畜產品加工兩主導產業和生化制葯、建築材料、商貿旅遊三個新興產業。年產500多萬噸原油的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年加工150萬噸原油的中國石化前郭石化分公司、年產32萬噸化肥的長山化肥廠、年發電能力69萬千瓦的長山熱電廠等大企業構築了松原石化產業的主體樞架;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責任公司50萬噸玉米深加工、吉糧賽力事達玉米工業有限公司30萬噸玉米深加工、草原興發集團長嶺50萬只肉羊加工、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10萬噸大豆深加工等企業,構成了松原農畜產品加工業的骨幹群體。目前,全市玉米加工能力達100萬噸,肉羊加工能力達50萬只。生化制葯、建築材料、商貿旅遊三個新興產業,都有較好的發展基礎,開發前景非常廣闊。2007年,全市GDP總量達到607億元, 比2006年GDP凈增134億元, 2003年至2007年,松原市GDP年均增長22.8%,在2003年至2007年東北區域41座城市經濟增長最快的10座城市排名榜單中高居首位。松原市經濟具有較強的實力和較大的發展潛力,正處於快速的上行發展時期。 2008年GDP達到760億元。2008年,松原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15億元,增長21%全省增幅最快,力爭200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增長21%以上,全口徑財政收入力爭完成100億元,增長17.6%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松原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地處北溫帶,介於東經123°6′至126°11′,北緯4359′至45°32′之間。全境東西長240公里,南北寬172.4公里,幅員面積22034平方公里,占吉林省 面積的12%。東、南與長春市四平市為鄰,西部與白城市、內蒙古自治區接壤。
希望採納
❻ 乾安縣的地理環境
乾安縣屬於平原地區,林木稀少,野生動物較少。鳥類有啄木鳥、野雞、毛腿沙內雞、草原鷹、鴛鴦、容白天鵝、丹頂鶴、雕、貓頭鷹、家燕、麻雀、黃鸝、柳葉、臘嘴、百靈鳥、山雀、喜鵲、雀鷹、畫眉、白玉、鵪鶉、烏鴉等;還有黃鼬狼、刺蝟、狐狸、獾、東北兔、鼠、蛇、狗獾、蜥蜴、蟾蜍等。
❼ 詳細的介紹一下白城市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緯度13分57秒至46度18度分。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03.2萬人。現轄一區(洮北區)、兩縣(通榆縣、鎮賚縣)、兩市(洮南市、大安市),三個省級開發區(白城經濟開發區、大安經濟開發區、查干浩特旅遊經濟開發區)、五個工業集中區(白城工業園區,洮北、通榆、鎮賚、洮南工業集中區)。東、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全市南北長230公里,東西寬211公里,總面積25758.73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地帶,分布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東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廣泛分布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米;最低地區為鎮賚縣和大安市境內的月亮湖地區,海拔一般為130米左右。
白城市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除盛夏短時間內受海洋季風影響外,全年絕大部分時間降水系統來自西風帶,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本地「光照充足,降水變率大,旱多澇少」的氣候特點。白城市四季分明, 冬長夏短,降水集中在夏季, 雨熱同期, 春季乾燥多風, 十年九春旱,夏季炎熱多雨,雨熱不均;秋季溫和涼爽且短暫;冬季乾冷, 雨雪較少。年平均降水量為399.9毫米, 其中作物生長季5-9月降水量為355.6毫米, 佔全年降水量的88%,部分滿足作物的水分需求;熱量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5.2℃,≥10℃活動積溫平均為2996.2℃.d,無霜期平均為144天,初霜日平均為9月27日,適宜中晚熟品種引進;光照資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915小時(1961年至2000年間),風能、太陽能開發潛力大。
水域寬廣,較大河流8條。嫩江由鎮賚縣丹岱鄉十家子屯入境,在大安市四棵樹屯流出,境內江長約150公里。洮兒河由洮北區嶺下鄉半拉山入境,流經洮北區、洮南市、鎮賚縣、大安市,由月亮湖注入嫩江,境內河長302.3公里。還有霍林河、蛟流河、那金河、呼爾達河、二龍濤河、額木太河、文牛格尺河。低窪地帶散布著湖泡700多個,提供了養殖、灌溉之利。主要有月亮湖、新荒泡,牛心套保泡、哈爾撓泡、洋沙泡、四家泡、老鴰窩泡、莫什海泡、郭家店泡、莫莫格泡、鵝頭泡、小西米泡、新平安泡、西二龍泡、他拉紅泡、小香海泡等。總水域面積270 033公頃,占幅員11.8%,佔全省水域面積26.7%,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其中,可養殖水面9200公頃,佔全省可養殖水面30.7%,居全省各市(州)之首。
❽ 通榆縣氣候條件怎樣
通榆縣隸屬吉林省,白城市南部,地處科爾沁草原東陲,隸屬吉林省白城市,地理坐標為專東經122°02′~屬123°30′,北緯44°13′~45°16′。通榆縣境東與乾安縣相接,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為界,南與長嶺縣相連,西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中旗相交,北與洮南市為鄰。東北與大安市接壤。2013年,通榆縣總人口為36萬人。其中,有苗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面積為8476平方公里。
2013年,通榆縣地處松遼平原西部,地勢平坦,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低差僅40米。均勻海拔160m。2013年,通榆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節天氣,年均勻氣溫6.6℃,極端最低氣溫-25.9℃,極端最高氣溫40.5℃,無霜期162天,年降雨量332.4mm,最大凍土深度125cm,年主導風向為西熏風和西冬風。
❾ 查干湖在哪裡
查干湖地理位置為東經124°03′-124°34′,北緯45°09′-45°30′,地處吉林省西北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金三角地區,霍林河末端,同時是松花江、松花江南源、嫩江三江交匯處和東北平原、松嫩平原、科爾沁草原三原重疊處。
查干湖形似豬肚,湖面呈狹長狀,自東南向西北延伸較長。 主體在前郭縣境內,西鄰乾安縣,北接大安市,東靠圖門至烏蘭浩特公路和長春至白城鐵路。東、南、北三面被前郭縣蒙古屯、八郎、長山三個鄉鎮圍攏,西南邊緣與乾安縣接壤,西北與大安市毗鄰。
(9)乾安縣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查干湖距松原市城區45公里,南距長春193公里,北距哈爾濱265公里。長白鐵路、203國道、圖烏公路、大廣高速公路等多條國省級干線縱貫全境,旅遊公路環繞穿插,交通十分便利,通訊、郵政方便快捷。
查干湖環境優美、景色秀麗、風光迷人、資源豐富,盛產鯉魚、鰱魚、鱅魚等,年可產鮮魚6000噸,蘆葦5萬噸,其中查干湖鱅魚(俗稱胖頭魚)獲得了國家AA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雙認證及「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
湖區現有鳥類16目47科239種,有國家一級保護的丹頂鶴、白頭鶴、東方白鸛等9種,有國家二級保護的黑臉琵鷺、灰鶴、雀鷹等3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