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侗族地理位置

侗族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5 09:56:49

Ⅰ 洪雅縣侗族分布到那裡

洪雅縣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屬眉山市管轄。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9'-103°32',北緯29°24'-30°00',位於成都、樂山、雅安三角地帶,東接夾江縣、峨眉山市,南靠漢源縣、金口河區,西臨雅安雨城區、滎經縣,北界名山區、丹棱縣,距成都147公里、樂山55公里、眉山50公里、雅安62公里。全縣最高海拔3090米,最低海拔417.5米。幅員面積1896.490平方公里,總人口33.08萬(2014年)。縣人民政府駐洪川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洪雅縣總人口331055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洪雅縣常住總人口300217人,其中:止戈鎮17945人,三寶鎮13133人,花溪鎮15055人,洪川鎮75800人,余坪鎮31382人,槽漁灘鎮16895人,中保鎮17700人,東岳鎮21847人,柳江鎮16723人,高廟鎮15682人,瓦屋山鎮14861人,中山鄉12518人,將軍鄉17797人,漢王鄉9113人,桃源鄉3766人。
2014年,總人口35.2萬,其中:農村人口25.3萬、城鎮人口9.9萬。
民族
洪雅縣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Ⅱ 中國各民族的地理位置

京族
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市的(氵萬)尾、山心、巫頭潭吉4個自然村。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

景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隴川、 盈江、瑞麗、梁河五縣,少部分散居於其他州縣。

白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

保安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稱,歷史上曾被稱作「回回」、「保安回」等。

藏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

達斡爾族介紹
在中國東北富饒美麗的嫩江兩岸,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莫力達瓦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朝鮮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龍江、遼寧省,其餘散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和內地一些城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

拉祜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高山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中國台灣省,其餘3000多人,散居大陸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許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賽夏人。

黎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東方、 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縣 和樂東、瓊中、保亭黎族苗族 自治縣。

哈尼族介紹
絕大部分集中聚居於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

哈薩克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

珞巴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

赫哲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兩縣,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 個民族鄉。

基諾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 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

滿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遼寧省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

門巴族介紹
主要 聚居在西藏墨脫縣和錯那縣。

納西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散布於維西、中甸、德欽、寧蒗、永勝等縣。

傣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邊境的弧形地帶, 西雙版納傣族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元江、新平等自治縣。

徳昻族介紹
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

東鄉族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的黔東、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縣。

鄂溫克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 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鄂溫克族生活的地區,處於大興安嶺支脈的丘陵山區。

鄂倫春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 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 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

柯爾克孜族介紹
主主要 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 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 斯、昭蘇、額敏等縣。

毛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

怒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僳僳自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蘭坪縣。

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約占苗族總人口的50%)、湖南、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區。

仫佬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 部山區,9 0 %聚居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普米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 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氂牛山麓。少數分布於麗江、永勝、 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木里等地,與當地民族雜居。

撒拉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青海、甘肅、新疆等州縣。

獨龍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的 獨龍河兩岸的河谷地帶。

布朗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的布朗山和西定、巴達、打洛山區,其餘的散居在臨滄、思茅等地。

瑤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區。

仡佬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畲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的廣大山區,其餘分布在江西、廣東和安徽省境內。

土族介紹
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

佤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孟連、耿馬等縣。

彝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裕固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壯族介紹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他們的主要聚居地。

羌族介紹
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縣。

烏孜別克族介紹
分散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部和北部,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睦相處。

錫伯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寧、 吉林等省。

塔吉克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塔塔爾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烏魯木齊。

你的分可不好掙呀。

Ⅲ 貴州的具體地理位置

貴州簡稱「黔」或「貴」,位於中國大西南東部,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84%。省會貴陽市距重慶長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廣西北海直距約500千米。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的省份,是西部大開發的沃土。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部高原山地,通稱貴州高原,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地貌的特徵之一是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峰,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海拔1444米;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海拔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海拔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淑處,海拔高程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特徵之二是境內岩溶地貌分布范圍廣泛。喀斯特(出露)面積109084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且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異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系統。
貴州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年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溫一般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溫一般在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年降水量1100毫米~1300毫米,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全年日照時數約1300小時,無霜期為270天左右,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因素影響,貴州氣候呈多樣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氣候不穩定,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乾旱、秋風、凌凍、冰雹等頻度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尤嚴重。
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繫上游交錯地帶。

Ⅳ 通道侗族自治縣的地理環境

通道縣境地處雲貴高原與南嶺西端的過渡地帶,東北為雪峰山余脈延伸地,西南有貴州苗嶺余脈,全境山多田少,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全縣地貌的大體輪廓是:以境內南部的八斗坡為長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分水嶺以北,東、南、西三面較高,北部隆起,中部凹陷,地勢向中、向西北傾斜,山地夾丘陵、谷地,且具有明顯的帶狀分布規律,屬長江流域,佔全縣總面積的93.8%;分水嶺以南,地勢由北向南急劇下降,地表切割深,地勢起伏大,山高谷深,形成獨特的山地地貌景觀,屬珠江流域,佔全縣總面積的6.2%。 黃竹山:黃竹山位於木腳鄉和城步縣交界處,海拔1740米(主峰在城步)。 爛泥界:爛泥界因緊傍爛泥沖故名。位於臨口鎮上洞村東與城步苗族自治縣臨界之地段,距鎮政府約11公里。山脈呈西南——東北走向,長約5公里,主峰海拔1620米,為縣內海拔最高點。 長大坪:長大坪原名強盜坪,又名湘濤坪。位於下鄉鄉東南端,距鄉政府約11公里。靠廣西龍勝縣的平等鄉邊界處,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0公里。主峰海拔1548.8米,為通道縣境內第二高峰。 大光界:大光界位於木腳鄉和綏寧縣交界處,海拔1346米。 三省坡:位於獨坡鄉南偏東,距鄉政府約10公里。由於它與貴州省黎平縣、廣西省三江侗族自治縣交界而得名。東北——西南走向,屬新華夏系三隆起帶。主要由震旦系含礫板岩和含礫砂岩構成,主峰海拔1337米。 岩沖頭:岩沖頭位於木腳鄉東北端,距鄉政府約11公里。呈南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282米。 吳家山:吳家山因山鄰上洞村吳家坳而得名,位於臨口鎮東南端,距鎮政府約9公里。山體呈東西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252米。 三個凼:三個凼山脊有三個天然凼,故名。位於杉木橋鄉南端,距鄉政府直線里程13公里。山脈成東北——西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220米。 摩天界:摩天界位於木腳鄉東北偏東,距鄉政府8公里。山體呈南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1146.1米。 大高山:大高山主峰海拔1077.9米,位於大高坪苗族鄉東南側,東西走向,長約4公里。 八斗坡:八斗坡位於隴城鄉南,距鄉政府約4公里許,系8座斗形山坡疊連組成。山呈南北走向,長約2公里,主峰海拔935.6米,它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山嶺。 大霧梁:大霧梁位於湘、桂、黔三省(區)交界的大高坪苗族鄉地了村和黃柏村之間的蒙沖界,海拔890米。 萬佛山:萬佛山位於臨口鎮太平岩村,距縣成雙江20公里,海拔597.9米。 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境內森林茂密,氣候溫和,地形復雜,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據清嘉慶《通道縣志》物產篇記載:林獸有20種,林禽有27種。1983年在林業區劃過程中,對全縣野生動物進行調查,共有獸禽100餘種,有蝶類11科、100餘種。在獸禽中,屬國家級保護動物41種,屬省級保護珍貴或有益動物21種。在蝶類中,有寬尾鳳蝶、枯葉蝴蝶、中華虎鳳蝶、白棍紋蛺蝶、暗赭三線蝶等珍稀物種。
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境內列入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動物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金錢豹、雲豹、黃腹角雉、白鶴等。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冠長尾雉、獼猴、穿山甲、黑熊、水獺、大靈貓、小靈貓、花面狸、林麝、紅腹角雉、鴛鴦、蘇門羚、毛冠鹿、銅雞、金雞、白鷳、鷹嘴龜、大鯢(娃娃魚)、虎紋蛙等。 國家三級保護動物:豹貓、華南兔、貉狐、紅腹松鼠、豪豬、箭豬(刺蝟)、鼬、獾、黃鼬、青鼬、中華竹鼠、銀星竹鼠、竹雞、紅嘴相思鳥、環頸雉、小田雞、山斑鳩、鵪鶉、針尾鴨、蟾、青蛙等。 省級保護珍貴或有益動物:猴子、黑熊、野牛、狗熊、狼、岩羊、鹿、白頭翁、蛇鳥、戴勝、八哥、畫眉、灰鶴、啄木鳥、貓頭鷹、猴面鷹、杜鵑、黃鸝、燕子、蝙蝠等。 因地理位置和獨特氣候的長期作用,通道縣介於華中,華南和滇黔桂植物區系的過渡地帶,含三個區系的植物成分,以華中植物居多。特點是:起源古老,孤寡種屬多,稀有珍貴品種多,可供開發利用種類多,且分布廣、蘊藏量大。境內有木本植物109科、352屬、1202種,其中有52種為全省首次發現,有15種為全省特有樹種;有草本植物100餘科、500餘種,其中孟蘭為國內首次發現;有竹類植物21種,其中四方竹、筋竹、白竹、紫竹、羅漢竹、龜甲竹、大節竹、實心竹為稀有竹種:有厥類植物41科,95屬、324種;有藤本植物18種;有菌類植物8種。此外,有甘溪鄉恩科村天然竹柏群落、木腳鄉坪水村華南五針松群落和香果樹群落、坪陽鄉新江村海南五針松群落等獨特植物群落。
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境內列入國家級保護的植物有: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桫欏(樹蕨)、水杉(原生種)、銀杏(原生種)、南方紅豆杉、伯樂樹(鍾萼木)、香果樹等。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蓖子三尖杉、白豆杉、長苞鐵杉、剌楸、閩楠、楠木、花櫚木、紅椿、櫸木(原生種)、麻楝、杜仲、喙核桃、觀光木等。 國家三級保護植物:華南五針松、穗花杉、楨楠、川桂、翅莢木(任木)、厚朴、八角蓮、華榛、半楓菏、沉水樟、紅花木蓮、白桂木、凹葉厚朴、黃蓮木、銀鵲樹、銀種花、白幸樹、紫莖、華南栲、紅豆樹、毛紅椿、天竺桂等。

Ⅳ 滾貝侗族鄉的地理環境

滾貝侗族鄉平均海拔達700米,年平均氣溫為18℃。通車里程90多公里。

Ⅵ 56個民族的地理位置

民族名稱 主要分布地區
蒙 古 族 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林省,黑龍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肅省,雲南省。
回 族 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河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雲南省,河北省,山東省,安徽省,遼寧省,北京市,黑龍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陝西省。
藏 族 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青海省,甘肅省,雲南省。
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湖南省。
苗 族 貴州省,雲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廣東省,湖北省。
彝 族 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壯 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廣東省,貴州省。
布 依 族 貴州省。
朝 鮮 族 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
滿 族 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
侗 族 貴州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瑤 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省,雲南省,廣東省,貴州省,四川省。
白 族 雲南省,貴州省。
土 家 族 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 尼 族 雲南省。
哈 薩 克 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
傣 族 雲南省。
黎 族 海南省。
僳 僳 族 雲南省,四川省。
佤 族 雲南省。
畲 族 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廣東省,安徽省。
高 山 族 台灣省,福建省。
拉 祜 族 雲南省。
水 族 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東 鄉 族 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納 西 族 雲南省,四川省。
景 頗 族 雲南省。
柯 爾 克 孜 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龍江省。
土 族 青海省,甘肅省。
達 斡 爾 族 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仫 佬 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
羌 族 四川省。
布 朗 族 雲南省。
撒 拉 族 青海省,甘肅省。
毛 難 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
仡 佬 族 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
錫 伯 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
阿 昌 族 雲南省。
普 米 族 雲南省。
塔 吉 克 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怒 族 雲南省。
烏 孜 別 克 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俄 羅 斯 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鄂 溫 克 族 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
德 昂 族 雲南省。
保 安 族 甘肅省。
裕 固 族 甘肅省。
京 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
塔 塔 爾 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獨 龍 族 雲南省。
鄂 倫 春 族 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
赫 哲 族 黑龍江省。
門 巴 族 西藏自治區。
珞 巴 族 西藏自治區。
基 諾 族 雲南省。

Ⅶ 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地理環境

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沉積岩分布極廣,丹洲群、震旦系分布區佔三江侗族自治縣面積的95%以上,中生界白堊系在北部程陽呈點狀分布,東部與龍勝交界處有少量雪峰期火山噴發岩,河口附近個別超基性岩體,中部及南部露出少量基性岩、閃長岩及煌斑岩;三江縣地處江南古陸南緣,屬九萬大山穹褶帶和龍脈褶斷帶之間,曾經過多次地殼運動,褶皺斷裂非常發育。
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地貌分為殘余山地、陡崖窄脊山、V形谷、河從丘陵河流谷地、殘余山前梯地等六種層次一級地貌。 三江侗族自治縣境處於低緯度地區,屬中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為17℃至19℃之間,南北氣溫相差1℃至2℃;雨熱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霧,四季宜耕;一年四季,春多寒潮陰雨,夏有暴雨高溫,伏秋易旱,冬有寒霜。
3月中旬至5月中旬為春季,5月中旬末至9月下旬為夏季,9月下旬至11月底為秋季,12月初至下年3月為冬季;全年以1月最冷,平均為7.1℃;7月最熱,平均為27.4℃。
三江侗族自治縣各地年平均雨量在1493mm;三江侗族自治縣雨量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夏季為降雨高峰季節,佔全年42—48%;春季為降雨次高峰期,佔全年30—35%;秋冬兩季降雨較少。
三江縣屬日照偏少地區,年實際日照數平均1333.3小時;三江縣屬季風氣候區,全年風向以東北偏北風為多,其次北風和東北風;歷年平均霧日79天;年平均無霜期321天;年平均隆雪5天;年平均結冰7.2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 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有七十四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三江」得名於境內的三條大江,即榕江、潯江與苗江。
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河流縱橫,屬珠江上游西江水系的一部分;三江侗族自治縣大小河川74條,全長68km;其中有16條主要河流;集雨面積50km²至100km²以下有8條,100km²以上的8條,主幹河流有3條;溶江,縣內長91km年徑流量102.5億立方米,支流有苗江、大地河、曬江河、小賓河、高露河、大年河、八洛江、西江河。潯江,縣內長63km,年徑流量5.8億立方米,支流有斗江、林溪河、漾口河、八江河、灑里河、燕茶河融江縣內長91km,年徑流量102.5億立方米,支流有西坡河、板江、田寨河。縣境內沒有地下河,地下水補給來源於大氣降水,補給與消耗基本平衡,一般泉水終年不斷。 鳥類:發現較多的有斑鳩、鷓鴣、竹雞、毛雞、畫眉、飛喜鵲、烏鴉、啄木鳥、貓頭鷹、金雞、寒雞、麻雀、戴帽鳥、苦楝鳥、雲雀、秧雞鳥等。其中金雞(又名錦雞)寒雞(又名白鷳)屬於國家保護鳥類。
獸類:獸類品種有:毛冠鹿、獼猴、大靈貓、小靈貓、蘇門羚、穿山甲、水獺、狐狸、田鼠、果子狸、黃腹、竹鼠、紅腹松鼠、花鼠、青鼬、毫豬、野豬、黃鯨、貂貓、華南兔、豬獾等。屬國家保護動物的有:獼猴、大靈貓、蘇門羚、穿山甲水獺等。
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有:青蛙、詔蛙、棘胸蛙、雨蛙、鷹嘴龜、金錢龜、鱉、山瑞、蟹、娃娃魚、眼鏡蛇、蟒蛇、金環蛇、銀環蛇、黃飄蛇、水蛇、竹葉青蛇、干芋苗蛇等。

Ⅷ 長潭河侗族鄉的地理

武陵山脈的延伸,使得長潭河山巒起伏、層巒疊嶂,七姊妹山的環繞,更版顯得氣勢宏大、景觀權奇美。兩條河流的奔騰——前河與後河的交匯,使得長潭河如聞其名、如見其形。交相輝映的山水,使得這個鑲嵌在七姊妹山麓的璀璨明珠顯得格外引人奪目。

Ⅸ 芷江侗族自治縣的地理環境

芷江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市中部,潕水中游。地理位置跨東徑109°17′31″~109°54′49″,北緯27°04′12″~27°38′24″。地處武陵山南麓、雪峰山西脈與雲貴高原東緣的結合地帶。東倚皇榜坡,與中方縣、鶴城區接壤;南界清水河,與洪江市、會同縣及貴州省天柱縣毗鄰,西界貴州苗嶺,與新晃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萬山特區相連;北接西晃山,與麻陽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銅仁市交界。
縣界極端位置:東起公坪鎮順溪鋪村碾子堖上,西止上坪鄉仲黃坪村侖貴山,南起大龍鄉石榴溪村沙子吼,北至牛牯坪鄉界牌村齊天界。縣城東西最大距離61.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3公里,芷江總區域面積2098.9平方公里,摺合3148350畝,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1%,占懷化市總面積的7.62%。區域總面積中,山地1273.44平方公里,丘陵620.97平方公里,崗地93.33平方公里,平原63.14平方公里,水面48.02平方公里,分別占芷江總面積60.67%、29.58%、4.45%、3.01%、2.29%。 截至2008年,芷江已發現的礦種有:煤、鐵、錳、釩、鉛、鋅、銅、銻、鉬、鈷、金、鋁土礦、黃鐵礦、磷礦、重晶石、石灰岩、石膏、飾面板岩、耐火粘土、磚瓦用頁岩、高嶺土、硅石、建築砂石、礦泉水,共計24種。發現大型礦床1處(鐵燈坡耐火粘土礦),中型礦床4處(皇榜坡耐火粘土礦、桐樹溪石灰岩礦、明山板石礦床和三門坡銻礦),小型礦床、礦點及礦化點76處。其中初步查明和估算了資源儲量的礦床(點)22處。

錳礦主要分布在新店坪鎮莫家溪礦區;煤炭主要分布在公坪、水寬和蘿卜田一帶;釩礦主要分布在牛牯坪鄉境內;金礦主要分布在大洪山、羅岩、板山等鄉鎮;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上坪、公坪、水寬、蘿卜田等4個鄉鎮;飾面板岩主要分布在縣城北的明山、艾頭坪、中寨坡一帶;耐火粘土礦主要分布在公坪、水寬和蘿卜田3個鄉鎮,與煤礦共生;銻礦主要分布在冷水溪鄉。 芷江水能蘊藏量為18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5.9萬千瓦,截至2008年,已開發10.5萬千瓦。

Ⅹ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地理環境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500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1.73億元,比上年增長.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1.97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全年500萬元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36.5%。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56.0%,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9.5%。分行業看,電力、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非金屬礦物采選、非金屬礦物製品、化工和木材加工六大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9.0%。25個行業中19個行業同比增長,其中增幅在30%以上的有14個行業。佔500萬元以上工業比重大的行業,電力增長15.3%、黑色金屬冶煉增長18.4%、木材加工增長37.7%、非金屬礦物製品增長12.9%、有色金屬冶煉增長80.7%、非金屬礦采選增長10.4%。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44.99億元,比上年增長54.49%。實現利稅總額21.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9.4%。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398戶,其中,虧損企業115戶,企業虧損面為28.9%。企業總資產貢獻率為9.27%,比上年提高3.84個百分點;流動資金周轉次數8.94次,比上年增加1.38次;成本費用利潤率為1.72%,比上年提高3.5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80.26%,比上年回落4.88個百分點。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築業增加值完成42.56億元,比上年增長29.5%。全州具有資質等級的獨立核算建築業企業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51.9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稅金總額為1.62億元,比上年下降6.7%。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0.65億元,比上年增長65.7%。其中,州內5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3642個,比上年增長5.9%;累計完成投資530.07億元,比上年增長82.5%。全州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80.42億元,比上年增長33.9%。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郵電業務總量完成23.41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78億元,電信業務總量21.63億元。郵政主營業務收入1.7億元,比上年增長19.7%;電信主營業務收入16.0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全年本地局用交換機容量83.92萬門,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435萬戶。固定電話年末用戶36.52萬戶,比上年下降12.3%。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9.75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6.27萬戶,小靈通用戶0.23萬戶,公用電話2.5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211.71萬戶,比上年增加9.2%。互聯網戶數160.3萬戶,比上年增加29%。其中,計算機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19.46萬戶,比上年增加5.3%。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87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8%,零售行業零售額117.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5.1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3.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2%。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183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4倍。其中:出口21828萬美元,進口6萬美元。全年全州共簽約境外項目28個,協議簽約資金140.41億元,實施項目到位資金26.11億元。
2012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82.45億元,比年初增長21.3%。其中,儲蓄存款余額432.76億元,比年初增長22.7%。全部貸款余額427.47億元,比年初增長21%。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