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的所在地理位置查詢
㈠ 中國五嶽的所在地在那裡
「五嶽」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內中嶽嵩山、南嶽衡容山。
五嶽的所在地及詳細資料如下:
東岳泰山聳立在山東省中部,高接雲天,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最高峰為海拔1500多米,尊為五嶽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不過他當時所說的天下,僅限於魯國鄰近的幾個國家。後人在泰山山頂上刻有「孔子小天下處」的碑碣,以示紀念。故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說。唐代詩人杜甫登臨泰山山頂後,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據記載,歷代有七十二個帝王,都來過泰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跡。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衡陽盆地北緣的湘江之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0米。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到過這里,山上散布著廟宇亭台、石刻碑記等古跡,而且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山腳下的南嶽廟,始建於唐代,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築
㈡ 五嶽的的地理位置
東岳泰山;
泰山位於華北大平原東側的山東省中部,拔起於山東丘陵之上,有如鶴立雞群,十專分雄偉屬。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方位東經117.6,北緯36.16。泰山南高北低,南麓始自泰安城,北麓止於濟南市,相距約60公里。泰山交通方便,京滬鐵路從西側通過,北連泉城濟南,南距歷史文化名城-曲阜70公里。泰肥、泰新、泰寧、泰濟等鐵路、公路交匯於泰山之南-泰安市。
南嶽衡山;
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南嶽鎮
北嶽恆山;
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境內,主峰天峰嶺,海拔2017米,被譽為「塞外第一山」。
中嶽嵩山。
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縣。嵩山的地質構造,以其岩齡古老、構造復雜、地殼發育完整、出露良好而聞名中外,被地質界譽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㈢ 中華五嶽的地理位置
名稱 位置
1,泰山 東岳 山東泰安
2,華山 西嶽 陝西渭南
3,衡山 南嶽 湖南衡陽
4,恆山 北嶽 山西大同
5,嵩山 中嶽 河南登封
(3)五嶽的所在地理位置查詢擴展閱讀: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分別是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五嶽爭議
五嶽的名稱,始見於《周禮·大宗伯》和《周禮·大司樂》,至《史記》明確說岱宗(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高(嵩山)這五個大山。
《爾雅》說: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把黃河南面的華山,西面的吳山(即岳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南),東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恆山,長江南面的衡山,視為五嶽。鄭玄注《周禮·大司樂》採用此說法。
同是《爾雅》,又有第二種說法: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霍山縣西北五里)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高為中嶽。鄭玄注《周禮·大宗伯》採用此說法。
邵晉涵《爾雅正義》說:冀州之霍山,與泰、衡、華、恆,唐虞之五嶽也;華、岳、泰、恆、衡,周之五嶽也;泰、衡、華、恆、嵩高,漢初相承之五嶽也,泰、華、霍、恆、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嶽也。金鶚《求古錄札記》則認為:岱、衡、華、恆、霍太,唐虞夏之五嶽也;岱、衡、華、恆、嵩高,殷之五嶽也;岱、衡、華、恆、吳岳,周之五嶽也。
參考資料:網路---五嶽
㈣ 五嶽的地理位置分別是在哪裡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內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容,它們是:
東岳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五嶽(Five Famous Mountains),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北嶽恆山(海拔2016米,位於山西省渾源縣)、西嶽華山(海拔2155米,位於陝西省華陰市)、中嶽嵩山(海拔1512米,位於河南省登封市)。五嶽景色各有特點,受到許多遊客的青睞,許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詩文作品。其中泰山和嵩山曾經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㈤ 五嶽的地理位置
岳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版被視為道教名山,權它們是:
東岳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縣。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縣。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神的象徵。
東岳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
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旅遊環境
據一些人說,五嶽中按旅遊設施排隊順序為: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嵩山。在1999年嵩山的道路條件還很差,山上沒有電。北嶽恆山主要是乘車還不太方便。
㈥ 五嶽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回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答們是: 東岳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㈦ 五嶽在地圖上的位置
五嶽:
1、泰山
泰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2、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
3、衡山
衡山,又名南嶽、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亘於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嶽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體部分介於北緯27°4′-27°20′,東經112°34′-112°44′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縣樟木鄉,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嶽區,長38千米,最寬處17千米,總面積640平方千米。
4、恆山
恆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恆山,即所謂「北嶽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被確定為「五嶽」之北嶽恆山。
5、嵩山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
㈧ 五嶽名稱及其所在地
皇帝御封的五座大山——五嶽 五嶽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的總稱。
皇帝御封的五座大山——五嶽
五嶽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的總稱。因為泰山位於五嶽之東,是五嶽之長。所以古代帝王登基之初或太平年歲,都要登泰山祭告天地,舉行封禪大典。漢武帝以後,各代皇帝對五嶽不斷追加各種封號。唐玄宗曾封五嶽為「王」,宋真宗封五嶽為「帝」,到了明太祖則封五嶽為「神」了。這五座山的名氣也就愈來愈大,山上的名勝古跡也特別多。自古至今五嶽一直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名列五嶽之首的東岳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長約200 千米,主峰玉皇頂,高1 524米 。山峰挺拔峻秀, 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山上有南天門、斗母宮、經石峪、黑龍潭、日觀峰等古跡。泰山已有20億年的歷史,是一個由斷層上升而形成的斷塊山。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許多山峰都被侵蝕化為平地,而由堅硬的花崗岩、片麻岩組成的泰山,卻仍巍然屹立在大地上,難怪人們要用「穩如泰山」來形容事物的穩固,不可動搖。
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南,又名太華山。最高峰海拔1 997米,像一柄利劍直刺天空。因為華山的北部是平坦的渭河平原,所以顯得特別高峻。又因它險峻難攀,自古有「華山一條路」的說法。華山的蓮花峰、落雁峰、朝陽峰、玉女峰和五雲峰等山峰,都是旅遊勝地。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 。主峰祝融峰海拔1 290米,在五嶽最高峰中是個小弟弟。但是由於衡山的東面為低平的湘江谷地,山勢卻顯得雄偉高大。衡山72峰中,最著名的有祝融峰、天柱峰、芙蓉峰、紫益峰和石廩峰。這些山峰經常籠罩在輕煙般的雲霧里,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
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是南嶽的「四絕」。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東至河北省境內,長約150千米 。恆山主峰玄武峰海拔2 017米,是五嶽中最高的山峰 。主峰之東為天峰嶺,西有翠屏山,雙峰對峙,渾水中流,地勢十分險要。位於渾源縣境內的懸空寺,建於半山腰的懸壁上,從下面望去,就像懸掛在空中一樣,是北嶽的一大勝景。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北,主峰太室山海拔1 440米,也是嵩山的東峰。中峰叫峻極山,西峰叫少室山,天下馳名的少林寺就在嵩山的西峰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
㈨ 五嶽的名稱與所在地
五嶽(中國五嶽)復
中國五嶽制,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分別是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
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
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