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河村地理位置
㈠ 中國的長壽村在哪裡.
太行山南麓河北省武安市境內,距武安市區56公里,西與山西省左權縣毗鄰,北與邢台市邢台縣相望。
長壽村景區歷史人文、自然資源豐厚,有摩天嶺、峻極關、通天峽、馬刨泉、龍盤樹、長壽園、仁壽洞等眾多景點。長壽村景區背倚的摩天嶺,海拔1747.5米,乃清漳河、沙河、南洺河、北洺河四水之源。
一條連接冀晉兩省的千年古馱道曲折婉蜒,盤行穿過,過太行八大關之一的峻極關達晉。這里峰奇關險,地形復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峻極關最早開辟於唐會昌4年,朝代更跌,國家動盪,多有戰事。
太行山有關必有坪,相傳長壽村原名奈何坪,乃嘆峻極之高也,攀越之難也;又因其地廣生艾蒿,多香氣而少蚊蠅,故又名艾蒿坪。
(1)芭蕉河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景點
1、百壽台階
台階材料選用武安的青石,高15公分,寬30公分,長度120公分。有一樣東西,我說出來您可能有點不相信,看台階中央奇形怪狀的那些字體,其實都是一個字,那就是「壽」,這些台階上總共有241個壽字,旁邊的那些動物正好映照這個壽字,有龍、鳳、烏龜、大象等等寓意吉祥、長壽。
2、峻極關
峻極關初建於明正統年間。關口居高臨下,難攻易守。關的右側是一處深澗,屬河北省邢台市管轄,關里往西屬山西左權縣管轄,關外為河北省武安市管轄,武安舊屬河南,故此關有「三省要隘」之稱或「雞鳴三省」之地。
關門面對東南方向,青石砌築,長9.5米,寬3米,高4.356米,關門為拱券,劵高3.3米,寬2.58米。關牆石久經風雨剝燭,已變成灰褐色,其左右延伸出去的便是古戰壕(長城)遺址,牆石全坍成堆狀。
3、十八盤古馱道
十八盤是沿龍盤樹向上通往峻極關的大路,因為左拐右拐,山路十八彎,稱為十八盤。這條山路是貫穿太行山,連接山西、河北兩省的主要馱道,又稱古絲綢之路。山道由紅石塊、紅石板人工鋪成,石板上的銹跡斑斑,還留有當年駝隊的馬蹄印跡,那正是昔日古絲綢之路的鑒證。
㈡ 求達州詳細地理位置
中文名稱:達州所屬地區:中國四川下轄地區:通川區、達縣、宣漢電話區號:0818郵政區碼:635000地理位置: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面積:16591平方千米人口:650萬(2009年)著名景點:達州元九登高節達州市現轄通川區、達縣、宣漢、開江、大竹、渠縣5個縣和代管萬源市 通川區 通川區轄3個街道(東城、西城、朝陽)、7個鎮(西外、北外、羅江、蒲家、復興、雙龍、魏興)、3個鄉(新村、盤石、東岳)。 達縣 達縣轄南外、亭子、福善、麻柳、檀木、大樹、南嶽、萬家、景市、百節、趙家、河市、石板、金埡、渡市、管村、石梯、石橋、堡子、江陵、碑廟21個鎮及大風、江陽、東興、安仁、葫蘆、大灘、花紅、黃庭、黃都、平灘、碑高、馬家、木子、雙廟、斌郎、幺塘、陳家、龍會、罐子、申家、草興、木頭、金檀、大堰、趙固、九嶺、橋灣、五四、銀鐵、沿河、香隆、永進、洛車、道讓、虎讓、米城、龍灘、梓桐、北山、金石、安雲、青寧、檬雙43個鄉 宣漢 宣漢縣轄19個鎮(東鄉、南壩、天生、雙河、土黃、胡家、清溪、樊噲、峰城、大成、黃金、柏樹、芭蕉、五寶、毛壩、華景、普光、君塘、新華)、31個鄉(柳池、老君、明月、紅嶺、七里、廟安、天寶、東林、三河、老君、下八、黃石、涼風、上峽、塔河、茶河、天台、觀山、南坪、鳳林、桃花、白馬、漆碑、石鐵、廠溪、紅峰、鳳鳴、花池、土主、慶雲、馬渡、隘口)、4個民族鄉(龍泉土家族鄉、渡口土家族鄉、三墩土家族鄉、漆樹土家族鄉) 開江 開江縣轄10個鎮(新寧、普安、任市、回龍、天師、永興、講治、甘棠、長嶺、廣福、沙壩場)、10個鄉(騎龍、長田、新太、靈岩、梅家、新街、靖安、拔妙、寶石) 大竹 大竹轄 竹陽鎮 71561 烏木鎮 18889 楊家鎮 16810 清河鎮 20607 柏林鎮 22427 石河鎮 24124 石橋鋪鎮 25060 觀音鎮 15350 周家鎮 28626 石子鎮 13544 文星鎮 22739 高穴鎮 17793 廟壩鎮 17178 清水鎮 18721 城東鄉 14202 城西鄉18181 竹北鄉 24490 團壩鄉 19223 東柳鄉 20289 朝陽鄉 15419 人和鄉 13844 田壩鄉 8465 中華鄉 10386 黃家鄉 7809 柏家鄉 12256 李家鄉 14994 月華鄉 13603 余家鄉 15001 雙橋鄉 8880 雙拱鄉 12086 二郎鄉 13511 蒲包鄉 4006 永勝鄉 20161 新生鄉 16377 安吉鄉 14123 白壩鄉 17579 雙溪鄉 14010 羅城鄉 10959 高灘鄉 14677 明灘鄉 12572 八渡鄉 12753 西河鄉 9371 中和鄉 9868 天城鄉 14217 揚通鄉 12536 吉星鄉 8681 四合鄉 13633 張家鄉 6765 石龍鄉 9209 童家鄉 14564 神合鄉 10269 媽媽鄉 14910 金雞鄉 11061 五倉鄉 9678 黃灘鄉 8732 牌坊鄉 12838 新橋鄉 10118 姚市鄉 11995 歐家鄉 8256 高家鄉 5979 民主鄉 12103 蓮印鄉 13758 川主鄉 10908 渠縣 渠縣轄15個鎮(渠江、三匯、臨巴、有慶、天星、涌興、土溪、文崇、貴福、岩峰、靜邊、琅邪、寶城、氵鮮渡、清溪場)、45個鄉(渠南、渠北、青龍、板橋、錫溪、龍潭、河東、李馥、青神、流溪、東安、匯東、匯南、匯北、豐樂、報恩、安北、平安、千佛、柏水、義和、大義、水口、三板、巨光、蔡和、鶴林、青絲、萬壽、白兔、射洪、望江、和樂、龍鳳、新市、宋家、拱市、中灘、屏西、定遠、嘉禾、李渡、望溪、雙土、卷硐) 萬源市 萬源市行政區劃圖萬源市現轄12個鎮、40個鄉:太平鎮、青花鎮、舊院鎮、羅文鎮、河口鎮、草壩鎮、竹峪鎮、大竹鎮、黃鍾鎮、官渡鎮、白沙鎮、沙灘鎮、茶埡鄉、長石鄉、白羊鄉、鐵礦鄉、固軍鄉、井溪鄉、堰塘鄉、蜂桶鄉、花樓鄉、長壩鄉、曾家鄉、大沙鄉、秦河鄉、廟埡鄉、鷹背鄉、石窩鄉、玉帶鄉、新店鄉、魏家鄉、柳黃鄉、溪口鄉、永寧鄉、虹橋鄉、康樂鄉、白果鄉、鍾亭鄉、廟子鄉、紫溪鄉、廟坡鄉、梨樹鄉、皮窩鄉、絲羅鄉、罐壩鄉、石人鄉、趙塘鄉、中坪鄉、八台鄉、花萼鄉、曹家鄉、石塘鄉
㈢ 西遊記的拍攝地點都在哪裡誰有具體的地址啊
拍攝地點:
國內:北京、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內福建、四川、容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吉林、新疆、內蒙古。
國外:泰國。
(3)芭蕉河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西遊記》拍攝過程:
1982年2月25日劇組成立;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
1987年1月29日(即農歷正月初一),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名為《齊天樂》的晚會。同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蔣大為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2000年春節,《西遊記》續集播出。
㈣ 象山的歷史名人 名勝古跡 地理位置
象山縣居長三角地區南緣、浙江省中部沿海,位於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三面版環海,兩港相擁。唐神權龍二年(公元706年)立縣,因縣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全縣由象山半島東部和沿 象山海656個島礁組成,陸域面積138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61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25公里,素有「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和天然氧吧之美譽。北部象山港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國家級中心漁港和二類開放口岸。全縣轄10鎮5鄉3街道,總人口53.7萬。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23.9平方公里,人口20.7萬人。
旅遊景點:4A級國家旅遊度假區松蘭山休閑度假區、中國漁村和石浦漁港古城以及象山影視城
名人:元曲名家湯式、詩僧梵琦、柯受良、一代鴻儒、國學大師陳漢章、「東南一學者」姜炳璋、「國史院編修」俞述祖、「禮部侍郎」俞士吉、「刑部尚書」錢唐、「一代名士」倪象占、「浙東十四子」邵景堯、「著名政治家」楊王休
㈤ 番禺有多少個鎮多少個村
截止到2018年10月,番禺有6個鎮,有177個行政村。
廣州市番禺區地處廣東省中南部,位於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北與廣州市海珠區相接,東臨獅子洋,與東莞市相望,西與佛山市南海區和順德區、中山市相鄰,南濱珠江口,與南沙區接壤,地理位置優越。全區總面積529.94平方公里,轄6個鎮、10個街道,有177個行政村、84個社區居委會,全區戶籍人口80.6萬人,登記在冊外來人口113萬人。
(5)芭蕉河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1949年建國後,分數次將禺北、禺東(現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蘿崗區)一帶劃入廣州市區。
1959年,原屬中山縣的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珠江農場劃歸番禺。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5]35號)同意設立廣州市南沙區:將番禺區的南沙街道和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靈山鎮部分區域,東涌鎮部分區域共544.12平方公里劃歸南沙區管轄。
2012年12月1日零時,欖核鎮、大崗鎮、東涌鎮正式劃入南沙區管轄。
截至2013年,番禺區為海珠區以南,沙灣河以北及南部一部分,面積為530平方公里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2]49號):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番禺縣,設立番禺市(縣級)。5月25日,廣東省民政廳通知:番禺撤縣設市後,「委託廣州市人民政府代管」。6月18日,番禺舉行撤縣設市掛牌儀式。
下轄區域
10個街道辦事處:市橋街道、橋南街道、東環街道、沙頭街道、洛浦街道、大石街道、小谷圍街道、鍾村街道、石壁街道、大龍街道。
6個鎮:南村鎮、沙灣鎮、石碁鎮、石樓鎮、新造鎮、化龍鎮。
參考資料:網路—番禺
㈥ 地理地圖
西藏吧
地理位置:地處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南隔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等國接壤。北部和東部與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區為鄰。
人 口:全區總人口為281萬人(2006年末數字)。人口出生率為17.4‰,死亡率為5.7‰,自然增長率為1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1人, 西藏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多數人口集中在南部和東部。平均預期壽命已由1951年和平解放前的35.5歲提高到目前的67歲。
面 積:120多萬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西藏全區共劃1地級市、6地區、1縣級市、76縣。
氣 候:年平均氣溫為8度左右
民 族:西藏是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區,其他還有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等。未識別民族有夏爾巴人和僜人,其人數較少,只有2000餘人。
旅遊特色: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雪域風光。
西藏簡介:西藏既有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又有嫵媚的南國風采,而與這種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觀,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獨特的魅力。至今,還有許多藏族人的生活習俗與高原之外的現代人有著很大的距離,也正由於距離的產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觀賞價值。
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個民族自治區之一,成立於1965年9月1日。
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毗鄰,東連四川省,東南與雲南省相連,南邊與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接壤,形成了中國與上述國家全長近4000公里的邊境線。全區土地面積為122萬多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2.8%。
地形與山脈
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有著「世界屋脊」之稱。這里地形復雜,大體可分為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北部是藏北高原,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佔全自治區面積的三分之二;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東是高山峽谷區,為一系列由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貌基本上可分為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種類型,還有冰緣地貌、岩溶地貌、風沙地貌、火山地貌等。 蜿蜒於西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由許多近似東西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其主要部分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交界線上,全長2400公里,寬約200—300 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一珠穆朗瑪峰,聳立在喜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邊界上;在其周圍5000多平方公里內,有8000 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
河流與湖泊
在西藏自治區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流域面積大於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條以上。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和雅魯藏布江。西藏還是國際河流分布最多的一個中國省區,亞洲著名的恆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湄公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這里。西藏河流的水源主要由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組成,流量豐富,含沙量小,水質好。 雅魯藏布江為西藏第一大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仲巴縣境內的傑馬央宗冰川,經珞瑜地區流入印度,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中國境內崐)全長2057公里,流域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流域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達5382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大峽穀穀底最窄處僅 74米,最寬處約200米,全長為370公里。
廣袤的西藏高原上點綴著大小湖泊1500多個,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納木錯、色林錯和扎西南木錯
㈦ 關於西雙版納的歷史人文,地理環境和氣候,以及風俗習慣
西雙版納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滿山遍野的綠色。花開四季,果結終年,秋天、冬天樹木不落葉,只有在乾季和雨季交替時,少許樹木分批地換葉。第二感覺是:氣候溫和,找不到「冬天」的蹤跡。有一位氣候學家曾經對春夏秋冬作過這樣的劃分:月平均溫度低於10℃的為冬季,月平均溫度高於22℃為夏季,月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的為春秋季。西雙版納低海拔地區的月平均溫度都在15℃左右。因此,西雙版納被譽為「沒有冬天的樂土」。12月至2月,正是祖國北方「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可是在西雙版納,人們還在瀾滄江里游泳、撈青苔呢!從地形環境來看,西雙版納北倚青藏商原,位居橫斷山脈尾稍、南瀕浩翰的太平洋與印度洋交綏地帶,冬夏為不同的海陸氣團控制,形成與同緯度其它地區不可比擬有優越環境。喜馬拉雅山運動形成了以瀾滄江為中心的,由北向南、由兩面三刀翼向中心降而頁部相對略低,具有缺口的似「馬蹄形」地勢,全州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為勐海縣的樺竹梁子,海拔2429.7米,最低點在瀾滄江與南臘河交匯點,海拔477米,相對高差1952.7米。這使得西雙版納成為寒氣易進難出,沒有台風肆虐的高原盆地,構成了獨特的亞熱帶的環境條件。從緯度位置來看,西雙版納屬於太陽直射地區,入射角度高,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屬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北信風控制地區,故終年溫暖,夏長無冬。4月至10月下旬氣溫在22°C以上,11月至次年三月為春秋季,氣溫在13°C——12°C之間。年平均氣溫為18°C——20°C,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地區間差異大。極端最高溫達41°C,極端在最低溫達-4.5°C,年溫差為10°C左右,但日溫差竟達18°C左右。全年日照時數1700——2300小時,全州年輻射總量平均值達130.7千卡/CM2。西雙版納給人的第三感覺是:濕度大。西雙版納的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間,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2——85%之間。西雙版納因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屬於氣候學上的兩季地區,北部邊緣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山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具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冬季北半球西風南移,因有青藏高原、橫斷山及其尾稍哀牢山、無量山等山脈的屏障作用,濕熱而富含水汽的海洋氣流從北部灣、孟加拉灣北上,受瀾滄江水系引導、暖濕氣團沿河谷深入到本區以北的內地,形成一個獨特的熱帶濕潤區而帶來豐沛的雨水。因此比起同緯度東部地區冬季熱量大,寒潮影響微弱;比起同緯度西部地區夏季雨水多,又不受台風影響。西雙版納根據降雨量可分為干、濕兩季。5-10月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和太平洋東南季風影響,氣流深厚而穩定,降水頻繁而集中,使天氣陰沉多雨,溫暖濕潤,這段時間是雨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的80%以上。濕季期間,日照少,風速小,雲雨多,氣溫高,忽雨忽睛,濕度很大。有時即使是在一、二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也是東邊下雨西邊晴;有時陽光燦爛,霧時間又會暴雨如注。11月-次年4月長達7個月的時間里,西風南支流把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半島北部等沙漠或大陸地區的乾暖氣流引導過來,使天氣晴朗少雨,溫度宜人,這段時間是旱季。雖然雲雨少,光照強,但西雙版納霧濃露重。這里的霧從晚上開始升騰,到翌日中午才會消散,而且霧露的濃度比「霧都」重慶要大得多,這不僅提高了冷天的溫度,也彌補了乾季降水量的不足。本區具有熱帶氣候的面積為3452Km(平方千米),是我國大陸上熱區面積最大的地區。由於地形的影響,州內各地垂直變化大,立體氣候顯著,形成豐富的小氣候生境。為熱帶、亞熱帶多種植物和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西雙版納環境概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南端,土地面積19112.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966公里,是中國大地上一塊屈指可數的綠色寶地,境內保持完好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舉世聞名。西雙版納是世界北回歸線上僅存的一片綠洲,是中國唯一保存的一塊熱帶森林區。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西雙版納的國境線分別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與泰國、越南近鄰,具有面臨南亞的區位口岸優勢。現有磨憨、景洪兩個國家級口岩和打洛省級口岸。瀾滄江縱貫南北,出境後稱湄公河,流經緬、老、泰、柬、越5國出海匯入太平洋,譽稱為「東方的多瑙河」,是條經濟貿易的黃金水道,因此,西雙版納既是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地理優勢、自然優勢得天獨厚。西雙版納,歷史悠久,古時稱勐泐,傣族先民早在漢代就居住在雲南的西南部,屬永昌郡(今保山)管轄,到三國時設置過南涪縣,唐宋時先後隸屬於南詔和大理國;元代隸屬雲南行省,明朝在這里全面推行土司制,明隆慶4年(即公元1570年),宣慰刀應勐把管轄區劃為十二個徵收封建負擔的行政單位——版納,西雙版納之名由此而來。民國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隸屬普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語「西雙版納」直譯為「十二千塊田」,實際上是指十二個行政區域。傣家人說西雙版納古時稱為「勐巴納西」,意思是「一塊神奇、美好的理想國土」。西雙版納屬熱帶雨林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左右,因此這里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冰雪。一年分為兩季,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旱季;5至10月為雨季。1月最冷,2月平均氣溫16C,6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C。旱季天高氣爽,雨少光照強,此時祖國內地正處寒冬,而西雙版納卻溫暖如春,遍地綠蔭蔥郁,鮮花正放,毫無立冬意,正是人們前來避寒、休息、療養旅遊的黃金季節。西雙版納,群山高聳,雄偉壯觀,森林密布,山丘綿延。平壩面積僅佔5%。轄一市二縣(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40多個鄉鎮,總人口84萬餘人,居住著傣、漢、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諾、瑤等13個民族 。傣族是主體民族,近30萬人。西雙版納境內有珍貴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360萬畝,其中有70萬畝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在這些茂密的叢林里,蘊藏著兩萬多種植物資源,其中高等植物有5000多種,約佔全國的1/6。特有、稀有、孑遺種約300多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漸危植物如樹蕨、臀形果、天料木、木蓮、雞毛松、蘇鐵、小葉輪種草、百日青等達51種,佔全國重點保護植物的15%,故有人說它是「植物物種基因庫」。這些樹種至今已繁衍了100多萬年,既原始又古老,被人們稱為「活化石」。僅西雙版納特有和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樹、紅光樹、雲南肉豆蔻、四藪木、雲樹、黃果木、胡桐、藤黃、美登木、三尖杉等。可直接利用的經濟作物達1200種,是我國植物最密集、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豐富的植物和溫和的氣候,各種動物生存繁衍有了塊理想家園。目前有鳥類近400種,獸類達67種,昆蟲1437種。其中,亞洲象、兀鷹、白腹黑啄木鳥、金錢豹、印支虎等為世界性保護動物。懶猴、白頰長頸猿、金錢豹、虎、象、野牛、羚羊、赤角犀鳥等20種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熊猴、金貓、原雞、孔雀、孔雀雉等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境內還有我國珍貴、稀有的兩棲動物巨蜥、蟒蛇、虎紋蛙、大壁虎等,不僅有科研價值,而且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對很多旅遊者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很有吸引力的去處。當你邁進西雙版納地域的時候,首先感到是進入了一個綠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膠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構成了一幅幅綠海、淥浪的畫面,綠濤將涌進你的心裡;身材苗條的傣家少女,秀麗清純,披著美麗的長發,風姿翩翩;還有那豐富獨特的民族風俗,使外來遊客嘖嘖贊美。 目前西雙版納已開辟了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野象谷、植物園、熱帶雨林奇觀、民族旅遊村等景點120多個,被國務院落列為我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的三個重點旅遊開發區之一,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熱帶雨林、觀賞植物、野生動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傣家竹樓,造工精巧,樣式別致;還有香竹,更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西雙版納現已與老、緬、泰等國開通了邊境旅遊,並即將開通國際航班。西雙版納將成為與東南亞旅遊市場接軌的中心樞紐。 西雙版納名稱的由來西雙版納,是一句傣語。四個字中,有三個數詞,一個名詞。傣語的西、雙、版三字,譯成漢語是十、二、千;納,是個名詞,意為田。一些介紹西雙版納情況的文章,按字義將西雙版納譯為十二千田。十二千田,奇怪不奇怪?十千為一萬,十二千應該是一萬二千,怎麼不叫一萬二千田,偏叫十二千田呢?要知道其中的奧秘,就得講講「西雙」這個數詞的由來。 西雙版納,古代叫做勐泐,意思是傣泐居住的地方。傣泐,是傣族的一個支系,漢語稱為水傣,主要聚居地是如今的西雙版納。據傣文歷史資料《泐西雙邦》一書記載,勐泐地方古代分布著邦荒、邦帕、邦罕、邦洛、邦紹、邦黑、邦蘭、邦莫、邦蓋、邦隴、邦賴等十二個傣泐部落。這十二個傣泐部落,為與其它民族爭奪平壩,結成了一個稱為「泐西雙邦」的部落聯盟組織。十二個部落的首領分別組成部落聯盟組織泐西雙邦的「昆細昆別」即四大臣與八大臣。這十二個大臣,分頭管理各種事務。《泐西雙邦》還記載說,傣泐王已由天王封委、由後裔繼承王位。有一代傣泐王突然逝世,後裔卻遠在異國他鄉。機智勇敢的幾達沙里,受眾人委託,帶著十二個勇士去找尋、恭迎王室後裔回鄉繼承王位。他們歷盡辛苦,把王室後裔接回勐泐,輔佐他登基繼位,並用計除掉了他的政敵召真罕,使那位名為召蘇婉納波龍的王室後裔穩坐王位。由於幾達沙里及手下十二名勇士輔佐傣王有功,被分封管理十二個邦,並允許他們建立領地——勐和稱為景的城池。從此以後,傣泐地方便出現了西雙景(十二個城池)和眾多的勐,勐的首領稱為召勐(意為一個地方之主)。傣歷522年(公元1160年),年僅32歲的帕雅真征服了各勐,在勐泐地方建立了景隴金殿王國(又名勐泐國)。宋朝皇帝遣使至景隴(今景洪)頒發虎頭金印,命為一方之主,稱為景隴金殿王國至尊佛主。明朝年間,朝廷在勐泐地方設立了宣慰使司,統轄勐泐地區各勐。傣歷944年,與緬王聯姻的第三十三代宣慰使召應勐,為替愛妻瀝 蘇宛納巴讀瑪備辦返鄉探望父母的禮品,將所轄的三十多個勐(有說一百餘個勐者)和十二個火圈(統治山區民族的機構)合並成十二(西雙)個承辦禮品的單位,各辦一份禮物,讓氵力 蘇宛納巴讀瑪帶回故鄉晉獻父母。從此,所有田賦、貢品,均以十二份為單位承辦,並將合並以後的田賦機械叫做版納。 西雙版納的西雙,起自古代的西雙邦、西雙景。版納則始自召應勐為備辦禮物而將勐和火圈合並為十二個單位。版納,實際上是合並田賦。古代的西雙版納,是經過合並的十二個田賦單位或政權機構。傣語的「版」是個多義詞,可譯為千,可譯為纏裹、聯合、合並,並不僅僅是千。版納,也不僅可譯為千田,還可意譯為合並田賦或合並水田。當年召應勐並成的西雙版納,分別為①版納景洪(包括景洪、勐罕兩勐);②版納勐遮(包括勐遮、景魯、勐匡、勐阿四個勐);③版納勐混(包括勐混、勐板兩勐);④版納勐海(包括勐海、景真兩勐);⑤版納景洛(包括打洛、勐滿、勐昂、朗勒四個勐);⑥版納勐臘(包括勐臘、勐伴兩勐);⑦版納勐很(包括勐很、勐旺兩勐);⑧版納勐拉(包括勐拉、勐往兩勐);⑨版納勐捧(包括勐棒、勐滿、勐潤三個勐);⑩版納勐烏(包括烏岱、烏勒兩勐);(11)版納景董(包括景董、磨臘、易武、倚邦四個勐);(12)版納勐龍。 自召應勐將勐並成西雙版納以後,西雙版納的轄區范圍和各個版納下轄的勐不斷地調整變更,但西雙版納的名稱始終未變。民國年間在今景洪設立「普思沿邊十二版納」的名稱。歷史上的西雙版納,是車里宣慰使司統轄下的十二個提供貢賦的行政機械。 1953年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時,各族代表認為「版納」具有「波海咪納版塔南干」(各族人民大團結)之意,一致同意沿用西雙版納作為自治州的州名。如今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轄區面積19124.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966.29公里,其中:中老段為677.8公里,中緬段為288.49公里。有國家級口岸三個,省級口岸一個,有六條公路,一條水路與寮國、緬甸相通,形成水、陸、空全方位開放的立體口岸網路,是面向東南亞的開放大道。州內人口約83萬,傣族佔28.2%,漢族佔25%,哈尼族佔19.04%,其它少數民族佔24.76%,少數民族佔全州人口總數的78.4%。 傣族潑水節的由來潑水節即傣歷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其間豐富神奇的活動內容,吸引國內外無數遊人。潑水節一般為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除夕,是送舊歲的日子,常有劃龍舟、放高升等傳統活動(放高升即燃放自製的土火箭)。第二天(或第三天)為空白,它不屬於舊的一年,也不屬新的一年,而是舊年和新年之間的空日子,所以,這一天(或兩天)人們可自由安排活動。第三天為傣歷的元旦,也是傣歷年中最熱鬧的一天。傳說是「日子王到來的一天」。這一天清晨人們便身著盛裝開始忙碌做一些佛事活動。到午時忙碌的婦女們便擔水為佛洗塵(即「浴佛」),求佛保佑傣家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至此歡樂的潑水活動便開始了。潑水是潑水節最主要的傳統活動,人們相互潑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說:「一年一度潑水節,看得起誰就潑誰」。潑水傳遞了男女青年們真摯的友誼和愛情,潑水表達的人們相互間的祝福,聖吉的水把人們一年的辛勞汗水、煩惱、憂傷沖得乾乾凈凈。把歡樂和聖水灑向遠方來客和過路人。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把友情傳給四面八方的朋友。傳統活動還有丟包求偶、跳孔雀舞和雄壯瀟灑的象腳鼓舞、文藝表演、體育競賽、商貿交易、物資交流等。國內外許多貴賓與遊人都曾到此與傣家人共度歡樂的潑水節並結下了長存的友情。一般在旅遊勝地景洪縣曼飛龍佛塔和勐海縣景真八角亭前歡度這一盛大節日。關於潑水節的由來,傣族民間有個感人的故事。 傳說,古代農時由一位叫捧麻點達拉乍的天神來掌管。但是,捧麻點達拉乍憑著自己法術高明,神通廣大,亂顯神威,為所欲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溫就降溫,弄得人間冷暖失調,雨旱混淆。天神英達提拉決定對給人間降災降禍的捧麻點達拉乍進行制裁,但由於捧麻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神仙都不敢動他。於是英達拉提就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去「串」捧麻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他把她們父親如何作惡的事說了出來。七位善良、美麗的姑娘本來對父親的所作所為就很不滿,今天聽了「小夥子」的話更是義憤填膺,決心大義滅親,為人間消災除難,姑娘們私下商議,要除掉十惡不赦的父親,必須把父親生死秘訣探出來。捧麻點達拉乍在談笑中不知不覺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訣:火燒、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頭發做成「弓塞宰」(意為「心弦弓」)。一天,姑娘們把父親灌得酩酊大醉,她們趁他酣睡時,悄悄拔下他的一根頭發,做成了「弓塞宰」。當她們把「弓塞宰」對准捧麻點達拉乍時,他的脖子就斷了,頭顱一落地,就冒起火來,那火到處蔓延。為了撲滅邪火,七個姑娘把捧麻點達拉乍的頭輪流抱在懷里,直到腐爛。輪換時,姑娘們都要打來清水,潑在自己身上,沖去滿身的污跡遺臭。為了紀念那七位大義滅親、為民除害的姑娘,傣家人歡度新年時,都要舉行潑水活動,以消災除難,祝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傣歷新年裡的「腕腦」,就是捧麻點達拉乍的頭腐爛的日子,潑水活動就在這一天舉行。其實,潑水節為傣族的新年,它起源於印度,曾經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初。距今約700年,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俗也日益廣泛。雲南少數民族風情之最少數民族風情風俗最集中的景點——雲南民族村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彝族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獨龍族中國最怪的村——蜂岩洞村影響面最大的節日——傣族潑水節最大的物資交流盛會——白族三月街最驚險的少數民族節日——傈僳族刀桿節(上刀山、下火海)最隆重的少數民族舞會——景頗族的目瑙縱歌最有名的火把節——彝族火把節最有名氣鬥牛節——苗族鬥牛會中國最長的宴席——哈尼族長街宴最有民族特色的禮節——基諾族的成人禮最奇特的戀愛場所——姑娘房最有趣的情書——鮮花最古老的情書——來蘇最委婉的說親方式——討谷種最優雅的戀愛方式——以琵琶、口弦傳情世界最古老的婚姻習俗之一——阿夏婚最奇特的婚俗——搶親最儉朴的婚禮——勞動最獨特的離婚儀式——設宴請客最有趣的離婚證書——木片最奇特的書信——以物代言最崇敬火塘的民族——哈尼族最講禮貌的民族——怒族最喜歡拔眉毛的民族——瑤族最喜歡戴耳環的民族——基諾族最有趣的習俗——半夜搬家喝酒方式最奇特的人——克木人最奇特的捕魚工具——景頗族長刀最高強的狩獵方式——空手捕獵最善於養鷹捕獵的民族——納西族版納的傣味……(口水) 版納出名的烤豬臉蒸肉番茄喃咪拼盤(用蔬菜沾番茄喃咪來吃)香茅草烤魚檸檬雞這個不曉得這個葉子叫什麼了,但是味道很苦用雞蛋液糊在外面用油煎。味道綜合起還不錯!這個不曉得是那個做的圖.....這個是油煎竹筍噶,也不是酸筍!不是包燒類傣族水淹菜!傣族米花(甜甜脆脆呢)這個就是包燒了青苔(味道不錯,但是有些外地遊客不敢挑戰)烤雞炒芭蕉花(哈哈,沒聽說過這個菜吧)香茅草肉團脆皮(一般用來沾番茄喃咪)傳說中的番茄喃咪。(說的口水流嘍)火燒乾巴……我的超愛還是青苔 烤雞翅膀甜筍燒熟了用來沾螃海醬超好吃. 燒烤燒烤的各種小串串 苦果,外地的都喊苦豆。有些人吃不來,有點微微的苦。下火的好東東!炒海船.這個就是很苦的,但是吃起脆脆的。菠蘿飯!! 其實在版納最多的東西就要數水果了...... 這個東西有甜和酸(甜角/酸角)酸角糕,我一直覺得這個牌子很搞笑貓哆哩。(在傣語貓哆哩,是帥哥的意思) 雞蛋果釉子(本地人叫拋果)楊桃,我們版納喊它五丫果
㈧ 旅遊勝地國內
一生必去的10國內個旅復游勝地
中國十大旅制游勝地排行No.1、麗江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2、三亞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3、黃山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4、九寨溝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5、桂林山水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6、鼓浪嶼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7、長城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8、張家界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9、布達拉宮
中國十大旅遊勝地排行No10、西湖
旅遊勝地是指知名度較高,具有一定特色,對旅遊者產生較大吸引力的游覽區或游覽地。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行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明確了開發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個人投資建設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方針推動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業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總體上看,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呈不斷優化的趨勢。
㈨ 珠江三角洲的水系與地形特徵
珠江三角洲是廣東省平原面積最大的地區。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是由西、北、版東三江匯聚珠權江所挾帶的泥沙,沿流途經數千年的沉積而在中下游形成40~60米厚度的沖積平原。並陸續在新會、順德、番禺、東莞和南海的西樵山及廣州以南的桂島等地出現較大的居民點。
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由西江、北江兩個三角洲構成的古珠江三角洲逐漸連成一片,並與其後成陸的東江三角洲相連從而形成現代的珠江三角洲。而由於珠江三角洲處在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因而農牧漁業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之勢。
(9)芭蕉河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從20世紀初開始,中外地質、地理、水文、水利工程學界便對珠江口是否存在三角洲的問題眾說紛紜,後來,否定說一度佔了上風,其主張者不乏重量級的中外學者。
如瑞典水利專家柯維廉只承認廣州至澳門一帶有沙堆積的小規模三角洲,稱為「廣州三角洲」,而當時在中山大學任教的瑞士教授德羅菲斯和哈安姆則乾脆宣稱沒有珠三角,後來成為著名地質學家的陳國達也是當時「否定說」的支持者。
㈩ 恩施市有哪幾個鄉鎮
恩施市有哪幾個復鄉鎮的回答如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