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晉西北的地理位置和環境

晉西北的地理位置和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25 07:35:01

『壹』 晉西北是哪個地區

晉西北抄地處山西高原的西北襲邊緣,是京津的屏障,由於本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人類活動的

影響,這個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但勝在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煤炭

、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它是黃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500~2000m,地形以黃土丘陵和低山丘陵相互交錯為特徵。

1949年2月21日,中國共產黨撤銷晉綏邊區後,成立了晉西北區。

『貳』 晉西北的自然環境

晉西北6年治沙近2000萬畝
山西晉西北雁門關外,遍布山野的林草在夏季的雨水中顯得版格外青翠權。7月2日,有關部門統計表明,自2001年以來,陝西省在晉西北風沙區開展大規模防沙治沙行動以來,已累計在這一區域完成生態治理面積近2000萬畝,形成了防風固沙的主體框架,初步構築起護衛京津的綠色生態保障。
晉西北地區與毛烏素沙地正面相迎,與內蒙古、陝北風沙區相毗鄰,自然條件惡劣,整體生態環境處於極度脆弱狀態,是北方地區沙塵暴侵襲京津的中、西兩條主線的必經之地。由於該地區長期以來亂采濫挖、濫墾濫牧現象普遍,致使國土資源和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上惡劣的自然、氣候條件影響,使晉西北土地沙化、荒漠化現象十分嚴重,成了北方著名的風沙源頭。
幾年來,山西省在桑乾河流域和通往北京的主要風沙路徑營造萬畝以上連片樹林120多處,林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有效遏制了地表起沙現象,減輕了沙塵危害。

『叄』 根據晉西北的地理位置體會到想到了什麼

晉西北,地處山西高原的西北邊緣,是京津的屏障。由於晉西北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該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但本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煤炭、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肆』 晉西北在我國的什麼地方這里的環境有什麼特點

晉西北具體是指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偏關和興縣,它們隸屬於忻州市,隔黃河、長城與陝西、內蒙相望。地處山西高原的西北邊緣。晉西北是京津的屏障。
由於本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該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但本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煤炭、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這些主要分布於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風沙已經成為當地人們最大的敵人。由於氣候惡劣,植被稀少,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強勁季風,經大同、朔州地區把當地粒碎質輕的栗鈣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區。
晉西北的生態環境由於「欠賬」太多,濫砍、濫伐、濫牧的現象較為嚴重,這些年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積擴大、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前幾年開始,山西省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作為國家首批試點的晉西北16個縣與省政府簽訂了退耕還林「責任狀」,一些地區的退耕還林、還草已初見成效。

『伍』 晉西北地理環境是咋樣

專家指出恢復生態 晉西北風沙防治刻不容緩
從3月20日凌晨開始,屢屢遭受沙塵侵襲的山西省迎來今年入春以來強度、范圍最大的揚沙、浮塵天氣。肆虐的沙塵又一次敲響防風治沙、保持水土、恢復生態的警鍾。
山西省氣象台高級工程師苗愛梅介紹說,近20年來,山西省沙塵暴天氣過程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00年略有回升,共發生8次較大規模的沙塵暴;從去年到現在,山西地區受沙塵暴的影響也有減弱的跡象,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尤其是沙化嚴重、生態脆弱的晉西北地區防風治沙、恢復生態已刻不容緩。
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這些主要分布於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風沙已經成為當地人們最大的敵人。由於氣候惡劣,植被稀少,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強勁季風,經大同、朔州地區把當地粒碎質輕的栗鈣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區。
山西省林業廳廳長曹振聲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山西省尤其是晉西北的生態環境由於「欠賬」太多,濫砍、濫伐、濫牧的現象較為嚴重,這些年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積擴大、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山西省尚有400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綠化。從前年開始,山西省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作為國家首批試點的晉西北16個縣與省政府簽訂了退耕還林「責任狀」,一些地區的退耕還林、還草已初見成效。
近年來,山西省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在國家的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聘請專業隊集中治理,保證了造林成活率與保存率;二是採取了拍賣「四荒」、家庭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種方式,改變了以前只種不管的局面,激活了體制;三是保護現有植被,結合天然林保護工程,廣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草工作,停止毀林開墾過度放牧,讓牛羊下山改為圈養,有效保護了植被;四是大面積封沙育林育草,在植被較差的地區利用雨季進行飛播和人工散播。
幹了一輩子防沙造林工作的大同市林業專家、市林業局副局長唐志昌告訴記者,雁北、大同地區防沙造林經歷了三個時期:50年代種植了120萬畝小葉楊,本應在70年代成材,由於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現在都長成了「小老樹」,目前瀕臨死亡的有70萬畝;從80年代到90年代末,國家實施造林工程,大同造林工程納入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2000年,大同被列入環北京防沙治沙造林工程范圍,全市11個縣區有7個納入整體規劃。目前,大同市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已制定出了總體規劃,主要是建設以環外長城與桑乾河為主的三縱四橫的「七條林帶」,全長700千米,寬度3-10千米,總控制面積336萬畝。同時構築沙化封閉區、還林還草養殖區、基本農田區、仁用杏經濟林區和旅遊景點區等「五區」。
地處晉西北丘陵山區、緊臨毛烏素沙漠的偏關縣,乾旱少雨,整天風沙彌漫。為改變這一狀況,全縣開始大力發展山丘林業,並且制訂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通過拍賣「四荒」,穩權發證,20年不變,把林業的發展與群眾的利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給百姓吃了顆「定心丸」;在資金扶持上也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對經濟比較困難的農戶,林業部門無償提供部分苗木、籽種,實行以獎代助,對於栽植經濟林的大戶,縣里負責墊支苗木費,定期收回,實行以借代助等。這些政策,極大地調動起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他們正在逐步走出「怪圈」,使林業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雖然一些局部地區的沙化、水土流失問題已得到部分緩解,但山西省尤其是晉西北作為京津屏障,治理沙化仍然任重道遠。僅大同市應退耕還林的土地就有230萬畝,其中的80%已被不同程度地沙化,嚴重沙化的有30萬畝,作為屏障京津風沙水患的第一道防線,大同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據有關專家介紹,由於歷史欠賬、自然因素的制約,要想根本上遏制風沙的肆虐,山西作為全國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區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山西省已將風沙治理列為改善生態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突破口,堅持「糧下川、樹上山」,防風治沙、恢復生態,建設山川秀美的綠色家園。

『陸』 晉西北是哪個地區

晉西北地處山來西高原的西北邊自緣,是京津的屏障,由於本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人類活動的

影響,這個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但勝在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煤炭

、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它是黃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500~2000m,地形以黃土丘陵和低山丘陵相互交錯為特徵。

1949年2月21日,中國共產黨撤銷晉綏邊區後,成立了晉西北區。

『柒』 晉西北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晉西北地處山西高原的西北邊緣,是京津的屏障,由於本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該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但本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煤炭、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生態環境:
晉西北地區與毛烏素沙地正面相迎,與內蒙古、陝北風沙區相毗鄰,自然條件惡劣,整體生態環境處於極度脆弱狀態,是北方地區沙塵暴侵襲京津的中、西兩條主線的必經之地。由於該地區長期以來亂采濫挖、濫墾濫牧現象普遍,致使國土資源和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上惡劣的自然、氣候條件影響,不植樹造林,使晉西北土地沙化、荒漠化現象十分嚴重,成了北方著名的風沙源頭。
幾年來,山西省在桑乾河流域和通往北京的主要風沙路徑營造萬畝以上連片樹林120多處,林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有效遏制了地表起沙現象,減輕了沙塵危害。
治沙情況:
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勢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這些主要分布於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風沙已經成為當地人們最大的敵人。由於氣候惡劣,植被稀少,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強勁季風,經大同、朔州地區把當地粒碎質輕的栗鈣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區。

『捌』 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晉西北的地理位置是山西的西北部。
西北地區總面積300多萬平方公里,資源豐富內,氣候復雜,總的特容點是比較乾旱,大部分地方屬大陸性氣候,年溫差、日溫差大。
晉西北地區與毛烏素沙地正面相迎,與內蒙古、陝北風沙區相毗鄰,自然條件惡劣,整體生態環境處於極度脆弱狀態,是北方地區沙塵暴侵襲京津的中、西兩條主線的必經之地。由於該地區長期以來亂采濫挖、濫墾濫牧現象普遍,致使國土資源和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上惡劣的自然、氣候條件影響,不植樹造林,使晉西北土地沙化、荒漠化現象十分嚴重,成了北方著名的風沙源頭。

『玖』 晉西北的地理環境要準的

晉西北
專家指出恢復生態 晉西北風沙防治刻不容緩

從3月20日凌晨開始,屢屢遭受沙塵侵襲的山西省迎來今年入春以來強度、范圍最大的揚沙、浮塵天氣。肆虐的沙塵又一次敲響防風治沙、保持水土、恢復生態的警鍾。

山西省氣象台高級工程師苗愛梅介紹說,近20年來,山西省沙塵暴天氣過程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00年略有回升,共發生8次較大規模的沙塵暴;從去年到現在,山西地區受沙塵暴的影響也有減弱的跡象,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尤其是沙化嚴重、生態脆弱的晉西北地區防風治沙、恢復生態已刻不容緩。

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東,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這些主要分布於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風沙已經成為當地人們最大的敵人。由於氣候惡劣,植被稀少,從西伯利亞吹過來的強勁季風,經大同、朔州地區把當地粒碎質輕的栗鈣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區。

山西省林業廳廳長曹振聲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山西省尤其是晉西北的生態環境由於「欠賬」太多,濫砍、濫伐、濫牧的現象較為嚴重,這些年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水土流失面積擴大、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山西省尚有400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綠化。從前年開始,山西省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作為國家首批試點的晉西北16個縣與省政府簽訂了退耕還林「責任狀」,一些地區的退耕還林、還草已初見成效。

近年來,山西省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在國家的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聘請專業隊集中治理,保證了造林成活率與保存率;二是採取了拍賣「四荒」、家庭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種方式,改變了以前只種不管的局面,激活了體制;三是保護現有植被,結合天然林保護工程,廣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草工作,停止毀林開墾過度放牧,讓牛羊下山改為圈養,有效保護了植被;四是大面積封沙育林育草,在植被較差的地區利用雨季進行飛播和人工散播。

幹了一輩子防沙造林工作的大同市林業專家、市林業局副局長唐志昌告訴記者,雁北、大同地區防沙造林經歷了三個時期:50年代種植了120萬畝小葉楊,本應在70年代成材,由於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現在都長成了「小老樹」,目前瀕臨死亡的有70萬畝;從80年代到90年代末,國家實施造林工程,大同造林工程納入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2000年,大同被列入環北京防沙治沙造林工程范圍,全市11個縣區有7個納入整體規劃。目前,大同市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已制定出了總體規劃,主要是建設以環外長城與桑乾河為主的三縱四橫的「七條林帶」,全長700千米,寬度3-10千米,總控制面積336萬畝。同時構築沙化封閉區、還林還草養殖區、基本農田區、仁用杏經濟林區和旅遊景點區等「五區」。

地處晉西北丘陵山區、緊臨毛烏素沙漠的偏關縣,乾旱少雨,整天風沙彌漫。為改變這一狀況,全縣開始大力發展山丘林業,並且制訂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通過拍賣「四荒」,穩權發證,20年不變,把林業的發展與群眾的利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給百姓吃了顆「定心丸」;在資金扶持上也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對經濟比較困難的農戶,林業部門無償提供部分苗木、籽種,實行以獎代助,對於栽植經濟林的大戶,縣里負責墊支苗木費,定期收回,實行以借代助等。這些政策,極大地調動起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他們正在逐步走出「怪圈」,使林業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雖然一些局部地區的沙化、水土流失問題已得到部分緩解,但山西省尤其是晉西北作為京津屏障,治理沙化仍然任重道遠。僅大同市應退耕還林的土地就有230萬畝,其中的80%已被不同程度地沙化,嚴重沙化的有30萬畝,作為屏障京津風沙水患的第一道防線,大同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據有關專家介紹,由於歷史欠賬、自然因素的制約,要想根本上遏制風沙的肆虐,山西作為全國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區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山西省已將風沙治理列為改善生態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突破口,堅持「糧下川、樹上山」,防風治沙、恢復生態,建設山川秀美的綠色家園。

『拾』 晉西北的環境資料50字

晉西北,地處山西高原的西北邊緣,是京津的屏障。由於晉西北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該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但本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煤炭、鋁土礦等礦產資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