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強化對
Ⅰ 如何完善和加強測繪地理信息管理
一、進一步提高對質量工作的認識
(一)新的歷史時期對測繪地理信息提出新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四化」建設同步發展。新的歷史使命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也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一定要圍繞目標,積極作為,履行職責,勇於擔當,從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按照「當質量的堅守者,作消費者的保護者」的要求,不斷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努力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水平,為總體目標的實現做出新的貢獻。
(二)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發展需要質量作保障。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為推進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創造了巨大的機遇,三大平台建設得到有力推進,地理國情普查、927測繪工程、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的實施,產業發展進入快速軌道,對成果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不斷提高成果准確可靠程度,測繪地理信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發揮,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才能更加健康穩定發展。
(三)質量監管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質量監督管理是測繪地理信息統一監管的重要內容,是加強行業管理、規范地理信息市場、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水平的有力抓手,是《測繪法》賦予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履行質量監督管理職責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測繪地理信息整體質量的提升。
(四)轉變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管的觀念和方式。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管涉及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要逐步實現從注重部門管理向行業監管轉變;從注重結果監管向全過程監管轉變,特別是加強生產初期和生產過程的監管;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以質量監督管理為核心,對測繪地理信息單位的質量管理進行綜合性的監督檢查。
二、加快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五)加快質量管理辦法的制定。根據當前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管理工作的實際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快《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管理辦法》制定,重點明確質量管理職責、質量責任,對測繪地理信息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建設、項目全過程質量控制、監督檢查、質檢能力建設等提出規范要求。各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實際,做好相關制度辦法的制定與完善,特別注重建立並完善測繪地理信息單位質量管理體系考核辦法,為質量管理提供基礎依據。
(六)健全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內部質量管理制度。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建立覆蓋本單位全部業務范圍的質量保證體系;按照單位具體情況,成立並加強質量管理機構、配備質量管理和檢驗人員;建立嚴格的項目成果「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建立與經濟效益相掛鉤的質量管理責任制以及質量獎懲工作機制等;加強對質量保證體系以及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考核。
三、加強全過程質量控制
(七)加強對關鍵環節的質量控制。強化關鍵環節質量管理,確保整體質量受控。項目實施中使用的儀器設備及軟體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檢定、校準和檢測。加強對項目設計和設計審批的管理,堅持先設計後生產的原則,嚴格設計審批程序。做好項目實施前的生產培訓及實施過程中的技術交流,必要時應實施首件成果的質量檢查,對設計文件進行驗證。根據項目實際,可選擇監理方式,加強對過程質量的控制。
(八)落實成果質量檢查驗收制度。嚴格落實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特別重視兩級檢查對質量的控製作用,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財政投資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成果,應當經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檢單位檢查驗收。測繪地理信息工程項目評獎評優要以成果質量為基礎依據,參評獎勵的項目,必須通過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檢單位的檢驗、測試。
四、加強成果質量監督檢查
(九)加大國家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加強對涉及國家主權和安全、關系人身和財產安全、社會關注度高、影響面廣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質量的監督檢查。國家級監督檢查每年覆蓋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的資質單位,並不斷擴大監督檢查的覆蓋面,全面、系統地掌握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狀況,促進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
(十)加強省級監督檢查工作。各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支持和配合全國監督檢查工作,並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監督檢查計劃,監督檢查覆蓋周期達到《關於加強測繪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的要求,范圍逐步擴大。要切實保證監督檢查經費的足額投入,保障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開展。
(十一)加強對重大項目的質量監控和評估工作。對國家或省級重大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列入國家重大工程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必須加強管理,有計劃地實施過程質量監管、成果質量監督檢查及總體質量評估等質量控制工作,有效保證重大項目成果質量。
(十二)提升監督檢查公信力。監督檢查要本著公開、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實施。監督檢查項目的抽取方法和過程要透明,檢驗標准和規范要科學、統一,評判依據要充分、合理,監督檢查結果依法向社會公布,並納入測繪地理信息單位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五、強化質量檢驗基礎工作
(十三)營造良好的質量工作環境。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測繪地理信息單位落實質量工作經費,用於內部質量管理以及過程質量控制等;完善對質檢單位的投入機制,加大其基礎設施建設和檢驗裝備的投入力度;維護質檢工作的正常秩序,確保質量管理、質量檢驗的獨立性工作原則,保證質檢單位對其檢驗結論的獨立判定,切實維護質檢工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注重對管理人員、生產人員、質檢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能力培訓,逐步形成人人重視質量、關心質量、維護質量的良好風氣。
(十四)推進質量管理和技術創新工作。積極探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的新方法、新模式。推動質檢專家庫建設,並切實發揮其在質檢技術推廣、提升方面的帶動作用;鼓勵將質量管理與項目管理、資質管理以及成果管理等相互統籌協調的管理工作實踐;支持地市級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加強質量管理能力建設,逐步加大對其質量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鼓勵成果質量檢驗的技術創新,努力提升檢驗工作水平和效率;有效利用質量管理網站、期刊等平台,暢通質量信息發布渠道,強化宣傳、技術交流與服務,使之真正成為提升測繪地理信質量工作的有力助手。
(十五)促進質檢單位自身能力建設。質檢單位要不斷進取,提高新技術、新裝備、新成果的檢驗與測試水平,創新測繪地理信息質量控制與質量監督檢查的手段和方式,加快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督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履職能力。著力引進、培養高素質人才,不斷加強質檢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全面提升質檢人員的職業素質與技術水平。
(十六)推進質量信息公開。逐步建立並完善質量信息公開披露制度。明確測繪地理信息單位需對外公布的質量信息,包括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執行情況,承擔工程及其質量情況以及接受質量監督檢查及其結果情況等。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市場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作用,發布測繪地理信息單位質量信息,並作為對其進行資質管理、質量認可、業績考核、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
Ⅱ 如何加強測繪質量控制促進測繪工程發展
一、進一步提高對質量工作的認識
(一)新的歷史時期對測繪地理信息提出新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四化」建設同步發展。新的歷史使命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也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一定要圍繞目標,積極作為,履行職責,勇於擔當,從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按照「當質量的堅守者,作消費者的保護者」的要求,不斷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努力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水平,為總體目標的實現做出新的貢獻。
(二)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發展需要質量作保障。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為推進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創造了巨大的機遇,三大平台建設得到有力推進,地理國情普查、927測繪工程、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的實施,產業發展進入快速軌道,對成果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不斷提高成果准確可靠程度,測繪地理信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發揮,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才能更加健康穩定發展。
(三)質量監管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質量監督管理是測繪地理信息統一監管的重要內容,是加強行業管理、規范地理信息市場、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水平的有力抓手,是《測繪法》賦予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履行質量監督管理職責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測繪地理信息整體質量的提升。
(四)轉變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管的觀念和方式。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管涉及全行業、全過程、全方位。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要逐步實現從注重部門管理向行業監管轉變;從注重結果監管向全過程監管轉變,特別是加強生產初期和生產過程的監管;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以質量監督管理為核心,對測繪地理信息單位的質量管理進行綜合性的監督檢查。
Ⅲ 如何提高縣級測繪管理水平
一、進一步提高對質量工作的認識
(一)新的歷史時期對測繪地理信息提出新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四化」建設同步發展。新的歷史使命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也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一定要圍繞目標,積極作為,履行職責,勇於擔當,從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按照「當質量的堅守者,作消費者的保護者」的要求,不斷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努力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水平,為總體目標的實現做出新的貢獻。
(二)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發展需要質量作保障。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為推進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創造了巨大的機遇,三大平台建設得到有力推進,地理國情普查、927測繪工程、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的實施,產業發展進入快速軌道,對成果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不斷提高成果准確可靠程度,測繪地理信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發揮,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才能更加健康穩定發展。
(三)質量監管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質量監督管理是測繪地理信息統一監管的重要內容,是加強行業管理、規范地理信息市場、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水平的有力抓手,是《測繪法》賦予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履行質量監督管理職責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測繪地理信息整體質量的提升。
Ⅳ 測繪法對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作了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定:
第九條國家設立和採用全國統一的大地基準、高程基準、深度基準和重力基準,其數據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並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會商後,報國務院批准。
第十條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地坐標系統、平面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地心坐標系統和重力測量系統,確定國家大地測量等級和精度以及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的系列和基本精度。具體規范和要求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制定。
第十一條因建設、城市規劃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國務院確定的大城市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批准;其他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批准。
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與國家坐標系統相聯系。
第十二條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本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統籌建設、資源共享的原則,建立統一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提供導航定位基準信息公共服務。
第十三條建設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備案。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匯總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建設備案情況,並定期向軍隊測繪部門通報。
Ⅳ 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包括什麼
國家現行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將測繪資質分為12個專業。不同專業對人員儀器設備有不同的要求,以丙級工程測量專業為例:
一、通用標准: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於100萬元;
2、辦公場所:丙級不少於80平方米;
3、質量管理:丙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設區的市(州)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單位配備專門質檢人員;
4、檔案和保密管理: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和相應的設施:有明確的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了保密責任書;
5、檔案管理考核:丙級測繪單位應當通過設區的市(州)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取得通過考核的證明文件;
6、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是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批機關,負責受理、審查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並作出行政許可決定;負責受理甲級測繪資質申請並提出初步審查意見。
7、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有條件的設區的市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受理本行政區域內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並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可以委託有條件的縣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受理本行政區域內丁級測繪資質申請並提出初步審查意見
二、工程測量丙級標准:
6、測繪及相關專業人員:8人(中級3);
7、測繪設備:
(1)GPS接收機3台(5mm+1ppm精度以上);
(2)全站儀3台(其中2秒級精度以上不少於1台);
(3)水準儀2台(S3級精度以上);
(4)A1幅面以上繪圖儀1台。
拓展資料
通用標準是指對各專業范圍統一適用的標准。
專業標准包括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製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調整後的地方標准,不得高於本標準的高一等級考核條件,也不得低於本標準的低一等級考核條件,不得修改專業范圍及專業子項、考核指標和作業限額,不得突破通用標準的規定。調整後的標准應當報送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備案。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健全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維護機制,實現測繪資質行政許可在線受理和審查,方便管理相對人,提高行政效率,增強管理能力。
初次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
Ⅵ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是什麼部門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指的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國土資源局。
Ⅶ 哪些地圖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核
網路地圖此次全新上線的全球定位功能,將為開發者在用戶市場加分,提高開發者版相應APP的用戶滿意權度,帶給用戶額外的驚喜,培養用戶忠誠,提升APP的市場競爭能力。與此同時,全球定位功能的上線也將為開發者進行新產品的創意和開發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機遇,讓之前因受限於全球定位而難以實現的產品開發設想成為可能。
網路LBS開放平台產品負責人郭陽介紹,網路LBS開放平台一直致力於為開發者提供優質、穩定的API服務,在做好基礎開放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產品和服務,除了全球定位功能,今年下半年還相繼推出了網路慧眼和網路鷹眼,全面滿足各行業對LBS的需求。
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地圖APP,網路地圖迄今已擁有近4億用戶,LBS開放平台日均定位請求更是由去年同期的40億次迅猛增長到100億次,擁有開發者超過50萬,接入網路地圖API的應用/網站也已超過50萬個,覆蓋23個行業。在定位技術上,網路地圖還在今年早些時候實現了從10米到1米的室內定位技術突破,是首家使用地磁定位技術提高定位精準度的地圖應用。
Ⅷ 測繪資質管理有哪些原則:
測繪資質管理的抄原則
(1)依法襲原則。按《測繪法》和《行政許可法》等規定執行。
(2)統一管理原則。避免多頭管理的危害。
(3)公開、透明原則
(4)公正、公平原則
(5)便民、高效原則
(6)救濟原則。在實施測繪資質審查時,申請人有權陳述、申辯,依法請求聽證、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等。
(7)誠實信用、依賴保護原則
(8)監督與責任原則。誰審批,誰監督,誰負責。
Ⅸ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是哪個部門
都歸測繪地理信息局管理
Ⅹ 《地圖管理條例》什麼圖不用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景區圖、街區圖、地鐵線路圖等內容簡單的地圖
《地圖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版國家實行地權圖審核制度。
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當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但是,景區圖、街區圖、地鐵線路圖等內容簡單的地圖除外。
地圖審核不得收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