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海枯石爛的地理知識

海枯石爛的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24 23:26:07

① 和地理知識相關的四字詞語

1、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麗水(金沙江又稱麗江)昆岡(昆侖山)2、一衣帶水:像衣帶那樣窄的河流,指中國與日本隔東海相望,故日本謂之「東瀛」3、涇渭分明:黃河支流涇河和渭河,因含沙量不同,導致河水一個清澈一個渾濁,差別很大。4、合浦珠還:南海之濱的合浦縣(桂)盛產珍珠,漁民過度捕撈導致海蚌遷徙至鄰先。新縣令廢豪奪下令合理採珠,幾年後近海的海蚌又回來了,說明自然資源要合理開發。5、日上三竿:太陽升起來離地平面已有三根竹竿那麼高。約為早上八、九點鍾。6、泰山北斗:泰山山嶽的代表,北斗七星是重要的星座。比喻在某方面有很高的威望。7、聖人出而黃河清:黃河水本渾濁不清,自孔子降世,黃河忽然清澈見底。8、"火州"---吐魯番,夏季高溫,一是地勢低窪閉塞,不易散熱.二是深居內陸氣候乾燥,吐魯番盆地北部有《西遊記》中提到的「火焰山」9、如日中天 :像太陽之正處於天空中央。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10、月明星稀:滿月之時月光強,星光暗淡,故然能見到得星星減少。 11、海枯石爛:地殼運動導致海陸變遷,外力作用導致石頭會被侵蝕腐爛。12、虎落平陽被犬欺:平陽「地勢平坦,向陽的地方」人口多,犬自然也多。13、堅如磐石:磐石也不見得堅固,因為岩石可以被風化、侵蝕,變成碎屑狀物質。.14、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是由於流水的侵蝕作用15、水滴石穿:流水的侵蝕作用16、大雨不溢,大旱不涸。--由於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補給,使得廬山小天池有此特點。17、高峽出平湖,當今世界殊----是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景觀,建成後發電量居世界第一位。18、雲騰致雨,露結為霜。----《千字文》19、得隴望蜀:隴,甘肅,望,想著 蜀,四川(比喻曹操得存進尺,貪得無厭)20、「孔雀東南飛」,「麻雀東南飛」,「農村包圍城市」象徵人口的遷移。21、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唐寅賣畫)22、黔驢技窮 愚公移山 南腔北調 滄海橫流(水災)竭澤而漁 暴殮天物
23、南米北面、南船北車、南稻北麥、南甘北甜

② 成語至高無什麼枯石爛填一個地理名詞

至高無上zhìgāowúshàng
[釋義] 形容高於一切。至:最。
[語出] 《淮南子·繆稱訓》:「專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屬
[辨形] 上;不能寫作「尚」。

海枯石爛hǎikūshílàn
[釋義] 枯:枯乾;爛:朽爛。海水乾涸;石頭朽爛。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或不可能實現。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也作「石爛海枯」。
[語出]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爛時。」金·元好問《遺山文集·卷六·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正音] 枯;不能讀作「ɡǔ」。
[辨形] 枯;不能寫作「涸」。
[近義] 地久天長 海誓山盟 地老天荒

③ 學習地理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哪些幫助

在「地理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個理念就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加學生的生存能力」為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組織實施。

一、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地理環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響深遠,可以說自然地理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會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作用,每一種日常生活又會受到多種地理因素的影響。

衣著方面。在講述到影響氣候的因子或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給同學提出生活中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則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學們討論總結之後,一些頭腦反應較快的同學則能舉一反三地調舉其他一些例子:阿拉伯地區的居民服飾為什麼以白色長袍為主,我國藏族牧民則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藏袍等等。

行的方面。除了書本上學生掌握的「南船北馬」外,講到交通規則中的「紅燈停,綠燈行」之後,再適時地給學生提出「為什麼機動車的尾燈都是紅色的?」這個問題,盡管當時只有一部分同學能知道「因為散射的紅光最少!」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的討論中,還有的同學能在課堂中舉一反三地把「消防車為什麼都是紅顏色?」解釋的合情合理。

至於食、住方面,同學們可以從氣候知識中了解「南稻北麥」、「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敞北封」。不同地區的民居特點更能給學生想像的空間。針對很多人家房頂的太陽能熱水器,提出「如何幫助家裡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角度?」的問題,根據推導、計算,學生自己總結出了一套解決的方案,輕松掌握了「不同緯度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問題。

教學中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地理的學習內容,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充分適應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地理,從中體驗學習地理的成功樂趣,樹立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生活中除了衣食住行外,還有許多很平常但學生感興趣的事情,把他們引入課堂,不但能豐富課堂教學,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講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自學後,我有意識地將一些身邊的事物與書上的知識聯結在一起,設計了幾個討論題,晚霞為什麼是紅的?晴朗的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的?太陽已落山而天為什麼還不黑?夏天裡,陰天的夜晚為什麼比晴天的夜晚熱?討論結束後,分組回答與補充,在熱烈、快樂的氣氛中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為了鞏固成果,最後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回家和家長討論如何在冬季防治農作物的凍害發生。因為都是農村的學生,他們都積極的給我提交了討論結果,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本節課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和生活聯系緊密,具有實踐性和創造性,也給後面學習「氣候變暖」打下了基礎。

三、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一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典故和成語,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許多詩詞、典故、成語都和地理知識有關,在教學中適時的提出一些,會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在講「經緯網」之前,我說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學生都知道這是偉人的詩,當時就來了興趣,講完後,學生都會心的露出了笑容:原來只有坐在赤道上的人才能「坐地日行八萬里呀」。在講「太陽輻射的能量分布時」,我當堂背誦了「兩小兒辯日」,讓學生再辯一回,當年難住孔老夫子的問題,學生也能迎刃而解,自然增添了成就感,連平時上課愛打瞌睡的學生都都興奮的舉手發言。

還有許多關於地理的成語也都能成為我們課堂的調味品,如滄海桑田、海枯石爛、風調雨順、日久天長、海市蜃樓、一瀉千里、百川歸海、一衣帶水、源遠流長、因地制宜、涇渭分明等。恰當的運用,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結合當地政府的經濟發展策略來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與生產的聯系十分密切。農業在地區間、部門間雖然差別很大,但都離不開當地一定的地理環境,而農業類型的選擇及農業發展方針與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說是對地理知識的運用,使學生體會地理對於生產建設的巨大作用,也是對「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體體現。

保護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是當今農業發展的主流,我們所在的秦嶺山區,是長防林工程規劃區,退耕還林之後,如何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針對我縣從「山地開發」政策到「退耕還林」政策的轉變,設計了相關的問題讓大家討論。作為農家子弟,討論的熱情很高,還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使命感。

五、把鄉土教材引進課堂

我們的家鄉剛好是在秦嶺—淮河這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上,兼容了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與植被、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耕作方式,在教學中用他們身邊的東西做示例,即引起興趣又利於理解。如在學習「垂直地帶性規律」時,我就用我們身邊的山來加以分析,通俗易懂,事半功倍。在講「地貌」時,用周圍山地的河谷地貌為示例,使學生很直觀的理解了「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地貌」的抽象理論。

提倡「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學生感受到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在他們了解當地農業發展政策時充分認識到生活離不開地理,從而產生學習地理的需要,消除學生對學習地理的畏難情緒。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④ 客觀反映一些地理現象的成語

風調雨順(夏季風強弱進退正常,降水量適中,無水旱災害)

日久天長 (太陽壽命還剩46億年,日地距離為1.5億KM)

海市蜃樓(在沙漠和海洋的晴天出現的大氣折射現象)

一瀉千里(從河流的源頭到入海口的距離落差和距離很大)

百川歸海(所有外流河最終注入海洋)

一衣帶水(像衣帶那樣窄的河流,指隔海向望的國家,如日本等)

源遠流長(河水從很遠的源頭流來)

因地制宜(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被如樹林,草原,荒漠等)

涇渭分明(黃河支流涇河和渭河,因含沙量不同,導致河水一個清澈一個渾濁,差別很大)

1、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麗水(金沙江又稱麗江)昆岡(昆侖山)
2、一衣帶水:像衣帶那樣窄的河流,指中國與日本隔東海相望,故日本謂之「東瀛」。
3、涇渭分明:黃河支流涇河和渭河,因含沙量不同,導致河水一個清澈一個渾濁,差別很大。
4、合浦珠還:南海之濱的合浦縣(桂)盛產珍珠,漁民過度捕撈導致海蚌遷徙至鄰先。新縣令廢豪奪下令合理採珠,幾年後近海的海蚌又回來了,說明自然資源要合理開發。
5、日上三竿:太陽升起來離地平面已有三根竹竿那麼高。約為早上八、九點鍾。
6、泰山北斗:泰山山嶽的代表,北斗七星是重要的星座。比喻在某方面有很高的威望。
7、聖人出而黃河清:黃河水本渾濁不清,自孔子降世,黃河忽然清澈見底。
8、"火州"---吐魯番:夏季高溫的原因:一是地勢低窪閉塞,不易散熱.二是深居內陸氣候乾燥,吐魯番盆地北部有《西遊記》中提到的「火焰山」
9、如日中天 :像太陽之正處於天空中央。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10、月明星稀:滿月之時月光過強,星光卻顯得暗淡,故然能見到得星星減少。
11、海枯石爛:地殼運動導致海陸變遷,外力作用導致石頭會被侵蝕腐爛。
12、虎落平陽被犬欺:平陽指「地勢平坦,向陽的地方」人口密集,狗的數量自然也多。
13、堅如磐石:磐石也不見得堅固,因為岩石可以被風化、侵蝕,變成碎屑狀物質。.
14、水滴石穿:流水的侵蝕作用。
15、飛沙走石:風力的搬運作用。
16、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是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景觀,建成後發電量居世界第一位。
17、雲騰致雨,露結為霜。----《千字文》
18、得隴望蜀:隴,甘肅,望,想著 蜀,四川(比喻曹操得存進尺,貪得無厭。)

⑤ 地理知識的世界之最

世界地理之最:噴發最多的活火山埃特納

埃特納火山位於義大利西西里島東岸,海拔3200米,是歐洲最高的活火山。面積1600平方米,基座周長約150公里。250萬年前就已經是活火山,活動中心不止一處。該山現在的結構是至少兩個主要噴發中心活動的結果。史記大噴發發生在公元前475年。記錄噴發次數達210次。最猛烈的噴發是在1669年3月至7月,噴出熔岩達8億多立方米。山坡植被分布三個地帶。
海拔915米以下,土壤十分肥沃,布滿葡萄園、橄欖林、柑橘園等,人煙稠密。以此向上至1980米,林木蔥綠,生有栗樹、山毛櫸、櫟樹、松樹和樺樹等。1980米以布滿砂礫、石塊、火山灰和火山渣和稀疏分散的灌木及藻類。人們不斷與火山進行斗爭,通過改變岩漿的流向,將埃特納火山對居民的破壞降低到最小。
世界地理之最: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多瑙河是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河流。
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黑林山東麓海拔679米的地方,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等9個國家後,流入黑海。多瑙河全長2860公里,是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像一條藍色的飄帶蜿蜒在歐洲的大地上。
多瑙河沿途接納了300多條大小支流,形成的流域面積達81.7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黃河還要大。多瑙河年平均流量為6430立方米/秒,入海水量為203立方公里。
多瑙河兩岸有許多美麗的城市,她們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條藍色的飄帶上。藍色的多瑙河緩緩穿過市區,古老的教堂、別墅與青山秀水相映,風光綺麗,十分優美。

世界地理之最:海拔最高的大淡水湖

的的喀喀湖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之間的科亞奧高原上。湖長200公里,寬66公里,面積8330平方公里。湖面海報3812米,平均水深100米,最深達304米,湖水蓄積量827立方公里。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可通行大船的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形成於古地質時期的第三紀,在強烈的地殼運動中,隨著科迪勒拉山系隆起及巨大的構造斷裂,在東科迪勒拉山脈和西科迪勒拉山脈之間,形成了一條西北至東南走向的構造盆地。的的喀喀湖就位於該構造中。
南美印加人傳說,最偉大的神派他的孩子們去尋找一個可建立印加入家族的最佳地點。他們選擇了的的喀喀湖中的伊斯拉·德爾·索爾(太陽之島),用一塊聖石作為該地的標志。較小的島嶼--伊斯拉·德·拉·魯納(月亮之島)仍然被當地人視為聖地,現今仍有為敬奉太陽女神建立的神廟遺址。

世界地理之最:含沙量最大的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西南緣的雅拉達澤,曲折穿行於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最後在山東墾利縣注入勃海。全長5464公里,有34條重要支流,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黃河以泥沙含量高而聞名於世。其含沙量居世界各大河之冠。據計算,黃河從中游帶下的泥沙每年約有16億噸之多,如果把這些泥沙堆成1米高、1米寬的土牆,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
「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生動地反映了黃河的這一特點。黃河多泥沙是由於其流域為暴雨區,而且中游兩岸大部分為黃土高原。大面積深厚而疏鬆的黃土,加之地表植被破壞嚴重,在暴雨的沖刷下,滔滔洪水挾帶著滾滾黃沙一古腦兒地瀉入黃河。由於河水中泥沙過多,使下遊河床因泥沙淤積而不斷抬高,有些地方河底已經已經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

⑥ "海枯石爛"中的"石爛"指的是外力作用中的( )

C和D
C選項:風化是在外力作用下,岩石發生機械崩解或化學分解,變為鬆散的碎屑及土壤。
D選項:侵蝕是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因機械作用或化學作用而被剝蝕。如風蝕作用。

⑦ 海枯石爛的科學道理(從地理角度考慮)

外力作用中的侵蝕作用

⑧ 成語「至高無上,海枯石爛」是什麼意思組成一個地理名詞

至高來無上,海枯石爛[zhì gāo wú自 shàng ,hǎi kū shí làn]:至:最。高到頂點,再也沒有更高的了。海水乾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

組成地理名詞:極地

⑨ 海枯石爛的地理成因

外力作用中的侵蝕作用 。 地球的作用力分為內力和外力。內力通常為地震,而外力則包括風化、流水的侵蝕等 希望對你有用

⑩ 運用學過的地理知識解釋下列成語。

日上三竿、如日中天---太陽高度角,月明星稀---月球反射太陽光更多,海枯石爛---海水侵蝕,
泰山北斗,這個不知道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