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特點
㈠ 馬來西亞的地理和氣候是怎樣的
馬來西亞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馬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簡稱半島)和馬來西亞沙砂(簡稱沙砂)兩部分。
馬來西亞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堤相通,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砂兩州之間。
沙巴州,舊稱北婆羅洲,有「風下之地」之美譽,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亞庇(舊稱哥打京那峇魯),位於加里曼丹島東北部,面積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0.28萬(2016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沙巴州下設5省,即西海岸省、內陸省、古達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
沙巴於1881年至1963年間被英國人統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殖民政府掌管)。1963年9月16日,沙巴加入馬來西亞。1984年,沙巴州政府將納閩分割出來設立成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砂拉越州,舊稱沙撈越,簡稱砂州,首府古晉市,被稱為「犀鳥之鄉」。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其南部和印尼交界,北接汶萊及沙巴,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總面積124450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70萬,由23個族群組成,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三分之二土地是熱帶雨林區。
截至2018年1月,砂拉越州下設12省,分別是古晉省、詩里阿曼省、詩巫省、美里省、林夢省、泗里街省、加帛省、三馬拉漢省、民都魯省、沐膠省、木中省、西連省。
砂拉越州在歷史上曾屬於汶萊,1841年英人詹姆士·布魯克因協助汶萊蘇丹成功鎮壓叛亂而被任命為砂拉越總督,次年宣布砂拉越脫離汶萊成為獨立王國——布魯克王朝。隨著二戰爆發,砂拉越慘遭日軍統治,日本投降後,英軍在砂拉越設立軍事管制區,之後在1946年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1963年9月16日,正式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因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㈡ 馬來西亞的領土組成和地理位置特徵
馬來西復亞的領土組成:
馬來制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北接泰國,南部與新加坡隔著柔佛海峽)及位於加里曼丹島的北部的馬來西亞沙砂(南接印度尼西亞,汶萊國夾在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
馬來西亞地理位置特徵:
馬來西亞地處北緯1°-7°,東經97°-120°。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馬來西亞國土面積 330257 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 4192 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和馬來西亞沙砂兩部分。
馬來西亞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堤相通,半島上共11州屬。而馬來西亞沙砂包括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砂兩州之間。
㈢ 馬來西亞是什麼氣候
來西亞陽光充足,雨量充沛,蔥翠墨綠的植物,五彩綜紛的奇花,隨處可見版。常見的植物有椰權樹、橡膠樹、檳榔樹等。熱帶花卉有生長在原始森林中的大王花,盛開時直徑達1-2米。它色澤紅艷,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被稱為"花王"。此外,還有品種繁多的各色蘭花。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長在深山老林里的野生蘭花清新淡雅,更為珍貴。在馬來西亞,蘭花、蝴蝶、巨猿被視為當地三寶。
馬來西亞靠近赤道,又是半島,所以高溫多雨。降雨雖多,但雨下得驟,停得也快,極少有連陰雨。因此,有人說馬來西亞是個擁有永恆夏天和永恆陽光的地方。全年氣溫變化很小。雨後天氣轉涼,故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的說法。傍晚有季風變化,所以到馬來西亞旅遊,全年都很適宜。
㈣ 馬來西亞主要氣候特徵
馬來西亞氣候最大的特徵是全年炎熱多雨,四季變化不大,溫差很小,不超過5℃,平均在25℃~30℃之間,不過日溫差可達到十幾℃,天氣變化較大
㈤ 馬來西亞和中國的氣候、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異有哪些啊
1 離赤道很近,但並不在赤道上。
2 氣候 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氣候 其特點為常年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各月平均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中國南方: 亞熱帶季風氣候
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我國的雲南部分地區氣候接近於馬來西亞。
3 地勢 我國南方主要是丘陵山地、丘陵:東南丘陵 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山非常的多
少部分熱帶雨林。 馬來西亞:西馬和東馬的地形彼此相似,大部分地區為低丘淺谷, 只有少數地區因岩性與構造的關系,呈現陡峭崎嶇的地貌,沿海地區均有較寬廣的沖積平原。 高山峻嶺多由花崗岩和石灰岩所構成,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馬來西亞的地形得天獨厚, 它雖位於東南亞沿海地區,但地盤安定,既不在東南亞台風路線之內, 亦不在東南亞火山帶和地震帶之內,較長時期沒有地震、火山及台風災害。
西馬地勢北高南低,中部為山地,東西兩岸為寬廣的沖積平原, 沿海沼澤廣布。全境地形分為4大區:北中部高地區、西部低地區、東部低地區和南部低地區。北中部高地區:包括馬來西亞地區北部及中部高地,擁有全國著名的吉保山脈、 大漢山脈、檳唐山脈和東海岸山脈,該區除高大山峰外,到處生長著繁茂的熱帶森林。
西部低地區:吉保山脈以西至西岸沿海地區,北起玻璃市的那坤山脈, 南與南部低地區連接,是由西部河流與沿岸海流共同沖積而成的低地區,已被開墾為稻作區。
東部低地區:東海岸山脈以東至東岸的沿海地區,北起吉蘭丹三角洲平原, 南與南部低地區連接,由東部河流與沿岸海流共同沖積而成的低地區, 是馬來西亞重要的農業區。
南部低地區:東海岸山脈、本農山脈和吉保山脈以南的低地, 包括彭亨州南部、森美蘭州東部及馬六甲州、柔佛州全部,這里是準平原化的低地區, 是馬來西亞重要的墾殖區。 東馬地勢從內地向沿海逐漸降低,沿海多為平原,是馬來西亞重要的農業區, 內地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
沙撈越地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主要河流亦由東南向西流,注入南中國海。 其地形分為三個地區:沿海地區為沖積平原,面積廣闊並多沼澤,也有些孤立的山嶺; 距離海岸稍遠地區,為起伏不平的砂地;內陸地區為山地。
沙巴地面由西向東傾斜, 地形為由地壘形成的西部山嶺和構造復雜的中部高地,該地區的山嶺除克羅克山脈的基納巴盧山外,很少有高峰, 在這些山之間了形成了許多河谷小平原,為沙巴內地主要耕作區。
馬來西亞境內河流眾多,但河流向隨地勢走向而變化。 西馬的河流均由北向南流入太平洋的南中國海和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主要河流有:彭亨河、 霹靂河和吉蘭丹河告示。東馬河流密布,具有通航價值。沙撈越的主要河流由東南向西北流, 注入南中國海;沙巴主要河流則由西向東流,注入蘇祿海。主要河流有全國第一大河拉讓河、第二中基納巴坦甘河和第四大河巴蘭河等。
㈥ 馬來西亞的氣候
大部分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主要成因為: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馬來西亞接近赤道回,在北緯1°-7°之間,因答受太陽直射的影響,終年高溫多雨,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年均氣溫25℃~30℃ ,年溫差一般不超過5°C。氣溫日變化比年變化大,日較差可達10~15°C。但日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5°C,日最低氣溫很少低於20°C。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
熱帶季風氣候少量的分布在馬來西亞北部與泰國接壤的地區。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填空的話,直接寫熱帶雨林氣候就行了。 大題的話,直接帶上就行了,不用詳細解答。
㈦ 關於馬來西亞資料:地理位置,氣候特徵,風俗等
網路搜:馬來西亞
㈧ 馬蘭西亞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
你好!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地區,其國土分為兩部分,主體部分位於馬回來半島,還有一部分國土答(稱為飛地)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其國土分布有較多的山地,馬來半島上的山地走向為南北,加里曼丹島的山地集中於馬——印尼國境線。由於接近赤道,因此雖然受南亞東南亞季風影響但氣候卻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如有疑問,請追問。
㈨ 馬來西亞的氣候類型
北部是熱帶季風氣候,南部是熱帶雨林氣候
㈩ 馬來西亞(自然環境)簡介快!!!!!!!!!!!!!!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島嶼與半島的海洋國家,具有很長的海岸線。沿海風光旖旎,白色或金色的沙灘,蔚藍色的大海,以及魅力獨特的珊瑚島和色澤艷麗的海洋生物。
馬來西亞的人文特色充滿了異國情調。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不同風格的城市建築,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遺跡,交織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使人心馳神往。馬來西亞不僅是東西方民族人種的熔爐,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匯合地。
馬來西亞境內崎嶇多山,有八條大體平行的山脈縱貫南北。其中如塔漢山,海拔2190米;克羅克山脈主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1米,是馬來西亞的最高峰,也是東南亞的最高峰。從遠遠的海上望去,鋸齒形的群峰,儼若堡壘雉堞,雄踞南天。高山峽谷間溪流湍急,多險灘瀑布。山上古木參天,山頂一直雲霧迷漫,山中多溶洞,景色壯麗而又秀美。馬來西亞地處熱帶,山區氣候涼爽,許多名勝就坐落在這些山中。在這高山避暑的勝地,是休閑旅遊的好去處。
馬來西亞森林覆蓋面積大,佔全國總面積的74%,且多為原始熱帶雨林,所以野生動物非常多。馬來西亞虎被稱為代表性動物,還有世所罕見的珍禽異獸,如馬來 、獨角犀牛、巨猿、豹貓、樹蛇、岩羊等。此外,蝴蝶在馬來西亞有2000種以上。這里的蝴蝶色彩絢麗奪目,不少品種世間罕見。
馬來西亞陽光充足,雨量充沛,蔥翠墨綠的植物,五彩綜紛的奇花,隨處可見。常見的植物有椰樹、橡膠樹、檳榔樹等。熱帶花卉有生長在原始森林中的大王花,盛開時直徑達1-2米。它色澤紅艷,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被稱為"花王"。此外,還有品種繁多的各色蘭花。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長在深山老林里的野生蘭花清新淡雅,更為珍貴。在馬來西亞,蘭花、蝴蝶、巨猿被視為當地三寶。
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叢林是世界最豐富的多元自然生態觀察區之一,有14500種花卉植物,600多種稀有的鳥類,210種哺乳動物,150種特殊品種的青蛙,140種本地蛇類,80種奇特的晰蜴,以及數以萬計的昆蟲與其他生物。
馬來西亞靠近赤道,又是半島,所以高溫多雨。降雨雖多,但雨下得驟,停得也快,極少有連陰雨。是一個擁有永恆夏天和永恆陽光的地方,全年氣溫變化很小。雨後天氣轉涼,故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的說法,傍晚有季風變化。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鎖要之處,交通十分方便,從世界各地經航空或水路、陸路,都可到達。馬亞西亞的旅遊勝地頗多,有些直接和城市聯系在一起,如吉隆坡、馬六甲、怡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