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地理知識梳理
⑴ 濟寧市人文地理
東鄰臨沂市,西與菏澤市接壤,南面是棗庄市和江蘇省的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西北專角隔黃河與聊城市屬相望。最北端是梁山縣小路口鎮鄒橋村,為北緯35°57′;最南端是微山縣高樓鄉柳新養殖場,為北緯34°26′;最東端是泗水縣泉林鄉歷山火車站,為東經117°36′;最西端是梁山縣黑虎廟鄉高堂村,為東經115°52′;南北長167公里,東西寬158公里。
⑵ 我想知道濟寧的歷史和地理!!!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地處華東與華北、山東半島與中原地區、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結合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帶。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5°54′~117°06ˊ、北緯34°25ˊ~35°55ˊ。總面積1068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50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7.6%,其它分別為窪地、湖泊、山地、丘陵。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山巒綿亘,丘陵起伏,西部為黃泛平原,中部為由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組成的湖泊。全市氣候條件優越,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597~820毫米。境內資源豐富。全市土地資源面積112.04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3.52萬公頃。水資源總量平水年為49.98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3.71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16.26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天然水資源與可利用水資源的單位面積擁有量、人均佔有量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動植物種類繁多。高等植物、蔬菜、林木、花草、葯用植物和野生經濟植物等總計127科904種。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為山東名產的當地品種有:曲阜香稻、魚農一號水稻、金谷和泗水小雜豆。畜禽主要有10大類群;魚類共有8目15科55屬82種,其中鯉魚、鯽魚科類居多,另有蝦、蟹、貝類,分布區主要在微山湖;鳥類201種,微山湖區的水鳥數量居全省首位。礦產資源,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鐵、銅、鉛等。濟寧市含煤面積3400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5%,儲量約為254億噸,主要分布於兗州、曲阜、鄒城、濟寧、微山等地,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稀土礦位於微山縣塘湖鄉郗山,地質儲量1275萬噸,為國內第二大稀土礦。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嘉祥、泗水、鄒城、曲阜一帶,探明儲量9億噸。
歷史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轄12個縣、市、區,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式控制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
濟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3.3度至14.1度。
濟寧人傑地靈,盛產小麥、玉米、稻穀、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產品和漁湖產品。礦產資源分布廣、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銅、鉛、大理石、花崗石等三十多種。濟寧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儲量200多億噸。稀土儲量1300多萬噸。濟寧是山東省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黃河、南飲長江,儲水量達30億立方米。另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淡水資源佔全省的六分之一。
濟寧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自古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稱。春秋時期五大聖人,即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孔亻及和人類初祖伏羲、女媧、黃帝、少昊帝均出生於濟寧。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處,省級50處,市級數百處。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等級最高的孔廟,中國古代最大的人造園林-孔林,號稱「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歷史文化遺產。這些燦爛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朝拜、尋根祭祖。
濟寧市素以「孔孟之鄉」、「江北小蘇州」而著稱。旅遊業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以來從八十年代,逐步發展起來,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經濟實力,年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增長很快。旅遊「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有了很大提高,旅遊業有了長足進步,基本滿足了遊客的需求。
到1997年底,全市擁有七座星級旅遊賓館,其中三星級一座、二星級六座。旅遊涉外飯店20座,較高標準的床位4000多個和15000個餐位,旅遊車輛1000餘部,並建有一批較高水平的游樂設施。
近幾年已新建、整修、恢復了40餘處旅遊區和名勝景點,擁有270餘處對外參觀點。如「六藝城」、「論語碑苑」、「觀水園」、「魯國盛世」、「孔子精華園」、「濟寧博物館」等,正在建設的省級旅遊度假區一個。此外,還有一批旅遊項目和設施正在籌建中,逐步形成了以市區、曲阜、鄒城、微山、梁山為核心的風景名勝旅遊區。
⑶ 濟寧常識知識地理,歷史,能源,生物等方面
妊解析嗣萍變成稼
⑷ 相關濟寧地區的地理知識
濟寧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是山東魯南經濟帶核心城市,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萬(2008年末),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日東高速與京福高速貫穿全境,又是105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
地理位置濟寧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東鄰山清水秀的臨沂地區,西與「牡丹之鄉」菏澤接壤,南面是棗庄市和江蘇省的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黃河與聊城市相望。最北端是梁山縣小路口鎮鄒橋村,為北緯35°57′;最南端是微山縣高樓鄉柳新養殖場,為北緯34°26′;最東端是泗水縣泉林鄉歷山火車站,為東經117°36′;最西端是梁山縣黑虎廟鄉高堂村,為東經115°52′;南北長167公里,東西寬158公里。濟寧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連接華東與華北、內陸與沿海的重要通道,三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四條國道縱橫境內,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軍民合用濟寧機場現以開通,規劃建設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在曲阜設有站點。 土地面積全市總土地面積10684.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5243.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9.1%;窪地面積178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7%;湖泊面積1568.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7%;山地面積132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2.4%;丘陵面積763.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1%。 最南端是魚台縣左固堆村! 地形地貌濟寧屬魯南泰沂低山丘陵與魯西南黃淮海平原交接地帶,地質構造上屬華北地區魯西南斷塊凹陷區。全市地形以平原窪地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地貌較為復雜。東部山巒綿亘,丘陵起伏。京滬鐵路以東,海拔在50—100米以上,比較有名的山有曲阜尼山(主峰海拔344米),鄒城嶧山(主峰海拔545米),鳳凰山(主峰海拔648.8米,是全市最高山峰),泗水堯山(主峰海拔582米),老寨山(主峰海拔532米)。各山之間分布有許多小型盆地和谷地。南四湖以東部山麓為泰沂山前沖積平原,自東向西傾斜,地面海拔60-35米,地面起伏稍大(地面坡降為1/1000—1/3000);南四湖以西為較平坦的黃泛平原,自西向東傾斜,地面海拔39-34米,起伏較小(地面坡降僅為1/5000—1/10000)。嘉祥縣南部和金鄉縣西北部,有零星孤山、殘丘出露,如孟良山(主峰海拔243.1米,是嘉祥縣的最高山)、羊山等。中部有南四湖(微山湖、南陽湖、昭陽湖、獨山湖的總稱)貫穿南北。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如同一碟形盆地。最低湖底海拔高度:上級湖為31.5米,下級湖為30米。湖北為泰沂山前沖積扇下緣,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地面海拔60-36米,起伏比較平緩,地面坡降1/3000-1/5000。汶上縣北部軍屯、白石一帶有孤山分布。(圖為嶧山) 氣候特點濟寧市位於東亞季風氣候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風,受熱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冬季多偏北風,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多晴寒天氣;春秋兩季為大氣環流調整時期,春季易旱多風,回暖較快;秋季涼爽,但時有陰雨。具有充裕的光能資源,是濟寧氣候的突出特點。濟寧市年平均氣溫為13.3℃一14.1℃,平均無霜期為199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 水資源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水平年為55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4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21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與全省平均情況的比較是:濟寧市天然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44.50萬立米,比全省平均值21.17萬立米多110.2%;人均占量740立米,比全省人均449立米多64.8%;可利用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27.04萬立米,比全省平均15.29萬立米多76.8%,人均可利用水量為449立米,比全省人均324立米多38.7%。(圖為濟寧地區的尼山水庫) 生物資源濟寧市動植物種類豐富。全市高等植物,包括農作物、蔬菜、木要、花木(卉)、綠肥和牧草、葯用植物和野生經濟植物等總計有127科904種。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為山東名產的當地品種有:曲阜香稻、魚農一號水稻、金谷和泗水小雜豆。林木群落情況是:濟寧市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但也有不少南、北方植物種類的引入。現在的森林植被類型有:落葉闊葉純林、針葉混交林、針葉林等,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工林。常見的樹種有:楊、柳、榆、槐、泡桐、苦楝、臭椿及松、柏等,還有蘋果、梨、桃、山楂、石榴等樹種。濟寧市的林木中,還不乏古樹、珍木、名果,主要分布在廟宇。另外還有些珍稀樹種,如柘樹、柴藤、榔榆、皂角、青檀、黃檀、烏桕等等。全市葯用植物計92科357種,其中載培葯材80多種。在全國要求普查的363種葯材中,濟寧市就有151種之多。全市的動物種類也比較多,飼養動物有30多種,水生魚類78種,軟體動物36種。飼養的畜禽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兔、雞、鴨、鵝十大類群,還飼有一定數量的貂和鵪鶉。魚類資源也很豐富,共有淡水魚類8目15科55屬82種。其中鯉魚種類居多,有50種。其中鯉魚、鯽魚、中南魚、羅非魚為濟寧市的四大經濟魚類,另外還有蝦蟹類和貝類等。這些魚蝦蟹貝類最主要的分布區是微山湖。濟寧市鳥類共有201種,包括留鳥、夏侯鳥、冬候鳥、旅鳥等。既有肉質鮮嫩的雁鴨類,如綠頭鴨、綠翅鴨,也有昆蟲天敵的鳥類130多種,還有以腐爛動物屍體為食的「清潔工」大嘴烏鴉,以及體態優美、羽毛艷麗的觀賞鳥類和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禽,如小雲雀、鳳頭百靈、丹頂鶴、白鶴、大小天鵝、鴛鴦等。在微山湖區,水鳥數量居全省首位。 礦產資源濟寧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礦產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礦、鐵礦石、銅、鉛等。全市含煤面積482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45%,估計儲量一1500米以上的為178億噸,主要分布於兗州、曲阜、鄒城、微山等地。經勘探預測,全市煤儲量260億噸,佔全省的50%,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主要含煤地層都在10層以上,可采厚度10米左右,不僅儲量大,而且煤質優良,易於開采。稀土礦,位於微山縣塘湖鄉郗山,已探明大小礦脈60餘條,地質儲量1275萬噸,在國內僅次於內蒙古的白雲鄂博礦。鐵礦分布於汶上縣李官集和泗水縣北山,銅礦分布在泗水縣境內北孫徐和小富庄,鉛礦分布於汶上縣毛村。這些礦儲量小,品位低,有的埋藏較深,開采不易,因此僅具有遠景意義。
⑸ 急求,2012年濟寧歷史、生物、地理 結業考試復習總提綱
2012年地理結業考試要點
地球地圖(10分)
註:(以淺層次知識為主)
1、地球球體的例證、某點經緯度的表示方法、半球的劃分(月食,帆船,登高望遠;數字+°+字母;20°W、160°E)
2、地球運動產生的不同現象(自轉和公轉)、五帶的劃分及不同的地理現象(直射和極晝極夜)
3、比例尺含義,指向標的表示方法。(數字式單位厘米)
4、山體不同部位等高線的表現形式(小河、瀑布、療養院、水庫的選址)
世界地理(40分)
一、綜合部分
1、大洲大洋的空間分布及主要的分界線,板塊運動不同形式產生的不同現象(注意巴西,南極所屬的板塊)
2、世界氣溫和降水分布規律的應用,及主要的氣候類型(巴西的熱帶雨林、濟寧的溫帶季風、中東的熱帶沙漠)
3、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及原因(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地區)
二、區域的部分
1、南北極地區;
2、巴西、美國(以巴西為主---位置,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混血種人、環境問題、熱帶作物、人口城市的分布);
3、撒哈拉以南非洲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礦產、河流、地形、經濟、氣候。
中國地理(40分)
一、綜合的部分
1、我國地理位置及優越性的體現(鄰國,山東、新疆、西藏等省區的位置)
2、地形地勢特點及優越性的體現(主要地形區及山脈的相對位置---三山夾兩盆)
3、中國的氣溫和降水特點(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4、水資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南水北調東線),土地的利用類型及空間分布特點
5、四大工業基地的分布及優勢與不足,高新技術產業特點
二、區域的部分
1、西北地區(全面考查,尤其是降水少乾旱和資源豐富的開發及環境保護,綠洲河谷及灌溉農業分布)
2、南方地區(滬寧杭地區結合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工程)
3、黃土高原環境問題(結合黃河流經地形區綜合考查)
4、我國主要鐵路線的分布(結合滬寧杭和西北地區,真正體現線的作用----京滬、隴海-蘭新)
濟寧地理(10分)
考的內容以學業水平指導上第十七單元原題為主,可能有適當的整合。望老師做好知識的梳理!
⑹ 求濟寧地理提綱
初二地理會考提綱
專題一:地球和地圖復習提綱
1、地球是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 赤道周長是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米。
3、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古代(憑直覺)—「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近代(觀察,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球形」;現在(測量計算)——不規則的橢球體。
「站得高,看得遠」;「月食」;「海邊看船」;「地球的衛星照片」等可證明地球是個球體。從「地球的衛星照片」可以確證地球是球體
4、緯線與緯度
(1)緯線的定義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有無數條)
(2)緯線的特點 : A.形狀 :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 B.長度 :長短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C.方向 指示東西方向。
(3)緯度的劃分 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緯,習慣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南北緯各劃分90°;南北極分別為90°S和90°N。
(4)低、中、高緯的劃分
低緯度:0°~30° 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北緯北半球,南緯南半球。
5、 經線和經度
(1)經線: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
(2)經線的特點 : A.形狀 : 半圓狀; B.長度 相等; C.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3)經度的劃分 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為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為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4)經線圈 :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組成經線圈之和等於180°,且兩條經線中一條為東經,另一條則為西經。(0度和180度除外)
(5)幾條特殊經線:
A、1800 、00經線是東、西經的分界線;
B、200W、1600E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界線
20°W以東,過0度經線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過180度到160°E為西半球。
東西半球的判斷:
(切記:經度在0°--20°在東半球;160°——180°在西半球。經度在20°—160,東經度在東半球,西經度在西半球)
C、所有的經線相交於南北兩極,所有的緯線互相平行。
D、兩條緯線間距離相等。而兩條經線間距離則不相等,在赤道上最長,越往兩極方向越短。
6、經緯網定位
(1)經緯網是地球儀或者地圖上由經線和緯線交織成的網。
(2)經緯網的判讀步驟:
A:一般經緯網的判讀:
步驟一:分清經線和緯線 步驟二:確定經緯度
確定緯度的方法:1、赤道以北是北緯,字母代號是N,赤道以南是南緯,字母代號是S
2、緯度數向南增加為南緯,向北增加為北緯,字母代號分別是S、N
確定經度的方法:1、本初子午線以東是東經,以西是西經,字母代號分別是:E、W
2、經度數向右增加為東經,向左增加為西經,字母代號分別是:E、W
B、有極點的經緯網地圖的判讀:
(1)首先,確定南極還是北極。(方法:根據自轉方向:南順北逆;地圖中明顯的標志,如:S或N;南、北極圈;)
(2)其次,分清經線和緯線。
通過極點成放射狀的直線是經線,表示南北方向;封閉圓圈是緯線,表示東西方向
(3)判斷東西經: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遞增的為東經度,度數遞減的是西經度
C、 經緯網確定方向的方法:
(1)同一條緯線上兩點只有「東、西」之分,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前者為東,後者為西。
(2)同一條經線上兩點只有「南北」之分。離北極近的在北方,離南極近的在南方。
(3)既不在同一條緯線,也不在同一條經線上的兩點,首先應該找一個參照點,這個點與其中一個點在同一條經線上,與另外一點在同一條緯線上。再判斷方向。
注意:判斷兩點之間的相互位置時,兩點之間的經度間隔不要超過180
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1)方向:自西向東(南順北逆)因此,人們視覺上出現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
(2)周期:約是24小時
(3)產生現象:晝夜交替、時差: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晝;未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晝與夜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是與太陽光垂直的大圓圈)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而且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東邊的時刻總是比西方的時刻早。
2、地球的公轉:公轉軌道:近似圓形的橢圓(1)方向:自西向東(在公轉軌道上逆時針方向) (2)周期:一年。(3)產生的現象:四季的變化
(4)公轉特徵:公轉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的夾角,且北極總指向北極星附近。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
(1)寫出地球公轉至A、B、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 A 夏至 ,B 冬至 。
(2) 在公轉軌道外的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
(3) 由圖可看出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 傾斜,而且它的空間指向 不變。
由於地球的公轉在溫帶形成了明顯的四季變化。
(4)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如圖)
①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北回歸線 ,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正午太陽光下影子最短地。
地球公轉至B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正午太陽光下影子最長。春分和秋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
一個地方的夜變長或變短,正午太陽光下的影子就相應地變長或變短
②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春分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在 北 半球 ,從秋分到春分,太陽直射點在 南半球
③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夏至到冬至,太陽直射點向 南 移動 ;從冬至到夏至,太陽直射點向 北 移動
(5)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長,越往北去白晝越長,北極圈內有 極晝 現象,南極圈內有 極夜 現象
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越往北去白晝越短。北極圈內有 極夜 現象,南極圈內有 極晝現象
③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從秋分到春分,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
④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夏至到冬至,北半球各地晝從最長變為最短;
⑤從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各地晝從最短變為最長
3、地球上帶的形成與分布(1)、五帶的劃分:依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光熱的多 少。
(2)范圍:0°~23.5°S(23.5°N)為熱帶;
23.5°N~66.5°N為北溫帶; 23.5°S~66.5°S為南溫帶;
66.5°N~90°N為北寒帶; 66.5°S~90°S為南寒帶。
(3)、特點: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無極夜極晝現象,獲得光熱最多;
寒帶——陽光斜射,有極夜極晝現象,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少;溫帶——陽光斜射,無極夜極晝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地圖:
1.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比例尺:①概念: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④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小,內容詳細,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大,內容簡略
(2)方向①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採用「平移指向標」法。如圖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東南走向,BC的走向是東西走向。②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如圖1.3-2,A位於B的西面,B位於C的北面。
③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的地圖,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定方向,
2、地形圖的判讀
(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
相對高度:某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在地圖上用相對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等高線與等深線:
①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
②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
(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同線同高」「同圖同距」
①判斷地勢高低:數值大,海拔高,地勢高;數值小,海拔低,地勢低。
②判斷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反之,等高線的稀疏,坡度緩。
③判斷山地不同部位:
a.頂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於兩個山頂之間相對低窪的部位c.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 (叫分水線或者分水嶺)
d.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叫集水線)
e.陡崖: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常用「 」符號表示。
(3)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瞭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4)地形剖面圖:能夠直觀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狀況
地形剖面圖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成的。
繪制步驟:
步驟一、確定剖面線
步驟二、確定比例尺,並畫出表示海拔高度的水平平行線
步驟三、在等高線圖上找出剖面線和等高線的交點,並確定各交點的海拔高度
步驟四、從各個交點向水平高度線作相應的垂線,並得到水平線與垂線的交點
步驟五、連點成線(注意:1、連成平滑的曲線;2、結合等高線圖)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和選擇
1、從縱坐標的標高讀出剖面線的最高點、次高點;最低點和次低點的海拔高度。
2、注意:等高線圖上觀察剖面線經過的地方的地形類型及地形部位,如山頂、山谷、鞍部、陡崖等
3、剖面線在等高線地圖上的起伏狀況
地形圖的綜合應用:
1、水庫的壩址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中
2、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
3、道路的設計要求:坡度盡量小,路線長度盡量短,工程難度盡量小—即少過河建橋,少穿山洞
4、居民區: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勢平坦開闊,向陽地帶,交通便利,遠離污染
5、工業區:地形較為平坦開闊的地形區,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資源豐富。
⑺ 濟寧地理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轄12個縣、市、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756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式控制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
濟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3.3度至14.1度。
濟寧人傑地靈,盛產小麥、玉米、稻穀、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產品和漁湖產品。礦產資源分布廣、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銅、鉛、大理石、花崗石等三十多種。濟寧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儲量200多億噸。稀土儲量1300多萬噸。濟寧是山東省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黃河、南飲長江,儲水量達30億立方米。另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淡水資源佔全省的六分之一。
濟寧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自古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稱。春秋時期五大聖人,即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孔亻及和人類初祖伏羲、女媧、黃帝、少昊帝均出生於濟寧。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處,省級50處,市級數百處。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等級最高的孔廟,中國古代最大的人造園林-孔林,號稱「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歷史文化遺產。這些燦爛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朝拜、尋根祭祖。
濟寧市素以「孔孟之鄉」、「江北小蘇州」而著稱。旅遊業起步較晚,改革開放以來從八十年代,逐步發展起來,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經濟實力,年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增長很快。旅遊「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有了很大提高,旅遊業有了長足進步,基本滿足了遊客的需求。
到1997年底,全市擁有七座星級旅遊賓館,其中三星級一座、二星級六座。旅遊涉外飯店20座,較高標準的床位4000多個和15000個餐位,旅遊車輛1000餘部,並建有一批較高水平的游樂設施。
近幾年已新建、整修、恢復了40餘處旅遊區和名勝景點,擁有270餘處對外參觀點。如「六藝城」、「論語碑苑」、「觀水園」、「魯國盛世」、「孔子精華園」、「濟寧博物館」等,正在建設的省級旅遊度假區一個。此外,還有一批旅遊項目和設施正在籌建中,逐步形成了以市區、曲阜、鄒城、微山、梁山為核心的風景名勝旅遊區。
⑻ 我想知道山東省微山湖的歷史,地理知識,以及濟寧市的歷史,地理知識,謝謝。
微山縣位於素有「日出斗金」之稱的微山湖地區。是山東省農、漁湖業重點開發區之一。
歷史沿革:微山縣是我國古代人類活動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歡城尹窪出土文物證明,遠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歷史記載,今縣境內曾設置過5個諸侯封國、2個郡、5個縣。宋元明清時期,今縣境北部地區屬今魚台、濟寧、鄒城;南部地區屬滕州、嶧城和江蘇沛縣、銅山縣,成為兩省七縣交界之地。抗日戰爭時期微山湖區先後成立了「抗日義勇總隊」第一支隊第一中隊、鐵道游擊隊、運河支隊、微山湖大隊。1944年10月鄒西、滕西合並建立鳧山縣(先後駐魯橋、石牆、大塢),今縣境北部屬鳧山縣轄,南部屬沛縣、沛銅、沛滕邊縣。1944年7月沛滕邊縣改稱臨城縣駐夏鎮,轄9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今縣境屬蘇魯兩省8縣所轄。1949年12月,成立中共湖區工委和湖區辦事處,轄徐州北、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個湖區及沿湖部分村莊,設五個區一個鎮,為便於湖區的統一管理與建設,政務院於1953年8月22日批准建立微山縣,將江蘇沛縣、山東嘉祥、魚台、鳧山、薛城、驛縣六個縣的四個鎮302個村莊劃歸微山縣。1956年3月撤銷鳧山縣、薛城縣,將其所轄21個鄉劃歸微山縣。同年5月至9日,再次調整區劃,一部分村莊劃歸徐州市、滕縣,從嶧縣、嘉祥、濟寧劃來一部分村莊。1984年初再將江蘇省沛縣的西平、趙廟等14個村劃入,逐漸形成了目前的建制。 地理概貌:微山縣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東徑116·34′~117·24′,北緯34·27′~35·20′,南北長120公里,東西寬8—30公里,總面積1779.8平方公里。全境東依鄒滕丘陵,西臨蘇北平原,四面為陸,中間為微山、昭陽、獨山、南陽四湖,統稱南四湖,是我國北方最大淡水湖泊,面積1266平方公里。1960年在中間最窄處(湖腰)建成攔湖大壩,將湖一分為二,北稱上級湖(最高允許水位36.50米,死水位33.00米),南稱下級湖(最高允許水位35.00米,死水位31.50米)。全湖最大的容量47.31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5米,汛期最深3米。
全境東、北高,西、南低,東西相向傾斜,南北狹長,東南西北走向。湖東陸地為泰沂山區余脈,有兩城、獨山、郗山、馬山、微山等山頭突出,全縣制高點為北部兩城老磨台山,海拔325米,最低為南端微山湖底,海拔僅30米,湖西為黃泛沖積平原末端。全縣平原面積373平方公里,山地丘陵95平方公里。
微山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季風環流是支配湖區氣候的主要因素。湖內年平均氣溫14.2℃、陸地13.7℃。年平均無霜期208天。年平均降水量684毫米,1971年最大為1049.6毫米。
資源:微山地下礦藏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炭和稀土最具代表性。縣境內地下已探明煤炭儲量為127億噸,不僅含量大,而且質量好。郗山稀土礦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典型氟、碳、鈰、鑭礦,具有雜質成分少,冶煉工藝簡單等優等,初步查明儲量(C級)為1275萬噸,品位3.25%。
微山縣種植資源和水產資源也十分豐富。多數耕地土地肥肥沃,糧食和經濟作物發展很快,現在已建成千畝良種培育基地和山東大白菜優良品種培育基地。微山湖資源量居全國大型湖泊之首,有魚蝦84種,水生植物74種,其中微山湖:「四鼻孔鯉魚」、「中華圓田螺」、蓮籽、芡實、菱角等遠近聞名。改革開放以來,水產品捕撈和養殖業發展成尤為迅速,水產品產量達9萬噸。其中:河蟹養殖面積9萬畝產量6000噸。與漁湖業有關的出口商品品種已達50餘個,其中大宗的有松花蛋、龍蝦、冰凍田螺肉、水貂皮、湖草、葦編織品種等。微山湖廠以湖產芡實、蓮藕等為原料研製開發的系列保健品「睡蓮酒」等已出口東南亞國家,贏得了好評。
旅遊資源:微山湖水域遼闊,島嶼占綴,蘆灘廣,名勝古跡眾多。夏秋之交,10萬畝荷花應時競放,蔚為壯觀,堪稱世界之最,她以秀麗的湖光山色,被辟為山東省省級風景區。微山島上桃花、梨花爭奇斗艷,是旅遊、休養的理想地方。縣境北部有仲子廟、伏羲廟、伏羲陵等名勝古跡供人觀賞。
礦產資源:微山湖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素有「日出斗金」之稱,古稱「金湖」,她不僅有豐富的水產資源,而且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現已探明儲量達30億砘。微山湖周邊井架林立,現已建成投產煤礦20餘處,年產原煤2000萬噸。微山湖煤炭具有煤質好、熱值高、含硫低、灰分少的特點,是理想的燃料、煉焦、洗選、化工原料。
微山湖交通便利,京航大運河橫貫全境140公里,可達大江南北,104國道穿城而過,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距縣城10公里,有3條礦用鐵路專用線與之相連。不論水運、陸運、鐵路運輸均可在最短的時間內運至客戶指定的地方。
微山湖區煤炭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歡城、付村、夏鎮、留庄、魯橋等地。煤質優良,地區條件優越。微山煤炭具有熱傎高(普遍高於6000大卡以上),含硫低(低於1),煤質較穩定。尤以歡城境內及鄰近周邊煤炭最好。「七五」牌煤炭更是響譽大江南北。
微山縣境內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煤礦有12個,其中省屬3個(七五煤礦、岱庄煤礦、三河口煤礦),市屬8個(蔡園煤礦(濟寧)、金源煤礦(濟寧)、付村煤礦(棗庄)、高庄煤礦(棗庄)、新安煤礦(棗庄)),縣屬煤礦4個(1號井、2號井、3號井、泗河煤礦)。
微山縣湖周邊地區沿湖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煤礦有13個,其中省屬2個:龍固煤礦、三河口煤礦、大屯煤礦、東台礦(江蘇)、里彥礦(山東),市屬8個(王晁煤礦(棗庄)、蔣庄礦(棗庄)、田陳礦(棗庄)、北徐樓礦(棗庄)、棗坡(棗庄)、三家林(棗庄)(距歡城、留庄1-5公里,東灘礦(濟寧)、鹿窪礦(濟寧)。 微山湖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極為便利,京杭運河、京福公路、京滬鐵路、三大交通動脈均穿越微山境內,相互交匯,構成了水陸交通的連接網。為微山煤炭外運提供了充分的選擇條件。目前全縣共有各種船隻8000多艘,煤炭專用鐵路三條,京杭運河貫穿全湖140多公里,建有航道60多條,建成港口20餘處,航程達500多公里。境內有國家干線公路4條,將境內所產煤炭可直接運抵全國的各個地方。
行政區劃與人口:微山縣政府所有地為夏鎮。全縣現轄6個鎮、2個街道,7個鄉,有565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2004年末總人口68.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08萬。全縣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陸地人口密度1286人/平方公里。
⑼ 濟寧市的地理概況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地處華東與華北、山東半島與中原地區、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結合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帶。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5°54′~117°06ˊ、北緯34°25ˊ~35°55ˊ。總面積1068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50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7.6%,其它分別為窪地、湖泊、山地、丘陵。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山巒綿亘,丘陵起伏,西部為黃泛平原,中部為由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組成的湖泊。
全市氣候條件優越,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597~820毫米。境內資源豐富。全市土地資源面積112.04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3.52萬公頃。水資源總量平水年為49.98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3.71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16.26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天然水資源與可利用水資源的單位面積擁有量、人均佔有量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動植物種類繁多。高等植物、蔬菜、林木、花草、葯用植物和野生經濟植物等總計127科904種。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為山東名產的當地品種有:曲阜香稻、魚農一號水稻、金谷和泗水小雜豆。畜禽主要有10大類群;魚類共有8目15科55屬82種,其中鯉魚、鯽魚科類居多,另有蝦、蟹、貝類,分布區主要在微山湖;鳥類201種,微山湖區的水鳥數量居全省首位。礦產資源,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鐵、銅、鉛等。濟寧市含煤面積3400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5%,儲量約為254億噸,主要分布於兗州、曲阜、鄒城、濟寧、微山等地,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稀土礦位於微山縣塘湖鄉郗山,地質儲量1275萬噸,為國內第二大稀土礦。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嘉祥、泗水、鄒城、曲阜一帶,探明儲量9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