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四川丹巴縣的地理位置與環境

四川丹巴縣的地理位置與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24 18:31:51

① 四川丹巴縣鄉鎮怎麼樣,生活和成都有什麼不一樣嗎有網嗎

有網。今年上半年我去過一次呆了三天。我覺得那裡電信的信號比移動的專好。鄉鎮環境優美,四屬月份的時候,滿山的梨花、桃花……環繞著藏寨,九月份的時候,山上梨子成熟了,那裡的人都挺熱情的,定可以飽餐一頓啦。甘孜州就屬瀘定、丹巴的氣候好了。

② 四川省丹巴縣屬於哪個市,區號是多少

丹巴縣屬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區號是0836。

丹巴縣位於甘版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是權甘孜州的東大門,東與阿壩州小金縣接壤,南和東南與康定縣交界,西與道孚縣毗鄰,北和東北與阿壩州金川縣相連。丹巴縣地勢西高東低,海拔1700-5521米,縣城位於大渡河畔的章谷鎮,海拔1800米,距州府康定137公里,距成都368公里。

至2011年底,丹巴縣轄區面積5649平方公里,轄14個鄉、1個鎮、2個街道,2011年末總人口6027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05‰。 2011年,丹巴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2億元,比2010年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42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89億元,工業總產值3.0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26億元;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3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億元,共接待中外遊客14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3億元。


③ 四川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五位,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東西邊境時差51分鍾。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四川盆地的面積26萬余平方公里,佔四川行政面積的33%。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北近秦嶺,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雲貴高原,盆地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於武陵山。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紅色砂岩和頁岩組成。這兩種岩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國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稱。四川盆地底部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異,又可分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三部分。

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細分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

四川河流眾多,以長江水系為主。黃河一小段流經四川西北部,為四川和青海兩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長江上游金沙江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雲南的邊界,在攀枝花流經四川南部,在宜賓流經四川東南部,較大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主要的湖泊有邛海、瀘沽湖和馬湖。

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區域表現差異顯著,東部冬暖、春旱、夏熱、秋雨、多雲霧、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則寒冷、冬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有利於農、林、牧綜合發展;氣象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范圍大,主要是乾旱,暴雨、洪澇和低溫等也經常發生。

四川盆地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即四川盆地及周圍山地。該區全年溫暖濕潤,年均溫16~18℃,日溫≥10℃的持續期240~280天,積溫達到4000~6000℃,氣溫日較差小,年較差大,冬暖夏熱,無霜期230~340天。盆地雲量多,晴天少,2013年日照時間較短,僅為1000~1400小時,比同緯度的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少600~800小時。雨量充沛,年降水量達1000~1200毫米。

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該區2013年氣溫較高,年均溫12~20℃,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顯,但干濕季分明。降水量較少,2013年有7個月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雲量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年日照多為2000~2600小時。其河谷地區受焚風影響形成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山地形成顯著的立體氣候。

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區。該區海拔高差大,氣候立體變化明顯,從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現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和永凍帶。總體上以寒溫帶氣候為主,河谷乾暖,山地冷濕,冬寒夏涼,水熱不足,年均溫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天氣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時。

④ 四川的地理位置條件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五位,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東西邊境時差51分鍾。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

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五大部分。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

(4)四川丹巴縣的地理位置與環境擴展閱讀:

四川省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2、水文

四川河流眾多,以長江水系為主。黃河一小段流經四川西北部,為四川和青海兩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長江上游金沙江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雲南的邊界,在攀枝花流經四川南部,在宜賓流經四川東南部,較大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3、氣候特徵

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區域表現差異顯著,東部冬暖、春旱、夏熱、秋雨、多雲霧、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則寒冷、冬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有利於農、林、牧綜合發展;氣象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范圍大,主要是乾旱,暴雨、洪澇和低溫等也經常發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川

⑤ 四川丹巴縣在什麼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縣位於四川西部。總面積4656平方千米。總人口6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章谷鎮,郵編:626300。行政區劃代碼:513323。區號:0836。拼音:Danba Xian。

--------------------------------------------------------------------------------

行政區劃

丹巴縣轄1個鎮、14個鄉:章谷鎮、巴底鄉、巴旺鄉、聶呷鄉、革什扎鄉、邊耳鄉、丹東鄉、東谷鄉、水子鄉、格宗鄉、梭坡鄉、東女谷鄉、岳扎鄉、半扇門鄉、太平橋鄉。
--------------------------------------------------------------------------------

歷史沿革

1914年置縣。因舊為丹東、巴底、巴旺土司地,取三名首字命名。「丹巴」藏浯意為「山谷岩城」。

2000年,丹巴縣轄1個鎮、14個鄉:章谷鎮、格宗鄉、水子鄉、邊爾鄉、梭坡鄉、丹東鄉、巴底鄉、岳扎鄉、巴旺鄉、太平橋鄉、聶呷鄉、半扇門鄉、中路鄉、東谷鄉、革什扎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575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章谷鎮 7849 巴底鄉 5004 巴旺鄉 2735 聶呷鄉 3238 革什扎鄉 4960 邊耳鄉 1772 丹東鄉 1209 東谷鄉 3109 水子鄉 3302 格宗鄉 3866 梭坡鄉 3144 中路鄉 2873 岳扎鄉 4119 半扇門鄉 4497 太平橋鄉 4076

2004年,丹巴縣轄1個鎮(章谷)、14個鄉(水子、東谷、格宗、中路、革什扎、邊耳、丹東、巴旺、聶呷、巴底、半扇門、岳扎、太平橋、梭坡)。

2005年9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32號)批准,同意丹巴縣中路鄉更名為東女谷鄉。

⑥ 四川的地理環境

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專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屬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間。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區五大部分。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北近秦嶺,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雲貴高原,盆地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於武陵山。望採納

⑦ 四川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

http://www.sc.stats.gov.cn/stats_sc/IndexQ.asp?Select=0&SeleRun=L1&SeleH=2

⑧ 丹巴縣的地理環境

丹巴縣,屬岷山邛崍山脈之高山區,大渡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切割高山,立體地貌顯著,是川西高山峽谷的一部分。境內峰巒疊嶂、峽谷幽深,丹巴縣地勢西南高,東南低,全縣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5820米,相對高差為4120米,所以又有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
丹巴縣屬高山狹谷型地貌,境內地質總體構造形態為一背復斜,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線狀褶皺組成,褶皺主要由春牛場背斜、丹巴向斜11個褶皺組成,各級褶皺之上有次級褶皺的迭加。斷裂活動較強烈,主要斷裂以北西向,次為北東向,南北向一般規模較小,影響最大的為玉科—丹巴斷裂,貫穿丹巴全境。以高山深切河谷為主,地勢呈西高東低,北高南低,西北向東南傾斜。 丹巴縣是西南地區重點林區,植被群落從低海拔到高海拔分為6個類型,其植被主要成垂直分布,共有草本植物342種,木本植物57科,119屬、223種;有雲杉、冷杉、鐵杉、樺木等,珍稀樹種有紅豆杉、檀木;葯用植物有227種,主要有無花果、黨參、貝母、天麻、當歸。常見經濟木有蘋果、梨、花椒、核桃、杜仲、厚朴等。森林植物產品豐富,有松茸、羊肚菌、黃絲菌、猴頭菌、大腳菇、木耳等幾十種可食用、葯用的野生菌和野生食用植物。
有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6種,國家二類保護動物30餘種,省重點保護動物30餘種,主要保護動物有白唇鹿、胡兀鷲、藏酋猴、黑熊、馬麝、白臀鹿、藏原羚、獐、盤羊、白馬雞、鸚鵡、藏馬雞、錦雞、旱獺等。 2010年,丹巴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8億元,比2009年增長13.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3萬元。工業總產值達1.6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2.57億元。
2011年,丹巴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2億元,比2010年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42億元,比2010年增長7.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億元,比2010年增長20.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89億元,比2010年增長17.4%。第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例由上年的27.9∶37.5∶34.6調整為28.4∶37.6∶3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6億元,比2010年增長22.9%;財政總支出6.41億元,比上年增長18.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149元,比2010年增長30.1%。 改革開放以後,丹巴縣逐漸推行生產責任制,到1988年全縣農村7942戶農民全部實行了包產、包干到戶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產值大幅增長。
2010年丹巴縣投入農業產業發展資金155萬元,建成蔬菜、豆薯、水果基地1266.67公頃,特色林果基地800公頃,糧食高產創建示範片666.67公頃和生豬養殖小區1個。
2011年,丹巴縣農業總產值2.99億元,比上年增長24.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776公頃,糧食總產量19219噸,比上年增長4.1%。發展生豬、肉羊、氂牛養殖小區累計21個285戶,畜種改良4.09萬頭,畜牧業產值突破億元關口;各類牲畜存欄17.6萬頭。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丹巴縣共實施礦業地質勘探項目13個,先後引進和建成協作白鎳公司、丹巴縣有色金屬浮選廠、美河金礦等11家工礦企業。實現了礦產資源的規模化開發、精深加工和就地增值。2009年,礦業總產值達9450萬元,是1978年的10倍。工業增加值達到9213萬元。
2010年丹巴縣招商引進到位資金11億元,同比增長25.1%,革什扎河、東谷河、小金河水電開發公司及康定紅葡萄酒廠等一批企業成功落戶丹巴。
2011年,丹巴縣工業總產值3.0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26億元;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32億元,比2010年增長18.2%;引進招商項目16個,簽約金額達13億元,到位資金3億元。 從2002年起,丹巴縣深入挖掘風土文化、自然景觀、歷史文物等方面的旅遊價值,旅遊產業以它獨特的優勢得到驚人的發展。丹巴藏寨古碉群列入國家申遺清單,藏族石砌技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丹巴縣深度打造「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國最美麗鄉村」品牌,依託康東環貢嘎山兩小時經濟圈和川西環線建設,全年共接待遊客25.6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1.67億元。
2011年,丹巴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42元,比上年增長17%;2011年共接待中外遊客14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3億元。

⑨ 丹巴藏寨的地理位置

丹巴縣位於來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東部旁,與道孚、康定縣和阿壩州小金、金川縣接壤,全縣總全面積5649平方公里,轄一鎮十四鄉,居住著以藏族為主的15個民族共5.7萬餘人。丹巴縣是巴顏喀拉山脈、邛崍山脈等匯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氂牛河、大小金川河的發源或流徑處素有「岩巔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稱。這里山巒連綿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無邊無際,當地藏民族把這種特徵括為「山頂積雪皚皚,山腰樹林蔥蔥,山腳海子粼粼」。是一個深藏於橫斷山脈中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壯麗迷人的風光、無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靜如詩的鄉土民居、獨具一格的古石碉樓、多姿多彩的風情,驚現出丹巴的神奇和美麗。

⑩ 丹巴縣在什麼地方了有什麼比較特別的地方么

中國面積最大的縣城跟規模最小的縣城對比的話,估計大部分人都能指出某座城市,但是每次提起中國最狹窄的縣城時,就無人應答了,凡是了解中國各個城市的遊客,都能說出,在中國最狹窄的縣城地處四川境內,而且就在川藏線上,這座縣城就是四川省丹巴縣。

遊客們就算在炎熱的夏天,來到丹巴縣也會完全感覺不到火辣辣的大太陽,這里可以說是遊客們避暑的最佳選擇。雖然這一縣城的出現,在全國被稱為最狹窄的縣城,但是這里的一切都是遊客們所未曾觸及過的,一切都顯得很新穎。

凡是途經川藏線的遊客,只要路過這里,都會被這里的美麗景緻所吸引,大家也會在這里逗留,體會來自丹巴縣的與眾不同。這里擁有原生態氣息,正是這些原因,才會吸引著大批遊客前往丹巴縣旅遊。

四川“最窄”的縣城:房子建在峽谷之中,住在這真需要勇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