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地理位置
Ⅰ 看美國達人說波特蘭是美國最奇怪的城市 這是為什麼呢
你看看布蘭特的地質機構就知道了。
波特蘭的別稱是「玫瑰之城」(這個名字最早出自年的劉易斯和克拉克遠征百年紀念博覽會),這是因為波特蘭的氣候特別適宜於種植玫瑰,市內有許多玫瑰園,比如波特蘭華盛頓公園里的國際玫瑰試驗園。波特蘭還有許多其它昵稱,比如由於當年城市建設速度較快,砍伐樹木剩下的樹樁來不及被清理,城市周邊布滿樹樁而被稱為「樹樁城」;由於河流和橋梁較多而被稱為「橋城」、「河城」等等。
編輯本段波特蘭歷史
波特蘭最初只是位於俄勒岡市和溫哥華堡之間的一個小港。1843年威廉·奧維頓認識到這塊地方的經濟價值,但他沒有資金來買下這塊地方。因此他與他的來自波士頓的夥伴以每公頃25分的價格合夥購買了這塊共2.6平方公里的土地。 奧維頓對坎樹造路的事情大傷腦筋,因此將他的地盤的一半又賣給了一個來自緬因州波特蘭的人。在決定這個地方的名字的時候緬因波特蘭的人和波士頓的人都想以自己的家鄉來命名這個新的城市,於是兩人擲幣來做決定,結果來自波特蘭的人贏了,這座新的城市就被命名為波特蘭。 一開始波特蘭處於威拉麥狄河上游19公里處的俄勒岡市的影印之中,但是波特蘭的地勢非常好,位於威拉河口不遠,給予它一個關鍵的優點。比起俄勒岡州其它城市來它的優勢也不可低估。1850年波特蘭約有800名居民、一個蒸汽鋸、一個木結構的旅店和一份報紙。 19世紀大多數時間里波特蘭是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最大的港口,直到1890年代鐵路延伸到西雅圖深水港時它才失去了這個地位。 如同其它美國西海岸港口城市在波特蘭也經常發生有人被劫被迫充當海員的事。城市地下的地道本來是為了合法事物建造的,但卻被劫掠者用來綁架人。綁架者使用活門來綁架受害者,將他們關在地道里,等船准備出海時將他們送到船上。從1850年到1941年波特蘭因此臭名昭著。今天遊客可以參觀這些地道。
編輯本段地理和氣候
波特蘭的地理位置為北緯45°31′12″,西經122°40′55″。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波特蘭的總面積為376.5平方公里,其中陸面347.9平方公里,水面28.6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水面占總面積的7.6%。波特蘭的大部分地區位於默爾特諾馬郡內,少部分地區位於克拉克馬斯郡和華盛頓郡,2005年中在這兩個郡的人口數分別為785人和1455人。* 波特蘭
波特蘭都市位於威拉麥狄谷和5號州際高速公路兩旁,谷的南部城鎮點綴於農庄之間,越向北人口密度越高。5號州際高速公路縱貫整個威拉麥狄谷。許多公共汽車每天運行於5號州際高速公路上。 波特蘭位於已經熄滅的上新世-更新世火山堆上。在波特蘭附近就有32個過去的火山口。 波特蘭的氣候溫和,季節分明,平均年降雨量為1119毫米,一般來說波特蘭每年有155個降雨天。波特蘭的氣候有涼夏型地中海氣候兼海洋性的特點,冬天溫暖多雨,夏天炎熱乾燥。夏季是(六月至九月)是波特蘭最乾燥的季節,月平均降雨量只有25毫米,有時更少或者完全不降雨。十一月至四月是降雨季節,每年70%的降水是在這段時間里。冬季的溫度在2°C左右,夏季的溫度在26°C左右。但夏季的熱潮有時也會超過38°C。不過大多數時候波特蘭的夏季很適宜,陽光充沛。有記錄的最低溫度是1950年2月2日測量到的−19°C,最高測量到的溫度為41°C,而且多次被測量到。 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年 平均最高溫度°C(°F) 8 (46) 10 (50) 13 (57) 16 (62) 20 (68) 23 (74) 26 (80) 27 (81) 23 (74) 17 (63) 11 (51) 8 (46) 17 (63) 平均最低溫度°C(°F) 3 (37) 4 (39) 5 (41) 7 (44) 9 (50) 12 (54) 14 (58) 14 (58) 13 (55) 9 (48) 6 (42) 3 (37) 8 (52) 降雨量 毫米(英尺) 158.5 (6.24) 128.8 (5.07) 114.6 (4.51) 78.7 (3.62) 63.2 (3.10) 50.8 (2.00) 40.6 (1.60) 12.7 (0.50) 22.8 (0.90) 86.1 (3.39) 162.3 (6.39) 171.4 (6.75) 1119 (44.07)
編輯本段城市和地區
波特蘭經常被引做設計良好的城市的典範。波特蘭的土地利用政策非常先進,比如1979年波特蘭設立了一個城市發展邊界來保護農業田地。這個措施在當時是很不尋常的,當時許多其它地區在州際高速公路邊 波特蘭
上、郊區和衛星城鎮里建立新的居民區,而市中心則被忽視。 有些城市規劃者和不動產投資者反對城市發展邊界,認為這會導致生活費用的提高。但是波特蘭的生活費用依然比加利福尼亞和華盛頓州的大多數都市地區低。而且由於波特蘭的城市地區非常緊湊,給市民增添了許多優點,比如與其它類似大的城市相比公共交通的效率高,總的來說交通比較少。1958年通過市民投票建立的波特蘭發展委員會監督城市更新,為城市提供居住和經濟發展計劃。 城市居民比較密集的地區有點不對稱,原因是西邊受到山丘的阻擋,而東部的平原則伸展出很長,一直到格雷欣。再向東是默爾特諾馬郡的農田了。 波特蘭市中心和一些其它內部市區建築密集,街道狹窄。平行的街道之間的距離為60米(相比之下西雅圖為70至100米,曼哈頓的東西走向的街道之間的距離為180至240米)。大多數街道為20米寬。對於步行人來說這個格局更加好。
編輯本段五個區
1931年9月2日波特蘭調整其街道的號碼後分了五個區:西南、東南、西北、北和東北區。是南北的分界,威拉麥狄河是東西的分界。以北威拉麥狄河向西轉,這里被用來作為東西分界。這條街與威拉麥狄河之間的市區就是北區。 市中心以南威拉麥狄河向東轉,在和威拉麥狄河之間波特蘭還有一個無名的第六個區,這里的街道號碼的前面有一個0來表示負數。
編輯本段西北區
西北區包括被稱為珍珠區的地區,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名稱,過去這里是舊的倉庫。從1980年代開始許多這些倉庫被改建為表演廳、俱樂部、舞廳等設施,一些大商場也在這里立足。隨著這些設施的增加它們也吸引了許多餐館、酒店、商店和藝術商。一些一開始進入這個區的設施由於當地地價和房租的升高又不得不遷走了。 珍珠區和威拉麥狄河之間是波特蘭老的中國城。它的入口由兩個石獅子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里還有過一個日本城。 向西西北第21和第23號大街之間是一個居民和商業區,一般來說波特蘭人說到西北區的時候實際上是指這個區。這里的建築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與20世紀各個時期的建築的混合。此外還有一些商業中心。這里與市中心有有軌電車相連。《辛普森一家》中的一些人物是按照這個區里有名字的街道命名的。 雪後波特蘭
再向西北是波特蘭的西部山區,包括其森林公園。
編輯本段西南區
西部山區的另一部分在西南區,這里有華盛頓公園(這里有美國最深的地鐵車站)、俄勒岡動物園、霍伊特植物園、國際玫瑰檢驗園、波特蘭日本花園、美麗的步行路和越戰老兵紀念碑等。在1960年代和70年代西山的公園擴展了許多。 西南區里有: 波特蘭的市中心 波特蘭州立大學、俄勒岡科學和健康大學和劉易斯和克拉克學院的校園 帶有特色的居民區 一些郊區地區 南威拉麥狄河畔 波特蘭的同性戀區 波特蘭的市中心呈棋格狀,與威拉麥狄河垂直的街道有街名,平行的街道帶號碼。西南區其它地區的重要街道隨區內山的走向,而不按照棋格的方向。
編輯本段東北區
東北區包括一些很不同的居民區,即有波特蘭最老和最昂貴的居民區,也有工人階層的居民區。由於這個區很大,它可以粗地按照其種族、文化和地理分為內部區和外部區。內部區以非裔美國人為主,類似其它美國大城市的內城區。這里還有一些商業區。 東北區的心臟是玫瑰區,這個區的名字來自於籃球隊波特蘭開拓者的基地玫瑰園體育場。這個區還是波特蘭其它重要球隊的基地。
編輯本段東南區
東南區的居民本來主要是藍領階層,但後來變成混合的了。許多亞文化如嬉皮士等在這里居住。外層主要是勞工階層以及從東歐和東南亞來的移民。 東南區里還有美國唯一的一座位於一個市區內的死火山口。它是華納太平洋學院的校園。 波特蘭夏日
編輯本段北區
波特蘭北區與那個無名的區一樣不是正式的區,但是這個地區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與西北區分隔很大,因此出了這么個俗稱。波特蘭大學在這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這個區的北部到哥倫比亞河之間又建立了一個新的居民區,這個居民區居然擴展為俄勒岡第二大城市,但是1948年的一場水災將它摧毀了。
編輯本段居民和文化
人口
歷史上的人口發展 普查年代 人口 1850年 821人 1860年 2,874人 1870年 8,293人 1880年 17,577人 1890年 46,385人 1900年 90,426人 1910年 207,214人 1920年 258,288人 1930年 301,815人 1940年 305,394人 1950年 373,628人 1960年 372,676人 1970年 382,619人 1980年 366,383人 1990年 437,319人 2000年 529,121人 2000年的人口統計證明波特蘭有529,121名居民,分為223,737個住戶和118,356個居民,人口密度為1,521人/平方公里。市內77.91%的人是白人,6.64%的人是非裔美國人,1.06%的人是美洲土著人, 波特蘭
6.33%的人是亞裔美國人,0.38%的人來自太平洋島嶼,3.55%的人是其他人種,4.15%的人是混血兒。6.81%的人是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後裔。 24.5%的住戶有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38.1%的住戶是結婚夫婦,10.8%的住戶是帶孩子的單身婦女,47.1%的住戶不是家庭。34.6%的住戶是單身漢,9%的住戶中有65歲以上的老人。平均住戶有2.3人,平均家庭有3人。 21.1%的人小於18歲,10.3%的人在18歲到24歲之間,34.7%的人在25歲到44歲之間,22.4%的人在45歲到64歲之間,11.6%的人年長於65歲,平均年齡為35歲。性別比中女比男為100:97.8,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中的性別比為女比男100:95.9。 住戶的平均年收入為40,146美元,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為50,271。男子的平均年收入為35,279美元,女子為29,344美元。人平均年收入為22,643美元。13.1%的人口和8.5%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下。15.7%的未成年人和10.4%的老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俄勒岡州的所得稅為9%。 波特蘭的多樣化不斷加強。近年來更多的年輕人進入城市,而白色家庭則移居郊區。雖然居民中大多數是白人,但是移入的人中60%不是白人。 但是雖然城市的總居民數在增長,未成年人的數目卻在降低,這迫使公費學校關閉。據《紐約時報》報道今天市內的學生比1925年還要少,因此在將來十年內波特蘭將不得不每年關閉三到四座小學。 波特蘭的公費學校中的種族分配很不一樣。其中三所中學中的學生中白人超過70%,而一所中學中非白人超過85%。其它三所中學的比例極表均勻。* 這個不均勻源於波特蘭的人口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波特蘭非白人很少。1940年波特蘭只有約2000名非裔美國人,而且這些人大多數是鐵路工人及其家屬。戰旗為了建造大量「自由輪」需要工人吸引了許多黑人來到波特蘭。但由於當時的房地產中傳統的種族歧視嚴重,新到的黑人大多住在自己的區內,尤其是北區以北的新區里。戰後這個新區被毀同時也摧毀了唯一的一個混合區,而東北區的黑人集中區則依然存在。
媒體
波特蘭最重要的日報是《俄勒岡州報》。《威拉米特周報》是都市地區最重要的周報。此外還有其它周報、雙周刊和月刊,以及經濟和藝術雜志。 波特蘭的電視和廣播連接也很好。整個都市地區是美國第23大的電視和廣播市場,佔美國市場的0.992%。
公園和名勝
波特蘭以其公園和被保護的空地而自豪。事實上它擁有美國最高的人均公園數。波特蘭公園設計和建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1995年波特蘭公民同意都市地區建立基金來購買有價值的自然場地。十年中依靠這個基金一共購買了8200公頃生態學上有價值的自然地區加以永久保護。 公園位於一座死火山上,使得波特蘭成為美國唯一兩座市區內有死火山的城市。 森林公園是美國市區內最大的野生公園,面積5000公頃。波特蘭還有世界上最小的公園,面積僅0.3平方米。華盛頓公園就在市中心以西,其中有俄勒岡動物園、日本花園和國際玫瑰檢驗園。 波特蘭
威拉麥狄河西岸市中心地帶也是公園,此外市中心還有兩個公園。 俄勒岡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位於威拉麥狄河東岸,與市中心相對。裡面有物理、生物、地球、技術和天文學的展出以及少兒教育。 波特蘭還有一座經典中國花園,按照蘇州園林建造,聘請蘇州藝匠建成。 在波特蘭唯一的州立公園里還有虹鱒魚活動。這里吸引了一些生態主義者生活。 波特蘭大廈前的塑像是美國第二大的鑄銅塑像。 比佛利·克利瑞雕像院中有許多比佛利·克利瑞筆下的人物的銅像、引言等。 市內還有三台蒸汽機車。
啤酒
波特蘭與其它俄勒岡城市一樣以其啤酒著稱。有人說波特蘭是「微型啤酒廠」的發起地。波特蘭啤酒業發達的原因在於1980年代俄勒岡州修改法律,允許啤酒廠直接向顧客賣酒,由此在城內出現了許多微型啤酒廠和酒吧。今天市內有33家啤酒廠,是世界上擁有啤酒廠數目最多的城市,因為其數目比德國科隆還要多,因此有人稱波特蘭為「世界啤酒都」。 波特蘭還有數個啤酒節,包括每年七月舉行俄勒岡啤酒節。這是北美洲最到的獨立啤酒廠慶祝。
體育
波特蘭開拓者是這個地區唯一的一個參加國家性聯賽的籃球隊。1977年這個隊唯一一次奪冠。此外波特蘭還有許多參加低級聯賽的各種球隊。波特蘭也試圖吸引參加國家級聯賽的棒球隊。 波特蘭很喜歡滑雪。附近有多個滑雪場,其中一個終年可以使用。北美僅有的另一個夏季可以使用的滑雪場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政府 波特蘭政府的最高長官是一名市長、四名市委員和一名檢察官,所有六人均由市民選舉而出,任期四年。市議會由市長和市委員組成。檢察官在市議會上沒有投票權,也不允許直接管理市政,但是他有監督、平衡市政府事務和檢查公共資源的使用的權利。此外檢察官向市議會成員提供信息,向公眾報告市政府的政策。 波特蘭花園
波特蘭及其都市地區還受地區政府管理,這個地區政府是美國唯一的一個直接選舉的地區性政府,它有管理土地利用、計劃交通、垃圾處理和繪制地圖等權利。波特蘭的一些設施如俄勒岡動物園等。
編輯本段教育
公共教育
波特蘭有約100所公費學校,加上50所特殊學校,其學生總數約為5.3萬,波特蘭90%的學齡兒童在這些學校上學,與其它美國都市地區相比是比例比較高的。不過入學數卻在不斷減小,因此公費學校面臨經費的壓力。在波特蘭的公費學校中林肯高等學校建校於1869年,是密西西比河以西最老的公費學校。波特蘭都市地區還有一些私立學校。
高等院校和大學
波特蘭州立大學共有本科學生和碩士生約2.4萬人,其主校園位於市中心南角,提供藝術、經濟、工程、計算機、科學、表演、社會科學和城市建設等碩士學位,其博士學位包括生物、工程、電子和計算機工程、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公共管理、城市研究、社會科學、系統科學和教育等。本科學業比較死板,沒有高級學術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俄勒岡健康和科學大學包括一個大的醫學院和數個大的研究部門。 社區學院有: 波特蘭社區學院 胡德山社區學院() 克拉卡馬斯社區學院 克拉克學院 私立學院有: 卡斯凱德學院 卡普斯頓學院() 肯考迪亞大學 喬治·福克斯大學 劉易斯和克拉克學院 林菲爾德學院 瑪麗赫斯特大學 太平洋大學 里德學院 波特蘭大學 華納太平洋學院 威拉姆特大學 醫學院 俄勒岡健康和科學大學是一個大的醫學院和研究大學,其主校園位於市中心以南,它還包括數個附屬醫院。許多有色人種認為這個醫學院持種族歧視,其學生相當單一。該醫學院近年來試圖擺脫這個名聲。其它醫學院包括: 俄勒岡東方醫學醫學院 國立自然療法醫學院 西部各州按摩學院 法學院 劉易斯和克拉克法學院 藝術和食品學校 波特蘭藝術學院 太平洋西北藝術學院 俄勒岡雕塑和藝術學院() 西部美食研究所()
編輯本段交通
波特蘭國際機場
波特蘭都市地區的交通服務與美國其它大城市差不多,不過俄勒岡強調在其城市發展邊界內預測土地利用和面對交通的發展,因此市民有多種良好的選擇可能。 事實上波特蘭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統非常著稱。短距離的有公共汽車,市區與市郊之間有輕軌聯系。市內第五和第六大街是貫通南北的、只允許公共汽車運行的大街。 波特蘭大多數街道為傳統的旗格式排列,少數對角線街道連接城市各個部分和郊區,許多橋梁跨越威拉麥狄河和哥倫比亞河。 5號州際高速公路從華盛頓州通過波特蘭、威拉麥狄河谷、南俄勒岡直達加利福尼亞州。405號州際高速公路與5號州際高速公路組成一個環繞波特蘭市中心的高速公路環。205號州際高速公路連接波特蘭國際機場。美國26號公路從太平洋海岸通過都市地區直到俄勒岡中部。美國30號公路有一個重要的支路通過波特蘭。 波特蘭的主要機場為波特蘭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東北,架車約需要20分鍾。 波特蘭還有其它交通工具,比如有軌電車。波特蘭尤其以其良好的自行車網路而著名。美國單車手聯盟贊美其優於自行車的服務。市內和近市郊的居民還可以使用分享汽車的方法。
編輯本段姊妹城市
波特蘭有十個姊妹城市: 以色列阿希科倫 | 義大利博洛尼亞 | 尼加拉瓜科林托 |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 | 中國台灣高雄 俄羅斯伯力 | 辛巴威穆塔雷 | 日本札幌市 | 中華人民共和國蘇州 | 大韓民國蔚山 據市長辦公室的信息波特蘭還與愛沙尼亞塔林為友好城市。* 俄勒岡州城市
Ⅱ 波特蘭的行政區劃
波特蘭經常被引做設計良好的城市的典範。波特蘭的土地利用政策非常先進,比如1979年波特蘭設立了一個城市發展邊界來保護農業田地。這個措施在當時是很不尋常的,當時許多其它地區在州際高速公路邊上、郊區和衛星城鎮里建立新的居民區,而市中心則被忽視。
有些城市規劃者和不動產投資者反對城市發展邊界,認為這會導致生活費用的提高。但是波特蘭的生活費用依然比加利福尼亞和華盛頓州的大多數都市地區低。而且由於波特蘭的城市地區非常緊湊,給市民增添了許多優點,比如與其它類似大的城市相比公共交通的效率高,總的來說交通比較少。1958年通過市民投票建立的波特蘭發展委員會監督城市更新,為城市提供居住和經濟發展計劃。
城市居民比較密集的地區有點不對稱,原因是西邊受到山丘的阻擋,而東部的平原則伸展出很長,一直到格雷欣。再向東是默爾特諾馬郡的農田了。
波特蘭市中心和一些其它內部市區建築密集,街道狹窄。平行的街道之間的距離為60米(相比之下西雅圖為70至100米,曼哈頓的東西走向的街道之間的距離為180至240米)。大多數街道為20米寬。對於步行人來說這個格局更加好。
1931年9月2日波特蘭調整其街道的號碼後分了五個區:西南、東南、西北、北和東北區。是南北的分界,威拉麥狄河是東西的分界。以北威拉麥狄河向西轉,這里被用來作為東西分界。這條街與威拉麥狄河之間的市區就是北區。
市中心以南威拉麥狄河向東轉,在和威拉麥狄河之間波特蘭還有一個無名的第六個區,這里的街道號碼的前面有一個0來表示負數。 西北區包括被稱為珍珠區的地區,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名稱,過去這里是舊的倉庫。從1980年代開始許多這些倉庫被改建為表演廳、俱樂部、舞廳等設施,一些大商場也在這里立足。隨著這些設施的增加它們也吸引了許多餐館、酒店、商店和藝術商。一些一開始進入這個區的設施由於當地地價和房租的升高又不得不遷走了。
珍珠區和威拉麥狄河之間是波特蘭老的中國城。它的入口由兩個石獅子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里還有過一個日本城。
向西西北第21和第23號大街之間是一個居民和商業區,一般來說波特蘭人說到西北區的時候實際上是指這個區。這里的建築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與20世紀各個時期的建築的混合。此外還有一些商業中心。這里與市中心有有軌電車相連。《辛普森一家》中的一些人物是按照這個區里有名字的街道命名的。再向西北是波特蘭的西部山區,包括其森林公園。 西部山區的另一部分在西南區,這里有華盛頓公園(這里有美國最深的地鐵車站)、俄勒岡動物園、霍伊特植物園、國際玫瑰檢驗園、波特蘭日本花園、美麗的步行路和越戰老兵紀念碑等。在1960年代和70年代西山的公園擴展了許多。
西南區里有:
波特蘭的市中心
波特蘭州立大學、俄勒岡科學和健康大學和劉易斯和克拉克學院的校園
帶有特色的居民區
一些郊區地區
南威拉麥狄河畔
波特蘭的同性戀區
波特蘭的市中心呈棋格狀,與威拉麥狄河垂直的街道有街名,平行的街道帶號碼。西南區其它地區的重要街道隨區內山的走向,而不按照棋格的方向。 東北區包括一些很不同的居民區,即有波特蘭最老和最昂貴的居民區,也有工人階層的居民區。由於這個區很大,它可以粗地按照其種族、文化和地理分為內部區和外部區。內部區以非裔美國人為主,類似其它美國大城市的內城區。這里還有一些商業區。
東北區的心臟是玫瑰區,這個區的名字來自於籃球隊波特蘭開拓者的基地玫瑰園體育場。這個區還是波特蘭其它重要球隊的基地。 東南區的居民本來主要是藍領階層,但後來變成混合的了。許多亞文化如嬉皮士等在這里居住。外層主要是勞工階層以及從東歐和東南亞來的移民。
東南區里還有美國唯一的一座位於一個市區內的死火山口。它是華納太平洋學院的校園。 波特蘭北區與那個無名的區一樣不是正式的區,但是這個地區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與西北區分隔很大,因此出了這么個俗稱。波特蘭大學在這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這個區的北部到哥倫比亞河之間又建立了一個新的居民區,這個居民區居然擴展為俄勒岡第二大城市,但是1948年的一場水災將它摧毀了。
Ⅲ NBA各個隊的地理位置
分東西部
東部球隊:
1.活塞 Piston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pistons/
主場所在城市:底特律
主體育館:奧本山宮殿球場 可容納人數:22076人
加入NBA時間:1948年 獲總冠軍次數:3
現任主教練:菲利普-桑德斯(Flip Saunders)
2.騎士 Cavalie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cavs/
主場所在城市:克里夫蘭
主體育館:岡德體育館 可容納人數:20562人
加入NBA時間:1970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麥克-布朗(Mike Brown)
3.猛龍 Rapto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raptors/
主場所在城市:多倫多
主體育館:加拿大航線中心體育館 可容納人數:19800人
加入NBA時間:1995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薩姆-米歇爾(Sam Mitchell)
4.熱火 Heat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heat/
主場所在城市:邁阿密
主體育館:美航球館(American Airlines Arena) 可容納人數:16500人
加入NBA時間:1988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帕特-萊利(Pat Riley)
5.公牛 Bull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bulls/
主場所在城市:芝加哥
主體育館:聯合中心球館 可容納人數:21711人
加入NBA時間:1966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斯科特-斯基爾斯(Scott Skiles)
6.網 Net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nets/
主場所在城市:新澤西
主體育館:大陸航空中心 可容納人數:20049人
加入NBA時間:1976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勞倫斯-弗蘭克(Lawrence Frank)
7.奇才 Wizard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wizards/
主場所在城市:華盛頓
主體育館:MIC中心球館 可容納人數:20173人
加入NBA時間:1961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埃迪-喬丹(Eddie Jordan)
8.魔術 Magic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magic/
主場所在城市:奧蘭多
主體育館:水屋中心體育館(TD Waterhouse Centre) 可容納人數:17283人
加入NBA時間:1989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布賴恩-希爾(Brian Hill)
9.步行者 Pace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pacers/
主場所在城市:印地安納
主體育館:???????ò?? 可容納人數:18345人
加入NBA時間:1976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Rick Carlisle)
10.76人 76e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sixers/
主場所在城市:費城
主體育館:瓦喬維亞中心球場(Wachovia 可容納人數:20444人
加入NBA時間:1949年 獲總冠軍次數:3
現任主教練:邁瑞斯-奇克斯(Maurice)
11.山貓 Bobcat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bobcats/
主場所在城市:夏洛特
主體育館:夏洛特競技場 可容納人數:19000人
加入NBA時間:2004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伯尼-比克斯達夫(Bernie Bickerstaff)
12.尼克斯 Knick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knicks/
主場所在城市:紐約
主體育館:麥迪遜廣場花園 可容納人數:19763人
加入NBA時間:1946年 獲總冠軍次數:2
現任主教練: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
13.老鷹 Hawk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hawks/
主場所在城市:亞特蘭大
主體育館:菲利浦斯球館(Philips 可容納人數:19445人
加入NBA時間:1949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麥克-伍德森
14.雄鹿 Buck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bucks/
主場所在城市:密爾沃基
主體育館:布拉德利中心 可容納人數:18717人
加入NBA時間:1968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特里-波特(Terry Porter)
15.凱爾特人 Celtics
球隊首頁 | 比分/賽程 | 球員 | 陣容 | 圖片 | 視頻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celtics/
主場所在城市:波士頓
主體育館:艦隊中心球館 可容納人數:18624人
加入NBA時間:1946年 獲總冠軍次數:16
現任主教練:道格-里弗斯(Doc Rivers)
下面是西部球隊:
1.小牛 Maverick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mavericks/
主場所在城市:達拉斯
主體育館:美國航線中心體育館American Airlines 可容納人數:19200人
加入NBA時間:1980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埃福里-約翰遜(Avery Johnson)
2.太陽 Sun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suns/index_main.html
主場所在城市:菲尼克斯
主體育館:美西球館 可容納人數:18422人
加入NBA時間:1976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麥克-安東尼(Mike D'Antoni)
3.馬刺 Spu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spurs/
主場所在城市:聖安東尼奧
主體育館:SBC中心球館 可容納人數:18797人
加入NBA時間:1976年 獲總冠軍次數:3
現任主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
4.
爵士 Jazz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jazz/
主場所在城市:猶他
主體育館:三角洲中心球館 可容納人數:19911人
加入NBA時間:1974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傑里-斯隆(Jerry Sloan)
5.火箭 Rocket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rockets/
主場所在城市:休斯敦
主體育館:豐田中心球館 可容納人數:18500人
加入NBA時間:1967年 獲總冠軍次數:2
現任主教練:傑夫-范甘迪(Jeff Van Gundy)
6.掘金 Nugget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nuggets/
主場所在城市:丹佛
主體育館:百事中心 可容納人數:19099人
加入NBA時間:1976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喬治-卡爾(George Karl)
7.湖人 Lake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lakers/
主場所在城市:洛杉磯
主體育館: 斯台普斯球館 STAPLES Center) 可容納人數:18997人
加入NBA時間:1948年 獲總冠軍次數:14
現任主教練:菲爾-傑克遜(Phil Jackson)
8.勇士 Warrio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warriors/index_main.html
主場所在城市:金州
主體育館: 奧克蘭球館(the Arena in Oakland) 可容納人數:19596人
加入NBA時間:1946年 獲總冠軍次數:3
現任主教練:麥克-蒙哥馬利(Mike Montgomery)
9.快船 Clippe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clippers/
主場所在城市:洛杉磯
主體育館:斯台普斯球館( STAPLES Center) 可容納人數:19060人
加入NBA時間:1976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 麥克-鄧利維(Mike Dunleavy Sr.)
10.黃蜂 Hornet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hornets/
主場所在城市:新奧爾良
主體育館:斯台普斯球館 可容納人數:17200人
加入NBA時間:1988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拜倫-斯科特
11.國王 King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kings/
主場所在城市:薩克拉門托
主體育館:ARCO球館 可容納人數:17317人
加入NBA時間:1948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里克-阿德爾曼(Rick Adelman)
12.開拓者 Trail Blazer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blazers/
主場所在城市:波特蘭
主體育館:玫瑰花園球館 可容納人數:19980人
加入NBA時間:1970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內特-麥克米蘭
13.森林狼 Timberwolve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timberwolves/
主場所在城市:明尼蘇達
主體育館:目標中心球館 可容納人數:19006人
加入NBA時間:1949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杜安-卡西(Dwane Casey)
14.超音速 SuperSonic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sonics/
主場所在城市:西雅圖
主體育館:KEY球館 可容納人數:17072人
加入NBA時間:1967年 獲總冠軍次數:1
現任主教練:鮑勃-希爾(Bob Hill)
15.灰熊 Grizzlies
球隊英文官方站:http://www.nba.com/grizzlies/
主場所在城市:孟斐斯
主體育館:金字塔體育館 可容納人數:19351人
加入NBA時間:1995年 獲總冠軍次數:0
現任主教練:麥克-弗拉特羅(Mike Fratello)
PS:姚明和麥迪的通訊地址我實在是找不到了……
Ⅳ 什麼是波特蘭
波特蘭(Portland)是一座位於美國俄勒岡州的城市,並由姆爾特諾默縣下轄。[1] 該城市臨近威拉米特河匯入哥倫比亞河的河口,屬於美國西部地區。波特蘭是俄勒岡州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據2013年的人口數據,波特蘭市區人口超過59萬人。[2] 而以波特蘭為中心的波特蘭都會區則居住有241萬人,是美國人口第19大都會區。
波特蘭是美國俄勒岡州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默爾特諾馬郡的郡府,位於威拉麥狄河匯入哥倫比亞河的入河口以南不遠的地方。它是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僅次於西雅圖的第二大城市。
波特蘭市在1851年正式建市,並作為姆爾特諾默縣的首府。[3] 波特蘭市由於臨近太平洋,因此擁有海洋性氣候,冬季較夏季更加濕潤。[4] 由於這種氣候更加適宜種植玫瑰,因此市內有許多玫瑰種植園,波特蘭也被成為「玫瑰之城」。[5-6] 波特蘭是美國人均收入非常高的城市,連續多年被評為美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中文名稱
波特蘭
外文名稱
Portland
別 名
玫瑰之城
行政區類別
市
所屬地區
姆爾特諾默縣
下轄地區
比弗頓、奧斯威戈湖、希爾斯波柔
政府駐地
塞勒姆
電話區號
503和971
郵政區碼
97222至97296
地理位置
西北部
面 積
375.78平方公里
人 口
59.23萬(2013年)
方 言
英語
氣候條件
地中海氣候,冬天溫暖潮濕,夏天炎熱乾燥
著名景點
Mt.Tabor公園、中國花園
機 場
波特蘭國際機場
時 區
太平洋時區
市 長
Sam Adams
高等院校
波特蘭州立大學
GDP
1787.26億美元(2013年)
Ⅳ 美國俄勒岡州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俄勒岡州位於美國西北部,太平洋西北沿岸,西部有喀斯喀特山脈和海岸山脈,東半部全為高原。 面積為25萬km²,居美國50州第9位。
位於哥倫比亞河畔的波特蘭 (Portland)是深水良港,海輪可以直達,為全州的交通和貿易中心,也是該州最大城市。全州各類飛機場100多座,國際機場在波特蘭市。
俄勒岡州是美國的一個州,位於美國的太平洋沿岸,該州南面為加利福尼亞州,北面為華盛頓州,氣候溫和,季節分明。俄勒岡州的經濟極為發達,人均GDP高達8.7萬美元,是美國重要的高科技中心和金融中心。
該州原為土著印第安人聚居區。1778年,英國船長傑·科克率船員到此收購海狸皮。1792年,波士頓人羅·克雷發現哥倫比亞河並為其命名。
1830年以後,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在他們走過的俄勒岡小道上,還可見當年篷車壓出的車轍。
1848年建立俄勒岡地區。1859年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第33州。
Ⅵ 波特蘭的地理和氣候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波特蘭位於緬因州卡斯科灣的海灣和大西洋洋半島,全市總面積69.44平方英里(179.85平方公里),其中,21.31平方英里(55.19平方公里)的土地和48.13平方英里(124.66平方公里)是水。波特蘭是濕潤的大陸性氣候,寒冷多雪的冬天,溫暖的夏天。
Ⅶ 波特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咳咳——首先表示一下我的羨慕之情!又是西雅圖,又是波特蘭......
好吧!正題來了
波特蘭在美國西北部的太平洋地區(不知道的問地理老師)方言是英語 氣候條件較溫和 接待機場一般是波特蘭機場
西部山區的另一部分在西南區,這里有華盛頓公園(這里有美國最深的地鐵車站)、俄勒岡動物園、霍伊特植物園、國際玫瑰檢驗園、波特蘭日本花園、美麗的步行路和越戰老兵紀念碑等。(波特蘭的市中心呈棋格狀,與威拉麥狄河垂直的街道有街名,平行的街道帶號碼。西南區其它地區的重要街道隨區內山的走向,而不按照棋格的方向。)東北區的心臟是玫瑰區,這個區的名字來自於籃球隊波特蘭開拓者的基地玫瑰園體育場。這個區還是波特蘭其它重要球隊的基地。波特蘭北區與那個無名的區一樣不是正式的區,但是這個地區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與西北區分隔很大,因此出了這么個俗稱。波特蘭大學在這里
波特蘭最重要的日報是《俄勒岡州報》。《威拉米特周報》是都市地區最重要的周報。此外還有其它周報、雙周刊和月刊,以及經濟和藝術雜志。波特蘭的電視和廣播連接也很好。整個都市地區是美國第23大的電視和廣播市場
森林公園是美國市區內最大的野生公園,面積5000公頃。波特蘭還有世界上最小的公園,面積僅0.3平方米。華盛頓公園就在市中心以西,其中有俄勒岡動物園、日本花園和國際玫瑰檢驗園。
波特蘭威拉麥狄河西岸市中心地帶也是公園,此外市中心還有兩個公園。
俄勒岡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位於威拉麥狄河東岸,與市中心相對。裡面有物理、生物、地球、技術和天文學的展出以及少兒教育。
波特蘭還有一座經典中國花園,按照蘇州園林建造,聘請蘇州藝匠建成。
在波特蘭唯一的州立公園里還有虹鱒魚活動。
波特蘭大廈前的塑像是美國第二大的鑄銅塑像。
最重要的交通
短距離的有公共汽車,市區與市郊之間有輕軌聯系。市內第五和第六大街是貫通南北的、只允許公共汽車運行的大街。 波特蘭大多數街道為傳統的旗格式排列,少數對角線街道連接城市各個部分和郊區,許多橋梁跨越威拉麥狄河和哥倫比亞河。 5號州際高速公路從華盛頓州通過波特蘭、威拉麥狄河谷、南俄勒岡直達加利福尼亞州。405號州際高速公路與5號州際高速公路組成一個環繞波特蘭市中心的高速公路環。205號州際高速公路連接波特蘭國際機場。美國26號公路從太平洋海岸通過都市地區直到俄勒岡中部。美國30號公路有一個重要的支路通過波特蘭。 波特蘭的主要機場為波特蘭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東北,架車約需要20分鍾。 波特蘭還有其它交通工具,比如有軌電車。波特蘭尤其以其良好的自行車網路而著名。
Ⅷ 波特蘭在美國的什麼州
波特蘭在美國的俄勒岡州。
俄勒岡州(英語:State of Oregon)是美國的一個州,位於美國西北的太平洋沿岸,西臨太平洋、北接華盛頓州、東面是愛德荷州、南面是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
州名印第安語意為「美麗之水」(指哥倫比亞河)。地形起伏較大,西部有喀斯喀特山脈和海岸山脈,東半部全為高原。西部沿岸多雨,東部高原少雨。森林佔全州面積一半,與華盛頓州同為林業最盛的州。木材、紙漿、傢具製造業很發達。
(8)波特蘭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地理:
俄勒岡州威拉米特河流域人口密集,州人口70%集中在這里,農業發達,栽培小麥、燕麥、馬鈴薯及各種水果。東部高原主要為小麥、肉牛的農牧業區。沿海以鮭魚為主的漁業很盛。
工業僅以果品罐頭業為重要。重要自然風景區有火山口湖國家公園和富德火山等。
歷史:
俄勒岡州早在一萬五千年前已有人類居住的紀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面近海的河口平原。十六世紀時有大量印第安人居住在俄勒岡州。
十八世紀後期歐洲人開始前來俄勒岡州探險,自此俄勒岡州就涌現了不少公司前來開發。1850年後,俄勒岡州人口不斷上升,並有鐵路興建把俄勒岡州的糧食運到東岸。
到二十世紀,隨著水利工程的完成,伐木業的興起,使工商業開始在這個州份興起。
Ⅸ 美國波特蘭屬於地圖哪裡
波特蘭(Portland)是一座復位於制美國俄勒岡州的城市,並由姆爾特諾默縣下轄。該城市臨近威拉米特河匯入哥倫比亞河的河口,屬於美國西部地區。波特蘭是俄勒岡州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據2013年的人口數據,波特蘭市區人口超過59萬人。而以波特蘭為中心的波特蘭都會區則居住有241萬人,是美國人口第19多的都會區。
地圖位置:波特蘭的地理位置為北緯45°31′12〃,西經122°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