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環境地理新聞

環境地理新聞

發布時間: 2021-02-24 14:18:09

㈠ 關於地理新聞20條

1月22日:
1.皖江城市帶,城市產業轉移規劃受國務院批復
2.新疆阿勒泰緊急調用直升機就被大雪圍困的病人和牧民
3.中國國際救援人員在海地有序開展工作

1月23日:
受強冷空氣影響,渤海、黃海北部海冰冰情進一步加重,有關部門採取措施保障海上航運安全。今天,海軍冰情調查隊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港啟航,赴渤海、黃海北部海域,展開冰情調查和海上突發性搶險救援行動。

1月24日:
1.23日,7名阿勒泰拜克托別村村民在風雪中被困。得知消息後,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立即出動直升機展開救援。經過一整天連續三次飛行搜救,被困人員全部獲救。
2.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近日發表致歉聲明說,該機構2007年發表的一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有關「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融」的表述存在錯誤。

1月25日:
1.環保部今天公布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和20萬噸。2009年全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
2.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國家測繪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包括衛星定位與導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與制圖業在內的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一些地理信息技術與產品已達到或接近當前國際先進水平。

1月26日:
1.新疆阿勒泰:首列火車滿載救災物資運到災區今天,滿載災區百姓急需的救災物資的第一趟列車到達阿勒泰福海火車站。這是鐵路部門為了能及時緩解當地災區物資運輸緊張情況而提前啟動的運輸計劃。
2.雲南採取多種措施抗旱保生產:由於去年9月下旬以來沒有有效降水,目前雲南省將近80%的地區出現嚴重乾旱,260多萬人、11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1月27日:
1.成灌快速鐵路正線軌道全線鋪通:四川災後重建的重大工程項目----成都至都江堰的成灌快速鐵路昨天完成正線軌道鋪設,預計5月1日正式運行。鐵路全長72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
2.我國海平面處於近30年最高位:國家海洋局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近30年來,我國海平面年平均遞增2.6毫米。這一數據為沿海地區制定發展規劃、應對海洋災害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3.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被困貨輪今天上午,正在遼東灣執行冰情調查和破冰救援任務的中國海軍海冰721船接到被封凍在營口海域的「文峰6號」求助,隨即緊急前往營救,採取破冰引航的方法將被困貨船成功解救。

1月28日:
1.三江源:5年生態保護收效明顯:我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5年來,生態退化趨勢明顯緩解,出境水量大幅增加,「中華水塔」功能初步恢復。
2.我國中西部第一條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成功試運行:我國中西部首條高速鐵路,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今天成功試運行。國產「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從西安站至鄭州站,用時1小時48分,最高時速達352公里。

1月29日:
1.水資源統一調度 連續十年黃河不斷流:黃河自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以來,流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連續10年不斷流。據中國水科院和清華大學測算,10年不斷流給供水區增加了3500多億元的GDP和3700多萬噸糧食產量。
2. 中外科學家首次發現帶毛恐龍存在證據:中國、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科學家日前聯合從1.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仍存於現在鳥類羽毛中的兩種黑色素體,這一發現為帶毛恐龍的存在提供了決定性證據。

1月30日:
1. 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出現「雲海奇光」:連續多日降雨的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日前天氣突然放晴,出現翻湧壯闊的雲海景觀。在陽光照射下,天坑濃霧中出現一個圓形光碟,外圍鑲嵌著七色光環,呈現光芒四射的壯觀景象。

1月31日:
1.1月31日凌晨5時36分,四川遂寧市市轄區、重慶市潼南縣交界處發生5.0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
2.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出現零下50.1℃罕見低溫天氣: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今天出現零下50.1℃的罕見超低溫天氣,為大興安嶺地區69年來氣溫最低值。針對這次大范圍降溫,黑龍江各地積極應對,做好供氣、供暖工作,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

2月1日:
1.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大雨巨浪侵襲:受熱帶氣旋和季風影響,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近日接連出現大風暴雨天氣。黃金海岸、陽光海岸等度假勝地浪高超過一米八,部分船隻被損毀。大雨導致昆士蘭州北部主要公路交通中斷,部分城鎮處於爆發洪災的臨界點。
2. 蒙古國遭受雪災 我國提供救援物資今日啟運:中國援助蒙古國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今天從石家莊機場啟運,這批物資包括攜帶型發電機、食品和禦寒棉被等,由3架空軍運輸機6個架次送往蒙古國,另有500噸大米將於近日通過鐵路運輸方式交付蒙方。入冬以來,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大雪和低溫天氣襲擊。

2月2日:
1. 上海世博會將設氣象連動預警。
2. 山西1月份煤炭產量預計同比增長85%。

2月3日:
1.連降暴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高度戒備:由於連續兩天暴雨傾盆,2號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官方統計,但有居民拍攝到了有人被洪水沖走的錄像。暴風雨使得多所學校和多條公路被迫關閉,上萬居民用電中斷。氣象部門提醒當地居民最好不要外出。
2.波蘭面臨近30年來最大雪後水災威脅:波蘭水文地質專家2日警告說,入冬以來波蘭遭遇多年未遇的大雪加寒流天氣,造成積雪難以及時融化,隨著氣候轉暖,冰雪融化,波蘭全國范圍內將面臨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雪後水災威脅。

2月4日:
1.松褐天牛威脅黃山松 黃山緊急清理枯死松樹近7萬株:黃山近期全面清理枯死松樹69530株,並投資近億元,從里向外設置3道防線,防治松褐天牛,保護黃山松的生態安全。
2.進入冬季以來,雲南、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嚴重乾旱,目前當地正全力抗旱救災。
3.日本硫磺島附近海底火山噴發:日本硫磺島近海的一座海底火山3號噴發,導致海面發生大規模海水噴濺,大量濃煙噴涌而出,高度達到約100米。氣象專家表示,這次海底火山噴發可能形成新的火山島。硫磺島附近的海底火山上次噴發是在2005年。
4. 北京將從河北調水3億噸 海水可能成飲用水源:2010年市水務工作會議召開。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透露,今年本市將修訂現有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新辦法有望於年內出台實施,其中針對惡意拖欠水費的用戶,新辦法將明確給予罰款的處理。此外,對偷水、拖欠水費、浪費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嚴格執法,將在媒體上曝光。另據透露,今年本市啟動海水淡化的前期研究工作,海水將有望成為北京市的飲用水源。

2月5日:
1. 遼東灣海冰范圍增至92海里:今天遼東灣海冰浮冰外緣線增至92海里,創今年海冰范圍之最。專家提醒,相關部門應加強防範,關注後續發布的海冰預警信息。

2月6日:
1. 貴州黔南:萬畝梅花盛開:近日,地處貴州黔南的荔波縣萬畝梅花爭相盛開,花香四溢。這里素有十里梅海、萬畝梅林之稱,是我國最大的集中連片野生梅林。
2. 美國中大西洋地區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包括首都華盛頓在內的中大西洋地區5號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國家氣象局預計華盛頓地區降雪量可能創下百年來最高水平,達到76厘米。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政府下令進入緊急狀態。華盛頓地區3個機場取消了5號晚至6號起降的航班,大部分開往華盛頓南部的客運列車停運。
3. 墨西哥暴雨肆虐 至少15人死亡:墨西哥本周以來暴雨肆虐,在過去四天里,一些地區的降雨量超過正常值的八倍。在受災嚴重的米卻肯州和瓜納華托州,洪水沖毀河堤,造成包括5名兒童在內的15人死亡,高速公路被封,因暴雨引發的洪水讓數以千計的家庭受災。
4.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冥王星正在變紅:最近,天文學家通過分析哈勃望遠鏡提供的相關圖像發現,冥王星正在變紅。冥王星大氣中含有很多由碳原子和氫原子組成的甲烷,在太陽風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氫原子逃逸,冥王星表面含碳豐富的區域便呈暗紅色,但專家認為,如此劇烈、快速的變化,目前還很難解釋原因。

2月7日:
1.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貫通: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昨天順利貫通。新寶塔山隧道位於延安市區,全長2166米,是包西鐵路地質最復雜的隧道之一。包西鐵路開通運營後,將以煤炭運輸為主、客貨兼顧。
2.百年難遇暴風雪「凍結」華盛頓:一場近百年罕見的暴風雪從當地時間5號下午起席捲美國中大西洋地區,覆蓋范圍包括弗吉尼亞州至新澤西州南部,首都華盛頓一帶雪情最為嚴重。
3.北極變暖速度快於預期:一個由來自27個國家的37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國際研究項目,日前發布研究結論公報說,北極變暖的速度要快於科學家此前預期。照此速度,北極將在2013年至2030年出現夏季無冰現象,比此前預期的2050年大大提前。
4.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的山頂公園上出現海市蜃樓奇觀,雲霧繚繞的山頂上出現了滄海樓的影子,朦朦朧朧的影子被光環環抱著,時隱時現,每次出現約3到4秒鍾,隨後自然消失。

2月8日:
1.青海柴達木盆地現冬日地氣蒸騰景觀:因地下水增多,地域廣闊,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邊的黨金山口附近,近日出現了地氣蒸騰景觀,遠處的雪山被旺盛的地氣虛化為白色的帳幕,時隱時現。
2.暴風雪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在今年連續多場大雪後,暴風雪近日再次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其中首都布加勒斯特及周邊9個縣受災嚴重,處於大風暴雪橙色警報狀態,所有學校周一停課。全國130條縣級公路關閉,所有國家公路禁止卡車通行,許多列車晚點甚至被臨時取消。惡劣天氣還導致汽車連環相撞等惡性交通事故。
3.巴西:推廣生態農墾可促進亞馬孫雨林保護:巴西政府目前在亞馬孫雨林中推廣的實驗農場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樣板,促進雨林生態保護。 以往,砍樹、燒荒、種草和放牧的破壞性牧墾成為公認的最大雨林殺手。而這些實驗農場採用作物輪種方法,新模式不僅可以延長土地使用時間,還可提高土地生產效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有助於減少亂砍濫伐。
4.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增加土壤二氧化碳釋放量
芬蘭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土壤中被循環利用的有機碳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在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的情況下,土壤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將隨之增加,並遠遠超過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研究人員建議,有關機構在預測氣候變化結果及尋求應對政策時應更細致地考慮這一因素。

2月9日:
1.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雪災:牧民損失慘重蒙古國日前遭遇30年來罕見雪災。據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統計,極端惡劣天氣已造成全國近200萬頭牲畜死亡,牧民可能因此會總共損失300萬到400萬頭牲畜。目前,災區牲畜飼料儲備不足,雖然包括飼料在內的各種救災物資正在緊急運往災區,但由於牧區幾乎都是土路,被雪覆蓋後,運送物資的車隊平均每小時只能行進20多公里。蒙古國政府預計,受災牧民至少需要600萬美元援助
2.「失落的文明」現身巴西亞馬孫叢林:巴西考古學家近日通過研究一些由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發現,巴西亞馬孫叢林中曾存在過一個未知的文明。

2月10日:
1. 阿富汗連日雪崩 死亡人數升至157人:由於連日大雪,位於阿富汗北部帕爾萬省的薩朗山口,從8號開始發生多次雪崩,目前已造成至少157人死亡,約400人受傷。救援隊伍今天早晨從雪崩現場救出6人。由於還有大量人員被困,預計死亡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2月11日:
1.天公作美 「及時雪」暫緩冬奧無雪危機: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在即,10號一場「及時雪」讓冬奧主賽場塞普里斯山面臨的無雪危機暫時得到緩解。不過,由於降雪不夠充分,組委會從別處調雪的工作仍在繼續進行。
2.珍稀隕石有望透露宇宙起源新信息:在法國,一塊曾險些被當成垃圾扔掉的石頭最近被專家鑒定為已有45億年歷史的珍稀隕石,它有望幫助科學家發現一些關於宇宙起源的新信息。這塊隕石重1.3公斤,是一位法國舊貨商人2001年在非洲購買的。

2月12日:
1.廬山、張家界等景區出現霧凇:受雨霧和冷空氣影響,江西廬山和湖南張家界這兩天分別出現了美麗的霧凇景觀,處處「玉樹瓊枝」,迎風搖擺中透出清新雅緻、美不勝收的雪景。
2.湖南:鳳凰春早梅花開:「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正值臘月時節,湖南鳳凰古城中的梅花紛紛提前綻放,由於當地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導致梅花花期提早了半個月。
3.突降暴雨 墨爾本大范圍交通癱瘓:澳大利亞墨爾本市11號晚高峰時段突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大水沖毀一些城市基礎設施,造成大范圍交通癱瘓,很多人被困在路上。政府救援部門共接到700多個求救電話。到今天早晨,仍有1500戶家庭沒有恢復電力供應。

2月13日:
1. 新疆西部、西藏東部、青藏高原東部、西北地區東部大部、山西南部、黃淮西部和南部、江淮大部、江漢大部、湖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安徽南部局地有大雪;江南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江西東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貴州中部的局部地區有凍雨。

2月14日:
1.春節期間 南方多雨雪受冷空氣影響,從昨晚開始,上海、安徽,江蘇、浙江、湖北、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明顯的降雨或降雪天氣。除夕之夜,瑞雪適時光臨了上海、南京,飛舞的雪花和綻放的禮花將夜空點綴得分外絢爛。但隨著積雪變厚,環衛工人清掃爆竹屑的難度大大增加。根據江蘇省氣象局今天凌晨發布的暴雪藍色預警,未來三天,南京仍將以雨雪天氣為主。在此次冷空氣過程中,安徽省共有70多個縣市出現了積雪,安慶、蚌埠等地的輪渡交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月15日:
1.敦煌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敦煌市在日前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其中包括極有價值的3處漢代烽燧和1處漢唐古墓群,出土了一批簡牘、絲綢等物件。
2.南方降雪減弱 北方大風降溫:繼除夕夜"飛雪拜年"後,今天飛揚的雪花依然在南方部分地區停留,增加了喜慶的年味兒。不過,降雪也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影響。浙江北部、江蘇蘇北和淮河以南地區,普遍出現積雪,安徽、貴州部分道路出現結冰情況。目前,這些地區正在協調各方力量,疏通結冰道路。受雨雪天氣影響,部分公路和民航客流轉向鐵路,湖北和蘇皖地區的鐵路客流預計增長10%。據中央氣象台監測,目前,南方降雪趨勢開始減弱,北方部分地區出現4--5級大風,氣溫隨之下降了4--6攝氏度。

2月16日:
1.黃渤海海冰冰情呈緩解趨勢: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今天16時發布的海冰警報顯示,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98海里,較昨天縮短2海里;黃海北部,渤海灣和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比昨天縮短了6到7海里。據預測未來5天,黃渤海海冰冰情將呈減緩趨勢。
2.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發生百餘起泥石流: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區發生100多起泥石流。在小鎮馬耶拉托,15號,200多戶居民因泥石流緊急撤離,雖然無人受傷,但多處房屋被泥石流吞沒。
3.巴西「清潔海灘運動」還自然潔凈本色:為改變垃圾眾多的現狀,巴西里約熱內盧地方政府日前在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建起「垃圾數量公示牌」,希望對遊客起到警示作用。里約熱內盧是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巴西政府希望通過海灘「清潔運動」,讓更多民眾養成對環境的自覺維護意識,打造清潔的市容市貌。

2月17日:
1.新疆:塔河油田發現一億噸稀油油藏:春節期間,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塔河油田發現了一個1億噸級的稀油油藏,為塔河油田2015年實現年產原油1000萬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遼寧興建全球最大沼氣發電項目:全球最大的沼氣發電項目日前在遼寧法庫縣動工興建。項目計劃利用當地奶牛業產生的糞便,建設17個沼氣發電工程,年產沼氣3億立方米,年發電總量6億千瓦時。
3.節後春運高峰來臨 鐵路客流逐步升溫。
4.海地地震破壞程度超印度洋海嘯:美洲開發銀行16號發表報告,認定海地地震的破壞程度遠超2004年印度洋海嘯,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一次自然災害。報告估計,包括重建費用在內,與海地地震相關的經濟損失介於8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海地官員估計,地震造成至少21萬7千人遇難。
5.預測顯示今年日本櫻花季較往年提早一周:日本氣象廳今年首次將預測櫻花花期的工作委派給民營的氣象機構。根據三家民營氣象機構15日提供的預測數據,今年日本各地櫻花的開放時間要比往年提早一周左右。

2月18日:
1.廣深港高速鐵路首段軌道板鋪設完工:春節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廣深港高速鐵路廣州南站屏山涌段軌道板鋪設完工,為廣深港高鐵廣州至深圳段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2.中國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程兵大隊官兵,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在世界極度貧水地區--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打出第一口可直接飲用的水井。
3.中俄交界今天發生6.5級地震: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今天上午9時13分,在我國與俄羅斯交界靠近吉林省琿春市的地方發生6.5級地震,目前沒有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此次地震震源較深,地震專家表示不會造成較大破壞性影響。
4. 張家界疑似虎照可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貓。

2月19日:
1.新疆:「鬧海風」襲擊吉木乃:2月17日晚,新疆阿勒泰通往吉木乃的229省道上,20多輛汽車、121名群眾遭遇「鬧海風」襲擊,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官兵緊急前往救援,奮戰13小時將受困群眾全部成功救出。鬧海風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之一,是大風經峽谷擠壓形成的迴流性強風,並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氣。
2.四川雙流機場遭遇今年首場大霧:四川成都雙流機場今天遭遇新年首場大霧,造成機場關閉4個多小時,113個進出港航班延誤,上萬名旅客受影響,下午4點後航班逐漸恢復正常。
3.香格里拉:乾旱六月後迎來第一場瑞雪:遭遇60年未遇的重大乾旱的雲南香格里拉昨天迎來今年的第一場雪,當地森林火險指數和旱情得到了降低和緩解的同時,還給香格里拉帶來美不勝收的皚皚雪景。

2月20日:
1.江西開展新春萬人植樹活動: 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江西南昌數萬幹部群眾種下了銀杏、桂花等樹木共一百萬株,以實際行動共建「森林城鄉、花園南昌」。江西新春植樹活動已連續開展了9年,共植樹7200多萬株。
2.暴風雨侵襲葡萄牙馬德拉島。
3.節後返程高峰來臨 各地力保安全有序:春節長假結束,公路、鐵路、航運迎來客流高峰,各地採取措施,確保運輸安全有序。南下廣東的旅客中,主要是來自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以每趟列車載客2000人計算,高峰時期,廣州火車站每小時到達客流人數超過3萬人,廣州站設置了7條通道檢驗回程車票,同時警方也加派人手確保站場治安。

㈡ 關於地理的新聞

一、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厘米;到205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還將比2000年上升13至22厘米……日前,國家海洋局發布了近期海洋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

研究表明,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厘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為20厘米,上海次之,為12厘米,遼寧、山東、浙江都超過了10厘米,福建、廣東較低,為5到6厘米。總體趨勢為「北高南低」,天津沿岸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上升較快,福建和廣東沿岸上升較緩。根據預測,未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趨勢還將進一步加劇,與2000年相比,205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將上升13到22厘米。

此外,我國近海海冰也呈逐漸消融的趨勢:從上世紀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渤海海冰等級平均為3級,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氣候變化,渤海海冰冰情偏輕,冰級變為年均2級,並且結冰面積減少了20%。1990年以後,渤海冰期從120天縮短為80天,大約減少了三分之一。初步分析,渤海海冰減少與中國近海海溫升高的趨勢是一致的。

研究顯示,根據我國沿海16個海洋台站的海溫資料分析表明,在最近43年(1963至2006年),我國沿海年平均海溫大約上升了0.7°C。冬季增暖更顯著,升幅達1.0°C。沿海增暖明顯高於全球的平均增暖。

3.新華網快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學家28日在洛杉磯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地震的震級達到里氏8.7級,是近一個世紀來最強的地震之一。目前地震引起海嘯的可能性已經排除,但還有餘震。

二、長壽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來自中國科學院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人的健康長壽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我國長壽區多分布於南方。當地的氣候、土壤、水、空氣、植被等是影響人健康長壽的主要因素。報告顯示,人的健康長壽不僅受生活環境(包括氣候、岩石、土壤、水、空氣、植被)等的影響,也與文化、生活習慣、膳食營養(包括多種生命元素、維生素)等相關,但與該地區地理環境的關系更加直接,與土壤、植被、飲食、飲水等環境因素的關系更加密切。

綜合分析發現,我國長壽區域的分布呈現六大顯著特徵:

一是長壽區多分布於南方。我國長壽區主要分布在廣西、四川、海南、雲南、廣東和新疆等地。

二是長壽區多沿江河流域分布。百歲老人比例較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珠江、長江、瀾滄江流域。

三是長壽區多為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雲南、新疆的長壽區多為少數民族聚集區,主要為瑤族、傣族、維吾爾族。

四是長壽區多呈聚集性。我國長壽區主要分布於5個條帶,即廣西巴馬——都安——東蘭等縣的長壽帶,四川都江堰——彭山長壽帶,雲南潞西——勐海——景洪長壽帶,廣東三水——佛山長壽帶,新疆阿克蘇——阿克陶——吐魯番長壽帶。

五是長壽區多為中、低山丘陵及沖積平原地區。

六是長壽區多為地方病較少流行或沒有流行的地區。中國大骨節病、克山病主要分布在從東北到西南的低硒帶上,土壤、飲水、植物、糧食、蔬菜及人發中普遍低硒。硒是目前公認的對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三、長江源區冰川急劇退縮消融速度令人堪憂

http://www.dili360.com2009-02-0413:28新華網

近日,由青海省地質調查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合實施的「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通過初審評定。項目調查發現,隨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青海省長江源區冰川減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大規模消融退縮的速度,已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

項目負責人、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勘察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辛元紅說,從2005年6月起至2008年10月,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組對長江源區冰川、湖泊、沼澤濕地等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實地考察研究。目前,長江源區冰川總面積為1051平方公里,比《長江源志》記載的1247平方公里減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達9.89億立方米。

長江源區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侖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爾肯烏拉山。在冰川持續大規模消融中,昆侖山玉珠峰冰川與1971年相比,冰舌退縮了1500米,平均每年退縮達42.86米。唐古拉山口東側冰川側向最大退縮量為125米,正面退縮265米,與1970年相比,正面每年退縮量為7.57米,退縮速度驚人。

辛元紅解釋說,最近幾十年,隨著青藏高原的強烈隆升,來自西南部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因喜馬拉雅山、唐古拉山重重阻隔而不能長驅直入到達源區,致使高原內部氣候日趨乾燥。加之全球氣候的持續變暖,特別是近年來溫室效應的影響,長江源區冰川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冰川大規模消融退縮。

辛元紅說,冰川大規模持續消融,雖然在一定時間內使靠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湖泊水位有了大幅度上漲,但從長遠角度考慮,一旦號稱「固體水庫」的冰川面積持續減少,其消融量也會隨之減少,長江下游來水量也將相應減少,湖泊將大面積萎縮,直至乾涸,導致長江源區荒漠化加劇。(錢榮陳國洲)

四、中國南極昆侖站開站

中山站時間2日9時25分,我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中國南極昆侖站正式開站,中國第25次南極科考隊內陸冰蓋隊隊長李院生被任命為首任站長。新華社發

裡面有許多(中國國家地理網)

http://www.dili360.com/

㈢ 與地理有關的時事新聞 ,,,

2005年10月17日至18日,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九屆年會在浙江杭州召開。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喻永昌秘書長主持開幕式。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陳軍會長等致辭。會議的主題是「地理空間信息產業化與電子政務建設」。

北京時間25日凌晨,我國第22次南極考察格羅夫山隊共收集隕石5282塊。(一月)

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深海探測船———日本「地球」號已整裝起錨,向地球更深處探索。美聯社25日報道說,「地球」號去年完工,裝載世界最大深海鑽頭,一間高技術流動實驗室,耗資573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現在它將開始為期一年的「試用期」。

中醫治療高血壓獲取重大成果發現氣候變化秘密、尋找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和了解地震成因,是「地球」號三大目標。

隨著全球氣候日益變暖,沉睡在北極冰川下面的豐富資源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日本《產經新聞》18日發表了題為《北極資源之爭愈演愈烈》的文章,全文如下:

北冰洋周邊的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和挪威這5個國家,都對沉睡在北極豐富資源垂涎已久。由於全球變暖,各國為確保本國航線而採取的行動更加速了彼此間對北極圈資源利益的爭奪。北極圈也由此成為沿岸各國為爭奪資源而激烈「沖撞」的最前沿。

在一個位於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和丹麥格陵蘭島之間、面積只有1.3平方公里的無人小島的歸屬問題上,加拿大和丹麥兩國僵持不下,就是因為那些隱藏在北冰洋海水下面的礦產和水產資源。

實際上,各國爭奪的「戰場」還不止這一個無人小島。挪威和俄羅斯在巴倫支海域展開了爭奪,俄羅斯和加拿大又都主張擁有從北冰洋沿岸到北極點這部分地區的主權。1961年《南極條約》生效,凍結了各國對南極主權的爭奪。但北極目前尚未簽訂這樣的條約,因此各國只能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處理北極附近地區的資源開發、大陸架以及公海利用的事宜和爭端。因此,丹麥、挪威和加拿大紛紛向北冰洋派遣調查隊,積極地展開調查活動。

此外,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蓋面積迅速縮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國對北極周邊地區的窺視。

北緯60度以北的地區是地下資源的寶庫。雖然受永久凍土和海水的妨礙,開發計劃一直原地踏步,但美國的研究機構仍然在2005年推測阿拉斯加州的北極圈附近擁有高達35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除了石油和天然氣以外,北極的鐵、鋅、鑽石等礦產資源的埋藏量也相當可觀,據說地球上尚未被人類發現的資源中有1/4蘊藏在北極。

由於中東局勢不穩定和海盜猖獗,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海峽這兩條航線均存在很大風險。因此,日本也對北冰洋這條航線頗為關注。從事該航線可行性研究的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財團特別研究員北川弘光認為:「北冰洋航線能夠比向南繞行節省約一周的時間。同時,還能探索確保能源的新途徑,危機管理層面上的意義極其重大。」

來自歐洲和新加坡的科學家稱,他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魚,這種魚生活在東南亞的泥碳沼澤中,即使完全發育成熟,大小也和大點兒的蚊子差不了多少。科學家們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公布了他們的發現,並稱這種名為Paedocypris progenetica的魚是鯉魚的遠親。

Paedocypris progenetica通體通明,生活在印尼蘇門達臘島和馬來西亞婆羅洲的高酸泥碳沼澤中,目前正受到當地林業和農業的威脅。它個頭非常小,科學家藉助立體顯微鏡才能測量其大小。Paedocypris progenetica的生活環境非常獨特,人們稱這些沼澤為「黑水」。下面的泥碳土有幾米厚,上面的水呈紅黑色,象濃茶一樣,酸性非常高,PH值為3和酸蘋果相同。

科學家們在蘇門答臘逮到了最小的Paedocypris progenetica

成年樣本,那是一條發育成熟的雌性魚,它從鼻子到尾巴全長7.9毫米,這使它不僅成為全世界最小的魚,同時也成為全世界最小的脊椎動物。它打破了此前一條西非矬蝦虎魚保持的紀錄,那條魚在完全性成熟後的體長是8毫米。

科學家們還在馬來西亞婆羅洲的沙撈越發現了一種相關的Paedocypris魚種P micromegethes,這種魚體長大約8.8毫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二小的淡水脊椎動物。

新加坡國立大學「拉夫萊斯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的馬萊斯-考特拉特和譚煜輝發現了這條魚。為他們提供協助的是「英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拉爾夫-布里茨和德國杜賓根「馬克斯-普蘭克發生生物學學院」的Kai-Erik Witte。

考特拉特稱P progenetica「頭骨沒有得到完全進化」,因此大腦裸露在外。為了適應所生存的特殊環境,它們的鰭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雄性魚的骨盆帶前端有一塊很硬的肉墊,交配時有助於附在雌魚身上。他說:「發現了這么小的一種奇特的魚,表明我們對東南亞的生物多樣性了解還很少。更加嚴重的是,因為這種魚的棲息地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此物種的命運令人堪憂。」

㈣ 關於地理的新聞2018

1月22日:
1.皖江城市帶,城市產業轉移規劃受國務院批復
2.新疆阿勒泰緊急調用直升機就被大雪圍困的病人和牧民
3.中國國際救援人員在海地有序開展工作
1月23日:
受強冷空氣影響,渤海、黃海北部海冰冰情進一步加重,有關部門採取措施保障海上航運安全.今天,海軍冰情調查隊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港啟航,赴渤海、黃海北部海域,展開冰情調查和海上突發性搶險救援行動.
1月24日:
1.23日,7名阿勒泰拜克托別村村民在風雪中被困.得知消息後,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立即出動直升機展開救援.經過一整天連續三次飛行搜救,被困人員全部獲救.
2.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近日發表致歉聲明說,該機構2007年發表的一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有關「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融」的表述存在錯誤.
1月25日:
1.環保部今天公布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和20萬噸.2009年全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
2.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國家測繪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包括衛星定位與導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與制圖業在內的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一些地理信息技術與產品已達到或接近當前國際先進水平.
1月26日:
1.新疆阿勒泰:首列火車滿載救災物資運到災區今天,滿載災區百姓急需的救災物資的第一趟列車到達阿勒泰福海火車站.這是鐵路部門為了能及時緩解當地災區物資運輸緊張情況而提前啟動的運輸計劃.
2.雲南採取多種措施抗旱保生產:由於去年9月下旬以來沒有有效降水,目前雲南省將近80%的地區出現嚴重乾旱,260多萬人、11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1月27日:
1.成灌快速鐵路正線軌道全線鋪通:四川災後重建的重大工程項目----成都至都江堰的成灌快速鐵路昨天完成正線軌道鋪設,預計5月1日正式運行.鐵路全長72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
2.我國海平面處於近30年最高位:國家海洋局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近30年來,我國海平面年平均遞增2.6毫米.這一數據為沿海地區制定發展規劃、應對海洋災害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3.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被困貨輪今天上午,正在遼東灣執行冰情調查和破冰救援任務的中國海軍海冰721船接到被封凍在營口海域的「文峰6號」求助,隨即緊急前往營救,採取破冰引航的方法將被困貨船成功解救.
1月28日:
1.三江源:5年生態保護收效明顯:我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5年來,生態退化趨勢明顯緩解,出境水量大幅增加,「中華水塔」功能初步恢復.
2.我國中西部第一條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成功試運行:我國中西部首條高速鐵路,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今天成功試運行.國產「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從西安站至鄭州站,用時1小時48分,最高時速達352公里.
1月29日:
1.水資源統一調度 連續十年黃河不斷流:黃河自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以來,流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連續10年不斷流.據中國水科院和清華大學測算,10年不斷流給供水區增加了3500多億元的GDP和3700多萬噸糧食產量.
2. 中外科學家首次發現帶毛恐龍存在證據:中國、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科學家日前聯合從1.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仍存於現在鳥類羽毛中的兩種黑色素體,這一發現為帶毛恐龍的存在提供了決定性證據.
1月30日:
1. 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出現「雲海奇光」:連續多日降雨的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日前天氣突然放晴,出現翻湧壯闊的雲海景觀.在陽光照射下,天坑濃霧中出現一個圓形光碟,外圍鑲嵌著七色光環,呈現光芒四射的壯觀景象.
1月31日:
1.1月31日凌晨5時36分,四川遂寧市市轄區、重慶市潼南縣交界處發生5.0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
2.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出現零下50.1℃罕見低溫天氣: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今天出現零下50.1℃的罕見超低溫天氣,為大興安嶺地區69年來氣溫最低值.針對這次大范圍降溫,黑龍江各地積極應對,做好供氣、供暖工作,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
2月1日:
1.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大雨巨浪侵襲:受熱帶氣旋和季風影響,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近日接連出現大風暴雨天氣.黃金海岸、陽光海岸等度假勝地浪高超過一米八,部分船隻被損毀.大雨導致昆士蘭州北部主要公路交通中斷,部分城鎮處於爆發洪災的臨界點.
2. 蒙古國遭受雪災 我國提供救援物資今日啟運:中國援助蒙古國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今天從石家莊機場啟運,這批物資包括攜帶型發電機、食品和禦寒棉被等,由3架空軍運輸機6個架次送往蒙古國,另有500噸大米將於近日通過鐵路運輸方式交付蒙方.入冬以來,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大雪和低溫天氣襲擊.
2月2日:
1. 上海世博會將設氣象連動預警.
2. 山西1月份煤炭產量預計同比增長85%.
2月3日:
1.連降暴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高度戒備:由於連續兩天暴雨傾盆,2號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官方統計,但有居民拍攝到了有人被洪水沖走的錄像.暴風雨使得多所學校和多條公路被迫關閉,上萬居民用電中斷.氣象部門提醒當地居民最好不要外出.
2.波蘭面臨近30年來最大雪後水災威脅:波蘭水文地質專家2日警告說,入冬以來波蘭遭遇多年未遇的大雪加寒流天氣,造成積雪難以及時融化,隨著氣候轉暖,冰雪融化,波蘭全國范圍內將面臨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雪後水災威脅.
2月4日:
1.松褐天牛威脅黃山松 黃山緊急清理枯死松樹近7萬株:黃山近期全面清理枯死松樹69530株,並投資近億元,從里向外設置3道防線,防治松褐天牛,保護黃山松的生態安全.
2.進入冬季以來,雲南、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嚴重乾旱,目前當地正全力抗旱救災.
3.日本硫磺島附近海底火山噴發:日本硫磺島近海的一座海底火山3號噴發,導致海面發生大規模海水噴濺,大量濃煙噴涌而出,高度達到約100米.氣象專家表示,這次海底火山噴發可能形成新的火山島.硫磺島附近的海底火山上次噴發是在2005年.
4. 北京將從河北調水3億噸 海水可能成飲用水源:2010年市水務工作會議召開.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透露,今年本市將修訂現有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新辦法有望於年內出台實施,其中針對惡意拖欠水費的用戶,新辦法將明確給予罰款的處理.此外,對偷水、拖欠水費、浪費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嚴格執法,將在媒體上曝光.另據透露,今年本市啟動海水淡化的前期研究工作,海水將有望成為北京市的飲用水源.
2月5日:
1. 遼東灣海冰范圍增至92海里:今天遼東灣海冰浮冰外緣線增至92海里,創今年海冰范圍之最.專家提醒,相關部門應加強防範,關注後續發布的海冰預警信息.
2月6日:
1. 貴州黔南:萬畝梅花盛開:近日,地處貴州黔南的荔波縣萬畝梅花爭相盛開,花香四溢.這里素有十里梅海、萬畝梅林之稱,是我國最大的集中連片野生梅林.
2. 美國中大西洋地區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包括首都華盛頓在內的中大西洋地區5號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國家氣象局預計華盛頓地區降雪量可能創下百年來最高水平,達到76厘米.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政府下令進入緊急狀態.華盛頓地區3個機場取消了5號晚至6號起降的航班,大部分開往華盛頓南部的客運列車停運.
3. 墨西哥暴雨肆虐 至少15人死亡:墨西哥本周以來暴雨肆虐,在過去四天里,一些地區的降雨量超過正常值的八倍.在受災嚴重的米卻肯州和瓜納華托州,洪水沖毀河堤,造成包括5名兒童在內的15人死亡,高速公路被封,因暴雨引發的洪水讓數以千計的家庭受災.
4.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冥王星正在變紅:最近,天文學家通過分析哈勃望遠鏡提供的相關圖像發現,冥王星正在變紅.冥王星大氣中含有很多由碳原子和氫原子組成的甲烷,在太陽風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氫原子逃逸,冥王星表面含碳豐富的區域便呈暗紅色,但專家認為,如此劇烈、快速的變化,目前還很難解釋原因.
2月7日:
1.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貫通: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昨天順利貫通.新寶塔山隧道位於延安市區,全長2166米,是包西鐵路地質最復雜的隧道之一.包西鐵路開通運營後,將以煤炭運輸為主、客貨兼顧.
2.百年難遇暴風雪「凍結」華盛頓:一場近百年罕見的暴風雪從當地時間5號下午起席捲美國中大西洋地區,覆蓋范圍包括弗吉尼亞州至新澤西州南部,首都華盛頓一帶雪情最為嚴重.
3.北極變暖速度快於預期:一個由來自27個國家的37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國際研究項目,日前發布研究結論公報說,北極變暖的速度要快於科學家此前預期.照此速度,北極將在2013年至2030年出現夏季無冰現象,比此前預期的2050年大大提前.
4.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的山頂公園上出現海市蜃樓奇觀,雲霧繚繞的山頂上出現了滄海樓的影子,朦朦朧朧的影子被光環環抱著,時隱時現,每次出現約3到4秒鍾,隨後自然消失.
2月8日:
1.青海柴達木盆地現冬日地氣蒸騰景觀:因地下水增多,地域廣闊,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邊的黨金山口附近,近日出現了地氣蒸騰景觀,遠處的雪山被旺盛的地氣虛化為白色的帳幕,時隱時現.
2.暴風雪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在今年連續多場大雪後,暴風雪近日再次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其中首都布加勒斯特及周邊9個縣受災嚴重,處於大風暴雪橙色警報狀態,所有學校周一停課.全國130條縣級公路關閉,所有國家公路禁止卡車通行,許多列車晚點甚至被臨時取消.惡劣天氣還導致汽車連環相撞等惡性交通事故.
3.巴西:推廣生態農墾可促進亞馬孫雨林保護:巴西政府目前在亞馬孫雨林中推廣的實驗農場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樣板,促進雨林生態保護. 以往,砍樹、燒荒、種草和放牧的破壞性牧墾成為公認的最大雨林殺手.而這些實驗農場採用作物輪種方法,新模式不僅可以延長土地使用時間,還可提高土地生產效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有助於減少亂砍濫伐.
4.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增加土壤二氧化碳釋放量
芬蘭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土壤中被循環利用的有機碳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在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的情況下,土壤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將隨之增加,並遠遠超過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研究人員建議,有關機構在預測氣候變化結果及尋求應對政策時應更細致地考慮這一因素.
2月9日:
1.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雪災:牧民損失慘重蒙古國日前遭遇30年來罕見雪災.據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統計,極端惡劣天氣已造成全國近200萬頭牲畜死亡,牧民可能因此會總共損失300萬到400萬頭牲畜.目前,災區牲畜飼料儲備不足,雖然包括飼料在內的各種救災物資正在緊急運往災區,但由於牧區幾乎都是土路,被雪覆蓋後,運送物資的車隊平均每小時只能行進20多公里.蒙古國政府預計,受災牧民至少需要600萬美元援助
2.「失落的文明」現身巴西亞馬孫叢林:巴西考古學家近日通過研究一些由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發現,巴西亞馬孫叢林中曾存在過一個未知的文明.
2月10日:
1. 阿富汗連日雪崩 死亡人數升至157人:由於連日大雪,位於阿富汗北部帕爾萬省的薩朗山口,從8號開始發生多次雪崩,目前已造成至少157人死亡,約400人受傷.救援隊伍今天早晨從雪崩現場救出6人.由於還有大量人員被困,預計死亡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2月11日:
1.天公作美 「及時雪」暫緩冬奧無雪危機: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在即,10號一場「及時雪」讓冬奧主賽場塞普里斯山面臨的無雪危機暫時得到緩解.不過,由於降雪不夠充分,組委會從別處調雪的工作仍在繼續進行.
2.珍稀隕石有望透露宇宙起源新信息:在法國,一塊曾險些被當成垃圾扔掉的石頭最近被專家鑒定為已有45億年歷史的珍稀隕石,它有望幫助科學家發現一些關於宇宙起源的新信息.這塊隕石重1.3公斤,是一位法國舊貨商人2001年在非洲購買的.
2月12日:
1.廬山、張家界等景區出現霧凇:受雨霧和冷空氣影響,江西廬山和湖南張家界這兩天分別出現了美麗的霧凇景觀,處處「玉樹瓊枝」,迎風搖擺中透出清新雅緻、美不勝收的雪景.
2.湖南:鳳凰春早梅花開:「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正值臘月時節,湖南鳳凰古城中的梅花紛紛提前綻放,由於當地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導致梅花花期提早了半個月.
3.突降暴雨 墨爾本大范圍交通癱瘓:澳大利亞墨爾本市11號晚高峰時段突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大水沖毀一些城市基礎設施,造成大范圍交通癱瘓,很多人被困在路上.政府救援部門共接到700多個求救電話.到今天早晨,仍有1500戶家庭沒有恢復電力供應.
2月13日:
1. 新疆西部、西藏東部、青藏高原東部、西北地區東部大部、山西南部、黃淮西部和南部、江淮大部、江漢大部、湖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安徽南部局地有大雪;江南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江西東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貴州中部的局部地區有凍雨.
2月14日:
1.春節期間 南方多雨雪受冷空氣影響,從昨晚開始,上海、安徽,江蘇、浙江、湖北、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明顯的降雨或降雪天氣.除夕之夜,瑞雪適時光臨了上海、南京,飛舞的雪花和綻放的禮花將夜空點綴得分外絢爛.但隨著積雪變厚,環衛工人清掃爆竹屑的難度大大增加.根據江蘇省氣象局今天凌晨發布的暴雪藍色預警,未來三天,南京仍將以雨雪天氣為主.在此次冷空氣過程中,安徽省共有70多個縣市出現了積雪,安慶、蚌埠等地的輪渡交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月15日:
1.敦煌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敦煌市在日前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其中包括極有價值的3處漢代烽燧和1處漢唐古墓群,出土了一批簡牘、絲綢等物件.
2.南方降雪減弱 北方大風降溫:繼除夕夜"飛雪拜年"後,今天飛揚的雪花依然在南方部分地區停留,增加了喜慶的年味兒.不過,降雪也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影響.浙江北部、江蘇蘇北和淮河以南地區,普遍出現積雪,安徽、貴州部分道路出現結冰情況.目前,這些地區正在協調各方力量,疏通結冰道路.受雨雪天氣影響,部分公路和民航客流轉向鐵路,湖北和蘇皖地區的鐵路客流預計增長10%.據中央氣象台監測,目前,南方降雪趨勢開始減弱,北方部分地區出現4--5級大風,氣溫隨之下降了4--6攝氏度.
2月16日:
1.黃渤海海冰冰情呈緩解趨勢: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今天16時發布的海冰警報顯示,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98海里,較昨天縮短2海里;黃海北部,渤海灣和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比昨天縮短了6到7海里.據預測未來5天,黃渤海海冰冰情將呈減緩趨勢.
2.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發生百餘起泥石流: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區發生100多起泥石流.在小鎮馬耶拉托,15號,200多戶居民因泥石流緊急撤離,雖然無人受傷,但多處房屋被泥石流吞沒.
3.巴西「清潔海灘運動」還自然潔凈本色:為改變垃圾眾多的現狀,巴西里約熱內盧地方政府日前在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建起「垃圾數量公示牌」,希望對遊客起到警示作用.里約熱內盧是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巴西政府希望通過海灘「清潔運動」,讓更多民眾養成對環境的自覺維護意識,打造清潔的市容市貌.
2月17日:
1.新疆:塔河油田發現一億噸稀油油藏:春節期間,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塔河油田發現了一個1億噸級的稀油油藏,為塔河油田2015年實現年產原油1000萬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遼寧興建全球最大沼氣發電項目:全球最大的沼氣發電項目日前在遼寧法庫縣動工興建.項目計劃利用當地奶牛業產生的糞便,建設17個沼氣發電工程,年產沼氣3億立方米,年發電總量6億千瓦時.
3.節後春運高峰來臨 鐵路客流逐步升溫.
4.海地地震破壞程度超印度洋海嘯:美洲開發銀行16號發表報告,認定海地地震的破壞程度遠超2004年印度洋海嘯,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一次自然災害.報告估計,包括重建費用在內,與海地地震相關的經濟損失介於8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海地官員估計,地震造成至少21萬7千人遇難.
5.預測顯示今年日本櫻花季較往年提早一周:日本氣象廳今年首次將預測櫻花花期的工作委派給民營的氣象機構.根據三家民營氣象機構15日提供的預測數據,今年日本各地櫻花的開放時間要比往年提早一周左右.
2月18日:
1.廣深港高速鐵路首段軌道板鋪設完工:春節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廣深港高速鐵路廣州南站屏山涌段軌道板鋪設完工,為廣深港高鐵廣州至深圳段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2.中國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程兵大隊官兵,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在世界極度貧水地區--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打出第一口可直接飲用的水井.
3.中俄交界今天發生6.5級地震: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今天上午9時13分,在我國與俄羅斯交界靠近吉林省琿春市的地方發生6.5級地震,目前沒有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此次地震震源較深,地震專家表示不會造成較大破壞性影響.
4. 張家界疑似虎照可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貓.
2月19日:
1.新疆:「鬧海風」襲擊吉木乃:2月17日晚,新疆阿勒泰通往吉木乃的229省道上,20多輛汽車、121名群眾遭遇「鬧海風」襲擊,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官兵緊急前往救援,奮戰13小時將受困群眾全部成功救出.鬧海風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之一,是大風經峽谷擠壓形成的迴流性強風,並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氣.
2.四川雙流機場遭遇今年首場大霧:四川成都雙流機場今天遭遇新年首場大霧,造成機場關閉4個多小時,113個進出港航班延誤,上萬名旅客受影響,下午4點後航班逐漸恢復正常.
3.香格里拉:乾旱六月後迎來第一場瑞雪:遭遇60年未遇的重大乾旱的雲南香格里拉昨天迎來今年的第一場雪,當地森林火險指數和旱情得到了降低和緩解的同時,還給香格里拉帶來美不勝收的皚皚雪景.
2月20日:
1.江西開展新春萬人植樹活動: 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江西南昌數萬幹部群眾種下了銀杏、桂花等樹木共一百萬株,以實際行動共建「森林城鄉、花園南昌」.江西新春植樹活動已連續開展了9年,共植樹7200多萬株.
2.暴風雨侵襲葡萄牙馬德拉島.
3.節後返程高峰來臨 各地力保安全有序:春節長假結束,公路、鐵路、航運迎來客流高峰,各地採取措施,確保運輸安全有序.南下廣東的旅客中,主要是來自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以每趟列車載客2000人計算,高峰時期,廣州火車站每小時到達客流人數超過3萬人,廣州站設置了7條通道檢驗回程車票,同時警方也加派人手確保站場治安.

㈤ 2018最新地理新聞

1月22日:
1.皖江城市帶,城市產業轉移規劃受國務院批復
2.新疆阿勒泰緊急調用直升機就被大雪圍困的病人和牧民
3.中國國際救援人員在海地有序開展工作
1月23日:
受強冷空氣影響,渤海、黃海北部海冰冰情進一步加重,有關部門採取措施保障海上航運安全.今天,海軍冰情調查隊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港啟航,赴渤海、黃海北部海域,展開冰情調查和海上突發性搶險救援行動.
1月24日:
1.23日,7名阿勒泰拜克托別村村民在風雪中被困.得知消息後,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立即出動直升機展開救援.經過一整天連續三次飛行搜救,被困人員全部獲救.
2.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近日發表致歉聲明說,該機構2007年發表的一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有關「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融」的表述存在錯誤.
1月25日:
1.環保部今天公布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和20萬噸.2009年全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
2.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國家測繪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包括衛星定位與導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與制圖業在內的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一些地理信息技術與產品已達到或接近當前國際先進水平.
1月26日:
1.新疆阿勒泰:首列火車滿載救災物資運到災區今天,滿載災區百姓急需的救災物資的第一趟列車到達阿勒泰福海火車站.這是鐵路部門為了能及時緩解當地災區物資運輸緊張情況而提前啟動的運輸計劃.
2.雲南採取多種措施抗旱保生產:由於去年9月下旬以來沒有有效降水,目前雲南省將近80%的地區出現嚴重乾旱,260多萬人、11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1月27日:
1.成灌快速鐵路正線軌道全線鋪通:四川災後重建的重大工程項目----成都至都江堰的成灌快速鐵路昨天完成正線軌道鋪設,預計5月1日正式運行.鐵路全長72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
2.我國海平面處於近30年最高位:國家海洋局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近30年來,我國海平面年平均遞增2.6毫米.這一數據為沿海地區制定發展規劃、應對海洋災害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3.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被困貨輪今天上午,正在遼東灣執行冰情調查和破冰救援任務的中國海軍海冰721船接到被封凍在營口海域的「文峰6號」求助,隨即緊急前往營救,採取破冰引航的方法將被困貨船成功解救.
1月28日:
1.三江源:5年生態保護收效明顯:我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5年來,生態退化趨勢明顯緩解,出境水量大幅增加,「中華水塔」功能初步恢復.
2.我國中西部第一條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成功試運行:我國中西部首條高速鐵路,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今天成功試運行.國產「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從西安站至鄭州站,用時1小時48分,最高時速達352公里.
1月29日:
1.水資源統一調度 連續十年黃河不斷流:黃河自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以來,流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連續10年不斷流.據中國水科院和清華大學測算,10年不斷流給供水區增加了3500多億元的GDP和3700多萬噸糧食產量.
2. 中外科學家首次發現帶毛恐龍存在證據:中國、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科學家日前聯合從1.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仍存於現在鳥類羽毛中的兩種黑色素體,這一發現為帶毛恐龍的存在提供了決定性證據.
1月30日:
1. 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出現「雲海奇光」:連續多日降雨的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日前天氣突然放晴,出現翻湧壯闊的雲海景觀.在陽光照射下,天坑濃霧中出現一個圓形光碟,外圍鑲嵌著七色光環,呈現光芒四射的壯觀景象.
1月31日:
1.1月31日凌晨5時36分,四川遂寧市市轄區、重慶市潼南縣交界處發生5.0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
2.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出現零下50.1℃罕見低溫天氣: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今天出現零下50.1℃的罕見超低溫天氣,為大興安嶺地區69年來氣溫最低值.針對這次大范圍降溫,黑龍江各地積極應對,做好供氣、供暖工作,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
2月1日:
1.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大雨巨浪侵襲:受熱帶氣旋和季風影響,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近日接連出現大風暴雨天氣.黃金海岸、陽光海岸等度假勝地浪高超過一米八,部分船隻被損毀.大雨導致昆士蘭州北部主要公路交通中斷,部分城鎮處於爆發洪災的臨界點.
2. 蒙古國遭受雪災 我國提供救援物資今日啟運:中國援助蒙古國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今天從石家莊機場啟運,這批物資包括攜帶型發電機、食品和禦寒棉被等,由3架空軍運輸機6個架次送往蒙古國,另有500噸大米將於近日通過鐵路運輸方式交付蒙方.入冬以來,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大雪和低溫天氣襲擊.
2月2日:
1. 上海世博會將設氣象連動預警.
2. 山西1月份煤炭產量預計同比增長85%.
2月3日:
1.連降暴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高度戒備:由於連續兩天暴雨傾盆,2號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官方統計,但有居民拍攝到了有人被洪水沖走的錄像.暴風雨使得多所學校和多條公路被迫關閉,上萬居民用電中斷.氣象部門提醒當地居民最好不要外出.
2.波蘭面臨近30年來最大雪後水災威脅:波蘭水文地質專家2日警告說,入冬以來波蘭遭遇多年未遇的大雪加寒流天氣,造成積雪難以及時融化,隨著氣候轉暖,冰雪融化,波蘭全國范圍內將面臨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雪後水災威脅.
2月4日:
1.松褐天牛威脅黃山松 黃山緊急清理枯死松樹近7萬株:黃山近期全面清理枯死松樹69530株,並投資近億元,從里向外設置3道防線,防治松褐天牛,保護黃山松的生態安全.
2.進入冬季以來,雲南、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嚴重乾旱,目前當地正全力抗旱救災.
3.日本硫磺島附近海底火山噴發:日本硫磺島近海的一座海底火山3號噴發,導致海面發生大規模海水噴濺,大量濃煙噴涌而出,高度達到約100米.氣象專家表示,這次海底火山噴發可能形成新的火山島.硫磺島附近的海底火山上次噴發是在2005年.
4. 北京將從河北調水3億噸 海水可能成飲用水源:2010年市水務工作會議召開.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透露,今年本市將修訂現有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新辦法有望於年內出台實施,其中針對惡意拖欠水費的用戶,新辦法將明確給予罰款的處理.此外,對偷水、拖欠水費、浪費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嚴格執法,將在媒體上曝光.另據透露,今年本市啟動海水淡化的前期研究工作,海水將有望成為北京市的飲用水源.
2月5日:
1. 遼東灣海冰范圍增至92海里:今天遼東灣海冰浮冰外緣線增至92海里,創今年海冰范圍之最.專家提醒,相關部門應加強防範,關注後續發布的海冰預警信息.
2月6日:
1. 貴州黔南:萬畝梅花盛開:近日,地處貴州黔南的荔波縣萬畝梅花爭相盛開,花香四溢.這里素有十里梅海、萬畝梅林之稱,是我國最大的集中連片野生梅林.
2. 美國中大西洋地區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包括首都華盛頓在內的中大西洋地區5號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國家氣象局預計華盛頓地區降雪量可能創下百年來最高水平,達到76厘米.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政府下令進入緊急狀態.華盛頓地區3個機場取消了5號晚至6號起降的航班,大部分開往華盛頓南部的客運列車停運.
3. 墨西哥暴雨肆虐 至少15人死亡:墨西哥本周以來暴雨肆虐,在過去四天里,一些地區的降雨量超過正常值的八倍.在受災嚴重的米卻肯州和瓜納華托州,洪水沖毀河堤,造成包括5名兒童在內的15人死亡,高速公路被封,因暴雨引發的洪水讓數以千計的家庭受災.
4.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冥王星正在變紅:最近,天文學家通過分析哈勃望遠鏡提供的相關圖像發現,冥王星正在變紅.冥王星大氣中含有很多由碳原子和氫原子組成的甲烷,在太陽風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氫原子逃逸,冥王星表面含碳豐富的區域便呈暗紅色,但專家認為,如此劇烈、快速的變化,目前還很難解釋原因.
2月7日:
1.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貫通: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昨天順利貫通.新寶塔山隧道位於延安市區,全長2166米,是包西鐵路地質最復雜的隧道之一.包西鐵路開通運營後,將以煤炭運輸為主、客貨兼顧.
2.百年難遇暴風雪「凍結」華盛頓:一場近百年罕見的暴風雪從當地時間5號下午起席捲美國中大西洋地區,覆蓋范圍包括弗吉尼亞州至新澤西州南部,首都華盛頓一帶雪情最為嚴重.
3.北極變暖速度快於預期:一個由來自27個國家的37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國際研究項目,日前發布研究結論公報說,北極變暖的速度要快於科學家此前預期.照此速度,北極將在2013年至2030年出現夏季無冰現象,比此前預期的2050年大大提前.
4.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的山頂公園上出現海市蜃樓奇觀,雲霧繚繞的山頂上出現了滄海樓的影子,朦朦朧朧的影子被光環環抱著,時隱時現,每次出現約3到4秒鍾,隨後自然消失.
2月8日:
1.青海柴達木盆地現冬日地氣蒸騰景觀:因地下水增多,地域廣闊,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邊的黨金山口附近,近日出現了地氣蒸騰景觀,遠處的雪山被旺盛的地氣虛化為白色的帳幕,時隱時現.
2.暴風雪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在今年連續多場大雪後,暴風雪近日再次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其中首都布加勒斯特及周邊9個縣受災嚴重,處於大風暴雪橙色警報狀態,所有學校周一停課.全國130條縣級公路關閉,所有國家公路禁止卡車通行,許多列車晚點甚至被臨時取消.惡劣天氣還導致汽車連環相撞等惡性交通事故.
3.巴西:推廣生態農墾可促進亞馬孫雨林保護:巴西政府目前在亞馬孫雨林中推廣的實驗農場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樣板,促進雨林生態保護. 以往,砍樹、燒荒、種草和放牧的破壞性牧墾成為公認的最大雨林殺手.而這些實驗農場採用作物輪種方法,新模式不僅可以延長土地使用時間,還可提高土地生產效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有助於減少亂砍濫伐.
4.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增加土壤二氧化碳釋放量
芬蘭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土壤中被循環利用的有機碳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在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的情況下,土壤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將隨之增加,並遠遠超過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研究人員建議,有關機構在預測氣候變化結果及尋求應對政策時應更細致地考慮這一因素.
2月9日:
1.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雪災:牧民損失慘重蒙古國日前遭遇30年來罕見雪災.據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統計,極端惡劣天氣已造成全國近200萬頭牲畜死亡,牧民可能因此會總共損失300萬到400萬頭牲畜.目前,災區牲畜飼料儲備不足,雖然包括飼料在內的各種救災物資正在緊急運往災區,但由於牧區幾乎都是土路,被雪覆蓋後,運送物資的車隊平均每小時只能行進20多公里.蒙古國政府預計,受災牧民至少需要600萬美元援助
2.「失落的文明」現身巴西亞馬孫叢林:巴西考古學家近日通過研究一些由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發現,巴西亞馬孫叢林中曾存在過一個未知的文明.
2月10日:
1. 阿富汗連日雪崩 死亡人數升至157人:由於連日大雪,位於阿富汗北部帕爾萬省的薩朗山口,從8號開始發生多次雪崩,目前已造成至少157人死亡,約400人受傷.救援隊伍今天早晨從雪崩現場救出6人.由於還有大量人員被困,預計死亡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2月11日:
1.天公作美 「及時雪」暫緩冬奧無雪危機: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在即,10號一場「及時雪」讓冬奧主賽場塞普里斯山面臨的無雪危機暫時得到緩解.不過,由於降雪不夠充分,組委會從別處調雪的工作仍在繼續進行.
2.珍稀隕石有望透露宇宙起源新信息:在法國,一塊曾險些被當成垃圾扔掉的石頭最近被專家鑒定為已有45億年歷史的珍稀隕石,它有望幫助科學家發現一些關於宇宙起源的新信息.這塊隕石重1.3公斤,是一位法國舊貨商人2001年在非洲購買的.
2月12日:
1.廬山、張家界等景區出現霧凇:受雨霧和冷空氣影響,江西廬山和湖南張家界這兩天分別出現了美麗的霧凇景觀,處處「玉樹瓊枝」,迎風搖擺中透出清新雅緻、美不勝收的雪景.
2.湖南:鳳凰春早梅花開:「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正值臘月時節,湖南鳳凰古城中的梅花紛紛提前綻放,由於當地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導致梅花花期提早了半個月.
3.突降暴雨 墨爾本大范圍交通癱瘓:澳大利亞墨爾本市11號晚高峰時段突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大水沖毀一些城市基礎設施,造成大范圍交通癱瘓,很多人被困在路上.政府救援部門共接到700多個求救電話.到今天早晨,仍有1500戶家庭沒有恢復電力供應.
2月13日:
1. 新疆西部、西藏東部、青藏高原東部、西北地區東部大部、山西南部、黃淮西部和南部、江淮大部、江漢大部、湖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安徽南部局地有大雪;江南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江西東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貴州中部的局部地區有凍雨.
2月14日:
1.春節期間 南方多雨雪受冷空氣影響,從昨晚開始,上海、安徽,江蘇、浙江、湖北、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明顯的降雨或降雪天氣.除夕之夜,瑞雪適時光臨了上海、南京,飛舞的雪花和綻放的禮花將夜空點綴得分外絢爛.但隨著積雪變厚,環衛工人清掃爆竹屑的難度大大增加.根據江蘇省氣象局今天凌晨發布的暴雪藍色預警,未來三天,南京仍將以雨雪天氣為主.在此次冷空氣過程中,安徽省共有70多個縣市出現了積雪,安慶、蚌埠等地的輪渡交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月15日:
1.敦煌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敦煌市在日前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其中包括極有價值的3處漢代烽燧和1處漢唐古墓群,出土了一批簡牘、絲綢等物件.
2.南方降雪減弱 北方大風降溫:繼除夕夜"飛雪拜年"後,今天飛揚的雪花依然在南方部分地區停留,增加了喜慶的年味兒.不過,降雪也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影響.浙江北部、江蘇蘇北和淮河以南地區,普遍出現積雪,安徽、貴州部分道路出現結冰情況.目前,這些地區正在協調各方力量,疏通結冰道路.受雨雪天氣影響,部分公路和民航客流轉向鐵路,湖北和蘇皖地區的鐵路客流預計增長10%.據中央氣象台監測,目前,南方降雪趨勢開始減弱,北方部分地區出現4--5級大風,氣溫隨之下降了4--6攝氏度.
2月16日:
1.黃渤海海冰冰情呈緩解趨勢: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今天16時發布的海冰警報顯示,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98海里,較昨天縮短2海里;黃海北部,渤海灣和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比昨天縮短了6到7海里.據預測未來5天,黃渤海海冰冰情將呈減緩趨勢.
2.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發生百餘起泥石流: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區發生100多起泥石流.在小鎮馬耶拉托,15號,200多戶居民因泥石流緊急撤離,雖然無人受傷,但多處房屋被泥石流吞沒.
3.巴西「清潔海灘運動」還自然潔凈本色:為改變垃圾眾多的現狀,巴西里約熱內盧地方政府日前在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建起「垃圾數量公示牌」,希望對遊客起到警示作用.里約熱內盧是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巴西政府希望通過海灘「清潔運動」,讓更多民眾養成對環境的自覺維護意識,打造清潔的市容市貌.
2月17日:
1.新疆:塔河油田發現一億噸稀油油藏:春節期間,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塔河油田發現了一個1億噸級的稀油油藏,為塔河油田2015年實現年產原油1000萬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遼寧興建全球最大沼氣發電項目:全球最大的沼氣發電項目日前在遼寧法庫縣動工興建.項目計劃利用當地奶牛業產生的糞便,建設17個沼氣發電工程,年產沼氣3億立方米,年發電總量6億千瓦時.
3.節後春運高峰來臨 鐵路客流逐步升溫.
4.海地地震破壞程度超印度洋海嘯:美洲開發銀行16號發表報告,認定海地地震的破壞程度遠超2004年印度洋海嘯,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一次自然災害.報告估計,包括重建費用在內,與海地地震相關的經濟損失介於8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海地官員估計,地震造成至少21萬7千人遇難.
5.預測顯示今年日本櫻花季較往年提早一周:日本氣象廳今年首次將預測櫻花花期的工作委派給民營的氣象機構.根據三家民營氣象機構15日提供的預測數據,今年日本各地櫻花的開放時間要比往年提早一周左右.
2月18日:
1.廣深港高速鐵路首段軌道板鋪設完工:春節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廣深港高速鐵路廣州南站屏山涌段軌道板鋪設完工,為廣深港高鐵廣州至深圳段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2.中國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程兵大隊官兵,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在世界極度貧水地區--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打出第一口可直接飲用的水井.
3.中俄交界今天發生6.5級地震: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今天上午9時13分,在我國與俄羅斯交界靠近吉林省琿春市的地方發生6.5級地震,目前沒有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此次地震震源較深,地震專家表示不會造成較大破壞性影響.
4. 張家界疑似虎照可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貓.
2月19日:
1.新疆:「鬧海風」襲擊吉木乃:2月17日晚,新疆阿勒泰通往吉木乃的229省道上,20多輛汽車、121名群眾遭遇「鬧海風」襲擊,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官兵緊急前往救援,奮戰13小時將受困群眾全部成功救出.鬧海風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之一,是大風經峽谷擠壓形成的迴流性強風,並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氣.
2.四川雙流機場遭遇今年首場大霧:四川成都雙流機場今天遭遇新年首場大霧,造成機場關閉4個多小時,113個進出港航班延誤,上萬名旅客受影響,下午4點後航班逐漸恢復正常.
3.香格里拉:乾旱六月後迎來第一場瑞雪:遭遇60年未遇的重大乾旱的雲南香格里拉昨天迎來今年的第一場雪,當地森林火險指數和旱情得到了降低和緩解的同時,還給香格里拉帶來美不勝收的皚皚雪景.
2月20日:
1.江西開展新春萬人植樹活動: 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江西南昌數萬幹部群眾種下了銀杏、桂花等樹木共一百萬株,以實際行動共建「森林城鄉、花園南昌」.江西新春植樹活動已連續開展了9年,共植樹7200多萬株.
2.暴風雨侵襲葡萄牙馬德拉島.
3.節後返程高峰來臨 各地力保安全有序:春節長假結束,公路、鐵路、航運迎來客流高峰,各地採取措施,確保運輸安全有序.南下廣東的旅客中,主要是來自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以每趟列車載客2000人計算,高峰時期,廣州火車站每小時到達客流人數超過3萬人,廣州站設置了7條通道檢驗回程車票,同時警方也加派人手確保站場治安

㈥ 2019年新聞地理。

2019年1月28日,一場寒流抄為美國西部以及東北部各州帶來了大幅降溫和降雪。根據美國氣象部門檢測,在中西部明尼蘇達州和南達科塔州等部分地區達到零下45攝氏度,而在29日和31日之間,芝加哥可能遭遇零下44攝氏度的低溫,甚至有可能在30日打破有史以來最低溫記錄。
該現象可能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引起寒帶噴射氣流「極地渦旋」的變化,並將極地的空氣推向低緯地區,導致美國大片地區出現極寒天氣。

㈦ 有關地理的新聞

你們的作業很無聊

8月8日,莫拉克台風登陸台灣,台灣遭受半個世紀以來最專嚴重的自然災害,受到經濟屬、文化等多方面重創。連續的大雨造成台灣南部部分山體坍塌、泥石流,導致398人的村莊被滅村。
馬英九向所有台灣人民公開道歉,稱自己對此次事件負全責。
兩岸三地的同胞們聞訊紛紛捐錢捐物,馳援台灣受災同胞。香港娛樂圈也迅速通過義演的方式籌集錢款幫助台灣人民渡過難關。今(8月20日)晚,五個頻道(東方、江蘇、湖南、浙江、深圳衛視)將共同直播「跨越海峽的愛心」大型賑災晚會,發動大家捐錢捐物,幫助災民早日重建家園。

個人認為後面一大半是廢話,跟地理一毛關系都沒有。你就圍繞第一段寫寫吧,自己查查新聞(已經算舊聞了),我只能告訴你個大概,200字還得你自己補充。

㈧ 5條重要的地理新聞!@

【中國黃渤海海冰3.58萬平方公里 渤海四成被覆蓋】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最新消息說,24日,中國黃渤海海冰面積已達3.5793萬平方公里。渤海浮冰面積達3.16萬平方公里,渤海40%的面積為海冰覆蓋。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台24日發布萊州灣海冰黃色警報,遼東灣海冰藍色警報。
一是氣候原因:低溫天氣造成的,並連續出現歷史性的低溫;二是渤海本身的結構特點決定的,這里大陸架、海灘較淺,易結冰;同時多條淡水河流匯入此海域,海水比重較小,更易結冰。

▄【┻═┳一
【氣象專家稱全球暖化致極端天氣 或20年一遇】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台灣《聯合晚報》18日報道,氣象專家稱2010年是「極端天氣年」,極端現象持續到新年度,澳洲出現百年一見的大水、巴西泥石流造成670多人喪生、斯里蘭卡有36萬人因洪水無家可歸,中國、日本、韓國都出現數十年來最低溫。
今冬全球極端天氣層出不窮。北半球異常天氣源自北極冷風,南半球則主要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隨著全球暖化,以往百年難得一遇的極端天氣,將可能縮短時間發生。

▄【┻═┳一
中國氣象局監測顯示,去年10月以來,華北、黃淮、江淮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其中山東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不足10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華北中南部和黃淮、江淮大部降水量偏少5~9成,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6省區域平均降水量僅44.2毫米,為1971年以來最少。
由於降水量顯著偏少,連續無有效降水時間長,致使黃淮、華北氣象乾旱迅速發展。目前,華北東部和南部、黃淮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氣象乾旱,河南大部、山東大部、蘇皖北部達重旱或特旱等級。

∝╬══→
據四川地震台網測定,昨日11時37分,雅安市石棉縣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專家介紹,這不是5.12地震的餘震。據了解,石棉縣地處川滇東邊界斷裂上的安寧河斷裂帶,這條斷裂帶長200多公里,為南北走向,從石棉一直向南延伸到冕寧、西昌。另悉,2008年6月,石棉縣曾發生一次4.2級地震。

▄【┳一·

據廣東天文學會預告:今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珠江三角洲特大咸潮將會再次卷土重來。

造成這次特大咸潮卷土重來的天文因素是:一月二十五日,月球運行到地球南回歸線的上空,從而出現「回歸大潮」;一月二十九日,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朔),從而形成「朔望大潮」;一月三十日,月球距離地球最近,從而發生「近地大潮」。這三個大潮在短時間內匯合和疊加,使咸潮上溯珠江相當顯著。
造成這次特大咸潮卷土重來的氣象因素是:廣州地區從去年九月至今年一月,連續五個月的雨量比常年明顯偏少。
造成這次特大咸潮卷土重來的水文因素是:珠江上游來水銳減。

㈨ 2019年的地理新聞5條

2019年1月28日,一場寒流為美國西部以及東北部各州帶來了大幅降溫和降雪。根據內美國氣象部門檢測,在中西容部明尼蘇達州和南達科塔州等部分地區達到零下45攝氏度,而在29日和31日之間,芝加哥可能遭遇零下44攝氏度的低溫,甚至有可能在30日打破有史以來最低溫記錄。

該現象可能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引起寒帶噴射氣流「極地渦旋」的變化,並將極地的空氣推向低緯地區,導致美國大片地區出現極寒天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