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保護的建議

地理環境保護的建議

發布時間: 2021-02-24 11:44:57

㈠ 保護環境的建議 3條

保護環境的建議:

1、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2、人人關心環境質量,人人參與環境保護。

3、愛祖國,護綠化,保清潔,愛家園。

(1)地理環境保護的建議擴展閱讀:

保護環境的主要內容:

1、防止污染

防止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化學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

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破壞

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

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3、自然保護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

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㈡ 保護環境小建議

1、不濫砍濫伐樹木,不隨意毀壞自然資源;

2、盡量節約紙張,不把沒用完的筆記本隨意扔進垃圾筒筒;

3、隨手關緊關好水龍頭,一學浪費一滴自來水;

4、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5、不隨地亂扔垃圾,特別是廢舊電池及塑料袋;

6、不污染水資源,不把臟水、廢水和有毒物質倒入河中,保護水中小生命;

7、隨手關閉電源,人不在時不開啟電燈、電視等家用電器,盡量節約每一度電;

8、不濫捕濫殺野生動物,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2)地理環境保護的建議擴展閱讀

踐行低碳生活,保護共同家園:

1、關注生態環境

關注環境質量、自然生態和能源資源狀況,了解政府和企業發布的生態環境信息,學習生態環境科學、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健康風險防範等方面知識,樹立良好的生態價值觀,提升自身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文明素養。

2、節約能源資源

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夏季不低於26度,冬季不高於20度,及時關閉電器電源,多走樓梯少乘電梯,人走關燈,一水多用,節約用紙,按需點餐不浪費。

3、踐行綠色消費

優先選擇綠色產品,盡量購買耐用品,少購買使用一次性用品和過度包裝商品,不跟風購買更新換代快的電子產品,外出自帶購物袋、水杯等,閑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贈。

4、選擇低碳出行

優先步行、騎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車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或節能型汽車。

㈢ 關於保護環境的建議

環境保護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有效利用能源、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安全生產事故頻次,防止突發環境事件,確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制定並執行環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我國民生工程的關注點。
中國化工業價值鏈的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顯赫的地位,但是,環境污染問題,在化工領域尤其是中小化工企業存在的問題,是不可懈怠和輕視的;改善化工安全生產和化學品安全管理體系,增強企業安全防患意識,提升環保部門的環境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採取治理和應對突發環境事故,是當前急不可待的任務。
我們能夠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和企業成功經驗,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提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能力,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地區區域性經濟發展中,已經注意到了本位主義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所帶來的最終惡果,國家環保總局(現環保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的清潔生產運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示範項目,以促進中小型企業的認知和意識,足有收效。
安全地生產、清潔地生產,企業的獲益包括:提高安全生產、環保能力,降低事故、員工受傷和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以及改善與加強當地社區、工業、價值鏈、買方市場的綜合效益,相關經驗將作為成功案例,為中國企業的環保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國際勞工組織估計,1.6億人在受到包括環境問題在內的各種影響,每年約有230萬男子和婦女與工作有關,包括近36萬死亡事故,估計有195萬宗與工作有關的疾病的疾病死亡。對於生病的工人的保護,疾病和損傷引起的就業 -不僅是勞工權利,而且是一項基本人權。
對於中國,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不危及後代人的利益,政府,地方政府和業界應制定和實施更加嚴厲的安全生產、清潔生產、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等法規和政策,以減少對中國本土、人類環境的污染。
我建議,國家對環境保護問題,包括環境污染的防治與控制、自然生態保護、核安全監管、環境安全保護等,政策應當先行。對於以省級主要領導執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也應當充分利用經濟杠桿策略,過去比較注重經濟份額的考量,以「政績」應迅速轉為對國家法規和政策執行力的考量,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過程。

㈣ 生態環境地質保護建議

區內國土資源,如固體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地質資源(旅遊地質資源)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利用。資源的開發利用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居環境的改善作出了積極的、巨大的貢獻,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局部的生態環境地質問題,如礦山開發造成的土地沙化、土地利用不當造成的水土流失、旅遊地質過度開發造成的自然景觀的破壞、地下水開采造成的地下水下降漏斗等。據生態環境地質質量評價結果,盡管區內生態環境地質質量較好,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生態環境的因素。地質災害已形成影響生態環境地質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重視和保護生態環境地質條件是生態省建設必然之勢。

國內外研究成果表明,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待於政策、法律、法規的建設與完善,有待於政府決策,管理部門的科學規劃、嚴格執法,其次是加強群眾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及採取專業的防護措施。根據本地區的地質環境狀況及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提出如下生態環境地質保護建議。

(1)政府應重視與加強對生態環境的管理,制定地方性的地下水資源保護或地下水水源地保護、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環境地質問題與地質災害治理、地質環境保護等有關法律、法規,從法治的角度管理生態環境建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2)做好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對礦業、工業、農業、海水養殖業、旅遊業等行業做到合理開發利用。旅遊地質資源開發規劃要綜合評價其開發價值和條件,評價旅遊地質資源的功能、質量、生態系統以及景點的地域組合和環境容量,使有限的旅遊地質資源在良好的生態系統中發揮最大限度的效益;礦山開采必須做到采礦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做好礦業發展與環境恢復治理的整體規劃;土地的耕作必須採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禁止在坡度大於25°的山地丘陵開墾山坡,做好水源林與生態林的保護工作。

(3)對地質環境問題趨於惡化的地區應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具體如下。

①在南渡江中游流域、文瀾河中游流域、寶陵河的下游流域的水土流失災害區,及時採用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災害,植樹種草,封山育林,使治理區迅速被植被覆蓋。在澄邁金江、山口和臨高南定、瓊山區東山鎮溝蝕嚴重的地段修建堤壩,攔蓄泥沙,阻止溝蝕的發展。

這些流域的山前剝蝕堆積台地區是水土流失易發區,要加強土地利用的規劃,保持合理的植被覆蓋率;採用科學的耕作方式,如梯田耕作等,避免新的水土流失的發生。

②在東北部東部文昌市、萬寧、海瓊市海岸帶石英砂鈦鐵礦開采區,應加快復墾工程的進度,做到開采與復墾結合,在沙化區植樹種草,治理沙化,恢復綠色生態生機。

③科學規劃海水養殖業的布局,加強海水養殖業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阻止以破壞海岸防護林和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為代價的養殖業的發展,防護林斷鏈區段,應迅速植樹修補。加強海水養殖池防滲漏保護措施,避免海水滲漏對地下水的污染,同時加強海水養殖業的水質污染監測。

④合理規劃開采地下水資源。雖然目前地下水開采程度較低,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大部分市縣將呈現不同程度的缺水狀況。缺水狀況的出現勢必增加地下水的開采量,因此,要合理控制地下水的開采規模與開采量,避免海水入侵與地面沉降災害的發生。海口市中心承壓水開采井密度較大的區域,應控制開采量的增加,逐漸往外圍方向轉移地下水開采井,讓水位恢復上升。

⑤隨著海岸帶經濟的發展,港口、旅遊區、養殖業等大規模建設使海防林、海岸護岸工程、淺海珊瑚等遭到破壞,引發海岸侵蝕作用加劇,因此在海岸帶開發建設中應做好海岸線的保護工作。

(4)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系統,及時、有效地監測海岸侵蝕、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預防、減少環境地質問題與地質災害的危害。

(5)進一步加強海岸帶海水養殖、熱帶農業、工業發展、礦產開發生態環境恢復等生態環境地質專題研究,為海南生態產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6)加強生態環境地質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政府部門、企業和民眾的生態環境地質保護意識,普及全民生態環境地質保護知識,使生態環境地質保護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加強群測群防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高生態地質環境保護水平。

(7)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環境地質保護體系,制定完善的生態環境地質保護技術標准,建立由省級、縣(市)級法規組成的法規體系和省級標准、縣(市)級標准組成的標准體系,實現生態環境地質保護的法規化和規范化。

(8)把生態省建設與生態環境地質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地方經濟的良性發展。把生態環境地質保護工作納入當地政府的日常工作內容,生態環境地質恢復治理經費納入當年地方的財政預算中,使生態環境地質保護工作進入制度化和法制化。

㈤ 保護環境的五條建議

1、不濫砍濫來伐樹木,不隨意源毀壞自然資源。

2、盡量節約紙張,不把沒用完的筆記本隨意扔進垃圾筒筒。

3、隨手關緊關好水龍頭,一學浪費一滴自來水。

4、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5、不隨地亂扔垃圾,特別是廢舊電池及塑料袋。

6、不污染水資源,不把臟水、廢水和有毒物質倒入河中,保護水中動植物。

7、隨手關閉電源,人不在時不開啟電燈、電視等家用電器,盡量節約每一度電。

(5)地理環境保護的建議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維持原有的生態平衡以及物種生物鏈的平衡。

2、盡可能的不改變原有的生態性狀。

3、在原有的環境的基礎上經濟的保護環境,即盡可能的利用當地環境優勢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4、考慮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經濟訴求以及文化差異。

5、避免保護環境方式不當引起的次生災害。

㈥ 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建議有哪些

認識:人們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並掌握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根回源與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答環境,防止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保護人體健康,保持生態平衡,保障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建議: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㈦ 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建議

我認為主要問題還是經濟比較落後,在環保上的投資力度小,很多國外好的東西都用不起來。人們環保意識弱,加劇了污染的產生和排放。制度不好,環評、平時的監測驗收都做得很假。環保力度不夠,還有大量企業偷排、不達標現象也嚴重。

但是沖長遠來說,還是要拿出壯士斷腕,自我革新的勇氣和魄力去適應我們的新的發展思路,不再走高污染高能耗的發展舊路,而是順應地區優勢去進行產業升級,趕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步子。好在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已經在逐步增強了,環境也在一點點變好了。

㈧ 關於保護環境的建議有哪些

相信大多數人對現在天氣和氣候的感受是一年比一年熱,夏天來得一年比一年早。毫無疑問,這是全球氣候變暖帶給人類最直觀的感受,同時也讓我們的科學家不斷地關注過去幾年的氣候、氣溫變化情況,預測未來氣溫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畢竟人類和動植物都生活在大氣層里,大氣的情況時刻影響著生命的存亡。

保護環境從垃圾分類做起,不亂扔垃圾,喝完的山楂樹下飲料瓶不要亂扔,記得做好垃圾分類。減少污染:不焚燒垃圾,少燃放煙花爆竹,抵制露天燒烤,少用化肥農葯,避免雜訊擾民。保護自然環境:愛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積極參與義務植樹,保護野生動植物,拒食珍稀野生動植物。

參與環保實踐:積極傳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理念,參加各類環保志願服務活動,主動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建議。低碳出行:今天不開車,綠色出行,低碳0污染,與健康環保同行。節約資源:注意生活細節,節約用水,用電。

㈨ 談談你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建議

認識:人們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並掌握環境污染回和生態破壞的根答源與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防止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保護人體健康,保持生態平衡,保障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建議: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