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貴陽普安地理位置

貴陽普安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4 07:47:14

① 普安有多少個鄉鎮

普安有8個鎮,2個鄉。分別是龍吟鎮、江西坡鎮、地瓜鎮、青山鎮、樓下鎮、興中內鎮、新店鎮、羅漢鎮、白容沙鄉、高棉鄉。

普安縣隸屬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截止到2015年,全縣總面積1454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8個鎮,2個鄉,縣城所在地盤水街道;有耕地面積25.4萬畝;全縣總人口33.19萬,居住著漢、苗、布依等十多個民族。

(1)貴陽普安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普安縣位於位於貴州省西南部烏蒙山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南北盤江分水嶺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4°51′10"~105°09′24",北緯25°18′31"~26°10′35"。東與晴隆縣接壤,南與興仁縣、興義市相連,西靠盤州市,北與水城特區、六枝特區相鄰,縣城東距省會貴陽297公里,南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興義147公里。

普安縣東西最大距離3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6.55千米,總面積1429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418.51平方千米,佔99.3%;水域面積10.49平方千米,佔0.7%。

② 貴州普安縣地理位置和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對如何幫助他們

我覺得對他們的幫助肯定是有用的,對他們的學習啊,各個方面都是有一定的進步的。

③ 普安縣屬哪個市

位於貴州省的普安縣是屬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州管轄的。

④ 普安鎮的地理位置

普安鎮位於貴州省南部,黔南州東南部,三都水族自治縣西北部。地處東經107047'——107049',北緯25059'——260之間。東北面與黔東南丹寨縣接壤,西北面與都勻市交界,南接大河鎮,東抵交梨鄉,西南與豐樂鎮為鄰。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8公里,距黔東南丹寨縣20公里,距大河鎮23公里、距豐樂鎮13公里,距州府都勻市區70公里,總面積82.4平方公里。

⑤ 普安縣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普安縣轄8個建制鎮,6個鄉,共14個鄉鎮 ;轄有75個行政村、14個社區;下設1094個村民小組,169個居民小組。
2015年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普安縣撤銷盤水鎮、青山鎮、三板橋鎮、罐子窯鎮、窩沿鄉、雪浦鄉、新店鄉、羅漢鄉等8個鄉(鎮)建制,設置新的盤水街道、南湖街道、青山鎮、興中鎮、新店鎮、羅漢鎮。盤水街道轄原盤水鎮高興村、紅星村、雲盤社區、普天社區和窩沿鄉(除田壩村)及江西坡鎮白石村,地瓜鎮蓮花村,辦事處駐普天社區。南湖街道轄原三板橋鎮和原盤水鎮大灣村、南湖社區,辦事處駐南湖社區。青山鎮轄原青山鎮和雪浦鄉,鎮人民政府駐下街社區。興中鎮轄原罐子窯鎮和原窩沿鄉田壩村,鎮人民政府駐新光社區。新店鎮轄原新店鄉,鎮人民政府駐新店社區。羅漢鎮轄原羅漢鄉,鎮人民政府駐羅漢村。 同年6月1日新設置的2個街道、3個鎮正式授牌成立。 普安縣位於位於貴州省西南部烏蒙山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南北盤江分水嶺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4°51′10~105°09′24,北緯25°18′31~26°10′35。東與晴隆縣接壤,南與興仁縣、興義市相連,西靠盤縣特區,北與水城特區、六枝特區相鄰,縣城東距省會貴陽297公里,南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興義147公里。
普安縣東西最大距離3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6.55千米,總面積1429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418.51平方千米,佔99.3%;水域面積10.49平方千米,佔0.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2人。 地質
普安縣境地層出露顯示多樣,結構復雜,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層均有分布,其中以三疊系分布最廣,二疊系次之,其餘的泥盆系、石灰系、侏羅系、第四系均為零星分布。出露最老地層屬泥盆系罐子窯組,最新屬第四系全新統。境內岩溶地貌發育,出露地層主要岩類為炭酸鹽岩、砂頁岩、玄武岩,以炭酸鹽岩分布最廣,約占總面積的57.6%,砂頁岩37.1%,玄武岩29.3%。由此發育的土壤,土層薄、有機質少、生物種類不多,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容易造成石漠化。
地貌
普安縣地處雲貴高原向黔中過渡的梯級狀斜坡地帶,縣境呈不同規則南北向長條形。地勢特點是中部較高,四面較低,烏蒙山脈橫穿中部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北部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主要山脈有:中部呈西南向東北走向的烏蒙山,南部呈西南向東北走向的卡子坡山,北部呈西南向東北走向的普納山。這些山脈走向都順應新老地質構造走向的分布,構成普安地貌骨架。境內最高峰長沖梁子位於中部蓮花山附近,海拔2084.6米,最低點石古河谷位於北部,海拔633米。 2013年末,普安縣全縣公安戶籍總人口341578人,比上年末增加4797人,年末常住人口25.6萬人。
民族
2013年末,民族以漢族為主,達23.82萬人,佔71.77%;有苗族、布依族、黎族、彝族、回族、白族、水族、侗族等30個民族,共9.37萬人,佔28.23%;超過1萬人的有苗族、布依族、黎族。 布依族2.95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1.48%,主要分布江西坡、樓下、高棉、窩沿、罐子窯、龍吟等6個鄉(鎮); 苗族2.93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4.63%,主要分布在龍吟、白沙、罐子窯、高棉、窩沿、江西坡、地瓜、新店、青山、雪浦等10個鄉(鎮); 黎族1.31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7.68%,主要分布在新店、雪浦、樓下、羅漢、三板橋等5個鄉(鎮)。

⑥ 普安鎮的地理環境

普安鎮位於開江縣城西部,東經107°49′,北緯31°05′,距縣城2.5公里,東依新寧鎮,西連達縣檀木鄉、花紅鄉、開江長田鄉,南接達縣安仁鄉,北鄰永興鎮、回龍鎮、騎龍鄉。全鎮幅員面積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82公頃,其中田1700公頃。
開江縣普安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達州名鎮,亦是川東地區和達州商賈雲集、繁榮興旺的商業重鎮之一。位於開江縣城西郊,與縣城由一條長2.5公里寬36米的直線大道相連,是達州市三大古鎮之一,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鄉鎮之一。全鎮轄21個行政村,1個社區委員會,面積66.7平方公里,人口6萬多(其中城鎮居民1.1萬)。現有中小型企業693家,生態農業示範科技園1個,全縣唯一的工業園區1個,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個,萬畝油橄欖基地1個,萬畝中葯材基地1個。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6209
男:13489
女:12720
家庭戶戶數:7071
家庭戶總人口(總) :26050
家庭戶男:13401
家庭戶女:12649
0-14歲(總) :7128
0-14歲男:3914
0-14歲女:3214
15-64歲(總) :17299
15-64歲男:8748
15-64歲女:8551
65歲及以上(總) :1782
65歲及以上男:827
65歲及以上女:95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3679
2006年底,普安鎮總人口62763人,總戶數19880戶,其中農業人口56355人,農業戶數17125戶,全鎮勞動力34118個。全年出生人口560人,死亡人口23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2‰,計劃生育率為88%。 民族構成:漢族62743人、苗族7人、布衣族4人、侗族3人、壯族3人、藏族1人、彝族1人、土家族1人。

⑦ 貴州省普安縣屬於哪個市

普安縣隸屬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普安縣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東鄰晴隆縣,南接興仁縣和興義市,西毗六盤水市盤州市,北望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縣名寓「普天之下,芸芸眾生,平安生息」之意。

2015年,全縣總面積1454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8個鎮個2個鄉,縣城所在地盤水街道;有耕地面積25.4萬畝;全縣總人口33.19萬,居住著漢、苗、布依等十多個民族。2014年普安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15億元。

普安縣有河流46條,水能理論蘊藏量27萬千瓦;有煤、黃金、鐵、硅、鉛、鋅等28種礦藏。普安縣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球茶樹2萬多株,是「中國古茶樹之鄉」。


(7)貴陽普安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普安縣特產

1、普安紅茶

普安紅茶工夫紅茶外形條索細緊多峰苗,勻齊、凈,色澤紅勻,明亮;香氣鮮嫩持久;湯色紅艷濃亮;滋味醇滑;葉底嫩勻紅亮。紅碎茶外形顆粒緊實、金毫顯露、勻齊、色潤;香氣嫩香、強烈持久;滋味濃強鮮爽;湯色紅艷明亮;葉底嫩勻紅亮。

2016年7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普安紅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普安四球茶

普安四球茶,貴州省普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普安是中國茶樹源產地之一,當地的四球茶樹是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最大的古茶樹,也是世界最大的野生四球古茶樹群居地。

1980年,普安縣發掘出一枚茶樹化石,經鑒定為一百萬年前的茶籽化石,並發現2萬多株千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確定為四球古茶樹,該古茶樹品種屬於32類茶科中的其中一種,是全球唯一,普安獨有。2011年7月,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普安縣「中國古茶樹之鄉」稱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