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風土人情
⑴ 美國的風土人情
簡史: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開始向北美移民。英國後來居上,到1773年,英國已建立了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1787年制定聯邦憲法,1788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1812年後完全擺脫英國統治。1860年反對黑奴制度的共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1862年9月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後,南部奴隸主發動叛亂,爆發了南北戰爭。1865年,戰爭以北方獲勝而結束,從而為資本主義在美國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開始對外擴張。在1776年後的100年內,美國領土幾乎擴張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
國旗:星條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主體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組成,7道紅條,6道白條;旗面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其中分9排橫列著50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代表純潔和清白,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13道寬條代表最早發動獨立戰爭並取得勝利的13個州,50顆五角星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州數。181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國旗上的紅白寬條固定為13道,五角星數目應與合眾國州數一致。每增加一個州,國旗上就增加一顆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後的第二年7月4日執行。至今國旗上已增至50顆星,代表美國的50個州。每年6月14日為「美國國旗制定紀念日」。在這一天,美國各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對國旗的敬重和對合眾國的熱愛。
國徽:主體為一隻胸前帶有盾形圖案的白頭海雕(禿鷹)。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它是力量、勇氣、自由和不朽的象徵。盾面上半部為藍色橫長方形,下半部為紅、白相間的豎條,其寓意同國旗。鷹之上的頂冠象徵在世界的主權國家中又誕生一個新的獨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頂冠內有13顆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國最初的13個州。鷹的兩爪分別抓著橄欖枝和箭,象徵和平和武力。鷹嘴叼著的黃色綬帶上用拉丁文寫著「合眾為一」,意為美利堅合眾國由很多州組成,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國歌:《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譯《星條旗》歌),歌詞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國律師在英美戰爭時,透過戰場上的硝煙看到星條旗經過英軍炮轟後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飄揚時感慨萬分而即景寫下的。曲譜是「進行曲之王」蘇薩的著名代表作。《星條旗永不落》於1931年被美國國會正式定為國歌。
國名釋義: 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U.S.A.)。美國因洲名而得名。在英語中,亞美利加 和美利堅為同一詞「America」,只是漢譯不同,前者指全美洲,後者指美國。
美國的綽號叫「山姆大叔」 。傳說1912年英美戰爭期間,美國紐約特羅伊城商人山姆·威爾遜在供應軍隊牛肉的桶上寫有「u.s.」,表示這是美國的財產。這恰與他的昵稱「山姆大叔」(「uncle sam」)的縮寫(「u.s.」)相同,於是人們便戲稱這些帶有「u.s.」標記的物資都是「山姆大叔」的。後來,「山姆大叔」就逐漸成了美國的綽號。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漫畫家又將「山姆大叔」畫成一個頭戴星條高帽、蓄著山羊鬍須的白發瘦高老人。1961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象徵。
國慶日:7月4日(美國獨立日,1776年)
國花:玫瑰花,象徵著美麗、芬芳、熱忱和愛情。1985年經參議院通過定為國花。
國石:藍寶石
國鳥:白頭海雕(禿鷹)。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白頭雕最早出現於美國的旗幟上是在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並決定新生的美國必須有一個特殊的國徽。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把北美洲特有的白頭海雕作為美國的國鳥,並把這種鳥作為國徽圖案的主體。白頭雕外觀美麗、性情兇猛,頭上有豐滿的羽毛,它的最大特點是兩頭白,即白頭白尾。它代表著勇猛、力量和勝利。
自然地理:位於北美洲中部,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面積937.2614萬平方公里,本土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2700公里,海岸線長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北部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
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 ,人口約52萬(2000年)。
人口:3.00億(2005年)。其中白人約佔84%,黑人約佔13%,亞裔3.3%,華人約160多萬,多已入美國籍。通用英語。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猶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佔4%,不屬於任何教派的佔10%。
行政區劃:分十大地區:新英格蘭地區、中央地區、中大西洋地區、西南地區、阿巴拉契亞山地區、高山地區、東南地區、太平洋沿岸地區、大湖地區和阿拉斯加與夏威夷。共有50個州和首都所在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有3042個縣。聯邦領地包括波多黎各自由聯邦和北馬里亞納;海外領地包括關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等。50個州的名稱為:亞拉巴馬、阿拉斯加、亞利桑那、阿肯色、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康涅狄格、特拉華、佛羅里達、喬治亞、夏威夷、愛達荷、伊利諾伊、印第安納、艾奧瓦、堪薩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緬因、馬里蘭、馬薩諸塞、密歇根、明尼蘇達、密西西比、密蘇里、蒙大拿、內布拉斯加、內華達、新罕布希爾、新澤西、新墨西哥、紐約、北卡羅來納、北達科他、俄亥俄、俄克拉何馬、俄勒岡、賓夕法尼亞、羅得島、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田納西、得克薩斯、猶他、佛蒙特、弗吉尼亞、華盛頓、西弗吉尼亞、威斯康星、懷俄明>>>
主要城市: 華盛頓市(哥倫比亞特區)、紐約市(紐約州)、芝加哥市(伊利諾伊州)、洛杉磯市(加利福尼亞州)、費城(賓夕法尼亞州)、休斯敦市(得克薩斯州)、底特律市(密歇根州)、達拉斯市 (得克薩斯州)、巴爾的摩市(馬里蘭州)、菲尼克斯市(亞利桑那州)、聖弗朗西斯科(即舊金山市,加利福尼亞州)、克利夫蘭市(俄亥俄州)、波士頓市 (馬薩諸塞州)、新奧爾良市(路易斯安那州)、西雅圖市(華盛頓州)、丹佛市(科羅拉多州)、聖路易斯市(密蘇里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蘇達州)、火奴魯魯(即檀香山,夏威夷州)、布法羅市(紐約州)、鹽湖城(猶他州)、朱諾市(阿拉斯加州)。
文化與自然遺產: 大沼澤地國家公園(佛羅里達州)、大霧山國家公園(田納西/北卡羅來納州)、克盧恩和蘭格爾—聖伊萊亞斯諸公園(加拿大育空/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馬默斯洞穴國家公園(肯塔基州中部)、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華盛頓州西北部)、霍德伍德公園(加利福尼亞州西北海岸)、黃石國家公園(懷俄明/蒙大拿/愛達荷三州交界處)、獨立大廳(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市內)、弗德台地國家公園(科羅拉多州西南部)、卡霍基亞墩群遺址(伊利諾伊州)、科羅拉多大峽谷(科羅拉多州中西部)、自由女神像(紐約哈得孫河口的自由島上)、納塞米蒂國家公園(加利福尼亞州中部)、查科國家歷史公園(新墨西哥州西北部)、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亞大學(弗吉尼亞州,前者為傑弗遜故居)、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夏威夷州、夏威夷島東南)。
文化娛樂
位置: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
面積:937.2614萬平方公里
人口:2.62億左右。
首都:華盛頓
民族:移民較多,有100多個民族的後裔生活在美國。
語言:英語
宗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猶大教和東正教等等。
與我國建交日:1979年1月1日
與我國時差:美國分為四個時區,每時區相差一小時。東部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西部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6個小時。
貨幣:美元
國際區碼:01
美國共有50個州加一個哥倫比亞特區,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部的大西洋沿岸多為平原丘陵,森林資源豐富,湖泊眾多,重要的城市有華盛頓、紐約、波士頓、費城、邁阿密;中部的大平原是重要的農牧區,6400公里長的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重要的城市有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敦以及新奧爾良等。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區,有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和黃石國家公園;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區有風光綺旎、陽光燦爛的加里福尼亞州,舊金山和洛杉磯就在這里,西岸的重要城市還有西雅圖。在北部近加拿大邊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覽區,其中最壯觀的景點是尼亞加拉大瀑布。此外,位於美國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也是全球聞名的度假勝地。
美國是個經濟發達和高度現代化的國家,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民族文化使它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國家。
小費:機場搬運人員和賓館服務生為旅客服務時,遊客應付給一定小費,一般按每件行李一美元算。
禮儀:不小心與人碰撞,要說「Sorry」;請別人讓路,要說「Excuse me」;公共場所不要吸煙,在其他地方吸煙前要向周圍的人征詢「May I smoke?」;遵循「Lady first」的西方習慣,讓女士先行;與人打招呼時先說「Hi」。
安全:無論是住在高級賓館還是經濟旅店裡,一定要將房門內側的鏈條鎖上,如有人敲門,要先問一句:「Who is it?」再將門開出一條縫來看看是誰;盡量不要在夜晚去行人較少的地段。萬一遇到搶劫,要打911報警電話。
時差:美國東西海岸相距4500公里以上,全國分為東部時間、中央時間、山區時間、太平洋時間、阿拉斯加時間和夏威夷時間,依次早一個小時。請遊客在旅行中和打電話時注意。
在美國購物,會發現美國有許多環境優雅的超大型購物中心,它們不單單是購物場所,還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早晨老人們在購物商場里散著步,孩子們放學後會來商場的游藝房玩耍,年輕的母親們來到這里以購物的形式度過愉快的周末,此外,商場里還有餐廳、電影院,可以說,美國的購物中心更象功能齊全的休閑地。這種商業模式目前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
購物時不妨多逛幾家店,一般的大商場里,定期總會有降價銷售,店家會掛出「on sale」的牌子,在這種時候,只須花上原價格的幾分之一就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
航空: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飛往美國各地的航班,空中交通比較便利。美國的國內航線機票可以打折,如果提前21天購票,可以享受最大的優惠,其次是14天前和7天前,買當天票是最貴的。在星期日看當地報紙的旅遊專刊可以發現有減價機票出售。一些小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較低,但是飛機較為陳舊。
鐵路:美國鐵路客運公司有列車通往全美各地,並有優惠的套票出售。套票在規定的期限和地區內可以無限制地使用,有全線通用、西部通用、東部通用以及西海岸通用等,對於遊客來說,買這樣的票在美國國內四處旅行比較合算,但須在赴美前憑護照購買。套票在旅遊旺季和淡季時也有差價。
公路:Green Tortoise客車公司在每年的6月至10月有自舊金山至紐約、波士頓的旅遊客車,14天橫穿美洲大陸,行程在5000公里以上,包食、宿、游,票價只要五百美元左右(詳情可致電18008678647)。Greyhound長途汽車公司對外國人發售汽車套票,在一定期限內可在全國范圍內乘坐該公司的長途汽車,學生和62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折扣。
美國的娛樂項目非常多,較高雅的娛樂有聽音樂會、逛博物館、看歌劇表演,美國有舉世聞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大都會歌劇院。較熱門的娛樂有去拉斯維加斯賭錢和觀看歌舞表演,或者觀看各類籃球賽、棒球賽、橄欖球賽等,尤其是高水平的NBA比賽,遊客如果正好趕上有比賽,一定要去現場體會一下熱烈的氣氛噢。至於一般的酒吧、夜總會、咖啡館,每個城市中都會有很多,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娛樂場所。
美國的餐飲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一般大城市中都有世界各地風味的餐館。歐洲餐廳以法國和義大利餐館為主,這些地方環境很好,價格也較高,去這些餐館時,最好先看一下放在店前的菜單,以免坐下後發現菜價太高想離開的尷尬;中餐館遍布全美各地,以廣東餐館為主,多售賣海鮮類菜餚,價格適中;其他還有日本、印度、中東、拉美和東南亞餐館。比較富有美國當地特色的則是快餐,有以麥當勞為代表的漢堡包餐廳、以肯德基為代表的炸雞餐廳,此外還有出售披薩、三明治和熱狗的快餐店。在正規餐廳里就餐後要付占總消費額15—20%的小費,而在快餐廳里就不必付小費了。
遊客在美國旅行,如果要節省開支,可以經常吃快餐;也不妨制訂一個預算,早餐控制在5美金以內,午餐在10美金以內,晚餐則控制在20美金以內。
美國的賓館檔次不一,遊客可以根據經濟條件選擇各類層次的旅館投宿。
一般高檔飯店的雙人房每晚收費是170美元,而中檔飯店為70-140美元,經濟型的旅館則只需40-70美元,單人房相應低10至20美元,所以與同伴一起住宿會較為合算。如果想更節省些,可以住青年旅館,那裡的收費每天一般只有15美元左右,但是得睡雙層床,衛生間也是公用的,不過這樣可以與全球各地年輕的旅行者交上朋友。
飯店的收費還有地方之間的差價,紐約物價較高,因而80美元只能住進三等經濟飯店,而在洛杉磯花這點錢就可以找到一家中檔飯店了。在有景點的地方則另當別論。此外,不同的季節賓館的房價也是不同的,旅遊旺季和淡季之間可能會有成倍的差額。遊客每到一地,可以查尋當地黃頁電話號簿中的旅館項目,這樣能找到較為放心的旅館。
美國的飯店通常不提供免費餐飲,只有少數幾家會供應免費的早餐。
美國有以下國定假日,這些日子裡,許多地方都不辦公,請遊客在節日之前辦好旅遊中該辦的手續,然後加入狂歡的人群中吧:
一月一日
新年
一月第三周周一
馬丁·路德金誕辰
二月第三周周一
總統節
五月第四周周一
陣亡將士節
七月四日
獨立日
九月第一周周一
勞動節
十月第二周周一
哥倫布節
十一月最後一周周四
感恩節
十二月二十五日
聖誕節
美國的東西和南北跨度都非常大,因而全國的氣候差別也相當大。同樣在冬季,有些地區氣溫降至了零下幾度,而有些地方卻可以泡海水浴。美國的夏天非常炎熱,遊客要有「戰高溫」的准備;但如果是去美國北部旅遊,最好要帶上一件厚毛衣或防寒夾克,即使是在夏天,美國北部卻是比較涼爽的,夜裡甚至會有一些寒意。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的一位體育教師發明的。在1904年的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一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以後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NBA男子籃球職業聯賽是美國人最熱衷觀看的比賽。每到賽季開始的時候,比賽地點幾乎場場爆滿,籃球明星們高超的技術使得觀眾如痴如醉。有許多美國男孩都夢想成為NBA的籃球明星,因為那樣不僅可以獲得天文數字的收入,還能成為人們崇拜的偶像。NBA在美國不僅僅只是一項體育賽事,它已經滲透到商業、廣告業中,除了每賽季的巨額票房收入以外,還能獲得大量附加的商業和廣告利潤。
遊客在美國旅遊,如果正趕上NBA賽季,不妨去看一場比賽,見識一下美國籃球隊員的嫻熟技巧和美國人對籃球運動的狂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公牛隊前隊員、偉大的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他曾率領公牛隊奪得過六屆NBA總冠軍,創下了無數輝煌的戰績。為了感謝喬丹為芝加哥帶來的榮譽,該市內豎有他的雕像。
NBA較有名的球隊除了上面提到的因喬丹而走紅的芝加哥公牛隊,還有洛杉磯湖人隊、休斯敦火箭隊、西雅圖超音速隊等等。
⑵ 用一句話介紹美國地理位置風土人情
美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堅合眾國)
位置: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
面積:937.2614萬平方公里
人口:3.07179億(2009年)
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民族:移民較多,有100多個民族的後裔生活在美國。
語言:英語
宗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猶太教和東正教等等。
與我國建交日:1979年1月1日
與我國時差:美國分為四個時區,每時區相差一小時。東部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西部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6個小時。
貨幣:美元
國際區碼:01
美國共有50個州加一個哥倫比亞特區,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部的大西洋沿岸多為平原丘陵,森林資源豐富,湖泊眾多,重要的城市有華盛頓、紐約、波士頓、費城、邁阿密;中部的大平原是重要的農牧區,6400公里長的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重要的城市有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敦以及新奧爾良等。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區,有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和黃石國家公園;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區有風光綺旎、陽光燦爛的加里福尼亞州,舊金山和洛杉磯就在這里,西岸的重要城市還有西雅圖。在北部近加拿大邊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覽區,其中最壯觀的景點是尼亞加拉大瀑布。此外,位於美國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也是全球聞名的度假勝地。
⑶ 美國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氣候特徵,主要河流,經濟特徵,風土人情!!!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其人口總量也超過三億人,少於中國和印度。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洪水泛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大臉盆地區和哥倫比亞河高原則是乾旱而極少降雨的地區,最乾旱時平均降雨量少於15英寸。美國西南部是乾旱的沙漠,西南部和大臉盆地區也會受到來自加利福尼亞灣的季風影響,偶爾會帶來少見的大雨。加利福尼亞州大多數區域都屬於地中海氣候,瀕臨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區則終年豪雨不斷,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脈降雨量和降雪都相當沉重。喀斯喀特山脈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方之一。
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湖湖水匯入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8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14.334萬億美元(2008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人均GDP為47,025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6名)。
⑷ 美國風土人情
美國風土人情
--------------------------------------------------------------------------------
簡史: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開始向北美移民。英國後來居上,到1773年,英國已建立了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1787年制定聯邦憲法,1788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1812年後完全擺脫英國統治。1860年反對黑奴制度的共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1862年9月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後,南部奴隸主發動叛亂,爆發了南北戰爭。1865年,戰爭以北方獲勝而結束,從而為資本主義在美國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開始對外擴張。在1776年後的100年內,美國領土幾乎擴張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
美國國旗
國旗:星條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主體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組成,7道紅條,6道白條;旗面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其中分9排橫列著50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代表純潔和清白,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13道寬條代表最早發動獨立戰爭並取得勝利的13個州,50顆五角星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州數。181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國旗上的紅白寬條固定為13道,五角星數目應與合眾國州數一致。每增加一個州,國旗上就增加一顆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後的第二年7月4日執行。至今國旗上已增至50顆星,代表美國的50個州。每年6月14日為「美國國旗制定紀念日」。在這一天,美國各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對國旗的敬重和對合眾國的熱愛。
國徽:主體為一隻胸前帶有盾形圖案的白頭海雕(禿鷹)。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它是力量、勇氣、自由和不朽的象徵。盾面上半部為藍色橫長方形,下半部為紅、白相間的豎條,其寓意同國旗。鷹之上的頂冠象徵在世界的主權國家中又誕生一個新的獨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頂冠內有13顆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國最初的13個州。鷹的兩爪分別抓著橄欖枝和箭,象徵和平和武力。鷹嘴叼著的黃色綬帶上用拉丁文寫著「合眾為一」,意為美利堅合眾國由很多州組成,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國歌:《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譯《星條旗》歌),歌詞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國律師在英美戰爭時,透過戰場上的硝煙看到星條旗經過英軍炮轟後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飄揚時感慨萬分而即景寫下的。曲譜是「進行曲之王」蘇薩的著名代表作。《星條旗永不落》於1931年被美國國會正式定為國歌。
國名釋義: 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U.S.A.)。美國因洲名而得名。在英語中,亞美利加 和美利堅為同一詞「America」,只是漢譯不同,前者指全美洲,後者指美國。
美國的綽號叫「山姆大叔」 。傳說1912年英美戰爭期間,美國紐約特羅伊城商人山姆·威爾遜在供應軍隊牛肉的桶上寫有「u.s.」,表示這是美國的財產。這恰與他的昵稱「山姆大叔」(「uncle sam」)的縮寫(「u.s.」)相同,於是人們便戲稱這些帶有「u.s.」標記的物資都是「山姆大叔」的。後來,「山姆大叔」就逐漸成了美國的綽號。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漫畫家又將「山姆大叔」畫成一個頭戴星條高帽、蓄著山羊鬍須的白發瘦高老人。1961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象徵。
國慶日:7月4日(美國獨立日,1776年)
國花:玫瑰花,象徵著美麗、芬芳、熱忱和愛情。1985年經參議院通過定為國花。
國石:藍寶石
國鳥:白頭海雕(禿鷹)。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白頭雕最早出現於美國的旗幟上是在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並決定新生的美國必須有一個特殊的國徽。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把北美洲特有的白頭海雕作為美國的國鳥,並把這種鳥作為國徽圖案的主體。白頭雕外觀美麗、性情兇猛,頭上有豐滿的羽毛,它的最大特點是兩頭白,即白頭白尾。它代表著勇猛、力量和勝利。
自然地理:位於北美洲中部,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面積937.2614萬平方公里,本土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2700公里,海岸線長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北部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
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 ,人口約52萬(2000年)。
人口:2.83億(2001年)。其中白人約佔84%,黑人約佔13%,亞裔3.3%,華人約160多萬,多已入美國籍。通用英語。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猶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佔4%,不屬於任何教派的佔10%。
行政區劃:分十大地區:新英格蘭地區、中央地區、中大西洋地區、西南地區、阿巴拉契亞山地區、高山地區、東南地區、太平洋沿岸地區、大湖地區和阿拉斯加與夏威夷。共有50個州和首都所在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有3042個縣。聯邦領地包括波多黎各自由聯邦和北馬里亞納;海外領地包括關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等。50個州的名稱為:亞拉巴馬、阿拉斯加、亞利桑那、阿肯色、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康涅狄格、特拉華、佛羅里達、喬治亞、夏威夷、愛達荷、伊利諾伊、印第安納、艾奧瓦、堪薩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緬因、馬里蘭、馬薩諸塞、密歇根、明尼蘇達、密西西比、密蘇里、蒙大拿、內布拉斯加、內華達、新罕布希爾、新澤西、新墨西哥、紐約、北卡羅來納、北達科他、俄亥俄、俄克拉何馬、俄勒岡、賓夕法尼亞、羅得島、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田納西、得克薩斯、猶他、佛蒙特、弗吉尼亞、華盛頓、西弗吉尼亞、威斯康星、懷俄明>>>
主要城市: 華盛頓市(哥倫比亞特區)、紐約市(紐約州)、芝加哥市(伊利諾伊州)、洛杉磯市(加利福尼亞州)、費城(賓夕法尼亞州)、休斯敦市(得克薩斯州)、底特律市(密歇根州)、達拉斯市 (得克薩斯州)、巴爾的摩市(馬里蘭州)、菲尼克斯市(亞利桑那州)、聖弗朗西斯科(即舊金山市,加利福尼亞州)、克利夫蘭市(俄亥俄州)、波士頓市 (馬薩諸塞州)、新奧爾良市(路易斯安那州)、西雅圖市(華盛頓州)、丹佛市(科羅拉多州)、聖路易斯市(密蘇里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蘇達州)、火奴魯魯(即檀香山,夏威夷州)、布法羅市(紐約州)、鹽湖城(猶他州)、朱諾市(阿拉斯加州)。
文化與自然遺產: 大沼澤地國家公園(佛羅里達州)、大霧山國家公園(田納西/北卡羅來納州)、克盧恩和蘭格爾—聖伊萊亞斯諸公園(加拿大育空/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馬默斯洞穴國家公園(肯塔基州中部)、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華盛頓州西北部)、霍德伍德公園(加利福尼亞州西北海岸)、黃石國家公園(懷俄明/蒙大拿/愛達荷三州交界處)、獨立大廳(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市內)、弗德台地國家公園(科羅拉多州西南部)、卡霍基亞墩群遺址(伊利諾伊州)、科羅拉多大峽谷(科羅拉多州中西部)、自由女神像(紐約哈得孫河口的自由島上)、納塞米蒂國家公園(加利福尼亞州中部)、查科國家歷史公園(新墨西哥州西北部)、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亞大學(弗吉尼亞州,前者為傑弗遜故居)、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夏威夷州、夏威夷島東南)。
⑸ 美國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方面以及經濟、民俗等社會經濟方面的介紹
美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灣。全境由東向西可分為5個地理區:東南部沿岸平原分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兩部分。這一地帶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數由河川沖積而成,特別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質油黑,土壤肥沃。河口附近有一些沼澤地。位於這一地理區的佛羅里達半島是美國最大的半島
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由於地理的阻隔、時間的流逝,美英兩國語言已產生了很大的差異,美國人通常講話較慢,語調較平緩,整個句子的語調、重音也不同。美國人在講話時也不過份遵守語法,例如常把介詞省略,或把名詞變成動詞使用,使整個句子顯得簡練、隨便。此外,在一些習慣用法、片語甚至詞的構成與拼寫都與英語不同,這就演變出了具有美國特色的美式英語。此外,有些地區和民族還使用其它語言,如法語、西班牙語等,印第安人用美洲印第安語。來自各國移民及其後裔也多使用本民族的語言,這就在美國形成了一塊塊不同的語言區
氣候
由於幅員遼闊和廣泛的地理特徵,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美國相較之下相當理想的氣候也是促成它邁向世界強權的原因之一,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氾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
影響美國氣候的主要是北極氣流,每年從太平洋帶來了大規模的低氣壓,這些低氣壓在通過內華達山脈、洛磯山派、和喀斯喀特山脈時夾帶了大量水分,當這些氣壓到達中部大平原時便能進行重組,導致主要的氣團相遇而帶來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時這些暴雨可能與其他的低氣壓會合,繼續前往東海岸和大西洋,並會演變為更激烈的東北風暴(Nor'easter),在美國東北的中大西洋區域和新英格蘭形成廣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廣闊無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許多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轉變現象。
大臉盆地區和哥倫比亞河高原則是乾旱而極少降雨的地區,最乾旱時平均降雨量少於15英吋(38厘米)。美國西南部是乾旱的沙漠,夏季時最熱的數個禮拜溫度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8度)。西南部和大臉盆地區也會受到來自加利福尼亞灣的季風影響,偶而會帶來少見的大雨。加利福尼亞州大多數區域都屬於地中海式氣候,有時會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發強烈豪雨,而其他月份幾乎全無降雨。瀕臨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區則終年豪雨不斷,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脈吸收了充足的濕氣,降雨量和降雪都相當沉重。喀斯喀特山脈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但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降雪不多。
人口與民族源流
根據每十年進行一次的人口調查顯示,1980年美國現 有人口是226,545,805人.其中包括了18,371萬的白種人, 以及總數超過2,649萬的黑種人.黑人是這個國家少數民族中之最多數,占人口總數的11%.而包括在白種人之內的600萬名墨西哥美國人則是美國第二大少數民 族.在美國境內也有將近80萬的美籍印第安人. 每一個美國人基本上都是移民或是移民的後裔.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和夏威夷人是最早安居在美國土地的原住民.美國早期的移民多半來自歐洲,但到美 國獨立戰爭前後,大批移民由各地蜂湧而至,他們分別是分布在賓州的德國人、分布在紐約的何蘭人、分布在路易斯安那的法國人及分布在佛羅里達與加州的西班人.同時南方也有許多由非洲輸入的黑奴, 進行耕作.1840年到1860年間將近440萬的移民湧入美國.他們被發展中的城市與工業、肥沃的土壤,西部 未開發的土地,以及自由、財富吸引而來.移民們不斷地湧入美國,一直到20世紀初期,美國才通過限制 移民人數的法律.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成千上萬的歐洲 人無家可歸,於是美國再一次打開大門.從1945年大戰 結束到今天,美國又已接受900萬之多的移民. 不過,現在的美國人多半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在 100個人里,只有將近5個人是在外地出生.而且100個人中也只有將近18個人是移民,或移民的後裔.外來 的幾大人種分別是:義大利、德國、波蘭、俄國、墨西 哥、英格蘭及威爾斯.美國一直被視為一個大熔爐,其人民分屬不同的種 族,來自不同的國家.然而他們卻發展出共同的文 化.大多數的人都順應美國的風俗,遵循著她的傳 統.甚至積極參加政黨.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外來者, 仍遵循其祖先遺留下來的風俗與節慶.這種遵奉有助 於美國生活的多樣性.
返回
⑹ 請詳細解說美國地理和自然環境
美國環境好,交通便利,環境很好,大陸沿海地區是山區,西部是落基山脈,東部是廣大的平原。
⑺ 美國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美國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脈,中部有大平原。東部有低矮的阿巴拉西亞山脈。美國的地勢特點是東西高東部低。呈川字形。
⑻ 介紹美國的風土人情
美國共有50個州加一個哥倫比亞特區,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部的大西洋沿岸多為平原丘陵,森林資源豐富,湖泊眾多,中部的大平原是重要的農牧區,6400公里長的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美國國土地形變化多端,地勢西高東低。
東海岸沿海地區有著海岸平原,南寬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澤西州,在長島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積平原。在海岸平原後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帶,延伸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和新罕布希爾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為止。
通用英語。人口中約54.6%信仰基督教,首都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國慶日7月4日(美國獨立日,1776年),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
(8)美國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擴展閱讀:
美國是個經濟發達和高度現代化的國家,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民族文化使它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國家。
美國的貨幣單位是美元(dollar,$),紙幣面額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七種,硬幣有1美元(dollar
coin)、50分(half dollar)、25分(quarter)、10分(dime)、5分(nickel)、1分(penny)六種。在美國,人們廣泛使用信用卡(credit card)。
⑼ 美國的地理位置
美國是美洲第二大的國家,領土包括美國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專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屬夷群島。面積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915.8960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United States),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
(9)美國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擴展閱讀:
美國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美國國土地形變化多端,地勢西高東低。東海岸沿海地區有著海岸平原,南寬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澤西州,在長島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積平原。在海岸平原後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帶,延伸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和新罕布希爾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為止。
2、氣候特徵
美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北部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
⑽ 需歐美地區風土人情,地理環境等詳細資料
歐洲與美國的禮俗有許多是相同的,但相對來說,歐洲人比美國人保守,因而對禮節更加註重。在美國一些被認為稍有失禮的舉止(如嚼口香糖、手插在口袋裡談話、腿隨便地蹺在傢具上、拍後背等等),歐洲人則認為是極端的惡習。歐洲人稱呼對方避免直呼其名而省略其姓,要在長期交往後才能這樣做。一些有學位和學術頭銜的人,希望你在稱呼他們時,冠之以這些頭銜,以示尊敬。除了歐洲的南部和東部地區,握手是標準的問候形式,但那隻是輕輕地一碰,絕不像美國人那樣,握手時胳膊上下擺動,甚至帶動肩膀,在所有的商務會晤及大多數的私人交往中互換名片從禮儀上講,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約會必須准時,在北歐國家尤其如此,在飯桌上抽煙是令人生厭的,即使要抽也要等到上酒或咖啡的時候。送禮物最好是鮮花,它既適當又受歡迎。在衣著上,在辦公室、飯店及大街上仍有很多人穿西服,婦女在工作單位及在講究衣著的飯店裡,不穿長褲,只著裙裝。
英國:在交往中,情感極少得到表露,禮節受到極端的重視。人們見面稱呼時,即使在熟人之間,大多數頭銜也要被冠在名字的前面。最好的辦法是先聽別人是怎樣稱呼你的,然後仿之以稱呼別人。交談時,不要說有關君主制的閑話,也不要談宗教。不能以「你是干什麼的」做為談論的開始,那被認為是個人私事,不宜進行討論。
法國:法國人一般比較拘泥於形式並且很保守,當地人對其他人所說的話語總持挑剔態度,在法國赴約要准時,不然會被認為是缺乏禮貌的表現。法國人極少上門作客,除非是在主人的盛情之下,如果去別人家作客,要為女主人帶一些花或巧克力之類的小禮品,以示你的謝意。在法國,平時談話時不要以個人、政治或錢作為話題,那樣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義大利:義大利人在路上見面一般是握手或簡單打個招呼,稱呼大學畢業生要加上他們通用的頭銜。進行商業會晤要提前安排,但不一定準時,因為在社會活動中,准時並不被認為是義大利人的美德。義大利人熱情好客,如果你被人邀請,則不能拒絕,那樣做是不禮貌的。午餐在一天中是最豐盛的一餐,時間一般持續兩三個小時,在義大利,互相贈送商務性禮物也是很普遍的。義大利人交談的話題一般有足球、家庭事務、公司事務以及當地新聞等,避免談美式足球和政治。
德國:德國人見面打招呼互稱頭銜,如果對方不說,不要直呼其名。而且在接電話時要先通報你的姓。和德國人約會須准時。如果你有事不能赴約,一定要用電話事先通知取消或推遲會晤。會晤一般要盡早安排。如果你被邀請到德國人家作客,那就是一種特別的優待。不要忘了登門時送一束花給女主人,進門時去掉花的包裝,在和女主人互致問候的時候送上,但不要送紅玫瑰,它代表著浪漫。和德國人談話可談德國的鄉村風光、個人愛好或體育運動,但不要談論棒球、籃球或美式足球。
美國: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是個年輕的國家,也是一個開放度高且充滿現代意識的國家。美國人的特點為:性格外露、坦率、真摯、熱情、自信,辦事比較乾脆利落。善於長談,談鋒甚健,並不斷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注重實際,追求物質上的實際利益。由於自信而善於施展策略,同時又十分欣賞那些精於討價還價的洽談對手。由於美國的經濟實力及談判方式,美國人對一攬子交易興趣十足,並在氣勢上咄咄逼人。美國人在談判中分工具體、職責明確,一旦條件符合即能迅速拍板,因而決策的速度很快。美國人工作節奏較快,談判過程中常常在短時間內做好一筆大生意,有時甚至會從口袋裡拿出一份早已擬好的協議讓你簽約成交。談判中的期望值較高,但耐心不足。
加拿大:加拿大人比美國人要保守些。他們見面與分手時的適當舉止是握手。在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都要准時赴約。大多數的款待都在飯店或俱樂部舉行。如果在私人家裡受到款待,要為女主人送去鮮花,不要送百合花,那會使人想到葬禮。要避免把法裔和加拿大人截然分開。加拿大人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對將他們的國家與美國作過分的比較十分反感。對那裡的人民及他們國家所做的肯定性評論是最受歡迎的。加拿大人說話坦率,熱情沖動。非常守時,對時間非常吝嗇,不要談論民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