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地理知識的詩歌
㈠ 關於地理的詩詞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溫帶大陸性氣候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快行冷鋒的影響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不同坡向對植被的影響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垂直地帶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准靜止鋒的影響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衰皆自然。 ——地球公轉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殼變動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季節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水循環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之成為現實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從長江三峽逆流而上,怎麼能到得了襄陽,然後到洛陽呢?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地域性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地域性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水循環
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數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 ——地殼變動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自然條件惡劣,人口稀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水循環,使水資源不斷得以更新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波浪的侵蝕作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盆地夜間氣流上升,易成雲致雨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迎風坡易形成降水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大草原的景象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在當時的條件下,東吳的船是怎麼樣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生物循環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風的影響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季風區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在此地附近
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 ——光照對植物的影響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沙漠景觀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洞庭湖景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梅雨天氣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交通運輸條件對商業的影響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地球自轉
㈡ 關於地理的詩歌
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祖詠《終南望余雪》
4、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使至塞上》
㈢ 現代歌曲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兩個人的荒島珊瑚海冬季到台北來看雨一起去巴黎小城故事荷花亭天空之城人說山西好風光是這種嗎?
㈣ 描寫地理知識的詩詞歌賦
1.題西林壁抄(蘇軾)襲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4、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5、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汛盡卻山行.
㈤ 詩歌和諺語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下列對詩歌和諺語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早穿皮襖午穿紗,
「早穿皮襖午穿紗來,圍著火爐源吃西瓜」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的特點,所以A選項錯誤;「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氣特徵;「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反映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天氣.
故選:A.
㈥ 有關地理的詩詞
地理諺語
1、「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描述的氣候是西北內陸的溫
帶大陸性氣候。
2、「山嶺高,山路長,樣樣東西用肩扛,半世光陰路上忙」是反映過去
福建交通的困難。
3、「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氣候特徵。
4、「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嶺地區地理景色的寫照。
5、泥鰍吐氣泡,雨天將來到。
6、烏龜背出汗,出門帶雨傘。
7、知了叫個不停,連綿陰雨來臨。
8、螞蟻搬家,將有雨下。
9、蜻蜓飛得低,出門帶雨衣。
10、動物震前活動諺語:
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豎耳蹦又撞,雞飛上樹,豬亂拱;
鴿子驚飛不回巢,魚兒驚慌水面跳,鴨不下水,狗狂叫。
11、「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是雲貴高原的地形氣候特點寫照。
地理氣候諺語
鷺飛溪河,洪水必然到。
螞蟻搬家,長蟲(蛇)穿道,大雨滂沱。
雞早(進籠)睛,鴨早(進籠)雨。
狗食(喝)水,天落(降)雨。
大棘開花好種棉,小棘開花好蒔田。
筍殼包蚤(跳蚤)來,芒花掃蚤去。
春霧晴,夏霧雨,秋霧蒙蒙有點水。
老鼠做窩,寒流將到。
熱(日指太陽)朗晝,兩頭溜。
熱頭(太陽)送山,天光(明天)一般般。
熱頭射一射,落雨落到夜。
南閃(電)三日,北閃對時。
石柱出汗,大雨滾滾。
缸壁出水,會落在雨。
白蟻繞燈飛,天將發(降)大雨。
燕子低飛,出門帶蓑衣。
蜘蛛結網屋檐下,外出要帶雨傘或笠麻(斗笠)。
雷公先喝歌,有雨也唔(不)多。
久晴見霧雨,久雨見霧晴。
久晴夜風雨,久雨夜風晴。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烏雲在東,有雨也唔凶。
天上雲交雲,地下雨淋淋。
月光生毛,落雨居多。
㈦ 蘊含地理知識的春聯
春聯「苗寨黔山黃果樹,酒鄉赤水」和「沃野龍江稻穀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區分別是貴州省和黑龍江省,黃果樹瀑布是貴州省著名的景觀,黑龍江省位於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稱.
故選:B.
㈧ 關於亞洲地理知識的詩歌
黃河頌
㈨ 古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古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里的春風指的就是夏季風。季風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由於海陸熱力性質不同,海洋、陸地上氣壓中心就會發生季節變化,從而引起一年中盛行風隨季節有規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變化。夏季,亞洲大陸升溫快,形成低壓。北太平洋升溫慢,形成高壓。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以東南風吹向亞洲東南地區,形成東南季風,也就是夏季風。隨著離海洋的距離不斷增加,夏季風的勢力就會變弱,夏季風影響不到內陸地區。我國把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劃分為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的地區劃分為非季風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就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這條線以東以南地區為季風區,季風區降水較多;這條線以西以北地區為非季風區,非季風區降水較少。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里的「胡」指的是中國對北方游牧民族的稱呼。胡馬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是不讓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越過陰山。陰山是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的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即北方少數民族和我國古代中原地區的分界線)。陰山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陰山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是傳統放牧區與傳統農耕區的分界線。
3.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該句詩描述了平原和山地的氣候差異,蘊含了山地垂直分異規律知識。四月的平原已經芳菲落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開放,這主要是由於山地海拔高導致氣溫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中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離地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因此,同一時間,平原地區氣溫高,百花開放的時間早,高山上氣溫低,百花開放的時間晚。
4.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該句詩反映了一個地方同一時刻不同的天氣狀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城市的一邊天氣晴朗,另一邊下雨。該句詩反映了對流雨降水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的特點。對流雨是大氣對流運動引起的降水現象。降水的形式主要有四種: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和台風雨。對流雨是冷暖氣流呈上下對流運動而成雲致雨。
㈩ 寫一首歌頌地理的小詩
地理頌抄
從炎熱的赤道到冰天雪襲地的兩極;
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低平廣闊的沿海平原;
從長白山鬱郁蔥蔥的原始森林到死亡之海塔克垃瑪干;
從北京到紐約
……
讓我們忘掉自己的不愉快;
去感受地理學獨有的魅力;
小興安嶺神秘而美麗;
長白山天池神奇而秀麗;
長城蜿蜒地盤繞在八達嶺之上,
向我們訴說著那古老的歷史;
黃河夾雜著泥沙,
奔騰著,咆哮著,
在入海口形成了我國最年輕的土地;
跨越秦嶺——淮河,
領略我國南北方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
江南的水田綠而柔軟,
散發著那讓人熟悉的稻香;
嶺南的荔枝田裡,
農民伯伯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
美麗繁華的珠江三角洲,
是我國重要的輕工業基地
……
從無知走向有知;
從自卑走向自信;
從軟弱走向堅強;
從幼稚走向成熟
……
地理啊!
是你,徹底的改變了
無知的我!軟弱的我!幼稚的我!
祖國因你而美麗,
世界因你而多姿多彩;
我愛地理——一個簡簡單單的網名,
卻蘊含著我對你的一片深情;
雖然,你在中考中是那麼不受重視,
雖然,你被認為是邊緣學科;
雖然,你早已退出了初三的舞台;
但是,細心的我,總會發現
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你的蹤影;
我一定會努力,爭取機會
在終點站等著你的歸來
……
絕對原創,發自內心,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