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凌汛對地理環境影響
❶ 河流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凌汛
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中國北方的大河,如黃河、黑龍江、松花江,容易發生凌汛。
通俗地說,就是水表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游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 產生凌汛的自然條件取決於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態。在高寒地區,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並且河道形態呈上寬下窄,河道彎曲回環的地方出現嚴重凌汛的機遇較多。這是因為河流封 黃河凌汛凍時下段早於上段,解凍時上段早於下段。而且冰蓋厚度下段厚上段薄。當河道下段出現冰凌以後,阻攔了一部分上游來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當融冰開河時,這部分槽蓄水急劇釋放出來,出現凌峰向下傳遞,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節節增大。當上游的冰水向下游傳播時,遇上較窄河段或河道轉彎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壩,使上游水位增高。凌汛嚴重於否,取決於河道冰凌對水位影響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現嚴重的冰或冰壩後,才會引起水位驟漲,造成嚴重的凌洪。簡言之:
1、有冰期的河流。
2、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河段,且較明顯的南北流向。我國黃河在寧夏和在山東境內的河段都有凌汛現象,東北的河流在滿足上述條件時也同樣會出現凌汛現象。
❷ 河流流向與凌汛什麼有關
凌汛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現象。產生凌汛的自然條件取決於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態。在高寒地區,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並且河道形態呈上寬下窄,河道彎曲回環的地方出現嚴重凌汛的機遇較多。這是因為河流封凍時下段早於上段,解凍時上段早於下段。而且冰蓋厚度下厚上薄。當河道下段出現冰凌以後,阻攔了一部分上游來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當融冰開河時,這部分槽蓄水急劇釋放出來,出現凌峰向下傳遞,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節節增大。當上游的冰水向下游傳播時,遇上較窄河段或河道轉彎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壩,使上游水位增高。凌汛嚴重於否,取決於河道冰凌對水位影響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現嚴重的冰或冰壩後,才會引起水位驟漲,造成嚴重的凌洪。 危害①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封凍期,且多發生在急坡變緩和水庫的回水末端,持 續時間較長,逐步抬高水位,對工程設施及人類有較大的危害。 ②冰壩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解凍期。常發生在 流向由南向北的緯度差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壩形成: 後,冰壩上游水位驟漲,堤防潰決,洪水泛濫成災。 ③冰壓 力引起的危害。冰壓力是冰直接作用於建築物上的力,包括 由於流冰的沖擊而產生的動壓力,由於大面積冰層受風和水剪力的作用而傳遞到建築物上的靜壓力及整個冰蓋層膨脹產生的靜壓力。
❸ 水文特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有追加!
水文特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 河流的侵蝕和堆積形成流水地貌;
② 河流水量的大小和變化影響氣候;
③ 河流開發影響經濟發展
❹ 流域自然地理環境對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
流域自然地理環境包括:流域的地形、氣候、土質、植被狀況。
流域自然地內理環境對河流容水文特徵的影響:
(1)地形
地形的起伏狀況影響河流的流向、水能及航運開發的條件。
(2)氣候對河流水文特徵影響最大。
氣溫的影響:冬季氣溫高於 0°C,河流無結冰期;冬季氣溫低於0°C,河流結冰甚至封凍;冬季結冰的河流部分河段受流向影響可能還有凌汛;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夏季高溫期長,河流汛期長且汛期水量大。
降水的影響:流域年降水量大,河流的徑流量大,相反徑流量小;流域的雨季長,河流的汛期長;雨季出現的季節,影響河流汛期出現的季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影響河流水量的年際變化。
(3)土質
流域土質比較疏鬆,易發生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較大;相反河流含沙量較小。
(4)植被覆蓋狀況:
流域植被覆蓋狀況較好,涵養水源的能力強,河流汛期水位不會很高,相反河流汛期水位很高,易發生洪水災害;流域植被覆蓋狀況較好,保持水土能力強,水土流失比較輕,河流含沙量較小,相反河流含沙量很大;
❺ 河流與地理環境的相互影響及意義
說得很簡略,不對的請補充、指正:
首先是改造地表形態的重要外力作用之一,包括河流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像三角洲、河谷、河漫灘等地貌)
其次是水循環的重要環節,屬於地表徑流,影響著其他圈層的水分循環和能量交換
第三是生物圈的重要水源來源,影響生物群落
第四影響大氣的水分和溫度狀態,影響局部氣候
總之,在地理各圈層的物質能量交換中有重要作用,影響地理環境的各要素。
❻ 河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舉例說明
河流的侵蝕作用形成原因較多,既有流水的機械沖擊力,也有水的溶解作用,以及水中所攜帶砂石的磨蝕作用。通常,河流的上游或中游都從山區通過,這里水流湍急,河道斷面較窄,河流的侵蝕作用主要導致河床下蝕。正因為如此,河流的中上游經常會出現瀑布和峽谷。河流的下游通常位於平原,地勢平緩,流速較慢。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科里奧利力,河道外側的水流流速較快,久而久之,對河道外側形成強烈的側蝕。側蝕的結果使河道呈現出迷人的彎曲狀,稱為河曲。
河流的沉積作用:是指當河流的動能減小(流速,流量減小)或化學條件改變,降低了河流搬運力,致使搬運物沉積下來,或在河口處化學條件改變使得呈溶解狀態搬運的物質發生沉澱。但主要的是河速降低,使機械搬運物發生沉積,一般在河流凸岸,或河流入湖、海處。
例如:河流中下游的沖積平原
是由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由於水流沒有上游般急速,而下游的地勢一般都比較平坦。河流從上游侵蝕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後因流速不再足以攜帶泥沙,結果這些泥沙便沉積在下游。尤其當河流發生水浸時,泥沙在河的兩岸沉積,沖積平原便逐漸形成。
基本上任何河流在下游都會有沉積現象,尤其是一些較長的河流為甚。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平原是亞馬遜平原,乃由亞馬遜上游的泥沙堆積而成。而中國的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亦屬這一地形。
❼ 凌汛影響的主要、具體區域
凌汛影響的主要流域是:
1.黃河中游地區,影響的區域是:寧夏,內蒙古地區。
2.松花江中下游地區,影響的區域是:黑龍江東部地區。
3.烏蘇里江中下游地區,影響區域是:黑龍江東部地區。
凌汛的概念:
凌汛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現象。產生凌汛的自然條件取決於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及 河道形態。在高寒地區,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並且河道形態呈上寬下窄,河道彎曲回環的地方出現嚴重凌汛的機遇較多。這是因為河流封凍時下段早於上段,解凍時下殷追於上段。而且冰蓋厚度下厚上薄。當河道下段出現冰凌以後, 阻攔了一部分上游來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當融冰開河 時,這部分槽蓄水急劇釋放出來,出現凌峰向下傳遞,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節節增大。當上游的冰水向下游傳播時,遇上較窄河段或河道轉彎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壩,使上游 水位增高。凌汛嚴重於否,取決於河道冰凌對水位影響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現嚴重的冰或冰壩後,才會引起水 位驟漲,造成嚴重的凌洪。
凌汛危害主要有三方面:
①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封凍期,且多發生在急坡變緩和水庫的回水未端,持 續時間較長,逐步抬高水位,對工程設施及人類有較大的危害。
②冰壩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解凍期。常發生在 流向由南向北的緯度差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壩形成: 後,冰壩上游水位驟漲,堤防潰決,洪水泛濫成災。
③冰壓 力引起的危害。冰壓力是冰直接作用於建築物上的力,包括 由於流冰的沖擊而產生的動壓力,由於大面積冰層受風和水剪力的作用而傳遞到建築物上的靜壓力及整個冰蓋層膨脹產生的靜壓力。 1929年2月在山東省利津縣冰壩堵塞河道, 造成決口,淹沒了利津、沾化兩縣60餘村。
❽ 凌汛的成因,和危害!要詳細的,謝謝。
產生凌汛的自然條件取決於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態。在高寒地區,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並且河道形態呈上寬下窄,河道彎曲回環的地方出現嚴重凌汛的機遇較多。這是因為河流封
凍時下段早於上段,解凍時上段早於下段。而且冰蓋厚度下段厚上段薄。當河道下段出現冰凌以後,阻攔了一部分上游來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當融冰開河時,這部分槽蓄水急劇釋放出來,出現凌峰向下傳遞,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節節增大。當上游的冰水向下游傳播時,遇上較窄河段或河道轉彎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壩,使上游水位增高。凌汛嚴重於否,取決於河道冰凌對水位影響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現嚴重的冰或冰壩後,才會引起水位驟漲,造成嚴重的凌洪。簡言之:1、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2、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河段,且較明顯的南北流向。我國黃河在寧夏和在山東境內的河段都有凌汛現象,東北的河流在滿足上述條件時也同樣會出現凌汛現象。4危害編輯①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封凍期,且多發生在急坡變緩和水庫的回水末端,持
續時間較長,逐步抬高水位,對工程設施及人類有較大的危害。②冰壩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發生在解凍期。常發生在
流向由
南向北的緯度差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壩形成後,冰壩上游水位驟漲,堤防潰決,洪水泛濫成災。③冰壓力引起的危害。冰壓力是冰直接作用於建築物上的力,包括由於流冰的沖擊而產生的動壓力,由於大面積冰層受風和水剪力的作用而傳遞到建築物上的靜壓力及整個冰蓋層膨脹產生的靜壓力。
1929年2月在山東省利津縣冰壩堵塞河道,
造成決口,淹沒了利津、沾化兩縣60餘村。
http://ke..com/view/24986.htm
❾ 河流的汛期在什麼時候影響其因素有哪些
河流徑流的變化,主要取決於河流的補給條件,我國河流的補給來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補給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夠形成春汛,但是一般不會成災。
各地由於降雨時間的差異,汛期並不一致。長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夠形成水災。
在中東部地區,在雨量集中的七八月份,容易引發洪災。
「凌汛」是北方河流春季解凍時,在特殊地理環境下的一種現象。有的北方河流,某些區段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如黃河河套的甘肅寧夏到內蒙古段和黑龍江的一些區段,春季解凍時,上游先解凍,浮冰順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凍,造成浮冰堵塞,引起水位上漲,而且浮冰切割堤岸,更容易穿堤造成水災。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現在經常採用爆破方法排出險情。
我國的北方河流,受到凌汛威脅的主要是黃河和黑龍江,黃河的凌汛是在3月,黑龍江晚一些。
❿ 河流與地理環境有怎樣的相互影響
河流流域內的氣候,特別是氣溫和降水的變化,對河流的流量、水位變化、冰情等影響專很大。土質和植被的狀況又影屬響河流的含沙量。一條河流的水文特徵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河流的含沙量,既受土質狀況、植被覆蓋情況的影響,又受氣候因素的影響;降水強度不同,沖刷侵蝕的能力就不同,因此在土質植被狀況相同的情況下,暴雨中心區域的河段含沙量就相應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