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天水市重要地理位置

天水市重要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4 03:22:42

⑴ 求甘肅省天水市地理位置

天水市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氣候的過渡地帶,城區附近屬溫帶半濕潤氣候,蘇城—立遠一線以南屬於北亞熱帶,年平均氣溫為11.5℃。最熱天氣是7月份,最高溫度為33.4℃;最冷天氣是1月份。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天水平均氣溫(攝氏)一覽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溫度 -0.6 0.2 6.3 11.7 17.7 21.1 23.3 21.7 16.3 11.3 3.9 -1.8
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南部亞熱帶林區年降水量為800—900毫米,中東部山區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時,渭北略高於關山山區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兩季分別佔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佔22.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升溫快,秋多連陰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適中。極端最高氣溫38℃,極端最低氣溫-15℃ 植被狀況 天水屬華北、華中、蒙新和喜瑪拉雅植物交匯處,樹種成份復雜,森林資源豐富。天水市現有森林總面積589.9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東南部的隴山、西秦嶺和關山林區,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屬804種,其中喬木312種,灌木437種,藤本55種,常綠植物122種。
農林土特 天水的土壤、氣候適宜多種作物生長,有糧食作物10多種、經濟作物20多種,是西北農作物生長最適宜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蘋果、桃、梨、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和蔬菜產量大、品質優,特別是「花牛」蘋果在海內外市場享有盛譽。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林木資源2500多種,出產葯材、生漆等林副產品百餘種,森林覆蓋率達 27.1%。境內的小隴山、關山、秦嶺三大林區林地面積達 1026萬多畝,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依託資源優勢,林果、畜禽、蔬菜三大支柱產業和中葯材、花卉等優勢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發展種植業和農林產品深加工業前景廣闊。

⑵ 天水市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人口300多萬,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很好,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卻非常緩慢,屬於

自然環境比較差,經濟結構不合理

⑶ 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天水市是甘肅省省轄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六盤山、隴中黃土高原和秦嶺山地交接處,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介於東經104°34′至106°43′,北緯34°05′至35°10′之間。東接關中,西通蘭州,南控巴蜀,北倚隴東,是陝、甘、川交通要道。東西長197公里,南北寬122公里,面積14325平方公里。天水屬溫暖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最高氣溫18℃至23℃,最低氣溫-5℃至-2℃。年平均降雨量450至600毫米,無霜期185天,光照充足,適宜於多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長,素有隴上江南之美稱。天水市為甘肅省第二大城市,現轄秦州區、麥積區、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二區五縣,總人口363萬人(2011年),居甘肅省之最,其中非農業人口56.68萬人(2006年)。天水以西秦嶺為分水嶺。中北部渭河水系屬黃河流域,南部嘉陵江水系屬長江流域。渭河東西橫貫全境,流經150公里,有藉河、牛頭河、穎川河、東柯河等大小支流260多條,年流量39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38萬平方公里。地下水資源特別是溫泉資源比較豐富,適宜釀造、食品、印染、療養等行業的發展。現已開發利用的溫泉有武山、清水兩個療養院和街子溫泉度假村。
全市呈西高東低走勢,海拔最高處2700米,最低處900米,平均海拔1150米。天水市區位於秦嶺緯向構造和祁呂賀山字型構造體系的前孤,南北兩山橫亘,地質構造極為復雜,地貌結構基本特徵為「兩山夾一川」。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氣候溫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景色秀麗,被譽為「隴上小江南」。新聞界老前輩范長江先生早在三十年代所寫的《中國西北角》一書中講道:「甘肅人說到天水,就等於江浙人說道蘇杭一樣,認為是風景優美,物產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國家、省上對天水市各方面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天水市先後被列為全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國家老工業基地技改重點城市、國家科教興市和技術創新試點城市,被國家和省上授予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的榮譽稱號。

⑷ 雷勇勇 甘肅省天水在哪

來一、甘肅省天水市的源具體地理位置如圖所示:

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至2013年天水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

天水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還有其他大小石窟6處。

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

⑸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的地理位置

校本部設在原天水一師即秦城區濱河西路26號,分部設在原天水二師即秦城回區長開路45號.
秦州區地處甘肅省答東南部,是1985年天水實行市管縣體制時,在原縣級市基礎上設立的天水市中心區,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⑹ 甘肅天水的啥最有名

地理條件很好,適合旅遊。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天水 市名,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現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總人口328萬人。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上的歐洲各國,南鄰祖國大西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北上翻越六盤山便可進入寧夏。天水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中間。
天水主要旅遊景點:玉泉觀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 ·大象山大佛·甘肅天水石門山 ·仙人崖 ·伏羲廟 ·甘肅天水水簾洞 ·南廓寺 ·千佛洞 ·甘谷大象山 ·曲溪 ·拉稍寺 ·天水師范學院·大地灣遺址 ·麥草溝 ·拉稍寺石窟 ·水簾洞石窟群 ·卦台山 ·顯聖池 ·李廣墓
麥積山石窟位於天水東南部,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石窟始建於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層層相疊,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攀援而上可達山頂。
麥積山石窟塑像的大小與真人相若,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低眉含嫣,有的俊俏活潑,形態栩栩如生,被譽為「東方塑像館」。在天水附近的武山尚有拉梢寺石窟,位於絕壁上的浮雕大佛高約六十公尺,遠觀尤覺雄偉。
麥積山洞窟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各洞窟。
羲皇故里
天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史載人首蛇身的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即出生於天水,故天水又稱為「羲皇故里」、「龍的故鄉」。伏羲,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國第一位人王,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伏羲誕辰日和農歷五月十三日(傳說中龍的生日),天水便舉辦規模盛大的祭典儀式,1995年起 ,又擴大辦成了天水伏羲文化節。
現存的伏羲廟,又名太昊宮,在市區西關,當地稱作人祖廟,其建築肅穆古樸,巍峨壯觀,是海內外華人尋祖追宗的聖地。
天水小吃
呱呱,是天水一帶的一種特殊食品。無論是寒風驟起的嚴冬,還是烈日當頭的盛夏,總有那紫紅色的呱呱在攤點出售,食客往來不斷,生意格外紅火

⑺ 甘肅天水市有幾個縣、鄉、鎮、地名和民族

至抄2010年12月31日,天水市下轄秦州區、麥積區兩個市轄區,甘谷縣、武山縣、秦安縣、清水縣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5個縣,面積14392平方千米,總人口363萬。 秦州區面積2442平方千米,人口67萬。區人民政府駐大城街道。郵政編碼741000。(2005年以前叫秦城區) 麥積區面積3452平方千米,人口61萬。區人民政府駐道北街道。郵政編碼70。(2005年以前叫北道區) 甘谷縣面積1572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741200。縣人民政府駐大像山鎮 武山縣 面積2011平方千米,人口44.28萬。郵政編碼741300。 秦安縣面積1601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741600。縣人民政府駐興國鎮。 清水縣面積2003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741400。縣人民政府駐永清鎮。武山縣面積2011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741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面積1311平方千米,人口34萬。郵政編碼741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張家川鎮。

⑻ 甘肅天水位於十堰的什麼方向

如圖所示,甘肅天水位於十堰的西北方向。


十堰市位於中國秦巴山區漢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漢江中上游,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與鄂、豫、陝、渝四省市交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擁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轄三區四縣一市及兩個市政府派出機構,總面積2.4萬平方公里,人口350萬。

十堰市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城市。十堰是世界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東風商用車公司總部所在地。


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至2013年天水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

天水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還有其他大小石窟6處。

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

⑼ 天水屬於哪個省

一、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全市版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權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至2013年天水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
二、天水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還有其他大小石窟6處。
三、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
四、天水也是中國縣制初始地,天水市甘谷縣具有華夏第一縣的美譽,著名三國人物姜維就誕生於此。2500年的春秋古柏映襯著這座古老的城市,天水八千年的歷史文化譜寫了中華文明的序曲,古城天水譽為「歷史古城」,天水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

⑽ 天水市經度116.3緯度39.92地理位置

一、從地圖上看,位於經度116.3,緯度39.92的約是在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輔路,並不是天水市,如圖所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