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產業轉移知識點

地理產業轉移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1-02-24 03:09:42

㈠ 地理問題:產業轉移有什麼優缺點

優點主要有以下四個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版
3.改變了區權域地理環境
4.改變了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
我國的產業轉移主要是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製造業和資源型加工業開始,產業轉移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漸次推進。
這是一種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應該說沒有什麼突出的缺點。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就是可能會對產業轉入區的環境造成影響。
比如:某沿海城市原本是發展印染行業的,現在技術水平等提高了,第三產業取代了原來的一些第二產業。於是這些印染行業轉移到了內陸某地區,而該地區原本是搞農業的,現在發展經濟效益更好的第二產業了。這樣一來,兩個地區的產業結構都升級了,但是可能會對後者造成污染。

㈡ 地理產業轉移規律是什麼

(1)由生產成本高的地方向生產成本低的地方轉移;
(2)由市場狹小的地方向市場廣闊的地方轉移;
(3)由環境污染嚴重的地方向環境質量好的地方轉移。

㈢ 皖江城市帶在承接產業轉移運用地理的哪些知識點

①皖江城市帶區位條件②承接產業轉移對皖江(承接地)和長三角(轉移地)的影響③對安徽經濟全面發展的影響

㈣ 高考+地理產業轉移的影響

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轉移內國)原主導產業轉移後,可將生容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發展中國家(轉移對象國)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②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使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還可以通過企業將轉移國和轉移對象國對同一產品的生產活動聯系起來,形成產品生產過程的分工與合作。
③改變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可以改變區域地理景觀;另一方面導致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使轉移國的環境污染得到緩解,而使轉移對象國的環境污染加劇。
④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轉移國就業機會減少;轉移對象國就業機會增加。

㈤ 產業轉移高中地理

產業轉移大部分是轉移的較低層次的產業,如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大版多是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權產業,同樣的,外資企業看重的也是我國的勞動力低廉和地租較低的優勢,因而轉移的也大都是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而這些產業在經濟結構中占的比重太大的話,就不能使經濟結構和布局優化。我說這些不知道樓主明白我的意思嗎。都是個人想法,請指教!~

㈥ 一個人文地理 產業轉移方面的問題

應該選D
解釋: 1地區是復日本 此國家人少科制技發達 應該發展的是技術密集型能夠產業
2地區是韓國和汶萊 或者是新加坡 此種國家 經濟實力雄厚 科技發達 應該發展的是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為主(例如,旅遊業)
3地區是馬來西亞 此國應該發展的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例如,紡織業 產品加工) 3地區應該是歐美地區的加工裝配地
4地區是中國的廣州 此地可以發展:1,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2高新技術產業(中國南方的中關村) 3,核電產業(有一個核電站)4,服務業等第三產業
所以選D
希望是正確的

㈦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分析,湖南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企業有哪些有利影響

1擴大市場規模,實現經濟發展
2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逐漸向第二第三產業發展
3增加就業崗位,逐步解決就業問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4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

㈧ 高中地理產業集聚和產業轉移怎麼區分

產業集聚:不同類別的或者相關產業因為合作因素或共享因素集聚在一個地區
產業轉移:因為版經濟的發展,科技需求增權多,勞動力價格的上升,區位的變化,相關產業搬離某個地區
簡單來說:集聚是增多、搬進
轉移是搬出、減少

㈨ 地理:關於產業轉移的影響

對轉入區影響: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難以避免有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出現。

對轉出地區的影響:緩解土地壓力、人口、交通和環境等壓力,為產業的升級提供發展的空間。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