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廣州城市發展地理位置

廣州城市發展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3 18:35:44

㈠ <<廣州地理位置的認識>>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華南區域性中心城市。廣州位於中國大陸南方,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廣州地處南亞熱帶,北回歸線穿越北部,屬南亞熱帶典型的海洋季風氣候。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錦。全年平均氣溫20~22攝氏度,平均相對濕度77%。市區年降雨量為1982.7毫米。由於氣候溫和。土壤濕潤,陽光充足,廣州一年四季樹木常綠、鮮花常開,自古就以「花城」著稱。在國內城市中,這一別稱和美譽也是廣州獨有的。凡是來廣州旅遊的人都一定會充分感受、親身體驗到處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的節日廣州不愧為花的城市!

廣州市轄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花都、番禺、南沙、蘿崗十區和從化、增城兩個縣級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2004年末總人口737.67萬人。

㈡ 廣東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有什麼優勢

廣東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版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權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

另外,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有許多構成各類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崗岩最為普遍,砂岩和變質岩也較多,粵西北還有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還有景色奇特的紅色岩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雞嶺等;

丹霞山和粵西的湖光岩先後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沿海數量眾多的優質沙灘以及雷州半島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遊資源。沿海沿河地區多為第四紀沉積層,是構成耕地資源的物質基礎。

(2)廣州城市發展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廣東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間,全省平均為1777毫米。降雨的空間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趨勢。

受地形的影響,在有利於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風坡有恩平、海豐和清遠3個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於2200毫米;在背風坡的羅定盆地、興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島、潮汕平原少雨區,年平均降水量小於1400毫米。

降水的年內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佔全年的80%以上;年際變化也較大,多雨年降水量為少雨年的2倍以上。

㈢ 廣州的地理位置

廣東省位於中國大陸最南部,陸地面積17.8萬平方公里,海島面積1600平方公里,南臨南海,大陸海岸線總長3368公里,島嶼眾多。全省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陸地中部。2122公里長的珠江為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地形 廣東省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全省土地面積18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2萬公頃,林業用地面積1025萬公頃,荒草地面積57萬公頃。其中,山地佔全省面積31.7%,丘陵佔28.5%,台地佔16.1%,平原佔23.7%。
氣候 全省地處亞熱帶,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366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100毫米,屬濕潤地區。年平均氣溫22℃,年日照時數1828小時。全年草木蔥綠,生機盎然。
礦產資源
廣東礦產資源豐富,已找到礦產116種、探明儲量89種。全省煤、鐵礦石、硫鐵礦保有儲量分別為5.47億噸、5.53億噸和4.45億噸。其中有34種居全國前5位,泥炭、脈石英、高嶺土、粗面岩、鍺、碲等居首位。2004年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7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13種。其中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9 種,水氣礦產5種。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5處。有1處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
生物資源
全省森林覆蓋率57%,活立木蓄積量3億立方米。廣東海域遼闊,河網縱橫,水庫眾多,魚塘遍布,水產資源豐富。全省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8萬公頃,淡水養殖可養面積43萬公頃。農業主產水稻、蔬菜和水果,湛江是最大的劍麻基地,茂名是最大的水果產地。主要林木有松、梓、杉、桉等,水果有200多種,其中菠羅、香蕉、荔枝、龍眼和柑橘被譽為嶺南佳果。
水資源
全省水力理論蘊藏量1073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裝機容量666萬千瓦,已開發約60%。
旅遊資源
全省已開發成旅遊點的省級以上森林公園40個,自然保護區30個。繼廣州、深圳、珠海、肇慶之後,又有中山、佛山、江門、汕頭、惠州及南海市進入"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行列,其中中山、南海市分別位居該批全國地級市和縣級市的第一、二名。粵港澳大三角旅遊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務院批准在珠江三角洲和汕頭等10市實施"144小時便利簽證"。廣州白雲山和香江野生動物世界、深圳華僑城和觀瀾高爾夫球會、珠海圓明新園、中山孫中山故居、肇慶星湖、佛山西樵山、韶關丹霞山、清遠清新溫礦泉、陽江海陵島大角灣等11家景區(點)被評為全國首批最高級別的4A級旅遊區。
環境狀況
及問題
2004年全省21個地級市中,有19個市空氣質量良好,達到國家二級標准,但局部地區空氣質量有所下降,城市酸雨污染較嚴重。全省城市區域和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有52.4%的城市區域聲環境較好,77.3%的監測路長雜訊達標。全省建成煙塵控制區175個,面積3256.7平方公里;環境噪音達標區 235個,面積1740.4平方公里。

人 口
人口統計 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3.72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9.50萬人。受常住人口總量增大的影響,全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出生率13.13‰,死亡率5.12 ‰,自然增長率8.01‰,分別比上年下降0.53、0.19和0.34個千分點。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全國56個民族中廣東就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省總人口的0.7%,以壯、瑤、畲、回、滿等為主。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48萬人,比上年增長27.6%;在校研究生3.7萬人,畢業生0.69萬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46萬人,增長17.2%;在校生72.69萬人,增長23.7%;畢業生12.5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24.65萬人,增長5.7%;在校生65.54萬人,增長3.9%;畢業生19.0萬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50.8萬人,在校生131.31萬人,畢業生31.8萬人,技工學校在校生28.0萬人。全省初中招生158.6萬人,在校生449.55萬人,畢業生131.4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68.5萬人,在校生1049.62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幼兒園在園幼兒213.2萬人。

經 濟
國內生產
總值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生產總值16039.46億元,比上年增長14.2%。
三種產業
比重 2004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245.42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8890.29億元,增長18.4%;第三產業增加值5903.75億元,增長10.4%。
財政收入 2004年財政總收入達3539.5億元,不考慮出口退稅因素為4343.18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8.1%;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416.87億元,增長16.1%;一般預算支出1852.59億元,增長9.3%。
外貿狀況 2004年全年進出口總額3571.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6.0%。
外資利用
狀況 2004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資新簽項目8322宗,增長18.2%;合同外資193.6億美元,增長43.6%;實際使用外資100.12億美元,增長34.1%。全年新批總投資和凈增資超1000萬美元的項目844宗,合同外資110億美元,分別增長34.6%和12.9%。截至2004年底,登記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5.53萬家。
貧困人口及扶貧計劃 省財政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財政困難市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及調整工資專項補助總額為43.2億元,其中補助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12.l億元;全省從去年10月起實行對行政單位和教師等人員工資集中支付制度,保證工資按時發放。 從2001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3億多元,建立免收農村人均年純收入1500元以下困難家庭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書雜費制度,去年已有60萬農村困難家庭子女享受了全免費教育。省財政專項撥款支持山區和欠發達地區中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與英語教育試點。 改善山區、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環境。重點加強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公路建設。加快建設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連接中心城市的高等級公路網,確保2003年清遠、韶關、河源、梅州4個山區市高速公路連通珠江三角洲。
支柱產業 家電、塑料製品、食品、服裝、紡織、電子、電力、冶金。

電 訊
電話擁有量 2004年新增固定電話用戶395.33萬戶,年末達到2962.33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135.47萬戶,鄉村電話用戶826.86萬戶。新增行動電話用戶1312. 11萬戶,年末達到5367.07萬戶。年末全省互聯網用戶達到1111.15萬戶。
電台電視台 2004年廣播電台22 座,電視台24 座,縣級廣播電視台75座。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6.1%和96.4%。有線電視用戶986.8萬戶,自製與合制生產電視劇17 部。

交 通
鐵路 有4個鐵路公司,有京九、京廣、廣梅汕、三茂等鐵路干線。
公路 2004年新建四級以上公路9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7公里;改建公路4349公里。新(擴)建港口碼頭泊位11個,年吞吐量1747萬噸。
水路 有港口100多個,主要有黃埔、湛江、蛇口、赤灣等。2003年新(擴)建港口碼頭泊位5個,年吞吐量240萬噸。
航空 有民航機場8個,白雲機場是全國客流量最大的三大國際機場之一,國內航線23條,地區航線5條。

摩星嶺的高度是海拔372.4米。(廣州市最高的山---白雲山)

廣州市總面積為7434.4平方公里,佔全省陸地面積的4.18%。

㈣ 廣州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有哪些

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專南大門。廣州是華南地區屬的海陸空交通中心。中國第三大港口廣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華南地區的主要物資集散地和最大的國際貿易中樞港,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 黃埔新港和新沙港位於廣州東部、珠江的出海口,均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碼頭。 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 內河可沿東、西、北江航道溝通廣東省各地和廣西省,與100多條河道相連接。

㈤ 廣州的地理位置、地表形態、氣候、河流對廣州的城市發展分別有怎樣的基礎作用

中國東南沿海 中國改革開放的門戶 靠近東南亞 對外貿易發達 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版 吸引農村勞動力到權城市就業 增加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 推動城市化發展
東南丘陵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地形平坦 精耕細作 農業發達 推動城市化發展
水網密布 發展果基桑基魚塘等立體農業 為城市化提供了保障

㈥ 誰知道廣州地理位置的現狀和未來發展

廣州市是廣東省省會,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廣州市專地處中國大陸南方,屬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圍是東經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的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望。

㈦ 廣州的地理位置、地表形態、氣候、河流、對廣州的城市發展分別有怎樣的基礎作用

地理環境廣州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區穿流而過。 氣候環境 廣州地處北溫帶與熱帶過渡區,橫跨北回歸線,年平均溫度22℃,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13.3℃,極端最低溫度0℃,最高溫度39.1℃。屬南亞熱帶季風氣侯,氣候宜人,是全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等特徵。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花團錦簇的「花城」廣州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年均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68%。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8至9月天氣炎熱,多台風,10至12月氣溫適中,是旅遊的最佳季節。 自然資源 廣州目前已發現50多個礦種,其中礦點17處。植物種類達數千種。野生動物約有210多種。廣州水域面積7.44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約10%。從化一帶有豐富的地下溫泉,水溫攝氏50℃-70℃,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糧食作物以秈稻為主,一年兩熟。經濟作物以蔬菜、水果、花卉等為主。廣州是「水果之鄉」,主要產荔枝、龍眼、香蕉、菠蘿、木瓜、楊桃等。廣州的花卉和盆景遠近馳名,以陰生觀葉植物、高檔盆花、鮮切花、嶺南盆景為主。陰生觀葉植物佔全國市場一半以上,一品紅等盆景已成為全國性的生產基地,盆景遠銷歐美等海外市場。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廣州位於東經113。17`,北緯23。8`,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中心穿流而過。
廣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相傳在遠古時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騎著嘴銜稻穗的五色仙羊降臨此地,把稻穗贈給百姓,祝願這里永無飢荒。從此,廣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稱,「五羊」也成為廣州的象徵。廣州既是中國也是世界名城,又是一座古城,因歷史上有五羊仙子降臨獻稻穗的故事,廣州又稱為「羊城」和「穗城」,簡稱「穗」;廣州一年四季如春、繁花似錦,除夕迎春花市聞名海內外,故又有「花城」的美譽。
廣州地處低緯, 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表接受太陽輻射量較多,同時受季風的影響,夏季海洋暖氣流形成高溫、高濕、多雨的氣候;冬季北方大陸冷風形成低溫、乾燥、少雨的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1.4-21.9度,年降雨量平均為1 623.6-1 899.8mm,北部多於南部。

㈧ 廣州地理位置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版。
廣州位於東經權113°17',北緯23°8',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中心穿流而過。

㈨ 廣州在廣東的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版文化中心,也是權華南區域性中心城市。廣州位於中國大陸南方,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㈩ 廣州的經濟地理位置

廣州來是中南地區民用航空中心源
廣州是全省的通訊中心
廣州是一個老工業基地,工業門類比較齊全
輕工業比較發達,重工業也有一定的基礎,協作配套能力較強,輕工業產值佔全省輕工業總產值的38.6%,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居第4位,僅次於京、津、滬。造船工業居全國第3位。有色金屬加工能力佔全國總產量的12%(1981年)

以下鏈接:廣州的經濟地位和特點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