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涵蓋地理知識的俗語

涵蓋地理知識的俗語

發布時間: 2021-02-23 14:48:25

㈠ 諺語中含有什麼地理知識

1、瑞雪兆豐年
12月20日以來,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的部分地區、華北大部、黃淮和江淮、湖北北部等地普遍下起了今年入冬以來的最大降雪。雖然大雪天氣對交通運輸帶來不利的影響,但降雪滋潤土壤,殺死病蟲害,凈化空氣,對農業生產和人們健康有益。
冬天該下雪的時候就要下雪,降雪後農業生產收益多多。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瑞雪兆豐年」,意思是說冬天下幾場大雪,這是來年莊稼獲得豐收的預兆。
這是因為冬季天氣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較松軟的,雪花和雪花之間留有空隙,空隙中充滿空氣,空氣又具有不良的熱傳導特性,這樣就像給莊稼蓋了一條棉被,外面天氣再冷,下面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等到冷空氣過去以後,天氣漸漸回暖,雪慢慢融化,這樣既保住了莊稼不受凍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發育都很有利。
另外,下雪能凍死害蟲,雪在融化時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害蟲就會凍死。所以說,冬季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今冬,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湖北等地出現了大雪天氣,預兆明年將是一個豐收年。
2、春雨貴如油
在我國華北地區春旱較為嚴重,春雨佔全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少於10%。春季承接著秋、冬兩個少雨季節,再加上春季氣溫回升快,風天多、蒸發強烈,往往易形成連續乾旱。同時,這時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水多,玉米、棉花等播種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顯得突出。此時,若能有雨水降臨,自然就顯得特別寶貴,故有「春雨貴如油」之說。其原因是,此時夏季風尚停留在嶺南一帶,雨季未到。 而在東北和南方,這種說法就不太適用。第一,因為南方春天下雨的機會較多。第二,東北地區雖春雨也少,降水量的2/3集中在6-8月,但東北冬季漫長,地面積雪厚,山地積雪厚達40-50厘米,平原一般厚達20厘米。冬季氣溫低,蒸發量小。積雪象水庫一樣,把冬季降水的大部分積存下來。第二年春季積雪消融,正值春播開始,雪水便成為穩定的水源,故東北無春旱現象。

地理學中的詩詞諺語

1.(清.潘際雲)的「淮河四月風怒號,捲起白流翻塘坳,老蛟噴沫天吳驕,一堤如線居民逃」中的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與秦嶺合稱秦淮線,是亞熱帶和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分界線,東部地區南方和北方分界線,耕地以水田為主和旱地為主分界線)
2.李白《將進灑》中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的「天上」是指巴顏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3.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管歸來》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黎花開」描繪的是天氣特徵
4.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景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中的「孤帆遠景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是指我國長江的:上游地區
5.「野礦沙岸凈,天高秋月明」描繪的是氣候特徵
6.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中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反映的是我國春末夏初的時節,其降雨類型屬於:鋒面雨中准靜止鋒
7.晉.傅雲《歌》中的「日中萬影正,夕中萬影傾「直觀地描繪了:太陽高度的周日變化規律
8.民謠「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國西北內陸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之一,說明其日溫差大
9.李白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園缺,此事古難全」中的「陰晴園缺」指的是:月相變化規律
10.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一詞是指:來源於太平洋上的東南季風
11.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形象地描繪了我國長江三峽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繞的自然景觀
12.陸游《游山西村》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仗無時夜扣門」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我國的丘陵地形
13.歌謠「山嶺高,山路長,樣樣東西用肩扛,半世光陰路上忙」是反映過去什麼地方交通的十分不方便:福建省
14.宋朝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旅遊勝地是:江西省廬山
15.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的是我國四川盆地
16.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反映的地區是我國的南嶺一帶
17.清.樂鈞《一翦梅》中的「日似金丸,月似金盤」形象地反映了:由於日地月三者距離差異,導致日月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
18.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藏自治區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中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描繪的是天氣特徵
19.民謠「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我國雲南省昆明的氣候特徵
20.杜甫的《望岳》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描繪的是我國的哪個自然旅遊風景區:黃山
22.民謠「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繪的是我國的橫斷山區的自然景觀,是氣候和植被垂直變化的形象寫照
23.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的「君問歸期末有期,巴西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形象地說明了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
24. 地理學家徐霞客,形容景色如「青蓮出水,碧蓮玉筍世界」,它描繪的旅遊名勝是:我國廣西的桂林山水

㈢ 關於地理的諺語或成語有那些

燕子低飛蛇過道,雞不回籠喜鵲
朝霞不出門,晚霞走千里
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穀雨不雨,交回田主
泥鰍跳,風雨到
東虹日頭,西虹雨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同翻
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
朝怕南雲漲,晚怕北雲堆
清早起海雲,風雨霎時臨
天早雲下山,飯後天大晴
南風怕水溺,北風怕日辣
好天狂風不過日,雨天狂風時間長
細雨沒久晴,大雨無久落
一日到暗,雨不斷線,大雨明日見
天烏地黑無風發,大水落得闊
大水無雷,浸崩屋
烏雲過崗,風大就落雹黑龍過崗落雹

㈣ 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你會發現,在民間流傳著一些蘊含科學道理的諺語。 (剩餘題目見補充)

氣候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有些氣候諺語都是自古以來聰明的中國人民根回據雲形和動物的行答為總結出來的關於氣候的經典句子——
天上勾勾,雲地上雨淋淋。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山上戴帽大雨就到。
冷得早,暖得早。
螞蟻搬家早晚要下 。
螞蟻壘窩要下雨。
悶雷拉磨聲,雹子必定生。
陰雨亮一亮,還要下一丈 。
蜜蜂採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瘡疤癢,有雨在半晌。
蜜蜂歸窠遲,來日好天氣 。
棉花雲,雨快淋。
南風怕日落,北風怕天明。
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寒霜。
南閃火開門,北閃有雨臨 。
泥鰍靜,天氣晴 。
泥鰍跳,雨來到 。
撲地煙,雨連天 。
青蛙叫,大雨到。
清早寶塔雲,下午雨傾盆。

㈤ 中國民間自然地理諺語

關於風的諺語
四季東風是雨娘。(湖南)
東風是個精,不下也要陰。(湖北棗陽)
東風四季睛,只怕東風起響聲。(江蘇南京)
* 偏東風吹得緊要落雨。(上海)
* 東風急,備斗笠。(湖北)
* 東風急,備斗笠,風急雲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論風)
* 東南風,燥鬆鬆。(江蘇江陰)
* 五月南風遭大水,六月南風海也枯。(浙江、廣東)
* 五月南風趕水龍;六月南風星夜干。(廣東)
* 春南風,雨咚咚;夏南風,一場空。(江蘇、無錫、湖北鍾祥)
* 六月西南天皓潔。(江蘇無錫)
* 六月起南風,十沖干九沖。(湖北)
東北風,雨太公。(《田家五行》論風)
春東風,雨祖宗。(江蘇常州)
* 春東風,雨潺潺。(廣東)
* 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一場空。(廣西貴縣)
* 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無米煮。(廣西)
* 夜晚東風掀,明日好晴天。(河北滄縣)
* 晚間起東風,明朝太陽紅彤彤。(江蘇無錫)
* 五月東風暴雨繁,大水浸菜園。(廣東)
* 夏至東南風,必定收窪坑。(安徽)
* 夏至東南第一風,不種潮田命里窮。(上海)
* 夏至風刮佛爺面,有糧不賤。(湖北武昌)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山東煙台)
* 雨後生東風,未來雨更凶。(湖北武昌)
*發東風,淹水起;發西風,淹水止。(廣西貴縣)
* 東風下雨,西風晴。(廣西鬱林)
* 不刮東風天不下,不刮西風天不晴。(湖北)
* 西風吹得穩,天氣晴得准。(湖北黃梅縣)
雨後東南風,三天不落空。(湖北陽新)
早刮東風不雨,澇刮西風不睛。(山西臨汾、江蘇江陰、河南篙縣)
* 旱了東風不下雨,澇了西風刮不晴。(江蘇無錫)
東括西扯,有雨不過夜。(廣西鬱林)
* 東拉西扯,下雨要半月。(湖北武昌)
早西晚東風,曬煞老長工。(浙江蕭山)
* 早西晚東風,曬死老蝦公。(浙江義烏、江蘇常熱、上海)
* 朝西曉東風,土乾田難種。(江蘇無錫)
* 早西南,夜東南,好天。(上海)
西風夜靜。(江蘇南京、山東臨淄、河北)
* 惡風盡日沒。(《田家五行》論風)
* 強風怕日落。(江蘇無錫)
* 夏至西南,十八天水來沖。(安徽懷遠)
* 夏至打西南,高山變龍潭。(湖北黃岩)
* 夏至西南沒小橋。(江蘇蘇州)
* 梅里西南,時里潭潭。(《農政全書》)
* 夏至起西南,時里雨潭潭。(江蘇元錫、湖北黃岩)
七月西風禍。(廣東)
* 七月西風吹過午,大水浸灶肚。(廣東)
* 七月西風入夜雨,八月西風不過三。(廣東)
* 六月里北風當時雨。(山東)
* 六月北風當時雨,好似親娘見閨女。(江蘇常熟
* 緊南不過三。(廣西貴縣)
* 南風不過三,過三必連陰。(江蘇太倉)
* 南風若過三,不是下雨就朗天。(河北威縣)
* 南風不受北風欺。(河北滄縣)
* 南風一沖北風一送。(湖北陽新)
*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湖北)
* 南風吹吹,北風追追。(湖北)
* 南風尾,北風頭。(《田家五行》論風)
* 南風不過午,過午連夜吼。(內蒙古呼和浩特)
* 南風不過晌,過晌聽風響。(河北井隆)
* 冬南風迎(雨),北風送。(廣東)
* 臘月南風半夜雪。(廣東)
* 冬天南風三日雪。(江蘇無錫、常熟)
* 一日南風,三日關門(冬天)。(福建福清平潭《農家漁戶叢諺》)
* 西風不過酉,過酉連夜吼。(江蘇常州)
惡風必有惡雨。(江蘇常熟)
* 風是雨頭。(江蘇無錫)
* 秋雨連綿西北風。(安徽)
拍北風,下午日。(廣西貴縣)

㈥ 關於地理的諺語、俗語

1、唐 劉禹錫《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白話譯文:版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權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2、唐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白話譯文: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雲天。輪台九月整夜裡狂風怒號,到處的碎石塊塊大如斗,狂風吹得斗大亂石滿地走。

3、唐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白話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5、唐 李白《扶風豪士歌》:「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白話譯文:暮春三月飛沙揚,安史胡兒太猖狂,城中百姓怨連天,哀號不絕斷肝腸。

5、諺語: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

這句諺語是昆明四季如春氣候特徵的真實寫照。

6、諺語:頭上熱滾滾,腳下冷颼颼,日照胸前暖,風吹背後寒。

諺語說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薩是我國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多。

㈦ 地理方面的俗語有什麼啊救急!!!

地理諺語
1、「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是雲貴高原的地形氣候特點寫照。
2、「山嶺高,山路長,樣樣東西用肩扛,半世光陰路上忙」是反映過去福建交通的困難。
3、、「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嶺地區地理景色的寫照。
4「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氣候特徵。
5、「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描述的氣候是西北內陸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6.上山雲里鑽,下山走河邊,對山喊得應,走路要一天。 橫斷山脈地形
7、「一場秋雨,一場寒" 與冷鋒有關
8、「山嶺高,山路長,樣樣東西用肩扛,半世光陰路上忙」 福建
「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 雲南昆明
「坐北朝南,冬暖夏涼」指北方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日頭公」 福建廈門
「冬寒冷皮 春寒凍骨」 福建廈門
「打早打辣霧,盡管洗衫褲」 廣西白州
「日出熱辣辣,中午雨淋頭」 同上
「冬至無雨一冬晴」 廣東汕頭
「一日南風三日暴」江蘇南京
「今朝日頭烏雲托,明朝曬壞烏龜殼」上海崇明島

9、、「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四川
10、 、「秦嶺山脈一條線,南吃大米北吃面。」
1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地理氣候
12、「黃梅時節家家雨」是我國江淮下游地區的自然現象,這一現象出現於春末夏初梅子黃熟的時 節
13、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其原因是山頂的氣溫比同時間的山腳下的氣溫低。
14、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長江特徵
15、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黃河特徵
16、勝景天然別,精神入畫圖。一山分四頂,三面瞰平湖。過夏僧無熱,凌冬草不枯。遊人來至此,願剃發和須。」四頂山特徵
17、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地理
18、仰望山接天,俯視江如線,對面能說話,相會要一天」
此句形象地描述了橫斷山區山河相間、山高谷深的地形特點/
19、三山夾兩盆」
這是新疆地形的特點。「三山」指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在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是准噶爾盆地,在天山和昆侖山之間是塔里木盆地。

㈧ 用地理知識解釋下列諺語

1「雲遮月」和「雪打燈」,表面看是雲和雪的呼應現象,實質上是兩次冷空氣活動的呼應關系, 也就是說, 中秋節前後如果有冷空氣活動, 造成了「雲遮月」的現象。那麼, 元宵節前後, 又會有冷空氣入侵, 形成「雪打燈」的局面。2這與雷雨的形成有關。
在夏季晴朗的日子裡,當某地存在暖濕氣流時,便會產生對流運動。暖濕氣流從地面生起,因絕熱冷卻達到飽和而凝結成雲,在下降氣流控制的地區,空氣絕熱增溫,空氣相對濕度較小,雲無法產生,便形成了一朵朵頂部凸出、底部平坦像饅頭一樣的淡積雲。若對流運動繼續發展,由於上升氣流的中部比周圍強,便會形成濃積雲和更加龐大的積雨雲。在積雨雲中,由於冰晶之間的相互碰撞、摩擦和發熱,結果使冰晶破碎和分離,於是熱的一端帶負電,向雲頂積結,冷的一端帶正電,向雲底靠攏,雲層底部的正電荷區會在地面上感應出負電荷區。雲中的電荷分離作用愈強烈,雲底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就愈大。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擊穿空氣的放電現象,造成閃電和雷鳴,形成雷雨。
所以雷雨攜帶的水量不如鋒面系統或熱帶氣旋攜帶的水量多。3就是說,天有不測風雲
說變就變。4「瓦塊雲,曬死人」 </B>「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 </B>瓦塊雲或鯉魚鱗片一樣的雲,多數在三、四千米的高空排列成行,空隙間露出藍天,陽光可以透過,這種叫透光高積雲。這種雲多出現在高氣壓的范圍內,空氣層穩定天氣少變。所以出現了這種雲,表示明天仍是一個晴天,可以曬谷。</B>5輻射霧出現在晴朗無雲的夜間或早晨,太陽一升高,隨著地面溫度上升,空氣又回復到未飽和狀態,霧滴也就立即蒸發消散。因此早晨出現輻射霧,常預示著當天有個好天氣。"早晨地罩霧,盡管曬稻穀"、"十霧九晴"就是指的這種輻射霧.
6天色亮一亮,河水漲一丈。這是個農諺,又可以說成「亮一亮,下一丈」。
此語的語言環境是,在下雨的時候,天要總是黑著一般是下不了多少雨的,如果中間要亮一下的話,可能雨下得會更大。7雲從東北方來一般攜帶濕潤的海洋水汽容易降水8溫帶區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約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於氣旋帶來的。氣旋的行動,老是自西向東的,在它的前部,盛行著東北風、東風或東南風。故氣旋將到的時候,風向必定偏東的。所以東風可以看做氣旋將來的預兆。因為氣旋是一種風暴,是溫帶區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們看到吹東風,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