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巴西的初中地理知識

巴西的初中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23 12:38:12

Ⅰ 求地理巴西的主要知識,類似如圖,初二的地理

「巴西」地理知識歸納

一、數字法
(一)是指:
一個新建的首都——巴西利亞。1956年,巴西決定將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亞。它位於熱帶,但海拔1000米,氣候四季如春,終年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是一座建築獨特、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
一種通用的語言:葡萄牙語。
一種需要進口的農產品:小麥。
一項重要的計劃:1989年,巴西政府制定了「我們的大自然計劃」,重點保護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
(二)是指:
兩種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兩大地形區: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
兩大人口分布區: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疏區和東部沿海人口稠密區。
兩種重要的自然資源:鐵礦和水能資源。
兩條重要的緯線穿過國土:赤道和南回歸線。
(三)是指:
三大工業城市: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和貝洛奧里藏特。

三種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咖啡豆、蔗糖、橘汁。
(四)是指:
四大現代化工業部門: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
(五)是指:
巴西的面積和人口位居世界第五位。
二、特殊稱謂法
1、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咖啡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2、巴西有「足球王國」之稱。巴西人非常熱愛足球運動。巴西的足球踢得好,腳法嫻熟,配合默契,節奏明快,如同踏著桑巴舞的節奏一樣,給人以一種在踢「藝術足球」的美的享受。
3、亞馬孫河有「河海」之稱。亞馬孫河在洪水季節,河口地區一片汪洋,有「河海」之稱。
三、「最」字法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又是拉丁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2、巴西是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3、巴西境內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4、巴西境內分布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5、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

6、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7、巴西與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8、巴西是世界上咖啡、甘蔗、柑橘產量最多的國家。
四、關鍵字法
(一)、講解國土面積和氣候特徵時,應抓住「大」和「熱」這兩個關鍵字來講授。
利用巴西的國土面積為850萬平方千米的數據和在世界各國的名次,說明它是一個國土面積大國;利用人口數字,說明巴西也是一個人口大國。
巴西大部分國土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它是世界上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抓住巴西地理環境「熱」這一重要特色,就為學習「熱帶雨林的危機」和熱帶經濟作物做好了鋪墊。
(二)、講解亞馬孫河時,應抓住「寬」、「廣」、「長」、「大」這四個關鍵字來講授它的水系特點。
亞馬孫河的河面相當寬闊。在一般情況下,上游寬為700米,中游寬約為5000米,下游寬約為22000米,河口更寬達80000米。
亞馬孫河的流域面積最廣,長度為6400多千米,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二。
亞馬孫河流域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達1500—2000毫米。亞馬孫河的水源終年供應充沛,是世界大河之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我是參考http://tantao1970.blog.sohu.com/87919622.html
滿意的話請採納哈O(∩_∩)O

Ⅱ 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和美國知識點

我的個人總結(看完照做後,美國和巴西就不成問題了……)
巴西
【巴西高原】
巴西的二分之三是巴西高原,巴西高原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這點要注意),
運動員們常在巴西高原訓練,(結合生物的一些知識點得知在缺氧的高原訓練可以增多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的含量,故運動遠們體質優秀)所以巴西足球不錯,有「足球王國」的美稱;
在巴西高原上可以發展優秀的畜牧業,因此巴西還出口牛肉;
在巴西高原上鐵礦豐富,利於發展工農業,所以巴西高原上工業部門全,發展快、機械化程度高;
而巴西為了保護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而不在亞馬孫平原發展農業,只在巴西高原上發展農業,種咖啡、香蕉、甘蔗、劍麻;
結合以上知識點,又可推出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澳大利亞一樣)
【亞馬孫平原】
巴西的三分之一是亞馬孫平原,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廣,有「動植物王國」的美稱,且熱帶雨林區還分布著較稀疏的印第安人(黃種人)
亞馬孫河和是全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注意:最長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羅河!),有「河海」之稱,河口為喇叭狀注入大西洋(注意:巴西最大,世界第二的伊泰普水電站不在亞馬孫河,因為亞馬孫河流經的幾乎都是平原,落差不大,不利於用來發電!)
【人口&城市】
巴西使用葡萄牙語(注意:拉丁美洲使用西班牙語的國家最多)、主要以白人為主。
巴西利亞巴西首都,但是最大的城市還是聖保羅(前首都),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城市。
選擇題必考知識點:巴西是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卻不是發達國家(南美洲無發達國家!真可憐)

美國
(知識點忒多,我簡單總結)課本上只重點講了本土,所以我也只總結本土地理
1.美國跨三個溫度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兩個大洲(北美洲、大洋洲)
2.地勢特點:(本土)東、西高,中部低(又是和澳大利亞一樣)
3.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
4.略微記一下美國本土農業代分布(生產專業化、地區專業化),美國是農業大國,但因熱帶面積不足,所以要進口熱帶作物
5.美國工業分布是重、難點(發展早:東北部、陽光地帶:西部和南部)
6.城市就稍稍鞏固一下

哈哈哈哈哈
祝你取得好成績!
以後有什麼地理的問題記得找我哦……

Ⅲ 初中 地理 巴西

如圖所示

初中地理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巴西的知識點總結

日本澳大利亞德國,其他的找到了再發,在家裡電腦才有

Ⅳ 一個關於巴西的初中地理題

答案是A
具體:B,巴西利亞是巴西首都,不是最大工業城市。
C,巴西人口多分布在東南沿海,這和中國一樣。
D,熱帶雨林是一種濕地,他對環境保護有著重要影響。

Ⅵ 初中地理 巴西

巴西概況
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也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巴西在歷史上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之久。在16世紀,殖民者登上巴西時,發現這里有一種名貴的樹木,從中可提取歐洲難得的紅色染料,遂將此木稱為「紅木」後演變成國名。巴西全國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重要節日
日期 節假日 1月1日 元旦日 1月6日 主顯節 2月中、下旬 嘉年華會(巴西狂歡節) 復活節前三天 耶穌受難日 4月21日 獨立英雄紀念日 5月1日 勞動節 聖三一主日後的星期四 基督聖體節 9月7日 國慶日(獨立日) 10月12日 兒童節 10月13日 教師節 11月2日 亡靈日 11月15日 共和國成立日 11月20日 神誕節 12月25日 聖誕節

文化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其他地區的移民。在音樂舞蹈巴西帕塔肖族民族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現。不管在藝術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樂均引起世人注目。十九世紀具有國際聲望的作曲家哥梅斯(Carlos Gomes)即是巴西人,其作品具有義大利風情,包括一出根據阿倫卡爾的《瓜拉尼人》寫成的歌劇。二十世紀的維拉洛博斯(Heitor Villa-lobos)也獲得國際盛名,作品主要以本土主題和樂器為基礎。對亞馬孫狂歡節巴西民間藝術重新燃起的興趣,是與一九二○年代現代主義運動同時發生的,在音樂方面為詩人小說家馬里奧?安德拉德所提倡。巴西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為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巴西普遍的音樂舞蹈時尚(如:桑巴舞)多來自民間,主要受非裔所影響深遠。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華會時蜂擁而出的新歌曲,有許多題材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是周遭發生的事情,透過個人演出表現多姿多彩的嘉年華會,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

Ⅶ 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一節的知識結構圖

巴西
[讀圖識記]兩大洋,南北兩大地形,亞馬孫河、伊泰普水電站,巴西利亞、里約專熱內屬盧、聖保羅,經度西經30—75,赤道、南回歸線
⑴ 國土面積廣大的熱帶國家
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
海陸位置:東臨大西洋
面積:世界上佔有熱帶最大的國家,拉美、南半球面積最大的國家
⑵ 人口多分布在東部沿海,白種人佔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語,信仰天主教
⑶ 迅速發展的國民經濟——經濟發展較快,拉美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農業:咖啡、甘蔗、香蕉、劍麻產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麥進口;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多分布在東南部鄰近鐵礦和海上交通便利的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豐富,90%來自水電
⑷ 城市:首都巴西利亞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聖保羅,最大港口裡約熱內盧

Ⅷ 初中地理 關於巴西

1是對的2和3是錯的。

Ⅸ 關於巴西的地理知識

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這樣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開始頻繁混血。以前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印第安人擁有這個地區明顯的文化特徵,比如黑白雜色被葡萄牙人認為是平安,並且開始向愛磨雷族人,後來引起了一場災難,他們開始襲擊並摧毀對內部的村莊。 1532年,自從SAO VICENTE建立以後,葡萄牙人開始以殖民者的身份來到這塊地方。由於18世紀采礦業的發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開始紛紛來到這里,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從非洲安哥拉和米納來的奴隸,他們都屬於非洲土著人。從第一年的殖民統治開始,黑人的比例就開始極大的增長。
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奇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