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大江風雲的地理位置景點

大江風雲的地理位置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2-23 11:53:31

① 鎮江文旅大江風雲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鎮江文旅大江風來雲文化傳播股份有自限公司是2015-11-03在江蘇省鎮江市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冊地址位於鎮江市京江路511號。

鎮江文旅大江風雲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1100MA1MAQMT11,企業法人吳國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鎮江文旅大江風雲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為影視的拍攝提供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服裝、道具租賃;影視文化信息咨詢服務;影視文化投資;影視文化交流活動策劃;動畫、游戲、動漫的設計;數字視覺技術的開發,應用項目投資和經營管理;房屋、場地租賃;農作物種植;百貨零售;餐飲服務;手工藝品加工、銷售;大型活動策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組織、策劃;景區管理;住宿服務。上述經營范圍不包括金融證券及國家限制禁止的項目和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鎮江文旅大江風雲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廬山的景點有哪些

主體旅遊景點主有:美廬別墅、廬山會議會址、花徑、錦綉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石門澗、黃龍潭、烏龍潭、三寶樹、蘆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三疊泉、五老峰。外圍有:東林寺、秀峰、白鹿洞書院、漢陽峰、小天池。輻射景點有:獅子洞、鞋山、千島湖、龍宮洞、石鍾山、觀音島、魯溪洞、九宮山等。主要景點最新門票:2007年10月廬山:180元/人(包括五老峰、花徑、錦綉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三寶樹、蘆林湖、含鄱口、植物園等)三疊泉:51元/人(來回纜車80元/人)美廬:15元/人(現役軍人免費)秀峰:47元/人(來回纜車60元/人)廬山戀電影:25元/人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拔1436米,雖高度略低於大漢陽峰,但其雄奇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為全山形勢最雄偉奇險之勝景碧龍潭瀑布廬山瀑布有許多以「龍」字為名,如「卧龍潭」、「神龍潭」、「烏龍潭」、「黃龍潭」等。在距廬山牯嶺約10多里處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這就是「碧龍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這個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個砍柴的樵夫發現的,此後四方遊客爭相觀賞,被視作山北絕勝。其水來自梭子崗北麓,由廬山碧龍潭瀑布(2張)於這里層岩疊石,水流一路逶迤環繞。在注入碧龍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掛瀑,而每層分為兩條似白練般的懸瀑,連成數十米長,猶如雙龍倚天,俯墜潭中。潭旁建有「觀瀑亭」。在潭中還有一巨石橫列,站在石上可東望鄱陽湖。三寶樹由黃龍潭沿林間石階上行約300米即到三寶樹。此處濃蔭蔽日,綠浪連天,三棵參天古樹凌空聳立,二棵是柳杉,樹齡600餘年,一棵為銀杏,樹齡1600年,主幹數人合抱不攏,形同寶塔。三寶樹相傳為千年古可柯,樹下石碑上鐫有「晉僧曇詵手記」6字。寶樹已被重點保護。美廬別墅美廬它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人文景觀,它展示了風雲變幻的中國現代史的一個側面。 「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曾是當年「第一夫人」宋美齡生活的「美「的房子,它演化出的歷史軌跡與世紀風雲緊密相聯。 綠蔭籠罩下的「美廬」別墅,為石木結構,主樓為兩層,附樓為一層,佔地面積為美廬別墅內景45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96平方米。而整個「美廬」庭園佔地面積為4928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僅占其中不足10%,因而顯得庭園特別敞凈,而建築主體卻又顯得適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纖弱,產生出一種和諧的美。美廬別墅前有宋氏姐妹所植的「宋氏姐妹許願松」,分別代表愛財、愛國、愛權。它曾是一處「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煙雲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廬」敞開它的真面目,以它獨有的風姿和魅力,吸引著海內外的遊人。蘆林湖蘆林湖(4張)蘆林湖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故又稱東湖。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鍾,便到蘆林大橋。一路密林蔽日,樹干高聳挺拔,夏日人行其間頗感涼爽身輕。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在縹緲的雲煙襯托下,猶如天上神湖。二、三百萬年前,廬山處於第四紀冰期,這里是一個典型的冰窖,是當年廬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谷地。1954年在此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一勝景。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於湖中游泳。廬山會議舊址廬山會議舊址位於牯嶺東谷擲筆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這里已辟為廬山會議紀念館。裡面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紀錄片製作的錄相片,供遊人觀看。 右側不遠處的「廬山大廈」為外觀4層、內有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為國民黨軍官訓練團的中下級軍官住所,正面額上原有蔣介石題寫的「廬山傳習學舍」四個大字。位於會址和大廈中間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即為1935年落成的廬山圖書館。大口瀑布大口瀑布是廬山管理局開發出來的景點,遊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廬山大口瀑布,烏龍譚,白鹿洞書院(3張)也可以從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稱彩虹瀑布,因為往往在雨過天晴過了以後,在這里往往可以從燦爛的陽光下看到五顏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疊泉來,它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烏龍潭烏龍潭原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古書中記載:「烏龍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見一潭。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銀鍛的豎琴,在日夜撥動著琴弦。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位於五老峰東南,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山環水合,幽靜清邃 ,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院「始於唐、盛於宋,沿於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貞元年間(785--805年),李渤隱居這里讀書,養一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長慶間(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築台榭,植花木。植物園從含鄱口沿石階而下走數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門。是我國著名的亞熱帶高山植物園,創建於1934年,面積3平廬山植物園,黃龍潭(2張)方公里。是中國最早的植物園之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植物物種遷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國內外植物標本10萬余種,引種馴化3400多種。稱為「活化石」的我國水杉,繁殖萬株。植物園不僅是科研基地,且為風景勝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態,分成11個展區,供遊客鑒賞。園中有休息廳,林蔭下設石凳石桌,供遊人休憩。黃龍潭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 ——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沖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回盪在密林之中。三疊泉三疊泉位於九江市廬山東南九疊谷,經環廬山旅遊公路可達,距九江市26公里。它集險峰怪石、飛瀑流泉為一體,屬於山丘型旅遊地。同時,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部,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泉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極為壯觀,撼人魂魄。 三疊泉每疊各具特色。一疊直垂,水從20多米的巔萁背上一三疊泉瀑布(17張)傾而下;二疊彎曲,直入潭中。「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 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副冰綃,抖騰長空,萬斛明珠,九天飛灑。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龍,沖破青天,凌空飛下,雷聲轟鳴,令人嘆為觀之。相傳,宋紹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發現,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鑰,樵者得之人共傳」的詩句。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進行旅遊開發,2001年11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博物館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系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廬山博物館,含鄱口,龍首崖(3張)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解放前廬山各棟中外別墅中的精品、陳列品和歷史文物是館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博物館的展品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畫家許從龍歷時6年所繪制的《五百羅漢圖》。原畫共有200幅,幾經戰亂,只剩110幅,後經多方搜集又找回兩幅,現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館內。 博物館內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漢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別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潤細膩,非常精美。 博物館內還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此外,館中還藏有青銅器、陶器、工藝品、金石篆刻、歷代錢幣等藏品,其中也有許多是難得的珍品。含鄱口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而廬山上最佳觀日的地方就在含鄱口。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它勢如奔馬,又宛如游龍,神氣活現地橫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此得名。含鄱口的奇妙就在於一個「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嶺函」的氣勢。龍首崖大天池西南側一崖拔地千尺,下臨絕壑,孤懸空中宛如蒼龍昂首,飛舞天外,這就是著名景點「龍首崖」。遊客若從懸崖左邊的石亭中觀看,龍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橫亘其上,恰似蒼龍昂首。崖下紮根石隙的幾棵虯松在微風吹拂下,恰似龍須飄飛。這就是龍首崖。仙人洞仙人洞為廬山著名景點之一。位於錦綉谷的南端,有參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蓋下,一洞中開為仙人洞。洞高、深各約10米,幽深處有清泉下滴,稱「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題詞。洞中央「純陽殿」內置呂洞賓石像,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在此修道成仙。每當雲霧繚繞之時,驟添幾分仙氣。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稱仙人洞。毛澤東的著名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是來廬山的客人必游並留影之處。漢陽峰「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四面水光隨地繞,萬層峰色倚天開。當頭紅日遲遲轉,俯首青雲得得來。到此乾坤無障礙,遙從瀛海看蓬萊。」這就是廬山廬山仙人洞,漢陽峰(2張)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漢陽峰。據說,在月明風清之夜,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故名。漢陽峰峰巔上,有一方形石台,名與禹王台,為大禹治水登臨處。每當晴天一碧,萬里無雲,登此台眺望,江漢倒懸,楚楚環供,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慨。 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谷,系張性斷層,長七、八公里,是廬山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飛瀑,史載「谷簾泉」,傳說諸葛亮見此瀑,大為驚嘆。石門澗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的。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 ——石門澗面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須側身才能通過。峪谷間,高崖懸流成瀑,深谷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廬山石門澗、小天池(2張)澗」三個大字。門票52元。小天池小天池位於廬山牯嶺北面,池中之水置於高山而終年不溢不涸。池後山脊上,屹立著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於1936年。 小天池山對面還有一怪石,遠望似一雄鷹伸頸欲鳴。鷹首有巨石疊就,一石伸出鷹嘴崖,石縫中綠樹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鷂鷹嘴。牯嶺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這座鍾靈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嶺為界分為東西兩谷,地勢平坦,峰巒蔥蘢,溪流潺潺。青松、丹楓遮天蔽日。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築,高低錯落,瀟灑雅緻,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築景觀。大天池登上廬山西部海拔900餘米的天池山頂,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岩,西眺白雲峰。二水縈回,四山豁朗。此處原建有天池寺,現已廢。但原寺前呈長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靈如玉廬山大天池(2張)。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台。現存之台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巒突起,群峰相連,遠波明來,極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朧之夜,閑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 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明代著名理學家王陽明就曾於一個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這樣的奇異景象,並以詩記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 天池山脊上聳立著一座寶塔,塔四周布滿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風起時,松濤起伏,它頗似一桿乘風破浪的船桅,盪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為一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餘米,始建於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現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資易地重建。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於山脊的另一棟外觀粗壯、輪廓呈現圓形、傘頂的佛殿,名圓佛殿。塔西有一石質方台,名天心台,為林森所建。台下有碩大卧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 龍首崖之險、凌虛閣之雲、文殊台之佛光,堪稱大天池「三絕」。鐵船峰鐵船峰鐵船峰俗稱「桅桿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故名。相傳,東晉大將軍王敦,軍事大權在握,欲篡奪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一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開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著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觀音橋景區號稱「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寬:4.8米建於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摩崖石刻,天下六泉,觀音橋,御碑亭(2張)蔣宋公館,名人足跡布滿景區。明朝大畫家唐伯虎鑄就了著名的最美麗的《廬山圖》就在觀音橋景區。御碑亭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整個御碑亭的建造風格比較獨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為了紀念周顛仙等人就在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還保存著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著這位朱皇帝親自撰寫的《周顛仙人傳》和《四仙詩》。這塊御碑高約4米、寬1.3米、厚0.23米。廬山瀑布廬山瀑布主要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烏龍潭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因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名句為人熟知。「2011遊客最喜愛的中國十大瀑布旅遊勝地」評選活動頒獎儀式以及2011中國瀑布旅遊文化高峰論壇在浙江諸暨五泄風景區舉行,廬山瀑布群又以「最富有詩意的瀑布」榜上有名。廬山雲霧廬山雲霧景觀是廬山一大奇景,余邵詩稱:「廬山雲霧景觀奇,變幻無常千萬姿;剛作浪濤騰漢海,又成瀑布瀉天池」。廬山處於一個盆地,四面山嶺聳立,南依鄱陽湖,北傍浩瀚的長江。大江大湖蒸廬山雲霧(19張)騰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雲霧湧向廬山,因為這襟江帶湖的關系,廬山的水汽很盛,水汽一旦碰上空氣中的塵埃,就成了小水滴。數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麗神奇的廬山雲霧。因此山中雲氣出沒無常,諸峰忽隱忽現。瞬息間雲海密布,彌漫山谷,咫尺之間不能辨物。當峽谷中向上吹的風力比水滴往下降的重力大的時候,水滴就隨風往上飄了。這種「雨自下而上」的奇特現象就出現了。廬山雲霧,四季皆有。夏季最多,秋季較少。夏季雲霧多在山頂,冬季雲霧多在山腰,這是因為冬季水氣凝結的位置低於夏季,所以冬季雲層的位置也就低於夏季。春夏之交,由於水氣多,季風變換,群峰經常雲遮霧罩,煙霞彌漫,天氣忽晴忽雨,變幻莫測,雲霧也詭譎奇特,變化多端。整個廬山隱現在虛無縹緲之間,年均霧日為190多天。廬山別墅群廬山上的別墅群其實也名甲天下,自1895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花200兩白銀租借牯嶺長沖河一帶的800畝土地為避暑之所以後,俄、美、英、法、德、意、日、瑞典、瑞士、丹麥、挪威、葡萄牙廬山別墅群等20多個國家的商貿名流和國內各界人土,都爭相來此興建度假別墅,總數達640多棟,有英國式、美國式、俄國式、瑞典式、瑞士式、日本式……等等,真可稱為是「世界別墅建築藝術博物館」,[7]後新中國成立後,這些別墅全部被國家收回。別墅大都是鐵皮屋頂,廬山石塊堆砌而成,具有鮮明的特色。廬山遂亦成為馳名世界的旅遊避暑勝地。女作家賽珍珠在廬山居住的時候也留有別墅。別墅群中還有教堂(現僅供參觀)、酒吧等生活設施。別墅群部分對遊人開放。

③ 深圳最有標志性的景點有哪些

  • 1世界之窗

  • 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是一個把世界奇觀、歷史遺跡、古今名勝、民間歌舞表演融為一體的人造主題公園。公園中的各個景點都按不同比例自由仿建。

  • 深圳世界之窗包括世界著名景觀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廟、柬埔寨吳哥窟、美國大峽谷、巴黎雄獅凱旋門、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印度泰姬陵、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義大利比薩斜塔等等。

  • 深圳世界之窗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游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洲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世界雕塑園和國際街八大區域。

  • 深圳世界之窗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游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洲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世界雕塑園和國際街八大區域。

  • 作為以弘揚世界文化精華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世界之窗薈萃了世界幾千年人類文明的精華,有歷史遺跡、名勝、自然風光、世界奇觀、民居、雕塑等130多個景點,其中包括園林藝術、民俗風情、民間歌舞、大型演出以及高科技參與性娛樂項目等。

  • 2歡樂谷

  • 位於深圳南山區,深圳歡樂谷是華僑城集團新一代大型主題樂園,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一座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於一體的中國現代主題樂園。

  • 經過5期的滾動發展,已成為國內投資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現代主題樂園,並連續4年榮膺亞太十大主題公園。

  • 深圳歡樂谷充分運用了現代休閑理念和高新娛樂科技手段,注重滿足人們參與、體驗的新型誘游需求,深圳歡樂谷營造出多彩的休閑旅遊氛圍。

  • 全園共分九大主題區:西班牙廣場、魔幻城堡、冒險山等,加上獨具特色的瑪雅水公園,共100多個游樂項目。從國外引入眾多全國乃至亞洲獨有的項目:世界最高落差的"激流勇進"、中國第一座懸掛式過山車"雪山飛龍"、中國第一座巷道式"礦山車"、中國第一座"完美風暴"、中國第一輛"仿古典式環園小火車"。深圳歡樂谷這些游樂項目附以了逼真而完美的主題包裝,營造出環境優美宜人,具有美國西部和中國藏北風格的景觀。

  • 作為華僑城自主培育的民族旅遊娛樂先鋒品牌,歡樂谷從2006年開始在國際旅遊舞台上嶄露頭角。

  • 3東部華僑城

  • 東部華僑城,坐落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大梅沙是國內首個集休閑度假、觀光旅遊、戶外運動、科普教育、生態探險等主題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 主要包括大俠谷生態公園、茶溪谷休閑公園、雲海谷體育公園、華興寺、主題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塊。以「讓都市人回歸自然」為宗旨,定位於建設成為集生態旅遊、娛樂休閑、郊野度假、戶外運動等多個主題於一體的綜合性都市型山地主題休閑度假區。

  • 東部華僑城集兩個主題公園、三座旅遊小鎮、四家度假酒店、兩座36洞山地球場、大華興寺和天麓地產等項目於一體。主要包括:大俠谷生態樂園、茶溪谷度假公園、茵特拉根小鎮、海菲德小鎮、茶翁古鎮、大華興寺、茵特拉根酒店、東部華僑城瀑布酒店、東部華僑城房車酒店、大華興寺菩提賓舍、雲海谷高爾夫會員球場和公眾球場、天麓地產等,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 4大梅沙

  • 大梅沙海濱公園位於廣東深圳市鹽田區,毗鄰小梅沙,從市區驅車半小時即可到達,是深圳人氣最旺的海灘。

  • 這里擁有深圳最長的海灘,海水清澈,沙灘廣闊,沙質細軟。

  • 大梅沙娛樂場設有沙灘跑馬、水上快艇、大型音樂燈光噴泉及露天歌舞廳、燒烤場。大梅沙海濱公園共分游泳區、運動區、休閑區、娛樂區、燒烤場。有滑水索道、摩托艇、沙灘車、水上降落傘、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眾多游樂項目。

  • 金色的沙灘、蔚藍的海水、輕淡的白雲、碧綠的山巒、陣陣的椰風、飄香的花草,配以輕松的音樂、點點的白帆,多姿的風箏,構成了立體動感的亞熱帶海濱風光,大梅沙海濱公園已成為一個集觀光度假、休閑旅遊、運動娛樂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 5錦綉中華

  • 深圳錦綉中華亦稱"深圳小人國",是深圳華僑城的一個旅遊區,坐落在深圳灣畔。她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

  • 82個景點均按中國版圖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1:15建造。這些景點可以分為三大類:古建築類、山水名勝類、民居民俗類。安置在各景點上的陶藝小人達五萬多人,生動再現我國的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

  • 這里的景點有名列世界八大奇跡的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有眾多世界之最:最大的宮殿(故宮)、佛像(樂山大佛)等等。

  • 「一步邁進歷史,一天游遍中華」是該景點的口號,錦綉中華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現代中國文化主題公園,被國家旅遊局譽為開主題公園先河之作。遊客可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5000年歷史風雲,暢游大江南北錦綉河山。

  • 6小梅沙

  • 小梅沙位於廣東深圳東部黃金海岸,距市區28公里,是著名的海濱旅遊景區,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

  • 小梅沙三面青山環抱,一面海水蔚藍,一彎新月似的沙灘鑲嵌在藍天碧波之間。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秀山美水給小梅沙增添了許多靈秀之氣,慷慨的大自然把她造化成都市人理想的海濱旅遊度假勝地。「梅沙踏浪」還是著名的鵬城八景之一。

  • 小梅沙旅遊中心現擁有小梅沙海洋世界、小梅沙度假村、小梅沙大酒店三大經營實體,已形成集旅遊、度假、休閑、健身、會議、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 7地王觀光

  • 「地王觀光,深港之窗」,深圳市最高樓地王大廈(384米),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的深南東路、解放路與寶安南路交匯的三角地帶。地王大廈是全國第一個鋼結構高層建築,其頂層是亞洲第一個高層觀光區,是深圳的重要標志。

  • 它將深港都市景觀和高科技娛樂相結合,集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設有15個游樂區,依次是世紀創舉、深港巡禮、南望香港、深港百年、深港通衢、商機無限、湖光山色、一夜之城、趣味生態、中央攬勝、休閑空間、北瞰深圳、海盜傳奇、美食風情和購物天堂。

  • 地王頂層的觀光項目,運用國際旅遊休閑的新穎高技術手法,以「深港之窗」作主題的形象展示,將時間緯度和空間緯度融為一體,將深港區域性歷史文化,現代都市商業、休閑文化、高空觀光的高科技文化結合為一處,開創了國內高層觀光的旅遊新境界。

  • 地王大廈最新推出的多維電影海盜傳奇是由迪斯尼樂園設計公司傾心製作的影片,採用當今世界頂級設備立體播映,推出不久便成為遊客最喜愛的景點之一。

  • 站在「地王觀光」上,展開360度全方位視野俯瞰深港,給人無與倫比的高空觀景體驗。

  • 8中信明思克航...

  • 明思克航母世界坐落在深圳市沙頭角海濱,毗鄰聞名遐邇的中英街,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以航空母艦為主體的軍事主題公園,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及「廣東軍事科普教育基地」。

  • 中信明思克航母世界以前蘇聯退役航空母艦「明思克」號為主體興建而成,集旅遊觀光、科普教育、國防教育於一體,將按照「體驗航母、親近海洋、歡樂軍港」的主題思想,打造一個全新體驗式的軍事主題樂園。

  • 公園由海上的明思克號航空母艦和陸上的明思克廣場兩部分組成。

  • 海上的航空母艦首期向公眾開放近3萬平方米的觀光游覽區域,航母上原有的武器系統、作戰指揮系統、魚雷發射艙、導彈發射系統以及官兵生活區等均整修一新,赫然在目;俄羅斯航天展、「世界航母層、前蘇聯勛章軍服層」展及飛行甲板上米格-23殲擊機、米-24武裝直升機、強-5戰機組成的強大航空兵團等的展示氣勢恢宏、別具一格;可參與的軍事娛樂項目如作戰模擬演示、太空模擬發射、艦炮發射、航母大戰電影等,依託現代高科技,充分運用聲、光、電等手段,新奇刺激,豐富多彩;充滿異國風情的俄羅斯歌舞表演異彩紛呈;飛行甲板上威武雄壯的儀仗隊表演也引人入勝。

  • 陸上的明思克廣場由前廣場、後廣場和航母中心大廈構成,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進入園區前廣場,肅然整齊的儀仗隊表演迎面而來,哨所分立通道兩側,和平廣場上「鑄劍為犁」的主體雕塑引人深思。後廣場有炮兵陣地、坦克陣地、航空兵、地空導彈基地及戰地劇場等項目,側重於軍事娛樂、兵器展示、表演和海濱休閑,海上的海戰模擬驚心動魄。近2萬平方米的航母中心大廈設計風格獨特,兼具餐飲、購物、辦公、休閑等多種功能。整個廣場把濃郁的南國海濱風情和軍事氛圍有機地結合起來。

  • 9中英街

  • 中英街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原名「鷺鶿徑」。

  • 1898年刻立的「光緒帝24年中英地界第×號」的界碑立於街中心,將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為「一國兩制」分界線的標志。

  • 中英街長不足0.5公里,寬不夠7米,街心以「界碑石」為界,街邊商店林立,有來自五大洲的產品,品種十分齊全。因到特區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辦理一張「前往邊防禁區特許通行證」,才能進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

  • 中英街雖然購物面積不超過3000平方米,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街兩邊店鋪林立,商品品種齊全,時尚商品捷足先登,由於同行競爭,商品在價格、包裝、功能上,有內地商品不可比擬的優勢,這都是吸引各方遊客的魅力所在,被譽為「購物天堂」。

  • 19世紀末,英國殖民者強迫清政府簽定不平等條約後,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線街以北後,深圳河以南包括大嶼山等230多個島嶼在內的廣大地區成了所謂「新界」,租期99年,中英街就是在此期間英國殖民主義者展拓「新界」後重新勘界中形成的。

  • 英國人隨後豎立了界碑,以此為界線,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界沙頭角,並在優質買賣中逐漸形成一條街道,即中英街。沙頭角邊境小鎮這種實行「一街兩制」的現象持續了一個世紀,中英街在中國遭受屈辱的歷史背景下存留著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

  • 1997年香港回歸前,街東側屬中方,街西側屬英方。1997年回歸後東側屬深圳,西側屬香港,是「一街兩制」的縮影。

  • 10仙湖植物園

  • 深圳仙湖植物園位於深圳市東北郊,東倚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西臨深圳水庫。佔地8800多畝,始建於1983年,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個以科研、科普、旅遊為一體的著名植物園與風景區。

  • 仙湖植物園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優美的園林景觀以及大自然美麗的湖光山色,成為廣大遊人重返大自然的樂園。

  • 仙湖植物園共保存植物8000多種,建有蘇鐵保存中心、木蘭園、珍稀樹木園、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桃花園、裸子植物區、盆景園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

  • 全園分為天上人間景區、湖區、廟區、沙漠植物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景區等六大景區。

  • 青青世界

  • 位於深圳大南山美麗的月亮灣畔,是一家以休閑度假為主題的觀光農場,為「鵬城十景」之一。景區為分侏羅紀公園、瓜果園、蝴蝶谷、陶藝館、園藝館等,還有歐陸風情的木屋別墅、酒店客戶、釣魚池等,還可以參加足底健康步道、驚險吊橋、果汁屋、茶寮、燒烤場等。

  • 農場內景觀眾多,有兇猛而又美麗的亞馬遜河魚類展、蝴蝶農場里翩翩起舞的蝴蝶,瓜果公園的奇瓜異果,花卉超市裡千姿百態的花卉。

  • 在游覽之餘,可以選擇在山林木屋或樹上旅館「借」宿一晚,在田園餐廳享受自耕自種的田園美食,或在紅房子西餐廳的鄉村酒吧喝一杯濃香的自磨咖啡。

  • 同時,深圳青青世界還提供供遊客參與的活動項目,如制陶、釣魚、自耕自種農夫田、撈金魚、抓泥鰍等等。讓遊客真正融入大自然、體會田園之樂。

  • 大鵬所城

  • 大鵬所城,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國家文物級保護單位。

  • 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涌現了賴恩爵、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深圳今又名「鵬城」即源於此。

  • 大鵬所城有雄偉的古城門,有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古街道,有氣勢宏偉的將軍府第。

  • 大鵬所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衛所,是研究明代衛所軍事制度的重要題材。古城還保存了獨特的民俗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城的語言也非常獨特,是研究古代「軍語」的「活化石」。

  • 2003年10月8日,大鵬所城所在的鵬城村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 明代大鵬所城有武略將軍劉鍾、徐勛清代的大鵬所城有賴氏「三代五將」、劉氏「父子將軍」等明清兩代十幾個將軍,所城因之享有「將軍村」的美譽。

  • 大鵬所城有近十萬平方米的明清民居建築群,古建築鱗次櫛比,古色古香。其街道格局,民居風格都是明清時期遺存,其中窄街小巷,石板鋪就,或大廳大堂,或小門小窗,據調查統計,城內有具重要文物價值的民居建築十七座(間)。

  • 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南門、東門、西門)和明清時期民居保存完好;狹窄蜿蜓的小巷以青石板鋪就,寧靜古樸;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將軍第」有序分布。其中以抗英名將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最為壯觀,該將軍第有150年的歷史,擁有數十棟屋宇、廳、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眾多,雕梁畫柱,是廣東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

  • 此外,古城內還有侯王廟、天後宮、趙公祠、參將署等一批古跡可供參觀。從這些民居的特點來看,具有廣府和客家兩處民居的綜合的特點,因為深圳處於廣東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的交匯點上,而大鵬又處這個交匯點的東北角上。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鵬民居的這種特殊風格。大鵬古城的明清民居是廣東省保護較完整的民居之一。

  • 紅樹林

  • 深圳紅樹林位於深圳灣畔,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

  • 保護區有海漆、木欖、秋茄等珍稀樹種,還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徙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保護區內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被「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盟」列為國際重要保護組成單位之一。

  • 每年有白琵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候鳥南遷於此歇腳或過冬。保護區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它是深圳市區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公園連成一體,面向碧波盪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 東沖西沖

  • 東沖西沖位於深圳東南大鵬半島的最南端,是南澳鎮下轄的兩個漁村,兩村之間步行距離約10公里。

  • 東沖和西沖沒有經過所謂人工的後天美化,展示著最自然的風情魅力,海岸連成一線,海水藍而透明,海浪一排接著一排,氣勢十足。西沖沙灘被《世界地理雜志》評為「中國八大最美的海灘」之一。

  • 這兩個尚未開發的漁村,因為交通不便,鮮有外人到來。沿海岸行走兩地,一路上可以看到大片的魚塘,極具農村氣息。走在細膩的海沙上,無論是度假、游泳還是打沙灘排球,都會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 西沖擁有深圳市最綿長的高水準沙灘、最潔凈的海域、引人入勝的海濱田園風光、茂密的山林、清澈的瀉湖、突兀的礁岩……良好的自然資源為建設高水準的濱海旅遊勝地提供了條件。

  • 東沖沙灘是一個天然的海濱浴場,與三門島遙望,沙灘呈銀白色,遠處便是原始山林。沙灘長約1200多米,寬近百米,沙細細軟軟、柔柔綿綿,縱深度很寬,具有良好的開發條件。

  • 西沖地區北部的七娘山最高海拔869米,是東部旅遊最高峰,深圳市第二高峰。

  • 西沖海豚灣度假沙灘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集沙灘運動、旅遊、休閑、酒店住宿、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度假村。度假村依託天然美麗的沙灘與獨特的地理環境在國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特別是在珠三角地區被廣大遊客所喜愛。

  • 東門

  • 東門商業街又稱東門老街,真實地記錄著深圳城市發展的一段歷史,東門商業街是現代化深圳的歷史階段見證,是深圳市歷史文化積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深圳人的根。

  • 東門老街成墟於清康熙年間,是深圳最傳統、最具人氣的商業旺地之一。改造後的東門步行街於1999年10月1日正式啟用,佔地面積17.6萬平方米,包括8條市政道路、1條風貌街和3個大型的休閑廣場,成為保留了傳統韻味的現代化商業步行街區。

  • 東門購物環境一流,眾多著名商家在此比肩林立,各種檔次的商品一應俱全。改造後的東門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富有歷史滄桑感的女兒牆、陽台、老炮樓,沐浴了百年風塵的青磚、土瓦蓋起的老式騎樓建築都格外引人注目。

  • 鳳凰山

  • 鳳凰山森林公園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主峰海拔678米,素有"鳳山福水福盈地"的美譽。

  • 鳳凰奇拔峻秀,西眺伶仃洋,南瞰深圳灣。鳳凰山風景區由山下寶塔勝景區、山中古廟勝景區和山頂晚霞勝景區三部分組成。有「鳳凰岩」、「石乳清湖」、「伶仃奇石」等自然景觀,也有文昌古塔、鳳凰廟等古代人文景觀。古廟勝景區的峭壁上更留下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

  • 南宋末年,文天祥侄孫文應鱗為躲避元軍,攜子幾經輾轉來到鳳凰山下的嶺下村。見此人煙稀少、風景秀麗,便在山頂建一小樓隱居,憑樓遠眺,見家無炊煙者,便送糧賑濟,百姓感激其恩德,稱此樓為望煙樓。700多年來,文氏子孫在此繁衍生息,已成為寶安一大望族。

  • 山下寶塔勝景區位於鳳凰山南麓,由位於嶺下村的「鳳凰文昌塔」、及沿著登山石階路的「朝陽靈犬石」、「普門示現牌坊」、「青牛躍澗留仙跡」、「聖水靈泉」、「輕徑風琴」等景點組成。鳳凰文昌塔始建於清嘉慶年間,位於嶺下村西面路口,青磚砌造、高六層,高約20米,是寶安縣現存的最高古塔。現鳳凰文昌塔已被列為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古廟勝景區是鳳凰岩風景游覽區的主體部分。有盤山公路和石階小路通到本區。以始建於1297-1307年間的鳳凰廟為主體,配以眾多的自然景觀。分別為:「凈瓶露」、「鶯石點頭」、「鳳凰仙洞」、「長壽仙井」、「合掌枕流」等,峭壁上留下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還有新建綜合大樓和望海樓。

  • 自鳳凰建廟以來,遐邇人士,到此拈香參佛,游山攬勝者,往來如雲如織,更多騷人墨士,接踵而至,吟山詠景,爭留詩章。還有名師宿儒,在此講學授徒,長留教澤。囊者、邑中知名人士,多由此發跡騰飛。故稱鳳凰廟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勝地。

  • 晚霞勝景區由萬蝠洞、石乳清湖、獅子巨石、伶仃奇石等自然風光景點組成。伶仃奇石,孤零矗立,看來雙手可以推翻,但千百年來,遭受不少狂風暴雨,依然屹立無恙,猶象民族英雄在此詠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悲壯詩章。


④ 名勝湖有哪些

博斯騰湖古稱「西海」,唐謂「魚海」,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維吾爾語意為「綠洲」,一稱巴格拉什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博斯騰淖爾,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於湖中而得名。博斯騰湖距博湖縣城14公里,距焉耆縣城24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積988平方公里。蓄水量99億立方米。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小湖區有較大的湖泊,總面積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東深,最深16米,最淺0.8--2米,平均深度約10米左右。總面積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騰湖與雪山、湖光、綠洲、沙漠、奇禽、異獸同生共榮,互相映襯,組成豐富多彩的風景畫卷。大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譽為沙漠瀚海中的一顆明珠。小湖區,葦翠荷香,曲徑邃深,被譽為「世外桃源」。
博斯騰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是位於焉耆盆地的一個山間陷落湖。又稱巴喀赤湖,北魏《水經注》稱為敦薨浦。匯入湖泊的河流主要來自西北的開都河、馬拉斯台河等,多年平均入湖徑流量為26.8億立方米,經西南部的孔雀河排出,平均每年出流量為12.5億立方米,穿鐵門關峽谷,進入庫爾勒地區,最後匯入羅布泊。在鐵門關建有新疆最大的水電站。20世紀60年代後,由於庫爾勒地區工農業用水量不斷增加,每年要求加大出湖水量,已引起湖水位下降,湖面縮小,湖水礦化度逐年升高,今已演變成一個微鹹水湖泊。原產的塔里木裂腹魚(俗稱尖頭魚)、扁吻魚(中名「新疆大頭魚」,俗稱大頭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長頭魚等資源已衰減。造紙用的蘆葦資源相當豐富。總面積40萬公頃。
[編輯本段]

博斯騰湖面積980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風起時波浪滔滔,宛如滄海;風靜時波光瀲灧,湖水連天。大湖西側星羅棋布的小湖,湖水相通,萃草濃密,野蓮成片,各種水禽棲集其間。
[編輯本段]
博斯騰湖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淼;西南小湖區,河道蜿蜒,蘆葦叢生,荷花草怒放,禽鳴魚躍,一派江南水鄉景色,故有「西塞明珠」之美稱。博湖風光瑰麗,集大漠與水鄉景色於一體,距南疆重鎮庫爾勒市只有60多千米。近年博湖的蓮花湖、相思湖、回歸大自然等旅遊景點的旅遊設施已初具規模,開辟了遊艇、滑水、湖濱浴場等娛樂項目,還可以品嘗到烤魚和原汁原味的博斯騰魚宴。 博湖是南疆一個重要的新興水上游樂旅遊區,被譽為新疆的「夏威夷」。
博斯騰湖遠銜天山,橫無涯際。隨著天氣變化,時而驚濤排空,宛若怒海,時而波光粼粼,碧波萬頃。夏季,湖中漁船與彩雲映襯,群魚共飛鳥逍波。金秋10月,葦絮輕飈,蘆葦金黃,秋水凝重,飛雁驚鴻。冬季來臨,冰封千里,湖面銀似鏡,一派北國風光。博斯騰湖除了迷人的景色之外,還有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這里沒有湖泊,只是一片風景優美、水草豐盛的大草原,草原上的牧民安居樂業。有一對年輕的戀人,小夥子名叫博斯騰,姑娘叫尕亞,他們深深地相愛。不知何時,天上的雨神發現了美麗的尕亞,要搶她為妻,尕亞誓死不從,雨神大怒,連年滴水不降,於是草原大旱。勇敢的博斯騰與雨神大戰九九八十一天,終於使雨神屈服,但博斯騰卻因過度疲憊累死了。尕亞痛不欲生,眼淚化作大片湖水,最後也悲憤而死。為了紀念他們,當地的牧民將該湖命名為「博斯騰湖」。傳說,唐僧去西天取經時,在離此不遠的流沙河受阻。西海龍王的三太子被唐僧等人飽受磨難、執意取回真經的行動所感動,於是經觀音菩薩點化,變作一匹白馬,馱著唐僧一行,安然渡過流沙河。
[編輯本段]
小湖區內各自既相對獨立,又有汊流相通,泛舟其間,心曠神怡。湖濱沙灘浴場,岸線總長達30多公里。
[編輯本段]
蘆葦:總面積40萬畝。蘆葦生長在孔雀河畔、小湖湖畔,形成眾多的葦盪和蘆葦水道。遊人可沿河道葦盪欣賞挺拔翠綠的蘆葦叢;秋天則可觀賞金黃色的葦葉和雪白的蘆花。
睡蓮:生長在蓮花湖、阿洪口一帶的睡蓮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天然生長的睡蓮,在水深0.8——1.2米的水域生長。荷葉浮滿湖面,夏季開滿白色、黃色的蓮花。
候鳥:候鳥是博斯騰湖一大景觀,它與葦盪睡蓮構築了一道博斯騰湖最具特色的風景線;種類有白鷺、海鷗、白鸛、鸕鶿等十餘種,數量可達上萬只。
魚類:博斯騰湖現有鯉、草、鰱、青、鱅、赤鱸(俗稱五道黑)、公魚等20餘種及蝦、絨蟹、河蚌等,年產量約2500噸。湖裡的魚除生產捕撈供應市場和滿足遊人品嘗之外,還可垂釣,是釣魚愛好者理想的垂釣場所。
[編輯本段]
博斯騰湖區的日出、日落、朝霞、晚霞、晨霧、平湖月色極富詩情畫意,是攝影愛好者創作的源泉之一。
博斯騰湖大湖南岸附近朝南方向有高度不等的沙山及流動與半固定的沙丘,還有金字塔型沙丘鏈與高低起伏的沙包。結合湖濱浴場的開發,可開展滑沙運動、沙山探險、沙山滑翔等運動項目。
[編輯本段]
金沙灘海濱浴場、阿洪口旅遊景區、蓮花湖旅遊度假村、揚水站、大河口等。
2002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⑤ 鎮江大江風雲作文450字

大江風雲來景區項目位於鎮江市焦自山風景區,佔地6000餘畝,是南京淳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與鎮江文旅集團共同設立的,項目定位為全國首創。不僅具有獨特創意更具有全國性的高度,更是淳璞旅遊集投資創意建設運營於一體的綜合旅遊開發模式的更大范圍地推廣。

⑥ 鎮江大江風雲作文

一天,甜甜去洗衣服。她拎起桶,拿起木杵來到河邊。然後像大人那樣,把版臟衣服弄濕,再權把衣服放在較平的石頭上,用木杵敲打幹凈了,一件衣服就洗好了。桶里還有6件臟衣,甜甜花了半天時間,都洗干凈了。甜甜回到家後,把衣服晾好,准備去洗第2桶臟單子。她剛想走,張奶奶走了過來。看見滿院子的洗凈的衣服,不知是哭還是笑,激動得不得了。張奶奶一手摟著甜甜,一手撫摸著她的臉。臉上露出微笑,說:「甜甜真能幹,城裡的小孩子就你一個人會用木杵洗衣,太棒了!」「張奶奶,這是我應該做的。」甜甜不好意思邊微笑邊說,同時,眼中也含著一滴淚水。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每天,甜甜和張奶奶都過著快樂的生活,雖然她們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她們勝似親人

⑦ 鎮江濕地公園的大江風雲乘多少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14路,全程約19.1公里

1、從長江生態濕地公園步行約2.1公里,到達京江公交站

2、乘坐14路,經過25站, 到達清河路東站

3、步行約4.2公里,到達鎮江大江風雲影視實...

⑧ 深圳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那我介紹幾個還復沒制被推薦的景點,可以考慮去

一、蓮花山,有一個風箏廣場,廣闊的草坪成為放飛風箏的理想場所,隨著風箏騰空向上,在那可讓心情像風箏一樣,快樂、自由地飛舞。

二、光明之綠:光明農場綠地面積佔95%,森林覆蓋率達70%,到處青山綠水,是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是深圳市的"都市後花園",滑草項目

三、深圳蛇口帳幕音樂教堂有一個很特別的音樂贊美空間,24小時免費對所有人開放,這個地方叫做「帳幕」,名字出自《聖經》,意思是曠野中的庇護所。

四、深圳大芬油畫村大芬村是中國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和交易基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畫交易集散地。油畫村的形成和油畫產業的發展也為深圳聚集了一批美術專業人才。

五、深圳創意園 深圳市已形成一個具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體系。很合適拍照,體驗深圳文化特色。

⑨ 大江風雲的古城驚魂

《木府風雲》講述了明代雲南納西木氏土司在當地統治時期,木氏家族內部腥風血雨的爭權奪勢和權力更迭的的恩怨情仇。只能說反映了其中一部分的真實情況。希望能幫到你!如對你有用,望及時採納!

⑩ 廬山的主山峰的高度,以及游廬山的景點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北瀕長江,東臨鄱陽湖,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整個山體南北長專29公里,東屬西寬約16公里,山體面積302平方公里,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高山 流水形成了眾多的激流和瀑布,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交匯,雄奇、險峻、秀麗、剛柔相濟。宋代詩人蘇軾曾發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廬山擁有12個景區、474處景點,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四季可游,唐代詩人白居易以「匡廬奇秀甲天下」八個字道出廬山的秀美和品位。廬山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 每年7月—9月平均氣溫16.9度,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在十九世紀末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