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重慶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

重慶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2-23 09:22:35

⑴ 重慶的氣候特徵是怎樣的

重慶屬亞復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制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雲陽等地達18.5℃以上。

東南部的黔江、酉陽等地14~16℃,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城口僅13.7℃,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最冷月平均氣溫4~8℃,採用候溫法可以明顯地劃分四季。

年平均降水量較豐富,大部分地區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說。

(1)重慶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擴展閱讀:

重慶年平均相對濕度多在70%~80%,在中國屬高濕區。年日照時數1000~1400小時,日照百分率僅為25%~35%,為中國年日照最少的地區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僅佔全年的35%左右。

主要氣候特點可以概括為: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空氣濕潤,降水豐沛;太陽輻射弱,日照時間短;多雲霧,少霜雪;光溫水同季,立體氣候顯著,氣候資源豐富,氣象災難頻繁。

重慶在地形和氣候雙重作用下,多霧,素有「霧重慶」「霧都」之稱。年平均霧日是104天,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年平均霧日只有94天,遠東霧都的日本東京也只有55天。

⑵ 重慶的地理特點與天氣的關系

重慶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部邊緣,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內有容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
由於地處盆地,四周高山環繞,地形閉塞,不利於冬季風的入侵,也不利於暖氣流與外界冷空氣的交換,所以,重慶冬季比較溫暖。地形 閉塞,水汽不容易散發,也使重慶天氣多霧,稱為霧都

⑶ 重慶地區屬於什麼氣候,水文地質條件的詳細情況

重慶氣候溫和抄,屬亞襲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重慶多霧,素有「霧重慶」之稱。
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炎熱,七月每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極端氣溫最高43℃,最低-2℃,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
流經重慶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該峽位於湖北省境內),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市的主城區。

⑷ 重慶地理環境條件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重慶多霧,素有「霧重慶」之稱。內
年平均氣候在容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炎熱,七月每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極端氣溫最高43℃,最低-2℃,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
流經重慶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該峽位於湖北省境內),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市的主城區。

⑸ 重慶的地理位置是多少 (經度 緯度)

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專湖南,南靠屬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91千米。

(5)重慶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擴展閱讀:

重慶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204個街道、611個鎮、193個鄉、14個民族鄉。政府駐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重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雲陽等地達18.5℃以上,東南部的黔江、酉陽等地14~16℃,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城口僅13.7℃,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最冷月平均氣溫4~8℃,採用候溫法可以明顯地劃分四季。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阿蓬江、酉水河等。

⑹ 簡述重慶的地理位置條件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地處長江回上游地區,答是長江經濟帶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長江、嘉陵江兩江環抱,域內各式橋梁層出不窮,素有「橋都」美譽,又因地處丘陵河谷地區,坡地較多,有「山城」之稱。

⑺ 重慶是什麼氣候類型

重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雲陽等地達18.5℃以上,東南部的黔江、酉陽等地14~16℃,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城口僅13.7℃,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最冷月平均氣溫4~8℃,採用候溫法可以明顯地劃分四季。

重慶年平均相對濕度多在70%~80%,在中國屬高濕區。年日照時數1000~1400小時,日照百分率僅為25%~35%,為中國年日照最少的地區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僅佔全年的35%左右。

(7)重慶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擴展閱讀:

重慶的地理環境:

1、位置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

2、地勢

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重慶主城區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間。市內最高峰為巫溪縣東部邊緣的界梁山主峰陰條嶺,海拔2796.8米;最低為巫山縣長江水面,海拔73.1米。重慶海拔高差2723.7米。

3、水文

重慶的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阿蓬江、酉水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和湖北的西陵峽,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慶

⑻ 重慶的地理位置如何

1、重慶的地理位置

重慶市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

東南內部,地跨容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界東臨湖北省和湖南省,南接貴州省,西依北靠四川省,東北部與陝西省相連。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轄區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2.39倍,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區面積為647.78平方千米。

區位條件優越。重慶地處長江上游經濟帶核心地區,中國東西結合部,是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地區。

是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航運、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2、看地圖:

⑼ 請介紹一下重慶的地理位置

長江嘉陵江交匯處——朝天門重慶市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部邊緣,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界東臨湖北、湖南,南接貴州,西靠四川,北連陝西。轄區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轄區總面積8.24萬平方公里,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2.39倍,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區建成面積為647.78平方公里。
重慶市中心城區(主城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江水回繞,城市傍水依山,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然而最具特色的,還要數山城夜景。憑高眺遠,萬家燈火起伏錯落,銀霞明滅,與兩江粼粼的波光、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其景奇麗醉人。
氣候
重慶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較熱,七月八月日最高氣溫均在35度以上,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說,有山水園林之風光。
地貌
重慶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
河流
流經重慶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該峽位於湖北省境內),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市的主城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