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蘊含地理知識的故事

蘊含地理知識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23 09:07:14

⑴ 地理趣味小故事

與地理有關的諧音謎語
1、大雨天請客--猜地理術語
(提示:賓淋=bīnlín=謎底:回瀕臨)答
2、河南省的牡蠣--猜田徑賽用語
(提示:豫貝=yùbèi=謎底:預備)
3、奧運奪冠--猜中國直轄市名
(提示:添金=tiānjīn=謎底:天津)
4、冰洋大動物--猜中國直轄市名
(提示:北鯨=běijīng=謎底:北京)
5、節日蟬鳴--猜中國直轄市名
(提示:蟲慶=Chóngqìng=謎底:重慶)
6、新聞第一句--猜地理名詞
(提示:導語=dǎoyǔ=謎底:島嶼)
7、夕照下--猜地名
(提示:落陽=Luòyáng=謎底:洛陽)

⑵ 關於地理知識的幽默故事

一天,小明回家告訴爸爸:我被老師留下了。
爸爸:為什麼?
小明:我把撒哈專拉在哪忘記了。屬
爸爸:告訴你多少次,東西用完不要亂放!

地圖上的牛奶天氣炎熱,媽媽讓王輝把牛奶放進冰箱,王輝卻從書桌里找出一張世界地圖,把它攤開平放在桌上,然後將一瓶牛奶放在地圖的南極地區。媽媽問:「你為什麼把牛奶放在地圖上?」王輝解釋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88以下,人們發現幾十年前探險者留下的餅乾和罐頭一點也沒壞。牛奶放在那兒,保險不會壞。比電冰箱溫度低得多。」

⑶ 有誰知道有關地理知識的故事

盤古開天地

關於世界的來歷,盡管有科學的解釋,但我國勞動人民的許多優美傳說,也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盤古開天」就是其中精採的一段。

相傳在天地還沒有誕生以前,宇宙黑黝黝的,一團混沌,好象一個大雞蛋。後來,在這個大雞蛋里,慢慢地孕育了一個叫盤古的人。

開始,盤古在裡面呼呼大睡,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來,睜開眼睛一看,發現周圍黑咕隆咚的什麼也看不見。盤古抓起一把大板斧,朝著眼前的黑暗猛砍過去,經他這么用力一砍,就聽得山崩地裂似地一聲巨響,使得那個大雞蛋一樣的一團混沌突然破裂開來,其中一些輕而清的東西,便冉冉上升變成了青天,另外一些重而濁的東西,則沉降下來變成了大地。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要合攏,就頭頂青天、腳踏大地站在天地之中。自那以後,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隨著天地每日長高一丈。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地變得極厚,而盤古頂天立地,也變得極其高大。

就這樣,盤古象一根長柱子一樣頂天立地地辛苦工作了一萬八千年,使天和地都變得非常牢固,他自己也由於過度勞累而倒下死了。

為了締造一個美好的世界,盤古獻出了自己的軀體,讓它化為萬物。他口裡呼出的氣,變成了變幻的風雲;他的聲音,變成了隆隆作響的雷霆;他的右眼變成了紅彤彤的太陽,左眼變成皎潔的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軀,變成了連綿的山脈;他的血液和筋脈變成了奔騰的江河、縱橫的道路;他的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肌肉變成了泥土;他的牙齒、骨頭和骨髓,則變成了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圓亮的珍珠和精美的玉石;就連身上的汗水,也變成了雨露和甘霖。自此以後,萬物在天地的懷抱中繁衍生息。

這個傳說故事雖純屬虛構,但它說明了人類改造、征服大自然的偉大氣魄,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與自然抗爭、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和聰明才智。

⑷ 找一個蘊含科學道理的小故事

公元前6世紀,在愛琴海東岸,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上,居住著來迪斯和呂底亞兩大部落。兩部落本來和睦相處、相安無事。後來,不知是為了爭奪地盤,還是由於一位貴族被害,也許是由於一位公主被搶走,或者是別的其他原因,兩部落對峙,要用刀和劍來解決他們之間的仇恨。戰爭殘酷地進行了5年。戰爭拖得愈久,雙方積怨愈深,老百姓遭受的苦難也愈重。
古希臘天文學家泰勒斯痛恨這場無謂的廝殺,決定利用一次難得的日全食來消除戰禍。日全食是罕見的,但是,泰勒斯熟悉天文知識,預先推算出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當地將發生日全食。於是,他公開宣布:「上天對這場戰爭十分厭惡,特藉助曰全食來向大家示警。如若雙方不肯休戰,將有大災難臨頭。」雙方都自認為上天是他們的庇護者,不可能對他們發難的,因而也都把泰勒斯看成是一個瘋子,根本聽不進泰勒斯的勸告,兩軍對戰更加激烈。5月28曰,正當交戰雙方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忽然間,日全食發生了一個黑影闖進了圓圓的曰面,把太陽一點一點地「往肚裡吞」,眩目的太陽光碟一點一點減少,大地上太陽光慢慢減弱,好像黃昏降臨。動物不安地躁動起來,鳥兒歸巢,雞犬返窩,氣溫下降。等到黑影把太陽全「吞沒」時,頓時天昏地暗,大地呈現一片夜色天上的星星也出來了,在昏暗的天空中閃爍著.就在這時,交戰的雙方都被推入茫茫的黑夜。士兵們惶惑地仰望著天空,將帥們驚恐地面對著「黑夜」。盡管過了幾分鍾,黑影開始慢慢將太陽吐了出來,燦爛的陽光又灑滿大地,但是,這種奇異的天象給交戰雙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雙方的僧侶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以後,都相信了泰勒斯事前警告的話,是上天不滿他們的戰爭而發出的警告,於是,雙方一致同意握手言和,心悅誠服地簽訂了永久恪守的和平契約,從而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其實,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知道,太陽、月球和地球都是在空中旋轉著的,月球和地球都是不發光的,就跟我們人一樣,如果太陽照來,就會在身後留下影子。我們站著看那人太陽沒照到的一面就是黑的或近乎黑的。那麼,如果月球運行到夾在太陽與地球中間,使三者處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光就要被月球遮掉了,看上去太陽被一個黑乎乎的圓盤——月球給擋住了,日食就發生了。
科學道理
日食有曰偏食、日環食和日全食三種。日偏食是太陽圓面被月球遮住一部分,而太陽圓面其餘部分仍然很光亮的現象;曰環食是太陽圓面中心部分被月球遮住,而太陽圓面邊緣還露出一個像光環似的一團的現象;日全食是整個太陽圓面完全被月球遮住的現象。就全世界來說,日食並不罕見,最少時一年要發生2次,最多時一年可發生5次。其中最罕見的是曰全食,對某個具體地方來說,大約平均要二三百年才能有機會看到這種奇異壯觀的理象。幸運的是2009年7月22日將要出現的日全食,從我國西藏南部到長江口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而且日食的時間長達5~6分鍾,十分難得,到時,只要天氣條件良好,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人都能一飽眼福。
祖沖之赴宴話月食
公元459年夏歷九月十五晚,都城建康(今南京)沐浴在銀白色的月光之中。離皇宮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官府,那深宅大院在月光襯托下顯露出巍峨的輪廓,屋檐下兩盞大燈籠放射出紅色的光芒,門前一對石獅子也披上了紅綢,主人站在門口向前來的賓客頻頻作揖,原來主人今晚要舉行生日大慶典禮。
前來祝壽的人真不少。當一位眉目清秀的年輕人光臨時,主人更顯得興奮不已。這位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學問高深,名噪全國的大科學家祖沖之。
正當樂師奏歌,少女起舞,賓主舉杯祝壽的時候,只見一位僕人慌慌張張地沖了進來,稟告說:「老爺,不好了,今晚天狗吃月亮……」主人一聽,臉色「刷地」一下子變得鐵青,酒杯從手中掉落,在地板上摔個粉碎。主人的夫人走到窗前,抬頭望天空,只見一輪圓月高照,萬里無雲,便轉過身來,罵道:「你看看,窗外月亮那麼圓,你在胡說八道,今天老爺大壽,你怎麼說出這種不吉利的話來。」僕人慌忙跪下辯解道:「奴才不敢胡說,外面牆上貼有告示。」此時,歌也停了,舞也停了,廳堂內一片沉寂。
原來,古代人以為出現日月食是一種凶兆。主人大壽,卻逢月食,以為大難臨頭,當然驚慌。
「來人,去查一下是誰貼的告示。」主人不相信今晚會發生月全食,以為有仇人與他作對。
這時,祖沖之離座而起,微笑道:「大人不用追究,告示是在下貼的。大人也不必驚慌不安,古言日:『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月食是大自然的運動規律,與人間無關。月亮繞地球轉,地球繞太陽轉,日、月、地像走馬燈似地轉個不停。月亮不發光,靠反射陽光而發亮。月亮走到日地中間,月亮暗的一面對著人間,這時必逢初一或三十,當月亮走到地球另一側,月亮面對著我們,這天必是十五。地球在曰月之間,陽光被地球擋住而照不到月亮,便成了月食。今天恰巧是十五……」
「為何月月有十五,卻不是月月有月食?」主人不等祖沖之講完,就打斷了他的話。
「這很簡單,月亮繞地球轉的軌道與地球繞太陽轉的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面。只有十五這一天,又恰逢兩個軌道在同一平面,日、月、地才在同一直線上,才有月食。」
不少來客聽完祖>中之的這席話,點頭稱是。他們知道祖沖之精於數學,通曉天文,他今天敢言,定有依據。於是,客廳內乾杯聲又起。
可是,主人心中還是怏怏不快,「要是今天沒有月食,我可不客氣。」
「如果沒有月食,在下甘願受罰」,祖沖之大聲回答。
過了一個時辰,忽然樓下有人驚呼:「天狗食月了。」人們一下子擁到窗前,只見那明月一點一點被黑影吞沒。
科學道理
世界上萬物都有其本身的運動規律。

⑸ 急需地理趣味小故事!!!!!!

地理小笑話
地理課 地理課上,老師問:「巴西在哪裡?誰發現了新大陸 ?」 阿獃:「在地理課本五十一頁。」 大軍同學在睡覺,老師叫他到講台上,要他指出掛圖上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大陸, 大軍指出了正確的位置。 老師滿意地笑道:「 同學們你們現在知道是誰發現新大陸了吧?」 同學們齊聲說:「大軍!」 接著老師問大軍:「新大陸下面的那行數字是什麼意思?」 大軍答:「是哥倫布的電話號碼。」
與地理有關的諧音笑話
A、「南海諸島」
李先生在上地理課。
先生:南海諸島在什麼地方,大家看見了?
學生暴笑,齊呼:「看見了,在前排!」
原來,班上有個「男孩」叫「朱導」。
提示:南海諸島(Nánhǎizhūdǎo)≈男孩朱導(nánháiZhūdǎo)
B、「中國的疆域」
李先生:中國的疆域有多大?
某學生:中國的江玉?長江的江玉還是黑龍江的江玉?
李先生:你的地理成績,可能倒數第一。
某學生:到蜀第一?那我得到四川讀書了。
提示:疆域=jiāngyù=江玉;倒數=dàoshǔ=到蜀
C、「三級行政區劃」
李先生:中國的三級行政區劃是怎樣的?
某學生:中國的三級性徵趣話是兒童不宜的。
提示:區劃(qūhuà)≈趣話(qùhuà)
D、「地域文化」
一班主任休產假,學校安排上地理的李秈生代之。一天,班長找到李秈生,焦急的訴說:「我們班本月的黑板報還沒出,學校下周就要評比了,請您定個主題,叫大家提供稿件吧。」
李秈生想了想,說:「你馬上回班上告知同學們,本月黑板報就以『地域文化』為主題,請大家積極投稿。」
班長回到課室,在黑板上廣而告之:本月黑板報主題--地獄問話,請大家積極投稿。
E、美日在亞洲
李先生:你怎麼說美、日都在亞洲?
全求通:我說每日都在亞洲怎麼不對?我不是天天都在亞洲嗎?

⑹ 古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古詩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里的春風指的就是夏季風。季風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由於海陸熱力性質不同,海洋、陸地上氣壓中心就會發生季節變化,從而引起一年中盛行風隨季節有規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變化。夏季,亞洲大陸升溫快,形成低壓。北太平洋升溫慢,形成高壓。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以東南風吹向亞洲東南地區,形成東南季風,也就是夏季風。隨著離海洋的距離不斷增加,夏季風的勢力就會變弱,夏季風影響不到內陸地區。我國把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劃分為季風區,夏季風影響不到的地區劃分為非季風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就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這條線以東以南地區為季風區,季風區降水較多;這條線以西以北地區為非季風區,非季風區降水較少。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里的「胡」指的是中國對北方游牧民族的稱呼。胡馬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是不讓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越過陰山。陰山是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的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即北方少數民族和我國古代中原地區的分界線)。陰山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陰山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是傳統放牧區與傳統農耕區的分界線。
3.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該句詩描述了平原和山地的氣候差異,蘊含了山地垂直分異規律知識。四月的平原已經芳菲落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開放,這主要是由於山地海拔高導致氣溫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中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離地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因此,同一時間,平原地區氣溫高,百花開放的時間早,高山上氣溫低,百花開放的時間晚。
4.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該句詩反映了一個地方同一時刻不同的天氣狀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城市的一邊天氣晴朗,另一邊下雨。該句詩反映了對流雨降水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的特點。對流雨是大氣對流運動引起的降水現象。降水的形式主要有四種: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和台風雨。對流雨是冷暖氣流呈上下對流運動而成雲致雨。

⑺ 《地球脈動》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有哪些(越多越好)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 最大周長4萬千米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體的證據:⑴麥哲倫環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輪船由遠駛近,先見船桿後見船身P4 ⑷地球衛星照片 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
4.經線和緯線的區別
緯線 經線(又名子午線)
定義 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接南北兩極並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 最大周長4萬千米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體的證據:⑴麥哲倫環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輪船由遠駛近,先見船桿後見船身P4 ⑷地球衛星照片 ⑸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
4.經線和緯線的區別(見P5—P7)
緯線 經線(又名子午線)
定義 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接南北兩極並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形狀 圓 半圓
長度 從赤道向極點逐漸縮短 等長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關系 平行 相交
5.經度和緯度(見P6-P7)
經度(子午線) 緯度
劃分起點 0°經線(本初子午線) 0°緯線(赤道)
劃分方法 0°經線以東為東經(E)以西為西經(W 0°緯線以北為北緯(N)以南為南緯(S)
數值由0°經線向東向西同時增大 數值由0°緯線向南向北同時增大
數值范圍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極) 90°S(南極))
表達方式 度數+W或E 數值+N或S
變化數軸 半球劃分 20°W以東至160°E以西為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
東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東為
西半球(20°W-180°-160°E) 另:經線圈——兩條相對的經線(即經度差為180°的兩條經線)組成的圓圈

⑻ 間短地理小故事10篇,含有地理知識

沒有十個,只有以下
字典——我最好的老師

「媽媽,這個字我不會寫!」 「查字典!」 「太麻煩了!」 平時,我最不喜歡查字典了,我不喜歡我媽媽總盯著我寫作業的原因就是:我一有空著的字,她就對我吼道:「就這么空著呀?給我查字典!」這句話我足足聽過100遍了,都背過了。我生氣了,就把字典往桌子上摔打,又撕了幾頁。可憐的字典,他好像在沖我哭,「你為什麼要打我呀。」

不過,有一次,媽媽沖我發火了。她拿來一張卷子給我做,還說如果有錯題就再做一張卷子。我發現有一個字不會寫,心想:「壞了!又得做一張卷子。」這時,風把字典的一頁吹跑了,字典比我還急,好像在說:「小主人,用我吧。」於是,我拿起了我的救命良葯,很快就查出了那個字。字典打了一個漂亮仗!他好像十分驕傲,說:「還是我行吧。」那天,那張卷子都做對了。媽媽表揚了我,並且獎勵了我。我心裡美滋滋的。心想:「這都是字典的功勞呀。」

我愛字典—我最好的老師。

⑼ 有關地理方面的古代傳說故事、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介紹了中華腹回地的山川寶藏答.
古代中國神話的基本來源就是《山海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誇父追日、女媧補天、羿射九日、黃帝大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從而引發大洪水、鯀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殺死鯀以及最後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都是有關地理的!

⑽ 有誰知道有關地理知識的故事

1熱脹冷縮
查字典地理課上,老師問:「一般物體遇冷得遇熱會有什麼變化?」
學生回答說:「熱脹冷縮。」
老師點點頭說:「對,誰能舉個例子?」
王輝說:「比如夏天很熱,所以白天很長;冬天很冷,所以白天很短。這就是熱脹冷縮的緣故。」
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為什麼?
2地圖上的牛奶
天氣炎熱,媽媽讓王輝把牛奶放進冰箱,王輝卻從書桌里找出一張世界地圖,把它攤開平放在桌上,然後將一瓶牛奶放在地圖的南極地區。
媽媽問:「你為什麼把牛奶放在地圖上?」
王輝解釋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88以下,人們發現幾十年前探險者留下的餅乾和罐頭一點也沒壞。牛奶放在那兒,保險不會壞。比電冰箱溫度低得多。」
3先與後
一個雷雨的夜晚,閃電過後,接著就是一聲霹雷。
弟弟問:「輝哥。為什麼總是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呢?」
王輝神氣地說:「這也不懂,因為眼睛長在前面,耳朵長在後面,當然是眼睛先看見,耳朵後聽到。」
4星星到哪兒去了
晚上,天空閃爍著點點繁星。弟弟忽然問:「輝哥,晚上能看到這么多星星,為什麼白天就看不見呢?」
王輝說:「那還不簡單。」他把兩手握拳頭,「這是地球,這是星星,地球一自轉,這星星就繞到地球背後去了,我們怎麼能看見。」
5下硬雨
從前,有兩個人從沒見過下冰雹,一天,天空忽然下了一場冰雹,他倆都覺得奇怪,一個問:「天上下的什麼?」
另一個說:「天上下的是硬雨。」
6月亮上多擁擠
地理老師講到月球上的情況時說:「月球大得很,在上面住幾百萬人也是很寬敞的。」
學生楊亮忽然大笑起來。
老師奇怪地問:「你笑什麼?」
楊亮說:「老師,您就沒想到,當月亮變成月芽的時候,住在上面的人該多麼擁擠啊。」
7是英國倫敦
王輝在公共汽車上,聽見兩人談話。
高個說:「請你給我介紹一下傑克倫敦的情況。」矮個還沒來得及回答。王輝強忍住笑說:「叔叔。不是捷克倫敦,是英國倫敦。」
8倒掛著
弟弟問:「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們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樣站的?」
哥哥說:「當然是腳踏地,頭朝天的倒掛著。」
弟弟說:「他們怎樣走路呢?」
哥哥說:「他們走路腳一定不能離開地面,否則就會掉下去。」
弟弟說:「幸虧我們是在地球上面。」
9當沒有太陽的時候
王輝問爸爸:「地球真是繞著太陽轉嗎?」
爸爸說:「當然。」
王輝問:「那麼,在沒有太陽的時候呢?」
10漢水發源在哪兒?
地理課上老師說:「上節課講了長江的源流概況和它的幾條大支流,誰還記得長江的支流漢水發源在哪兒?」
王輝思想正開小差,沒聽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可老師偏偏叫他回答,王輝急得滿頭大汗。
老師見他悶聲不響,又問:「漢水發源在哪兒?」
「汗水?汗水發源在頭上!」
11二郎山最高
地理課上,老師講:「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王輝說:「不對。前兩天我聽到一首歌里說:二郎山高萬丈。我一算,一萬丈要有三萬多米,它比珠穆朗瑪峰高多了。」
《地理笑話》答案
1熱脹冷縮
由於地理是傾斜地太陽公轉,冬季,北半球受陽光照射的時間短,照不到陽光的時間長,所以晝短夜長。夏季,北半球受陽光照射時間長,照不到的時間短,所以晝長夜短,根本與熱脹冷縮無關。
2地圖上的牛奶
地圖上的南極不能代替真正的南極。
3先與後
人所以先看見閃,後聽見雷聲,是因為光速快,每秒30萬公里。聲速慢,每秒只有340米,並非因為眼在前耳在後。
4星星到哪兒去了
白天看不見星星,並不是星星都轉到地球背面,而是因為白天太陽光最亮,掩蓋了微弱的星光。
5下硬雨
雨是液體,冰雹是固體,多發生在夏季,夏天地面很熱,空氣強烈上升。當熱空氣升到高空,水氣凝成小水滴,再變冷形成小冰晶。經過反復升降,使顆粒越變越大,直到空氣托不住它時,冰雹就從天而降了。
6月亮上多擁擠
月亮由圓月變成月芽,是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位置的不同,地球上看到月亮的亮面大小就不同。並非月亮面積大小發生了變化。
7是英國倫敦
傑克倫敦是美國作家。
8倒掛著
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球體,在宇宙空間,對地球來說周圍都是天空,無所謂哪面朝上哪面朝下,地球有強大的吸引力。人無論在地球的哪個位置都是腳踏地,頭頂天。
9當沒有太陽的時候
地球繞太陽轉產生四季變換。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當你所在地背著太陽時就是夜。
10漢水發源在哪兒?
漢水發源於陝西省西南部的山地。
11二郎山最高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二郎山高萬丈是形容詞,藝術誇張,二郎山海拔只有1800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