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2012電影關於地理知識

2012電影關於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23 07:14:25

① 2012觀後感,要與地理知識有關的,急

除了宏大的場面,其實給我最深刻的還是影片中的對各種人物的親情、愛情、責任的展示,以及人類不分國籍互相關愛、災難面前相互扶持。影片的每個人物都是人類不同國籍不同層次的典型代表。當然與社會道德相悖的反面人物是不可缺少的,這是每個影視作品及社會都存在的。
1、親情
剛開始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傑克遜一家給吸引住了,過於專注於熱愛的事業而忽略了妻子及子女的傑克遜在影片開始的時候,開著別人的豪華轎車帶著一子一女到曾經和妻子一起去過的黃石公園野遊,兒子一副完全愛理不理且表現出很喜歡媽媽的新男朋友的樣子,為父親這恐怕是莫大的諷刺。送子女回前妻家看到情敵戈登醫生和妻子出來應邀請他一起到家裡吃煎餅,傑克遜面對了另一個尷尬。送雙胞胎上飛機,在雙胞胎與他對罵時不小心透漏了災難的降臨及政府的計劃,傑克遜全速開車回到剛剛離開且正在面臨滅頂之災的前妻家,來營救他的家人當然也接上了前妻的男友。逃難的過程是影片的一大看點,也就在這一過程中,使這一家人一直隱藏的愛湧上來。傑克遜一直都是愛他的前妻及子女的,這個在開始就很明顯了,只是因為前妻和兒子不理解他對寫書的痴狂,在無奈中他埋藏著自己的感情和自尊;其實前妻和男友(不好意思,忘記他的名字了,暫且叫他醫生吧,因為他的職業是名醫生)在超市第一次遇到地裂時,醫生在言語上冒犯傑克,前妻極力維護他,就已經表現出了她仍然愛著傑克遜,後來他們偷偷進入方舟一路上相互扶持,尤其是只剩幾分鍾海嘯就到來而方舟的門卻關不上傑克遜返回去檢修時,兒子對父親的愛完全爆發了,趁大家不注意,諾亞尾隨父親,兩人齊心協力在最後幾秒的時候解除了故障,大門及時合上,方舟發動了引擎,整個船上的人脫離了危險;諾亞回到了母親身邊,媽媽問他爸爸呢,他說就在我後面,可是他們卻沒看到傑克遜,母子倆抱在一起為失去親人哭泣,指揮中心的人都陷入了哀默中,就在此刻傑克遜出現了,當他浮出水面與前妻兒子相擁的畫面通過監控顯示出現在大家面前時,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當時自己也鬆了一口氣,不喜歡看災難片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導演或者作者總是喜歡把相愛的情侶或者溫暖的家庭生生拆散,讓人看得撕心裂肺的痛,還好此片沒有讓人如此絕望。)最後災難結束,地球恢復平靜,一家四口出現在大屏幕上,女兒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父親說:「我們就在這兒建立一個新家好嗎?只要我們在一起到哪兒都是家。」我想說的是,在我們還來得及的時候,請好好珍惜身邊的或者遠方的家人吧,不要等到你的一個轉身變成了一世的訣別。如果兒子覺得父親不夠愛你,其實你錯了,因為作為一家之長,他必須養家糊口以及擔負著這樣或那樣的責任,他想把最好的東西放到你面前,而你的冷漠刺傷了他;如果父親覺得兒子不夠敬愛你,其實你也錯了,他只是感覺不到你的愛與重視,所以想用冷漠和叛逆來引起你的注意。
當方舟的大門要關上時,尤里用他所有的力氣和希望將兒子推上了方舟而自己卻葬身於海嘯,我才開始注意這個自始至終的反面人物,哪怕再冷酷無情的人也是有愛的。他漠視小人物時的殘忍,以及在危難時刻毫不猶豫的丟掉信任他的拳擊手和女友的無情,然而在這一刻他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父親,為兒子爭取活著的權利,將希望全部寄託到了生命尾聲的那跳躍著向上的一舉。
勞拉的父親,那個美國總統在最後關頭選擇了和國民一起面對這場災難,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就在勞拉登上方舟以為父親在指揮中心忙碌時,打來了那個訣別的電話:「勞拉,如果讓你在等船之前知道,我想你是絕不會登船的。」
影片的另一個主人公,博士再登船之前也給父親打了最後一通電話,父親很安詳的等待著災難的降臨,並告訴博士:「我跟你媽媽的這一生過得都很精彩,我們最成功的是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博士父親的搭檔哈里也給一直冷戰的兒子打了多年來的第一通電話,然而卻沒來得及跟兒子說上一句話,但是導演留了一個讓觀眾想像的空間,因為哈里的小孫女說是爺爺打來的,這是不是意味著兒子已經知道了父親原諒了他去了一個日本妻子?畢竟父子之間還是有一些默契的。
影片里另一反面人物,我忘記他叫什麼名字了,在總統放棄生機後成為美國的總指揮的那個人,他像往常一樣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還跟母親說下個星期的這個時候再打,手中拿著兩張票,然而89歲高齡腦子已經不清楚且腿腳不便的母親顯然不能登船的,手中那張多餘的票已經沒有可送之人,我想這是影片中最悲哀的人吧。

2、愛情
在每部影片中,愛情都是不老的傳奇,它的偉大與震撼在於沒有血緣關系的兩人之間因為存在愛情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勞拉與博士在逃難以及拯救人類的過程中發現了共同的價值觀,在人們脫離危險後,愛情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產生了。
尤里和他漂亮的女朋友,救援人員請他們出示登船卡時,他們之間相互利用的關系爆漏,尤里早就知道女友和飛行員之間的關系,因此他毫不猶豫的丟棄了女友,而他的女朋友也在後來向傑克遜承認了她其實愛的的確是飛行員,她真應該早點兒做出選擇。然而她一直選擇呆在尤里身邊,也不過是看上了人家能夠拿安225作私人飛機的財富。貪婪的人總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他們最後都沒有逃離那場災難,盡管在危難時刻他們都表現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傑克遜的前妻和戈登醫生,不說傑克遜,是因為他和前妻雖然離婚了,但他們彼此相愛,還共有一對兒女,已經成了深入骨髓的一家人。不可否認戈登醫生是愛傑克遜的前妻的,而這個女人顯然也是被對方吸引的,曾一度認為是愛他的,只是在最後關頭她才明白誰才是自己等的人,導演給戈登的結局看似殘忍,其實在愛情上這是最好的歸宿,藝術是高於生活的,也許在現實世界裡什麼都不如活著更有意義,而在藝術里的愛情總會以一種悲劇來成全另一場喜劇,傑克遜一家在一起了,他們都不會忘記戈登,尤其是被他愛的那個女人,他永遠活在她的心裡。我想說的並不是得不到愛情的人都應該以死亡這種悲壯的方式活在對方生命中,而是想說如果不能夠和我們愛的人在一起,請把最美好的自己留給他/她,然後退出他/她的生活,成全他/她的幸福,那麼我們就會永遠以最好的形象出現在那個人的回憶中。
......

3、友情
友情在這部影片里表現得並不是很多,畢竟在鋼筋水泥的現代社會,很少再有人關注一些與我們毫無血緣關系的人了,何況是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我能想到的只有博士的朋友在死亡到來之前的那通電話。但那個鏡頭是一家三口相擁著等待死神的降臨,毫無畏懼,也許親情真的更為偉大吧。
4、責任和人性
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友情,但是影片中人與人之間,完全的陌生人或者僅僅是認識的人,在關鍵時刻都沒有隻顧自己逃命而放棄別人的生命,是責任還是人性的偉大,我無法區分。飛行員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駕駛那架安225,只是為了讓其他人安全降落,甚至尤里根本就不領情,更不會因此更感激他,他應該是知道的,然而還是選擇了犧牲。
尤里的女朋友在閘門合上前一霎那,把傑克遜的女兒麗莉推了上去,而自己卻失去了逃生的機會;
那個中國藏族老太太說:「我們都是地球的兒女!」這句話道出了人性的良知,也是對整個影片中那一個個對生命的尊重的行為的詮釋,她代表了最平凡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
博士則代表了社會上層人物,不管是底層也好,上層也罷,他們都是人類道德規范的象徵。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類生命和人類文明的脆弱,那麼健美的身軀,那麼精美的建築,那麼溫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無力,幾秒鍾,或者幾分鍾,在地震、火山、海嘯、超級洪災面前,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我也看見,無論是在什麼樣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類,或者說作為人類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還有那些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了人類的尊嚴。美國總統在災難註定來臨的時刻,選擇留在美國與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後時刻,「船長不願丟下正在沉沒的船,這是他高貴的選擇」,影片中那位美國官員對總統的評價,我完全贊成。在超級洪水襲來的最後時刻,那些掌握著方舟外幾萬人命運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們,在瑞得里安博士「我們都是人類的一份子,人類的文明就在與互相幫助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們今天放棄他們,那麼即使我們生存下來,我們怎麼去面對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又怎麼去面對他們的孩子」的激切演說下,一致同意打開方舟大門,無數人歡呼著沖進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麼人,不管是什麼政治立場,我想,都會在心中刻下一絲溫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奮斗和努力,更值得我們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傑克,為了讓自己的一家人得到進入方舟的船票,駕著車瘋狂地跑,從黃石國家公園跑到了拉斯維加斯的機場,在漫天黃石公園火山爆發的巨大煙火中找到沉迷於要和地球共存亡並且快死了都不忘記自己是第一個宣布地球完蛋的那個瘋狂傢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縫後爬出來追上正在起飛的飛機,經過了飛機原本說要在中國南海迫降最後卻在中國西藏降落的戲劇性經歷,終於在那位好心的中國方舟工作人員天慶的幫助下全家進入了方舟。當傑克在影片最後,終於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機械故障使得方舟順利開動,一家人悲喜交集擁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為平凡人的傑克,在這樣的巨大災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同樣巨大的勇氣,應該說不上是為了什麼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這點)。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確實是一個全人類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義人物,而傑克,在尋常時期在一個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險來臨時,他的無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但誰能說,即使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他的這一切舉動就不值得我們感動,並且值得我們向他致敬呢?又有誰能說,他的一切舉動,不是博大寬廣、勇於付出和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光輝人性呢?
就這樣!災難將至的影子不斷在顯現,各國地區開始發現地表大面積,人們卻依然活在「政客」們的語言之中。如這句這是故事在加州岩層斷裂並且導致毀滅的前1分鍾時,政客代表人所說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世界末日不會到來,此前發現的各個地表斷裂已明顯舒緩了板塊移動的張力。所以我們。。。。。」接下來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到處是哭喊聲,就在這些哭喊而無助的聲中,加州毀滅了!(看到電影的景象的時,不知讀者的感受是什麼,我的感覺是身為同一個活在地球上的人我們是幸運的我們生存了下來,又多了一些時間來看待或思考發生在身邊的種種事情,而另一方面,連我自己都無法表達當那些政客連話都沒說完就已經成為廢墟中的一份子時自己心裡的感觸。是因為政府的無能導致了人間的悲劇?還是說政府本身也是其中的受害者?這點無人能回答!真的!無人能回答!)補充:此時主角和家人還活著,其實我感到的並不是滑稽,因為確實很多美國大製作的電影主角是「不死之身」我感到的是高興,發自內心的高興,「活著比什麼都好」這句話在這時說如同聖經里的真理一樣不可磨滅!

接下來大災難的前兆結束後所帶來的影響,已經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了,南北磁場變化,各大洲板塊崩裂下沉,海平面發生大型海嘯等等都預示著人類的毀滅已經到來了。

「思想」轉會5年前,當美國政府第一個知道這件事請以後第一個做出的判斷就是「方案」於是開始聯絡各個國家參與此次行動(最終有46個國家參加了,在這點上我就想說剩下的國家為什麼不參與,就因為他們國家的經濟不夠強悍,【在這里再補充一下最後活下的人都需要購買一張「票」而這張票的標價是10億歐元】所以他們沒有活下來的資格么,可是連我自己也在同一時間意識到,生命的意義有時候確實會發生改變,不能因為為了救這些不能給大家帶來「幫助」:的人們而影響到更多的人。取捨生命:總是最難抉擇的事情),於是找到了世界上最大勞動力的國家來承擔拯救世界危機的重擔。沒錯那個國家的名字就是Z國(在這里無法打出次過的名字所以拼音首字母作為縮寫)其實這並不是因為我是Z國人我就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仔細想想的確只有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勞動力以及種種條件滿足了這項重任的承擔責任。就這樣5年的時間過去了,諾亞方舟計劃就在基層人民不知道的情況下開始了……直至世界末日的到來它也終於問世於世界之中。

最後它所承載的是希望,同時也是回憶以及悲傷。當影片最後打出的一個時間時感悟也由此成為連成在了一起。0001年12月27日,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然而又是不同的時代,「我們」不是創造世界的造物主,但我們確是親生經歷世界被毀滅並且被重新創造的見證者,我們所迎來的是昔日之光——同樣的光芒,卻不同的時間所散發的光芒。我們要學會創造,並且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我們在這里見證,我們要在這里留下新的歷史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切,我們也才能夠拯救自己,我們也才能夠拯救人類和文明。

② 電影2012里的物理知識

太陽大爆發,大量中微子以每秒三百千米的速度奔向地球,中微子發生物回理反應,變成微波的答形式或者由波粒二象性可以說就是微波。加熱地球的地幔等圈層。圈層呈岩漿液體,則地表就像漂在圈層上一樣可以隨意轉動。則發生大陸位移。兩極磁極由於中微子的物理反應發生偏轉甚至倒向。由於地殼位移,板塊發生擠壓,則引發強烈地震,地震震波引發巨大海嘯。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同時太陽發出的離子干擾地球磁場,使通訊中斷。
看電影總結,純手打,,。

③ 與電影2012有關的地理問題

海拔,火山地震帶,大陸漂移說,全球變暖新原因(不是二氧化碳,可能是太陽黑子),等

④ 有哪些關於地理知識的電影急需!

《夢與鳥飛行》《零下八度》《狂蟒之災》《帝企鵝日記》《史前巨鱷》《垂直極限》《巨猩猩喬》《走出非洲》

個人覺得最好還是用紀錄片比較合適

⑤ 以地理學角度寫電影《2012》的觀後感600字

一,2012年地球毀滅的危機來源於太陽的爆發,沒有說清楚是太陽的耀斑還是日珥爆發,說產生了大量的中微子,結果到了地球以後引起了地殼下的物理變化。

第二,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我們知道,地震是面狀的,幾百上千平方公里內幾乎同時地震動,而絕不可能是那種跟怪獸一下在汽車後面追著破壞,太假了。而且,地震波有兩種,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的速度比橫波要快,因此總是先到達,因此地震時總是先上下震動,然後左右搖晃,而片子中的地震方式就是導演獨創的那一種——地面開裂,呵呵

第三,地震後那一家駕著飛機飛到了懷俄明洲黃石國家公園。洛杉磯在美國西海岸,黃石國家公園在美國東部,相聚約三四千公里,無法想像那種輕型飛機怎麼就能橫越美國東西部。

第四,黃石國家公園火山噴發。我們知道火山噴發主要有兩種,一種氣體較多的是猛烈地噴發,噴發的高度甚至超過對流層頂部達到平流層,一種是基層岩漿較多的溫和地噴發,一般岩漿四溢。火山噴發時可能會伴隨著小的地震,甚至於就沒有地震;而我實在搞不懂火山噴發怎麼會和洛杉磯大地震一樣土地開裂,地震和火山的破壞場面竟然是相同的,不知道是把觀眾當白痴呢還是導演太白痴了。

第五,片子中提到了地球磁極倒轉。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地球磁極倒轉,有些科學家甚至把恐龍在內的數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歸究於地球磁場倒轉。但地球磁場倒轉從發生到完成,一般需要數千甚至幾萬年,片中那樣幾天倒轉了不是開玩笑嗎

第六,諾亞方舟的傳說眾所周知,是地球冰期結束、冰川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沒了許多人生活的地區,為渡過大洪水這個危機而發生的。而片子中渡過危機的方法極其可笑,竟然也是諾亞方舟式的。要知道諾亞方舟所面對的災難是大洪水,而你所面對的災難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微子引起的地球毀滅,你不逃離地球就能渡過了啊?導演是不是沒長腦子啊?這恰如看到鄰居家失火,大家紛紛潑水結果火滅了危機解除了;後來自己家水管爆裂被水淹,你也紛紛潑水;「管你什麼類型的危機,一種解決方式」,這不是讓人貽笑

⑥ 2012電影 地理知識

2012電影來中的地理知識有源局部地溫升高、地震、地裂、火山噴發、海嘯等地理知識。局部地溫升高是火山噴發的前兆,由於岩漿活動離地表較近,使得地溫升高。地震是板塊活動的結果,其原因是板塊活動時聚集了能量,由於到了承受極限突然釋放能量引起地震。海嘯是由於海底火山噴發後,由於高溫的岩漿突遇海水使得局部海水沸騰,引起波濤洶涌。沒有分?

⑦ 電影《2012》講述在2012年,地球因為異常的太陽活動而面臨毀滅:到處都是天崩地裂、岩漿噴發,到處都是死

A、地震、火山噴發與地球的內力作用有關,故不符合題意;
B、太陽活動與天版氣、氣候變化之間權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可能引發乾旱、洪澇等災害,故正確;
C、青藏高原海拔升高與地球的內力作用有關,故不符合題意;
D、使人類遭受滅頂之災是錯誤的說法,與太陽活動無關,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⑧ 電影《2012》中地理問題

從電影里能看出,第一移位後南極在美國威斯康星洲附近 第二海拔最高點山是非洲的德拉肯斯山脈 第三好像除了非洲那塊其他都淹了

⑨ 《2012》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地理環境後果

傑克遜·柯蒂斯來(約翰·庫薩克飾源)帶著孩子去黃石公園度

假,卻發現曾有美好回憶的湖泊已經乾涸,而這個地區也成為了禁區。充滿疑惑的他在黃石附近的營地偶然認識了查理。查理告訴他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查理說有些國家已經在聯合秘密研製並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方舟。

⑩ 2012這部電影有什麼地理現象

地震,海嘯,火山噴發,洪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