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人地理位置
Ⅰ 中韓街道的地理位置
位於青島市區東部,嶗山區西部,依山傍海,美麗富饒,是青島市東部開發的黃金回地帶。交通四通答八達,距青島市火車站15公里,距青島港12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17公里,區內交通循環主要有海爾路、香港東路、東海路、青銀高速公路、株洲路、銀川路、松嶺路、李山東路等。青銀高速公路和青島市長途汽車站東站成為全國各地進入青島市的必經之路。東鄰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北以308國道為界與李滄區相接,南臨黃海,是嶗山區人民政府、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嶗山風景區管委會所在地,是嶗山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Ⅱ 石老人非遺產介紹
國務院批准了文化部確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專物質文化遺屬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青島共有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這兩個名錄,分別是胡嶧陽傳說和鴛鴦螳螂拳。加上已經入選的嶗山民間故事、柳腔、嶗山道教音樂、孫臏拳等項目,青島共有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Ⅲ 嶗山的地理環境
嶗山位於山東半島南部的黃海之濱,距青島市中心40餘公里。地處北緯36°05′~36°19′,東經120°24′~120°42′。山區東南二面瀕臨大海,西部自南而北與青島市區的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城陽區接壤,北部與即墨市相鄰。繞山區東南的海岸線長87.3公里,形成了13個有名稱的海灣,有大小島嶼16個。
嶗山,東高而懸崖傍海,西緩而丘陵起伏,山區面積446平方公里。山脈以嶗頂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兩個方向延伸較長,形成了巨峰、三標山、石門山和午山四條支脈,嶗山的余脈沿東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東部,西抵膠州灣畔,西南方向的余脈則延伸到青島市區,形成了市區的十餘個山頭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嶗山屬膠東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於中朝古陸膠遼地盾的南部,構造體系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構造部位。
嶗山山體從震旦紀呂梁運動時期已成為復背褶皺,而嶗山這塊巨大的花崗岩體是從白堊紀開始形成的。據今約6800萬年至13000萬年的燕山運動晚期,從地殼深處上涌的熾熱熔融的岩漿,在地面以下幾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紅色、白色,礦物結晶成粒狀,地質上命名為「嶗山花崗岩」,但在它誕生時,並沒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來,地殼抬升,上邊覆蓋著的岩石逐漸被累年的風霜雨雪和經久的流水剝蝕掉,才露出了花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萬年才開始呈現現代輪廓。人們看到的嶗山面貌是第四紀末期,亦即在近幾萬年的滄桑變化中,大自然雕鑿而成的秀麗景色。
嶗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劍峰千仞、山巒巍峨和各種奇石怪岩。嶗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犬齒交錯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們是1萬多年前末次冰期時形成的。當時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第四紀幾度進侵的海水已退卻到沖繩附近一帶,黃渤海成為一片荒原,氣候乾冷。此時,日夜之間、冬夏之間溫差很大,花崗岩在寒凍作用下,機械風化很快,大塊大塊岩石崩裂,形成參差不齊、面貌崢嶸的山峰。下層的花崗岩地貌,多是1萬年來冰後期形成的。此時,大海回歸,化學風化佔了優勢,雨水和地衣植物參與這種風化,將質地均勻的花崗岩由表及裡一層層剝離,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塊,或原來沒動的岩石,遂形成一個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構成了今天嶗山的這種雄偉、奇特的地貌形態。
零星出露最早的為前震旦紀的變質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鎮的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宮、港東、嶗山頭及中韓鎮的石老人一帶,分布范圍小,零星出現雲母片麻岩、絹雲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閃角岩、黑雲母岩、變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棗園東北、西南向為界線,其東為嶗山花崗岩的侵入體。第四紀地層分布較廣,自東部山區向西部平原逐漸加厚,1~2米厚的殘積層分布最廣。
山區地質構造屬斷塊隆起,中生代構造線大致以北北東及北東向的大斷裂特別發育,其次為北西向,一般以壓性及壓扭性斷裂為主。山區地質構造分三類:華夏系構造,壓扭性斷裂多發育在東部山區,控制了嶗山花崗岩及其岩脈的分布,多次性活動,規模較大,一般為北東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棗園斷裂、浦里—北宅—浮山斷裂。新華夏系構造,發育在山區東部及南部,多為北東向,局部為北西向,屬以扭性為主壓扭性斷裂,主要有源頭—羅圈澗斷裂、鐵家莊—前埠頭斷裂、溝崖—枯桃—朱家窪斷裂和下河—漢河—南窯斷裂。
東西向構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近東西,多呈陡坎或負地形,主要有鐵騎山—土寨斷裂、後金—樓金石斷裂等,由於構造的多次性活動,使周圍岩石節理裂隙比較發育。 巨峰支脈:嶗山按其山脈的自然走向,可分為4個支脈。巨峰支脈包括巨峰干脊主體和東流水直插黃海諸山,最高峰為巨峰,位於山區東部,海拔1132.7米;三標山支脈包括石人河以西和白沙河以北的諸山,主峰為三標山,位於山區西北部,海拔683米;石門山支脈包括白沙河以南和張村以北的諸山,主峰為石門山,位於山區西部,海拔570米;午山支脈包括張村河以南和黃海北岸的諸山,主峰為午山,位於山區西南部,海拔398.3米。嶗山之餘脈,北至即墨市,西抵膠州灣畔,西南延伸到青島市區。巨峰為嶗山的主體,支脈四齣,分東北、東、東南、南、西五個小分支。
三標山支脈:三標山俗稱標山,為嶗山向西北延伸的一大支脈,分干脊、東北、西南三個分支。
石門山支脈:石門山支脈以巨峰西支的茶澗為界,分南北兩支。茶澗北支,北行至觀嶗石屋又分南、北兩支。南支在南九河以西、張村河以東與南,即午山支脈;北支東起北九水,西至柳樹台北流水,至峪夼約10公里,其間以鉅山為最高,海拔600米以上的有芙蓉峰、花花浪子諸峰。以峪夼為界,向西分出南、中、北三條支脈,統稱石門山支脈。
午山支脈:午山支脈在嶗山區的西南部。由觀嶗石屋向南西下,有磨石屋、松山、小嶗頂、煙台頂,南九水河以西和張村河東南,有魯度山、蓮花山、平頂山等,迤西為午山、石老人,又西斷而復起為浮山,北去為錯埠嶺、大山、孤山、四方嶺,西南去為湛山、太平山、信號山,盡處為團島。 海岸:嶗山東南兩面臨海,繞山海岸線長87.3公里。嶗山海岸線北起江家土寨後小北河口,南至嶗山頭又折而西,直到麥島西山根,繞山區海岸線長達87.3公里。由於受燕山運動晚期花崗岩侵入影響,嶗山山區的山體延伸入海,構成了沿海的陡壁、岬角、島礁、海灣和潮灘。嶗山海岸基本為海蝕地貌。嶗山沿海屬基岩海岸類型。
海灘:嶗山屬基岩型海岸,故其海灘甚不發育,即有海灘之處,也多為岩灘、散礁、碎石和粗砂礫石。潮間帶之物質組成,主要為礫沙、細沙,或亞細沙、亞沙土、泥沙、沙泥或泥。主要有王哥庄灘、仰口灘、八水河灘 、流清河灘、東鬆口灘 、沙子口灘 、大江口灘。
潮汐海水:嶗山海域屬正規半日潮類型,每個太陽日(24時48分)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高潮出現在月亮中天後4小時50分,低潮出現在月亮中天後11小時零2分。 嶗山近海面海水表層年平均水溫為13.5℃。最低水溫在1月,平均1.77℃,嚴寒年代,沙子口灣淺灘海水結薄冰。最高水溫在8月,平均24.5℃。 嶗山海域海灣半島岬角海島岩礁小島灣嶗山頭小蓬萊嘴千里岩瑩子王哥庄灣鮑魚島野雞山嘴小管島基準岩文武港南窯半島峰山角峰兔子島孤岩仰口灣栲栳島泉嶺角馬兒島大島岩青山灣——刁龍嘴大管島珠岩試金石灣——東嘴獅子島常埋岩太清宮口——黃石女兒島五頂礁流清河灣——八仙墩長門岩——沙子口灣——蓮花尖潮連島——大江口——平頂汪老公島——港口灣——大風台大福島——————石老人駝簍島————————小福島————————處處亂————————小公島————————大公島—————————小嶼————————赤島————————麥島—— 嶗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具有雨水豐富,年溫適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的特點。由於瀕臨黃海,受海洋的調節作用,又表現出春冷、夏涼、秋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和濕度大等海洋性氣候特點。嶗山因受海洋影響,加之地形復雜,東部山區降水較多,空氣濕潤,小氣候區明顯,太清宮附近被譽為「小江南」,巨峰北則名為「小關東」,中部低山和丘陵區降水適中,形成半濕潤溫和區。
嶗山四季分明,特徵突出。嶗山地處季風氣候區,受海洋影響,溫度適中,冬暖夏涼,年振幅和晝夜溫差較小。嶗山境內的降水量隨季節而變化。境內月降水量振幅較大,春旱,夏雨集中,秋不穩定,冬季最少。歷年平均降水為84.3天。嶗山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中旬。無霜期累年平均為179天。嶗山於11月至翌年3月多北和西北風,4~8月多南和東南風,9~10月北風和南風風勢基本相等。
Ⅳ 青島石老人海水浴場 的停車場具體是在什麼位置
青島嶗山區香港東來路與秦嶺路自交匯處向南不遠就是石老人浴場。浴場東西兩面都有停車場,還有浴場北面的東海路兩側就是自發的停車位。
自發的停車位,如果停車的很多,就隨著停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幾個車,最好停在停車場。
(4)石老人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石老人海水浴場位於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最東端,石老人村西南,午山腳下臨海斷崖南側海中,是青島市著名的觀光景點 。
石老人海水浴場水清沙細,灘平坡緩。改造後的海水浴場由濱海步行道貫穿始終,並以此為主線串起度假海灘、歡慶海灘、運動海灘、高級會員海灘等4個高質量沙灘活動區域,成為集度假、觀光旅遊、海上運動、沙灘運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海灘。
石老人海水浴場與青島的其它海水浴場相比,風浪比較大,可謂無風三尺浪。但沙灘較長,且較為平緩,因此適合沙灘排球、沙灘摩托車項目 。
Ⅳ 青島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旅遊景點(加急!!!)
青海位於我國西北地區,青藏高原東北部,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0米之間,面積72.23萬平方公里,人口562.67萬,與甘肅、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江河源頭」、「中華水塔」。
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國家AAAAA級國家自然景區。2006年10月25日,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被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像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鑲嵌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高山、草原間,構成了一幅群山、湖水、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4300平方公里的遼闊水域,天水之間水鳥翔集,藍天白雲和湖光山色相互輝映。最適合的三個旅遊時期分別是,一、每年6月左右,這時西寧會有鬱金花節,在原子城(西海鎮)會有王洛賓藝術節,羔羊節等。還可以在去青海湖的路上繞道去原子城看看,這里以前是兩彈的研發地,可以看到很多有關原子彈的紀念物,這里離青海湖很近,出了西海鎮走東環湖路可以直接到青海湖,但去151較遠,走這條路沿途有「觀景台」「班禪行院」「沙山劃沙」(可以去嘗試,一般從山頂劃一次20元左右)「海神廟」(藏族人祭海的一個地方)等地也是不錯的選擇,走東環湖路,離沙島也很近,沙島上有好都沙雕。二、5~6月間鳥島鳥蛋遍地,繼而幼鳥成群,熱鬧非凡,數里之外,鳥鳴聲可傳入耳際;充滿生機。是青海湖觀鳥最好的時候。三、7~8月的青海湖邊將不但盛開大片的油菜花,而且黃色的花海和一望無際的藍色湖水相配襯,景色絕佳。青海湖邊是遊人最好的扎營地,那時的氣溫不過18℃左右,氣候涼爽宜人。
Ⅵ 旅遊地理在嶗山腳下臨海斷崖南側,距岸百米處有一座18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稱「石老人」
(1)青島市旅遊資源種類多、組合好,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旅版游發展歷史悠久權,城市品牌響,資源的吸引力強,有特色;交通便利,市場距離近;青島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好,市場容量大。(6分) (2)海水侵蝕要把握觀賞的角度和時機。(4分) Ⅶ 青島市嶗山區石老人西花園小區的具體地址是香港東路幾號郵編是多少 香港東路299號 266061 Ⅷ 石老人地貌的空間分布特點 地形圖的測繪在地形圖測繪中,決定地物、地貌位臵的特徵點稱為地形特徵點,也稱碎部點. 地物特徵點:特徵點是反映地物類型或區域地理分布特徵的點.在地圖上具有準確的地理位置和明確的地理屬性及含義. Ⅸ 青島的54廣場和音樂廣場還有石老人廣場的地理方位在那些區域
五四廣場和音樂廣場都在東海路上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