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湛江第十五小學地理環境

湛江第十五小學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23 03:52:09

㈠ 湛江赤坎區第十六小學好不好

一級棒!母校!

㈡ 湛江的地理環境

湛江的陸地大部分由半島和島嶼組成,多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階地。全市總面積中,平原占.0%,丘陵佔30.6%,山區佔3.4%。
北部低丘陵區,地勢最高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為主,有湛江最高點雙峰嶂(海拔380米)與數十座100~300米的峰嶺並排,形成一道屏障。其餘山地多呈扁饅頭形小山丘,溝谷較寬,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8~15度,相對高度在30米以下,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少數達150米。丘陵漸靠河谷,亦漸為低矮。其中穿插的溝谷,切割明顯。
半島緩坡台地,三面臨海,台地略有起伏,無明顯峰谷,地勢較平緩,坡度3~5度。在大片緩坡地之間有水田、小溪或沖刷溝等切割。以火山噴發遺跡的小山較高,地勢向四周逐漸變低。較高的山嶺有螺崗嶺(海拔223米)、仕禮嶺(海拔226米)、石卯嶺(海拔259米)、石板嶺(海拔245米)。螺崗嶺以南地勢平緩,東西部皆為台地,台頂平坦,周邊較陡。
沿海平原區,以河流沖積的濱海平原為主,部分為濱海台地,地勢平緩,起伏極微,坡度1~4度。濱海平原海拔0.8~3米。區內河流縱橫交錯。
湛江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約佔全省海岸線的2/5和全國的1/10,為全省之最;擁有148.7萬畝海洋灘塗,佔全省的48%,也是全省之最。
湛江東海島面積達286平方公里,為全省最大的島嶼,是全國第五大島嶼。 湛江雷州半島東北部有目前全國面積最大、熱流體儲量最大的低溫地熱田。
湛江是南中國海上石油(油氣)開發服務的重要基地,瀕臨湛江的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
湛江高嶺土礦床是我國目前最大型的高品位、大儲量的高嶺土礦床。
湛江廉江的銀礦儲量為676.15噸,為全省最大的銀礦。 境內已發現多類礦藏33種、礦產地155處,最有開發價值的是硅藻土、澎潤土、泥炭土、高嶺土等「四土」資源,瀕臨湛江的南海北部大陸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湛江還擁有全球兩個、中國唯一的瑪珥湖世界地質公園湖光岩和火山峽谷群,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海面積最大的珊瑚自然保護區和「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第二大種群區。

㈢ 湛江市第十五小學怎麼樣

簡介:學校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

㈣ 湛江的氣候特點

湛江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年平均氣溫23.4℃,年平均雨量1395.5-1723.1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4.8-2038.2小時(1981-2010年氣候資料)。

4-9月為多雨季節,8月雨量最多;10-3月雨量較少。低壓、熱帶風暴、台風登陸影響較為頻繁。據氣象局統計,從1960-2017年,登陸或影響本市的熱帶氣旋236個,每年平均4.07個。

(4)湛江第十五小學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地理: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廣東省西南部,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合浦、博白、陸川縣毗鄰,東北與廣東省茂名市屬茂南區和化州、電白縣接壤。

湛江縱貫北緯20°15′—21°55′,橫跨東經109°40′—110°55′,是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的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地區主要出海通道之一。

水系:

湛江較大的河流有鑒江、南渡河、九洲江,建有鶴地水庫、長青水庫、大水橋水庫3座大型水庫及雷州青年運河。

湛江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約占廣東省海岸線的2/5和全國的1/10,為廣東省之最;擁有148.7萬畝海洋灘塗,佔全省的48%,也是廣東省之最。

㈤ 湛江的地理位置好在哪

可以啊,靠近大海,海洋業十分發達
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坐落在雷州半島,處在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全市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710萬人,是廣東人口第二大市。現轄雷州、吳川、廉江三市,徐聞、遂溪二縣和赤坎、霞山、坡頭、麻章四區,擁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5個省級經濟開發試驗區。湛江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1999年以來,先後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達標城市」、「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
今湛江轄地遠在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約夏、商之間),已有人類居住。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代,設徐聞縣轄整個雷州半島,並為合浦郡治。徐聞港為我國對外貿易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當時流傳「欲拔貧、詣徐聞」的諺語。唐宋以後,雷州半島逐步開始較大規模的開發。1899年,今市區范圍為法國租借,時名「廣州灣」,對外貿易一度相當繁盛。1943年,廣州灣為曰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以原范圍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新中國成立後,湛江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在50年代中期,陸續建成了湛江港、黎湛鐵路、湛江民航機場,使湛江成為海陸空交通齊全的我國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大西南地區的主要出海口,並獲得「花園城市」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湛江發展加快。特別是近年來,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湛江大力實施「工業立市、以港興市」戰略,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湛江正逐步成為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化新興港口工業城市

㈥ 湛江市第一小學怎麼樣

湛江市第一小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湛江市第一小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㈦ 湛江市赤坎區15小學東南西北有什麼。

有樹木,公路,人

㈧ 湛江有什麼全封閉小學具體地理位置.聯系方式

何文強文武學校,還有些私人辦學的。
封閉的小學一般學風不好,教育質量也差,建議不要去了。如果你真的沒時間
可以送孩子去全托。

㈨ 湛江的地理和氣候是怎樣的

湛江市,包括雷州半島全部和半島以北一部分。

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大特區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東北與本省茂名市接壤。

沿海平原區,以河流沖積的濱海平原為主,部分為濱海台地,地勢平緩,起伏極微,坡度1-4度。濱海平原海拔0.8-3米。區內河流縱橫交錯。

湛江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約佔全省海岸線的2/5和全國的1/10,為全省之最;擁有148.7萬畝海洋灘塗,佔全省的48%,也是全省之最。

湛江東海島面積達286平方公里,為全省最大的島嶼,是全國第五大島嶼。

湛江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3℃,年平均雨量1417毫米。4-9月為多雨季節,8月雨量最多;10-3月雨量較少,常有旱情出現。夏秋之間熱帶風暴和台風較為頻繁。低壓、熱帶風暴、台風登陸影響頻繁。

據建國後的統計,登陸和影響本市的7級以上台風82個,每年平均2.05個;雷暴日數多,年均雷暴日85-108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