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光照圖知識點
1. 高中地理晨昏線 光照圖的判斷技巧 最好有幾個例子拜託了
同學你好:晨昏線,其實很簡單的。也不是高考的一個重點,所以只是在現在的考試中比專較重要而已.給你分析屬一下吧!
晨昏線就是白天與黑夜的交界處。太陽是自西向東轉的對不,如果晨昏線的從左向右是由白天進入黑夜的話,就是昏線了;相反就是晨線了。(注意從左向右是自西向東的)
特點:1.白晝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黑夜為0點或24點
2.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點,昏線為18點;
2. 高中地理太陽光照圖之圓柱投影圖的判讀方法
(1)此圖是_12_月_22_日前後的光照圖。
AB線為晨線,則AC線為昏線,AB線和AC線上側為夜,下回側為晝,A點在北極圈答上,說明北極圈上剛好出現極夜現象,是北半球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後。
(2)此時正午太陽直射點位置在:_23°26′S , 90°W_。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緯度為23°26′S;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平分大部分晝半球,從圖中可看出平分大部分晝半球的經線是90°W。
(3)經過_18_小時太陽經過D點所在的子午線。
圖中現在太陽(直射點)在90°W,太陽自東向西運動,過D點(0°經線)所在的子午線要跨越經度為360°-90°=270°,所需時間為270°/15°每小時=18小時
3. 高一地理光照判讀圖總是不會做,請大神賜教嘿嘿
其實,要學好地理,首先就是要學會看地圖,各種各樣的地圖都要會看專,我初一的時候就把世屬界地圖,各個重要國家的地圖都畫過好幾遍了,高中的各種光照圖,洋流圖什麼的更是不在話下,所以你先把書上的各種圖看明白,為什麼光照圖是那樣的,會看圖之後再做題吧
4. 高中地理光照圖題,為什麼120°E是24時啊
選B. 第一步,找太陽直射點的經度,由圖可知°E經線平分夜半球,地方時為0時或24時,可推出60°W為12時,即太陽直射這條經線;第二步,找太陽直射的緯線,由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為40°,由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可得;40°=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的緯度),再由此時晨昏線與該緯線相切,可知:當地緯度+太陽直射的緯度=90°,由此解二元一次方程,可得太陽直射的緯線的緯度為 20°N.下面為我已發表的一篇文章,幫你理解。
高考中地球運動知識的考查主要通過光照圖來完成。利用光照圖判讀晨昏線,分析南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和南北極地區極晝極夜的狀況,解答與時間計算有關的問題等。光照圖題在高考中分值佔到8分—12分,難度大,考生失分重,有的考生乾脆放棄,如何解答這些考題呢?光照圖類型很多,歸納起來就是三線一點的問題。
一、什麼是三線一點呢?
三線:(如圖1)晨昏線ABC,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75°N,過切點B的經線90°E。一點:晨昏線ABC與緯線75°N相切的點B。
二、三線一點有何特徵呢?
1、這條緯線的緯度是極晝極夜現象出現的最低緯度;其緯度數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之和等於90°。
2、這條經線可能為太陽直射點的經線,平分晝半球,地方時為12點;也可能為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為0點,也是自然日界線。據此,可以解答與地方時有關的問題。
3、切點在一年中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在 66°34′N-90°N之間或66°34′S-90°S之間移動。
4、如高緯度地區是極晝,則該點的地方時為0時(如圖1的B點),太陽直射此半球(如圖1太陽直射北半球15°N);如高緯度地區是極夜,則該點的地方是為12時(圖2的切點M),太陽直射另一半球(圖2太陽直射南半球23°26′S)。據此,可以解答與季節有關的問題。
三、 解答技巧
可根據題意,先轉繪出自己熟悉的光照示意圖,並在圖中找出三線一點,再依據題意確定晝夜狀況,特別要找出極晝極夜出現的緯度范圍,最後根據三線一點的特徵解答問題。
例1 (2008年天津卷)圖6 中X 、Y 分別為晨昏圈與緯線圈的切點。據圖回答11~12 題. 11. X 、Y 兩點情況相同的是
A.太陽所在方向 B.所在時區 C.正午太陽高度 D.白晝長短
解析:轉繪右圖.根據赤道向北凸起,可知南極點在此圖中且靠近Y切點,Y切點的高緯度地區出現極晝,X切點與Y切點不同在一條經線上,但處於同一經線圈上,所以兩點的時區不同;圖中左邊為晨線,右邊為昏線,可知圖示地區為白晝,X切點剛好為極夜,Y切點剛好為極晝,所以C、D項錯;用排除法可選出A。
12 .太陽直射點正向什麼方向運動?能確定的是
A.向北 B.向南 C.向東 D.向西
解析: 由已知條件無法判定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方向,但可知太陽直射點總是隨太陽的東升西落向西移動,可選出 D。
例2(2007年全國卷一)圖4所示區域在北半球。弧線a為緯線,Q、P兩點的經度差為90°;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最高點。回答6~8題。
6.若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P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
A.5時 B.15時 C.9時 D.19時
解析:根據題意可轉繪成右圖,M為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切點,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北半球切點M的高緯度地區為極夜,則過切點M的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P點所在經線與過切點M的經線的經度差為45°可知B正確。
7.若此時為7月份,圖中M點的緯度數可能為
A.55°N B.65°N
C.75°N D.85°N
解析:因此時為7月,可知北半球切點M的高緯地區為極晝,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附近,M點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互余,選C.
8.若Q地的經度為0°,此時正是北京日出。這個季節
A.洛杉磯地區森林火險等級最高 B.長江下游楓葉正紅
C.長城沿線桃紅柳綠 D.南極地區科考繁忙
解析:若Q地的經度為0°則北京位於P點(90° E)所在經線以東,且此時正日出,故M點以東的晨昏線晨線,M點以西的晨昏線為昏線,切點M以北的北半球高緯地區為極晝,此時為北半球的夏季。洛杉磯為地中海氣候,此時為夏季,炎熱乾燥,選A。
例3(2011年四川卷)圖4為經緯網圖。圖中A點位於南緯68度,AB為晨昏線的一段;此刻,北京處於白晝;近期,C地日出時刻越來越早。據題設條件回答10-11題。
10.此刻,與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聖保羅 B.華盛頓
C.開普敦 D.莫斯科
解析::根據題意可轉繪成右圖。A點為68°S緯線與晨昏線的切點。圖示區域在赤道以南,此刻,北京處於白晝,AB線西是白晝,表明太陽直射22°N,是北半球的夏季。根據近期,C地日出時刻越來越早,可知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南半球的晝越來越長(日期為6月28日附近)。150°W是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的經線為18點,可計算出,0點經線為60°W,即從60°W向東到180°與北京在同一日期內,華盛頓(76°W,西五區)不在這經度范圍內。選B.
11.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該日,大約在7月中旬 B.該日,C地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
C.該季節,正值尼羅河枯水期 D.該季節,馬達加斯加島白晝比塔斯馬尼亞島長
解析:太陽直射22°N接近6月28日,A錯;為北半球的夏半年,該季節全球太陽都從東北升起西北落下,B錯;正值尼羅河豐水期,C錯;地球上北邊的白晝比南邊長,故馬達加斯加島白晝比塔斯馬尼亞島長,選D.
例4 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讀圖回答下題。
若E、F兩點重合時,下列說法不可能的是( )
A.緯線a位於高緯度 B.緯線a位於中緯度
C.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D.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解析:E、F兩點重合為晨昏線與緯線a的切點,即正好發生極晝或極夜,其緯度范圍是66°34′—90°,不可能是位於中緯度,故選B項;
例5 下圖所示地區在北半球,弧線a為緯線,弧線b為晨昏線,M為a、b線的切點,N為緯度最高點。據此回答1--2題。
1、一年中M與N之間的最大距離約為( )
A. 7300千米 B. 6600 千米 C. 2600千米 D. 1100千米
解析:根據題意可轉繪成右圖。M點為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則M點為極晝極夜的最低緯度,而N為緯度最高點即為90°N,一年中M與N之間的最大距離時,緯度差為23°26′,由緯度相差1°距離相差約111千米,可計算出MN的最大距離為2600千米,選C;
2、 若M點所在經線為30°E,M與N之間距離最大且為白晝時,則北京時間為( )
A.12月22日2時 B.6月22日 6時
C.6月22日 12時 D. 6月22日 18時
解析:由M與N之間距離最大且為白晝,則可知a緯線為北極圈,日期為6月22日前後,由切點M所在經線為30°E,知其地方時為0時,故北京時間為6月22日6時,選項B正確。
5. 高中地理:分析一下右邊的一些光照圖
這個是夏至的光照圖吧
第一張地球逆時針轉動說明是北極,然後北極出現極晝現象,版第二張是第一張的權1/2 ,他標了一個N 第三張標了一個S說明是南極,南極出現極夜 第四張地球順時針說明是南極,南極圈出現極夜 第五六七張很容易看出是北極極晝 後面的你問問老師或別人吧,讓我一個高中畢業十幾年的人來答,確實不記得該怎麼答,得慢慢想才行 地理光照圖是很簡單的,也很喜歡考的,但是也是容易出錯的,多看看,多分析就知道了
6. 高中地理光照圖題
B .
首先,甲乙都位於120E,此時已是夜晚24時。而乙點卻未黑夜(極晝),北半球夏季回。可判斷太陽直射點答位於北半球,(根據4個答案也看得出是在北半球,額。。。)
其次,東經120度是夜晚24時,那麼西經60度,一定是太陽直射點的經度位置。排除A和C;
再次,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太陽高度角=90度。所以答案是B
7. 高中 地理 光照圖 太陽直射
14.若 AB 弧表示夜弧,則 D 點夜弧跨經度75°,即夜長為5個小時,日出時刻等於夜長的一半內,即容5/2=2點30分。選
15.夜長只有5小時,意味著晝長有19小時,在我國以下城市中應該是緯度最高的地方。選A.大慶
16.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圍,其餘為另一日期。設 B 點為零時,那麼NA的經度為180°,推出NB經度為105°W(西七區中央經線),且NB為0時,所以100°E(位於東七區) 的區時為3 月 2 日 14 日 00 分 (比西七區早14小時,向東跨過零時經線後日期增加一天,所以是3月2日)。選C
17.12月22日太陽直射23°26'S,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為46°52',說明當地距離南回歸線有43°08'(90°-46°52'=43°08')。有兩種可能
一是位於南回歸線以南,則當地緯為:23°26'+43°08'=66°34'S
二是位於南回歸線以以,則當地緯為:43°08'-23°26'=19°42'N
D答案符合
8. 求問地理高手!!太陽光照圖的判讀技巧!
太陽光照圖表示太陽光照射地球表面情況圖,它可以經緯網上繪制,也可在地球公轉圖上繪制,判讀綜合性強,跨度大,是高中地理第一單元知識重點,也是高考必考內容之一。
地球光照圖有三種形式:極視圖、側視圖、變式圖,在各種圖形上判斷日期的方法是觀察各條緯線晝夜長短的狀況和極晝極夜的范圍。
(一)極地投影圖的判讀
1、根據地球自轉確定南北極。地球自轉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方向,而在南極上空俯視為順時針方向,所以圖1圖2是以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圖3圖4是以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
2、根據晨昏線與極圈相切情況確定節氣,若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且北極圈為極晝(如圖1),或者晨昏線與南極圈相切且南極圈內為極夜(如圖5),則為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若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且北極圈內為極夜(如圖2),或者晨昏線與南極圈相切且南極圈內為極晝(如圖3)則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如圖5),全球晝夜平分,這時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即北半球春分或秋分日,南半球節氣與北半球相反。
3、根據地球自轉確定東西經度。圖1圖2地球逆時針方向旋轉,圖3圖4圖5地球順時針方向旋轉,根據自轉箭頭指東原則,以0°經線為基準,順地球自轉方向增大為東經度,反之為西經度。(如圖中FB為東經度,EA為西經度),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經線上的兩點,呈正南正北方向,在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上,沿任意經線向中心走都是北方,反之是南方。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同一緯線上的兩點呈正東正西方向,順地球自轉方向為正東,反之為正西(如圖1-5中的C點、D點,D點位於C點的正東方向)。
4、找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可根據日期來確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23°26′S(如圖2圖3),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23°26′N(如圖1圖4),春秋二分太陽直射赤道即0°(如圖5)。經度位置則是找地方時為12點的經線,在極視圖上(圖1、2、3、4、5)們於晝半球中間的經線上。
5、計算地方時刻。根據赤道上一年四季晝夜平分確定日出(6時)正午(12時)日落(18時)子夜(24時)。在圖1-5中,晨昏線與赤道相交於AB兩點,在地球自轉的影響下,B點為太陽升起時刻,即清晨6點,A為太陽落下時刻,即黃昏18點。D點正對太陽為正午12點,C點為子夜24點(0點),其他點的時刻,只要算出與上述四點的經度差,根據地球自轉速度15°/小時和東 早(加)西遲(減)的原則加減相差的時間即可。如圖1中
E點的時刻為A點時刻+45°÷15°/小時=18+3=21時
F點的時刻為B點時刻-45°÷15°/小時=6-3=3時
(二)側式圖
1、確定晨昏線。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相垂直,是一個大圓,晨 線昏線各為一個半圓(如圖6圖7),由於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從夜半球跨躍到晝半球的半圓線稱為晨線。反之,從晝半球跨躍到夜半球的半圓線則為昏線。面對地球自轉側視圖,解題時有這樣一個規律:當太陽光線在圖的右側時(如圖7),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線,反之為昏線(如圖6),即為「左昏右晨」。
2、確定節氣,晨昏線一定與太陽光線垂直過地心,利用晨昏線與地軸重合還是與極圈相切來判定節氣。如果晨昏線是與地軸重合,晨昏線被切割為晝夜弧相等的兩部分,此時為春、秋分(如圖8)。如果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以北為極晝,南極圈以南為極夜時(如圖9),即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以北為極夜,南極圈以南為極晝時,北半球為冬至日(12月22日)如圖6、圖7。
3、如何計算地方時刻,首先計算出每兩條經線間的間隔,側視圖是半球,總經度度為數為180°,用總經度度數180°÷(7-1)=30°,並根據地球自轉角速度求出相鄰經線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0°÷15°/小時=2時,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時)正午(12時)日落(18時)午夜(24時)四點,看所求地點在已找出的四點的東側還是西側,相隔多少經度,根據東早西遲的原則早加遲減求出地方時刻。例:如圖10所示,求D點的地方時。先確定A點為日出(6時)B點為正午(12時)C點為子夜(24時)三點中的一點,再求D點的地方時,D點地方時為A點地方時-2×(30°÷15°/小時)=6-4=2時。
4、計算晝夜長短。根據晝弧和夜弧,所跨經度來計算。如圖10求A點晝長為90°÷15°/小時)×2=12時,D點晝長為150÷15°/小時×2=20時,在北極圈以北晝長為24時。不過側視圖上晝弧和夜弧僅表現了一半,所以在圖上數出晝弧和夜弧的長度後,乘以2即為所求地點的晝弧和夜弧。
5、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緯度變化: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從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季節變化:北回歸線以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歸線以南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直射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對某地而言,在太陽直射點移近該點的時段,正午太陽高度漸大,反之漸小。
9. 地理光照圖的詳細詳細再詳細的解釋做法
單說光照圖並不難,
你把課本上的三個光照圖反復看。注意其特徵。實際上就是三條線的關系回,晨答昏線與經線,與緯線。緯線要側重三條。赤道,及與晨昏線相切的兩條。特別是兩個切點。
經線注意與晨昏線角度關系,及經過上邊兩個切點的經線——晝夜半球的中央經線。
一旦牢記於心,稍加練習,一切迎刃而解。
我有空把我以前教書的資料找找。四五年沒用,不知在哪裡。
10. 高中地理晨昏線光照圖的判斷技巧最好有幾個例子拜託了
同學你好:晨昏線,其實很簡單的。也不是高考的一個重點,所以只是在現版在的考試中比較重權要而已.給你分析一下吧!
晨昏線就是白天與黑夜的交界處。太陽是自西向東轉的對不,如果晨昏線的從左向右是由白天進入黑夜的話,就是昏線了;相反就是晨線了。(注意從左向右是自西向東的)
特點:1.白晝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黑夜為0點或24點
2.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點,昏線為1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