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的選取方法
A. 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實地考察
文獻法
Gis
遙感圖像等等
B. 簡述地理信息專題地圖製作的主要方法盡量詳細點 謝謝
- 這是一道待解決的難題
- 您的回答被採納後將獲得系統獎勵20(財富值+經驗值)+難題獎勵30(財富值+經驗值)+提問者懸賞5(財富值+經驗值)
C. 地圖概括的選取的方法
1.資格法:以一定的數量或質量指標作為選取標準的方法
優點:簡單易行
缺點:不能體現地圖容量,難以控制不同區域圖面載負量的差別
不能全面衡量物體的重要程度
2.定額法:以圖面上單位面積中所選取的制圖物體的數量為標准進行地物選取的方法
優點:考慮地圖載負量
缺點:數量指標難以同質量指標一致
給出臨界指標以調整不同區域內選取物體的質量標准,以及與相鄰區域分布密度的逐漸過渡。定額法和資格法同時使用。 保證相似性、准確性和正確性原則
保持特徵性、合理性和清晰性原則 1.刪除和誇張
(1)刪除:指去掉那些因比例尺縮小而無法清晰表示的碎部
(2)誇張:對一些小於規定尺寸但能反映圖形形狀重要特徵的細節,誇大到可以表示的程度,或需要誇大一些按比例應當刪除的碎部。
2.合並和分割
合並是由於比例尺縮小需將間隔小於規定尺寸的同類物體合在一塊,並能表示出物體總體特徵的一種方法。
強調整體特徵 刻畫基本特徵
3 位移
為了保持地圖上各地理要素相互位置關系的對比,當對某要素進行誇大表示時,其它地理要素也要做相應的位置調整。 1、概念:指由於地圖概括而引起的制圖物體數量特徵的變化
2、原則:
以分級數目最少,而又表現的規律最強為原則
以分出的級別級內同質性強,而級間的異質性強為原則。
3、基本方法:
分級表示法:
增大等級間距
減少級數法:不是任意的
提高點值:點值法,提高點值 1、含義:
指由於地圖概括引起的地物質量差別的減小,即是根據相近地物的性質和特徵對其所進行的分類或歸納。
2、原則:
以科學分類為基礎、以制圖表象合適為原則
分出的類要以區內差異小、區間差異大為原則
3、質量特徵概括的方法
(1)層次歸類
(2)概括的分類代替詳細的分類
(3)概括的概念代替具體概念
D. 地理信息系統的選擇
GIS軟體系統包括操作系統平台和GIS軟體。GIS使用的操作系統一般是Unix、Windows或Windows NT。在操作系統方面,原來以Unix為主流平台的GIS軟體,近幾年都更換或擴展到了Windows NT平台,目前幾乎所有的GIS軟體都支持Windows或Windows NT。從發展趨勢看,今後這仍將是一大主流。此外,GIS已發展成為具有多媒體網路、虛擬現實技術以及數據可視化的強大空間數據綜合處理技術系統。
在選擇GIS軟體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性能:①速度。高速的數據存取和處理能力,使用戶等待時間不至過長。②存儲。高效的壓縮編碼存儲方法,以保證在存儲設備有限容量的情況下存儲大量的地理信息數據。③功能。完備的地理信息系統功能,以滿足用戶關於建立應用系統的各種功能要求。④適用性。較寬松的軟硬體運行環境,以支持用戶對設備的各種選擇。⑤易用性。良好的系統介面和用戶界面,便於開發人員和用戶進一步開發和使用。⑥開放性。與外部其他系統進行數據交換的能力,通過數據交換使系統能夠使用其他系統的數據和軟硬體功能。
由於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信息系統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多樣,不僅有海量的遙感信息,還需要集成眾多的矢量數據,不僅有空間數據,還包含大量的非空間數據;信息來源也極其復雜,涉及土地利用和覆被、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土壤侵蝕、地殼穩定性評價、海岸帶及海島資源等眾多專題,且各課題間均有交叉和部分重疊性內容;系統數據不但具有多維的空間屬性,而且可截取不同時間尺度上的信息,具有時間屬性;系統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為國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決策支持。因此應用軟體的選型將直接關繫到該系統的相應功能開發、信息編碼、數據處理、數據交換,進而影響系統的生命力。為此,根據已有的商品化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和GIS軟體,我們主要以Erdas Image8.4,ARC/INFO8.0 for Windows NT作為平台軟體。
E. 【地理信息系統】選址問題解題步驟
首先要選擇影響選址的因素,比如購房,要房價在多少范圍內的,距離道路多回少范圍內的,離學答校多近的,離商場多近的……
其次按照各條件作緩沖區,記得要統一單位,比如說都用米。
再次將各buffer重分類,重分類時為各級別打分,最適宜的分數最高,一般每個要素分五類。
最後疊加各重分類的結果,得分做高的區域就是選址的最佳位置。
這只是最簡單的描述,你是為考研的答題准備的吧,建議你把緩沖區的原理,疊加分析的原理,都熟記,在考試時以上四條你至少要忽悠的寫滿一張A4的紙。加油吧。
如再有疑問,歡迎詢問,交流啊……
F. 地理信息系統空間提取的主要方法
提取什麼,做空間分析幾種基本的內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G. 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如何採集
主要有三種途徑
一種是數字化,就是把野外測量好的數據或者地圖數字化後版的數據利權用手工輸入的辦法錄入,是現在精確度最高的建庫方法
第二種是從老MIS系統掛接,但這只限於屬性數據
第三種是通過遙感影像,這是最廉價最高效的採集方式,但是由於現在地物識別技術有待發展,所以准確度有限,比如管線地理信息系統,裡面的水管啊,氣管啊就不能有遙感來實現入庫
H. 應該怎樣選擇地理信息系統方向的論文題目
你是哪個學校的?
我學GIS的 你主要學什麼? 你一般參與的項目是哪方面
I. 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數據來源及獲取方式(明天考試,急)
GIS的數據源,是指建立的地理資料庫所需的各種數據的來源,主要包括地圖、遙感圖像、文本資料、統計資料、實測數據、多媒體數據、已有系統的數據等。
①地圖
點――居民點、采樣點、高程點、控制點等。
線――河流、道路、構造線等。
面――湖泊、海洋、植被等。
注記――地名注記、高程注記等。
②遙感數據
遙感數據是GIS的重要數據源。遙感數據含有豐富的資源與環境信息,在GIS支持下,可以與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球生物、軍事應用等方面的信息進行信息復合和綜合分析。遙感數據是一種大面積的、動態的、近實時的數據源,遙感技術是GIS數據更新的重要手段。
③文本資料
文本資料是指各行業、各部門的有關法律文檔、行業規范、技術標准、條文條例等,如邊界條約等。這些也屬於GIS的數據。
④統計資料
國家和軍隊的許多部門和機構都擁有不同領域(如人口、基礎設施建設、兵要地誌等)的大量統計資料,這些都是GIS的數據源,尤其是GIS屬性數據的重要來源。
⑤實測數據
野外試驗、實地測量等獲取的數據可以通過轉換直接進入GIS的地理資料庫,以便於進行實時的分析和進一步的應用。GPS(全球定位系統)所獲取的數據也是GIS的重要數據源。
⑥多媒體數據
多媒體數據(包括聲音、錄像等)通常可通過通訊口傳入GIS的地理資料庫中,目前其主要功能是輔助GIS的分析和查詢。
⑦已有系統的數據
GIS還可以從其它已建成的信息系統和資料庫中獲取相應的數據。由於規范化、標准化的推廣,不同系統間的數據共享和可交換性越來越強。這樣就拓展了數據的可用性,增加了數據的潛在價值。
J. 地理信息系統有哪些採集數據的方式
應該說主要有幾種途徑,一是對原始紙質數據、電子數據(表格、圖形文件、遙感影像、航片等)的矢量化,二是利用衛星、飛機、各種採集儀器(全站儀、GPS數據採集車等)直接採集數字化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