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七下地理自然環境說課

七下地理自然環境說課

發布時間: 2021-02-22 23:26:07

1. 初中地理怎麼說課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氣候的基本特徵》。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么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所以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選自商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氣候的季風氣候顯著以及氣候復雜多樣兩個典型特徵,並詳細說明了典型的氣候對我國氣溫降水的影響。本節課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節,同時也是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為後續綜合分析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情進行一下分析。
我所面對的學生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這個學齡段的學生正處於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的過程,並且經過一年多的地理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析圖能力,能夠從地圖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師採取自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僅學的地理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地理學習能力以及,歸納、遷移的地理思維。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准,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准確畫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說出冬、夏季風的源地、性質及影響。
2、運用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示意圖,熟悉我國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的一般規律;理解夏季風的不穩定對我國旱澇災害的影響。
3、運用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概括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歸納我國降水的時間分配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利用地理示意圖,獲取相關的地理信息,鍛煉歸納總結能力。
2、通過案例資料,學會提取地理信息,進行知識的分析、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習對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樹立探索精神和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教學目標的設立,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成因
2、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難點】
1、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2、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因素
五、說教學方法
由於學生理解氣候這一知識相對抽象,但是學生對於氣溫和降水有直觀的了解,所以本節課我會以此為切入點,通過談話法、地圖法、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歸納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理解氣候對生活的影響。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良好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慾望,能夠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所以在這個環節,我採用生活實例的方式進行導入:
同學們,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電視上看到,全國各地的人們用各種方式准備春節,哈爾濱的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裝在冰雪世界裡欣賞美景,廣州的市民卻正忙著在迎春花市裡挑選鮮花,這反映出我國的氣候有什麼差異呢?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又是什麼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氣候的基本特徵。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是中國氣候最典型的特徵,在講解這一塊知識的時候,首先先讓學生閱讀圖2-2-1 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比較冬夏季風的差異。
【提問】在學生看圖的同時讓他們思考是冬季風影響范圍大,還是夏季風影響范圍大?
先讓學生自己思考,組內交流討論。
【教師總結】隨後根據學生們的討論,總結冬季風的影響范圍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冬季風影響)夏季風的影響范圍小。
【提問】了解了季風與非季風的范圍後,再繼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2-2-1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小組合作完成下列各題:
①明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受夏季風影響比較季風區與非季風區降水的差異;
②指出季風區的大致范圍,說說其海陸位置。
③我們的家鄉所在的地區屬於季風區還是非季風區?
④結合中國的地形圖,說說夏季風推進過程中所經過地區地勢的變化。
描畫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對答案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問題設置我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夠引導學生層層深入。
在講解「降水的時間、空間分布規律」這一塊知識時,我會以圖導因,讓學生自己讀圖分析。
【提問】先觀察圖2-2-2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示意圖分析夏季風的強弱對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學生通過自學以及討論的方式,能夠進行一定的總結,隨後我會與學生一起總結:
夏季風的強弱、進退直接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雨季長短和雨帶推移。通常,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遲、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遲、結束早、雨季短。夏季風很強的年份,雨帶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期較短;反之,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期較長。
【提問】對於我國降水量的分布,我會讓學生先觀察圖2-2-4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然後看圖分析降水量的規律,為了便於學生總結規律,我會先設置下列問題
①先看圖例,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結合圖2-2-5歸納降水空間分布規律。
②400mm等降水量線和我們學的哪條線相似?我們所在地的降水量是多少?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結合上述問題能夠總結規律——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展示圖片】為了檢驗總結的規律是否符合我國相應城市的降水分布特點,接下來讓學生對比下列四個不同區域的城市。
【提問】
①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個月,說說各地在季節分配上有什麼特點。
②對照圖2-1-2、圖2-2-1,結合四城市與海洋的距離、地形等的差異,歸納影響我國降水時空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思考歸納】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並且讀圖分析能夠總結出:
四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秋季,我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主要影響因素有海陸位置、地形和季風。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可以鍛煉學生對於等降水量線的判讀能力,提升學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復雜多樣,對於學生而言,理解相對容易,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的生活積累感受氣候的不同,但是對於氣候復雜多樣的成因還不了解。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從本質上認識氣候的復雜多樣,首先讓學生體會氣候表示因素氣溫在時空上的變化。(設計意圖)
【讀圖思考】仔細觀察圖2-2-6 中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找出0℃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區,並結合圖例觀察1月份南北溫差最大值。
圖2-2-7 中國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觀察全國平均氣溫。
【提問】認識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因素我會展示下述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
①在圖2-2-6描出8℃、0℃、-8℃、-16℃等溫線,說說它們的緯度位置;結合圖2-2-1,說說它們與冬季風源地的關系。
②在圖2-2-7中找出氣溫最低的區域,說說其成因,聯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的差異,說說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溫的原因。
③歸納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主要原因。
設計意圖:由於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在此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先進行組內的討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後我與學生一起總結歸納。
承轉:由於氣溫的季節變化和地區差異,對於農業生產意義重大。
【提問】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影響變化,讓學生先從課本中找出積溫的概念,並仔細觀察圖2-2-8中國溫度帶分布圖,圖2-2-9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說說我國可以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各個溫度帶的農業代表農作物以及熟制。
【圖片展示】我會播放全國各個濕度帶的景觀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認知。
承轉:我國氣候的多樣性除了表現在南北差異的溫度帶以及不同的干濕分布區外,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各地氣候帶的不同。
【提問】結合圖2-2-10中國氣候類型圖,分析我國典型的氣候帶,並結合圖2-2-11 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①分別比較海口與哈爾濱、北京與銀川、成都與拉薩的氣候特點,說說其主要影響因素。
②說出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這樣設置,是鍛煉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運用地理技能的能力。
環節三、課堂小結
【活動探究,課堂總結】
在課堂教學的最後,我會先讓學生嘗試評價我國的氣候特徵,列出有利與不利影響。
然後通過列出結構圖的方式,讓學生填出我國的主要氣候特徵,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並簡單描述典型案例。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結構導圖的方式總結,能夠將枯燥的知識系統化,有助於梳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能夠再次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記憶。
環節四、作業布置
課堂學習的結束,並不是地理學習的結束,應該以此為起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讓學生課下尋找本地的氣溫降水年統計資料,並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驗證。
七、說板書設計
以上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環節,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板書,我的板書採用綱目式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本節課知識點之間的主次關系,並且點出了授課的教學重難點,有助於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第二節氣候的基本特徵
一、季風氣候顯著
1、冬夏季風差異顯著
2、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二、氣候復雜多樣
1、溫度帶、干濕區分異顯著
2、農業類型多樣
3、地勢高低懸殊,地勢多樣,加劇復雜多
以上是我的說課,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四節俄羅斯(1)橫跨亞歐大陸北部的教案、說課稿、PPT設計方

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一個國家的自然環境特點,說出一個國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根據資料和地圖,認識一個國家的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
二、本節課我們要做到:
1.知識與技能:了解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如礦產分布)對其經濟帶來的影響。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
2.過程與方法:運用地圖介紹俄羅斯礦產分布與工業布局的關系;運用地圖說明俄羅斯的交通運輸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三.我會做:
知識點3:自然資源豐富,工業發達
體驗:俄羅斯不僅面積世界最大,其發達的科技也是世界領先。請看課本P44閱讀材料"俄羅斯科學家對科學技術的貢獻"。
探究三:根據下面兩段材料,討論俄羅斯工業的特點
材料一:俄羅斯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
工業產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工業產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鋼 第四位 發電量 第四位
煤炭 第四位 化肥 第五位
原油 第三位 天然氣 第一位
材料二:關於俄羅斯工業的對話:
爸爸要去俄羅斯出差了。爸爸說:"俄羅斯工業發達,許多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它的核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爸爸剛從俄羅斯回來,給我帶的衣服、 食品和玩具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爸爸說:"俄羅斯這方面的工業部門比較薄弱,要想給你帶俄羅斯本國生產的商品還真不容易。"
答:俄羅斯的工業特點是:工業 ,以 工業為主
探究四:想想俄羅斯工業的特點,與其資源條件有沒有關系?閱讀課本P44圖7.48"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的分布",說出俄羅斯的主要工業區及其主要工業部門,並思考各工業區的資源條件。完成下表:
主要工業區 特色 主要工業部門 附近資源或條件 結構類型 聖彼得堡 食品、紡織工業最發達 造船、石油化工、電子、造紙、航空航天 靠近 海,重要海港--- 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薄弱 莫斯科 工業全國最發達 鋼鐵、汽車、飛機、火箭、電子 鐵礦 烏拉爾 石油、鋼鐵、機械等 鐵礦、
油田 庫茲巴斯 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 煤礦、
油田 結論:俄羅斯的工業具備這樣的特點,與其資源條件具有密切關系:俄羅斯的 、 、 等資源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有利於 工業的發展。俄羅斯的工業分布也因此接近 ,對比日本、印度,與 國的工業布局類似。
探究五: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結合課本P44圖7.48"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的分布"和課本P46圖7.50"俄羅斯鐵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思考:影響俄羅斯工業特點及工業分布的因素還有哪些?談談工業發展如何因地制宜。
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石油化工、造船、電子、核工業和航空航天十分發達,輕工業發展較慢,且主要工業區集中在歐洲部分,相比之下,亞洲部分比較薄弱,導致輕重工業分布不平衡。
答:影響俄羅斯工業的因素有:
(1)豐富的 (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2)先進的 ;
(3)發達的 。
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人口、城市 ,交通運輸 ,所以輕重工業集中。
聯想:假如你是一名商人,把中國什麼商品帶到俄羅斯去賣呢?然後買什麼商品運回中國呢?
知識點四:發達的交通
探究六:俄羅斯的工業如此發達,也依賴於其交通發達。俄羅斯的主要運輸方式有哪些?完成課本P48"活動2"。
答:俄羅斯的主要運輸方式包括: 、 、 、 、 和 運輸,交通部門齊全。其中客運以 、 為主,貨運以 、 為主,因此,主要運輸方式是 。
探究七:閱讀課本P46圖7.50"俄羅斯鐵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模擬俄羅斯旅行:暑假期間從內蒙古滿洲里出境,乘國際列車經莫斯科抵達聖彼得堡,請講述沿途所經過的主要城市名稱,並在圖中圈畫出來。思考俄羅斯的交通運輸線在歐洲部分與亞洲部分的分布有什麼不同?你能說出為什麼嗎?
答:沿途所經過的主要城市名稱是: 、 、 、 、 。
俄羅斯的交通運輸線歐洲部分與亞洲部分分布不平衡:歐洲部分鐵路網明顯稠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相對單一。但有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它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探究八:為什麼俄羅斯亞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卻沿著南部山區修建?(從資源的分布和氣候方面分析)
答:亞洲部分鐵路分布稀疏,且沿南部山區修建,因為雖然亞洲南部多山,但由於氣候較 及距離周邊鄰國較 的原因,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建在此更利於發展經濟。北部氣候 ,多 。
知識點5、重要城市與文化、藝術
學生展示:用課前准備的圖片、 資料介紹俄羅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習俗。然後完成下列問題:
答:俄羅斯的首都是 ,位於東歐中心,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全國 、 、 、 中心,有著名的 、 、 和 等建築。
俄羅斯的

第二大城市是 ,為重要港口。
俄羅斯的文化特色有 樂、 舞等。
五、知識結構整理歸納(課堂小結)
教學側記 四、我的疑惑:
五、我的收獲(整理知識)
六、鞏固提高 (一、)選擇題
1.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 )
A.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B.俄羅斯的亞洲部分 C.高加索地區 D.西西伯利亞平原
2. 俄羅斯完全在亞洲部分的工業區是 ( )
A.烏拉爾工業區 B.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
C.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 D.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俄羅斯的工業特徵是 ( )
A輕工業發達 B重工業發達 C輕重工業都發達 D紡織工業發達
4.俄羅斯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工業是 ( )
A.核工業、宇航工業 B.農業 C.紡織工業 D.食品工業
5.有關俄羅斯的地理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海岸線漫長,海運業非常發達 B.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C.平原面積廣大 D.重工業發達,生活消耗品製造業薄弱
二、綜合題
6.讀"俄羅斯工業區及部分礦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 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數碼②代表俄羅斯主要的油田,叫 ,最著名的鐵礦產地③是________,最大的煤炭基地④是________。
(2) 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工業區的名稱, 並與其特徵配對。
名稱特徵
A 工業區 ①全部在亞洲境內的工業區
B 工業區 ②主要生產石油、鋼鐵、機械
C 工業區 ③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D 工業區 ④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3)目前各大工業區加強生產聯系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靠______運輸來實現的,其中橫貫歐亞兩洲的鐵路被稱為__________。
(4)俄羅斯工業建立的基礎和地區分布與日本有什麼不同?
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好,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在;而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依賴進口,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在

3. 求魯教版(五四制)七年級地理上冊說課

哪一節

4. 哪裡有初中地理說課稿

http://www.shuoke8.cn/shuoke/sort07/sort084/sort0517/index_1.html
七年地理說課內
http://www.shuoke8.cn/shuoke/sort07/sort084/sort0518/index_1.html
八年容地理說課

5. 初中地理全冊說課稿

地理說課去「精品教師」上邊找,
(網路搜下「精品教師」四字,第一個就是)
裡面有全冊的
看右邊--他的文檔(4444) -- 查看全部
抄下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