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永靖縣有多少鄉鎮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復治州永靖制縣
概況
永靖縣位於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今名炳靈湖),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地理位置東經102°53′至103°39′,北緯35°47′至36°12′。海拔在1560——2851米之間,相對高差1291米,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2公里,總面積1863.6平方公里。年降雨量在26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在1500毫米左右。黃河流經縣域107公里,呈獨特的S
形穿境而過。
永靖縣位於甘肅省中部。總面積1864平方千米。總人口20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劉家峽鎮,郵編:731600。代碼:622923。區號:0930。拼音:Yongjing
Xian。
行政區劃
永靖縣轄10個鎮、9個鄉:劉家峽鎮、鹽鍋峽鎮、太極鎮、西河鎮、三塬鎮、峴塬鎮、陳井鎮、川城鎮、王台鎮、紅泉鎮、關山鄉、徐頂鄉、三條峴鄉、坪溝鄉、段嶺鄉、王坪鄉、新寺鄉、小嶺鄉、楊塔鄉。
⑵ 永靖縣峴塬鎮峴塬村一社肖玉珍
駕車路線:全程約10.5公里
起點:峴塬鎮
1.從起點向東南方向出發,行駛100米,右後方轉彎
2.行駛7.0公里,朝碼頭方向,左轉
3.行駛20米,左前方轉彎
4.行駛3.1公里,到達終點
終點:海塬村
⑶ 永靖縣屬於哪個市是蘭州的嗎
永靖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不屬於蘭州市。
永靖縣位於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今名炳靈湖),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地理位置東經102°53′至103°39′,北緯35°47′至36°12′。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2公里,黃河流經縣域107公里,呈獨特的S形穿境而過。
截至2019年6月,永靖縣轄17個鄉鎮,分別是:劉家峽鎮、太極鎮、鹽鍋峽鎮、西河鎮、三塬鎮、峴塬鎮、陳井鎮、王台鎮、紅泉鎮、川城鎮、三條峴鄉、徐頂鄉、關山鄉、楊塔鄉、小嶺鄉、新寺鄉、坪溝鄉,共137個村(居)。全縣總面積1863.6平方公里,有兩個國家級地質公園(恐龍足印、炳靈丹霞)。
永靖縣旅遊資源大縣,黃河三峽4A級旅遊景區內有世界文化遺產——炳靈寺石窟,有炳靈石林、恐龍足印2個國家地質公園,有劉家峽水電站,有因建設劉、鹽、八三大水電站形成的三座高峽平湖,有恐龍之鄉、彩陶之鄉、儺舞之鄉、花兒之鄉、工匠之鄉、水電之鄉等美譽。

(3)峴塬鎮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永靖古稱"西羌"之地。漢代分屬金城郡允吾縣和金城縣。東晉、十六國時屬河州晉興、金城郡。西秦末並入吐谷渾。魏時屬罕鎮、河州。北周時屬罕郡。
隋時屬蘭州總管府河州、枹罕郡。唐代屬河州安鄉縣、安鄉郡鳳林縣,地入吐蕃。五代時仍屬吐蕃。北宋時分屬熙河路河州。南宋時先期屬金,後屬熙秦路、臨洮府。元、明時先後分屬河州路安鄉縣,陝西行省蘭州。清代分屬河州、皋蘭縣。
民國初分屬導河縣、皋蘭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導河縣為臨夏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3月8日),與臨夏縣、皋蘭縣分出,在蓮花堡設置永靖縣。
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縣人民政府隨即成立。1958年10月20日,永靖縣並於臨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復永靖縣建制。1962年12月25日,永靖縣縣城設於劉家峽小川。1979年6月16日設劉家峽鎮。1985年6月18日,設鹽鍋峽鎮。
⑷ 三塬鎮的領導簡介
魏學斌,男,漢族,出生於1962年12月,甘肅永靖縣人,中共黨員,黨校大專學歷。1981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7月—1988年7月在永靖縣三塬學區下塬、兩合小學教師;1988年7月—2003年10月在永靖縣教育局工作(期間:1996年8月—1999年6月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黨政管理大專班學習,1999年2月任副局長);2003年10月—2005年3月在永靖縣委組織部任副部長(享受正科待遇);2005年3月—2005年9月永靖縣國資局任局長;2005年9月—2006年8月在永靖縣三塬鎮任黨委副書記、鎮長;2006年8月至今在永靖縣三塬鎮任黨委書記。
劉國勝,男,漢族,出生於1959年1月,甘肅永靖縣人,中共黨員,中專學歷,1977年2月參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員。1977年2月—1990年2月在永靖縣峴塬鄉工作;1990年2月—2001年11月在永靖縣三塬鎮工作(期間:1990年9月—1992年9月在中華會計學校會計函授班學習);2001年11月—2003年7月在永靖縣三塬鎮任經委主任;2003年8月至今在永靖縣三塬鎮任人大主席。
司福軍,男,漢族,出生於1976年1月,甘肅永靖縣人,中共黨員,黨校大學學歷,1996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6月—1999年6月在永靖縣三塬鎮工作;1999年6月—2005年5月在永靖縣三塬鎮任計生辦主任(期間2000年8月—2002年12月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學習);2005年5月—2006年8月在永靖縣三塬鎮任黨委副書記;2006年8月至今在永靖縣三塬鎮任黨委副書記、鎮長。

⑸ 三塬鎮的基本情況
三塬鎮位於永靖縣西南部,屬劉家峽庫區移民鎮,距縣城15公里,東臨峴塬
鎮,南瀕劉家峽水庫,西接楊塔鄉,北靠紅泉鎮、太級鎮。蘭臨北道縱貫全鎮,全鎮區域面積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890.18畝,人均耕地1.56畝。轄11個行政村、93個社,截至2007年底,全鎮共有3747戶、17241人,農業總產值3647.81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1810萬元,糧食產量11219.9噸,人均佔有糧650.8公斤,肉類總產量77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896元。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圍繞富民強鎮的目標,緊緊抓住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不動搖,抓住民營經濟、項目建設不動搖,按照發展保穩定、穩定促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要求,提出了「打造一個品牌,壯大二個支柱,夯實三個基礎,抓好四項工作」的總體思路,銳意進取,真抓實干,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
旅遊資源豐富:三塬瀕臨炳靈湖、沿岸有白塔寺、坷坨古烽火台、向陽碼頭、古城隍廟等眾多旅遊景點。在東風村魏家坡開發建設的永靖縣魏家坡天然濱湖浴場,以濱湖、砂灘、綠蔭、泳場而聞名。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按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通過種植業結構調整、居住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高農民收入,加快勞動力轉移,拉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提高廣大村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顯著:劉白路、永積路、永民紅路、蘭臨北道縱貫全境,交通條件十分便利,水利、電力、通訊、衛生設施完善。公路總里程達57公里,硬化農村道路31.54公里,集鎮建設已成規模,擁有營業網點400多個,從業人員600多人,年交易額達1660多萬元。地域優勢及特色農業:水域面積70多平方公里,生產有馳名中外的黃河鯉魚、赤爪公魚等水產品。庫岸線長約27公里,為發展農、林、牧、漁和農副產品加工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塬區土質疏鬆肥沃,光照充足,且有劉家峽水庫豐富的淡水資源,為發展溫棚蔬菜、花椒種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全鎮有高效節能溫室580座,引種有珍珠西紅柿、甜瓜、七彩椒、紫玉蕃茄、人參果等名、優、特無公害綠色蔬菜,每年收入達300萬元以上,種植優質大紅袍花椒15500畝,產量近40萬斤,收入在600萬元以上。

⑹ 永靖縣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永靖縣轄10個鎮:劉家峽鎮、太極鎮、鹽鍋峽鎮、西河鎮、三塬內鎮、峴塬鎮、陳井鎮、王台鎮容、紅泉鎮、川城鎮,7個鄉:三條峴鄉、徐頂鄉、關山鄉、楊塔鄉、小嶺鄉、新寺鄉、坪溝鄉,139個行政村、10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