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獨龍族地理位置

獨龍族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2 21:05:33

A. 怒江州貢山縣次開鎮海拔高度是多少

怒江州貢山縣茨開鎮的海拔高度在1400米—4650米之間。

茨開鎮位於貢山縣城中南部,政府專駐屬地茨開村,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98°08』—98°55』,北緯27°30』—28°13』。境內最高海拔4650米,最低海拔1400米。境內東西長20公里,南北相距30公里,邊境線長37.5公里。

東與維西縣的葉枝地區相鄰,西與本縣獨龍江鄉相連,東南接普拉底鄉,西南與緬甸為鄰,北接丙中洛鎮和捧當鄉,距縣城1.6公里。總面積779平方公里。

(1)獨龍族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貢山縣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位於東經98°08′一98°56′,北緯27°29′—28°23′之間,東與雲南省德欽、維西兩縣相連,有怒山山脈,南與怒江州福貢縣相鄰,北與西藏自治區察隅縣接壤,西與緬甸聯邦毗鄰,國境線長達172.08公里。貢山縣地勢呈「三山夾兩江」高山峽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達3958米。

B. 獨龍江的景區景點

獨龍江,系雲南六大水系之一,伊洛瓦底江上游之幹流、伊洛瓦底江之源(見《雲南省志-地理志》、《雲南省志-水利志》)。是雲南西北部橫斷山脈「四江並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源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雲南交界處西藏一側察隅縣伯舒拉嶺南部山峰然莫日附近。源頭部分稱為嘎達曲,向南流經但當利卡山和高黎貢山之間的峽谷,即中國雲南貢山縣獨龍江鄉,之後轉而向西進入緬甸,改稱為恩梅開江。全長250公里,流域面積1947平方公里,因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的獨龍族世居於此而得名。獨龍江流域降水豐富,河流落差極大,水流湍急。
獨龍江發源於西藏察隅縣境內,藏語叫「美爾東曲」;南下入雲南怒江州貢山縣境後稱獨龍江;進入克欽邦後更名為恩梅開江。
獨龍江河谷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河谷,位於雲南省的西北角,境內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峽谷中保留著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然而,山重水復,積雪冰封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它處在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中。獨龍江作為「三江並流」的核心區之一,是除了人們熟知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之外而獨立存在的,它位於「三江並流」最西部的江河,被稱為「第四江」。
獨龍江被專家認定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館」,是我國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那裡居住著古老封閉的民族——獨龍族。由於獨龍江特殊的地理位置,進去旅遊的人很少,而那裡的秀麗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文化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誘惑。
獨龍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級支流,橫跨中國和緬甸,在緬甸境內匯入伊洛瓦底江。獨龍江發源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流經雲南省,在貢山縣邊境進入緬甸。

C. 獨龍族經度緯度是多少

獨龍族分布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位於高黎貢山以西,但當利卡山以東,設立獨龍江鄉,是獨龍族唯一聚居地.因此,地理位置大致范圍是東經98到100,北緯25到29之間.

D. 少數民族那族人數最少,分布的主要地方..

中國人數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

珞巴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較少的一個民族,有2312人。內 主要分布容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以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地最為集中。
珞巴族內部部落眾多,主要有「博嘎爾」、「寧波」、「邦波」、「德根」、「阿迪」、「 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實際情況和本民族意願,正式定名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各地方言差異較大,少數人通曉藏語和藏文。珞巴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長期保留著刻木結繩記數記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以西的高山峽谷地帶,山高林密,人煙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棧橋、過獨木、爬「天梯」、飛溜索、穿藤網,是珞巴族的交通絕技。直到20世紀中期,珞巴族社會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階段,刀耕火種兼營狩獵,大型獵物平均分配的古老習俗,至今還在沿襲。

E. 中國各民族的地理位置

京族
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市的(氵萬)尾、山心、巫頭潭吉4個自然村。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

景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隴川、 盈江、瑞麗、梁河五縣,少部分散居於其他州縣。

白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

保安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稱,歷史上曾被稱作「回回」、「保安回」等。

藏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

達斡爾族介紹
在中國東北富饒美麗的嫩江兩岸,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莫力達瓦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朝鮮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龍江、遼寧省,其餘散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和內地一些城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

拉祜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高山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中國台灣省,其餘3000多人,散居大陸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許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賽夏人。

黎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東方、 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縣 和樂東、瓊中、保亭黎族苗族 自治縣。

哈尼族介紹
絕大部分集中聚居於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

哈薩克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

珞巴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

赫哲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兩縣,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 個民族鄉。

基諾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 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

滿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遼寧省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

門巴族介紹
主要 聚居在西藏墨脫縣和錯那縣。

納西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散布於維西、中甸、德欽、寧蒗、永勝等縣。

傣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邊境的弧形地帶, 西雙版納傣族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元江、新平等自治縣。

徳昻族介紹
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

東鄉族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的黔東、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縣。

鄂溫克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 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鄂溫克族生活的地區,處於大興安嶺支脈的丘陵山區。

鄂倫春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 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 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

柯爾克孜族介紹
主主要 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 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 斯、昭蘇、額敏等縣。

毛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

怒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僳僳自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蘭坪縣。

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約占苗族總人口的50%)、湖南、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區。

仫佬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 部山區,9 0 %聚居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普米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 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氂牛山麓。少數分布於麗江、永勝、 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木里等地,與當地民族雜居。

撒拉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青海、甘肅、新疆等州縣。

獨龍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的 獨龍河兩岸的河谷地帶。

布朗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的布朗山和西定、巴達、打洛山區,其餘的散居在臨滄、思茅等地。

瑤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區。

仡佬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畲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的廣大山區,其餘分布在江西、廣東和安徽省境內。

土族介紹
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

佤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孟連、耿馬等縣。

彝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裕固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壯族介紹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他們的主要聚居地。

羌族介紹
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縣。

烏孜別克族介紹
分散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部和北部,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睦相處。

錫伯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寧、 吉林等省。

塔吉克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塔塔爾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烏魯木齊。

你的分可不好掙呀。

F. 獨龍江下游是叫什麼流向哪兒謝

獨龍江,系雲南六大水系之一,伊洛瓦底江上游之幹流、伊洛瓦底江之源(見《雲南省志-地理志》、《雲南省志-水利志》)。是雲南西北部橫斷山脈"四江並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源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雲南交界處西藏一側察隅縣伯舒拉嶺南部山峰然莫日附近。源頭部分稱為嘎達曲,向南流經但當利卡山和高黎貢山之間的峽谷,即中國雲南貢山縣獨龍江鄉,之後轉而向西進入緬甸,改稱為恩梅開江。全長250公里,流域面積1947平方公里,因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的獨龍族世居於此而得名。獨龍江流域降水豐富,河流落差極大,水流湍急。
獨龍江發源於西藏察隅縣境內,藏語叫"美爾東曲";南下入雲南怒江州貢山縣境後稱獨龍江;進入克欽邦後更名為恩梅開江。
獨龍江獨龍江河谷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河谷,位於雲南省的西北角,境內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峽谷中保留著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然而,山重水復,積雪冰封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它處在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中。獨龍江作為"三江並流"的核心區之一,是除了人們熟知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之外而獨立存在的,它位於"三江並流"最西部的江河,被稱為"第四江"。
獨龍江被專家認定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館",是我國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那裡居住著古老封閉的民族--獨龍族。由於獨龍江特殊的地理位置,進去旅遊的人很少,而那裡的秀麗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文化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誘惑。
獨龍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級支流,橫跨中國和緬甸,在緬甸境內匯入伊洛瓦底江。獨龍江發源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流經雲南省,在貢山縣邊境進入緬甸。

G. 獨龍江旅遊景點有哪些

獨龍江河谷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河谷,位於雲南省的西北角,境內最高海拔專4936米,最屬低海拔1000米。峽谷中保留著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然而,山重水復,積雪冰封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它處在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中。獨龍江作為「三江並流」的核心區之一,是除了人們熟知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之外而獨立存在的,它位於「三江並流」最西部的江河,被稱為「第四江」。

獨龍江被專家認定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館」,是我國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那裡居住著古老封閉的民族——獨龍族。由於獨龍江特殊的地理位置,進去旅遊的人很少,而那裡的秀麗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文化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誘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