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地理信息規范
A. 地理信息系統與數學的關系有多大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具有特定服務功能的系統,而數字高程模型只是一種帶有數值高度的數據模型,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東西,或者說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包含數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統不一定有高度數據,有可能只有一個經緯度,但是如果地理信息系統里邊除了經緯度還有海拔高度,並且可以生成帶高度的模型,那麼說明該地理信息系統包含數字高程模型。除了這些,地理信息系統還可以支持數據統計和分析,圖形處理和其他服務,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相比來說,數字高程模型只是用於生成帶高度的地形的模型。
兩者詳細的定義如下,從定義可以看出,一個是完整的服務系統,一個只是簡單的數學模型,後者只是從屬於前者專為地形服務的模型數據而已: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它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簡而言之,是對地球上存在的現象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 GIS 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簡稱DEM。它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是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簡稱DTM)的一個分支,其它各種地形特徵值均可由此派生。一般認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內的各種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變化率等因子在內的線性和非線性組合的空間分布,其中DEM是零階單純的單項數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變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礎上派生。
B. 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有何關系
地理(地上所有的地物,如房子、道路、橋梁、公園、草地等等),信息內(地物的屬性,如容長度、寬度、樓層數等等)。簡單來說,地理信息技術就是把地面上的地物用電腦畫出來,便於查看分析。有了地物的信息,就可以在電腦上查看行駛路線(導航)、地理位置、河水面積的監測等,這些衍伸出來的功能其實就是數字地球,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我是這么理解的啦。
C. 地理學的18個標準是什麼
18項測繪地理行業標准:
18項行業標准中均為新制定標准,具體包括CH/T 1026-2012《數字高程模型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7-2012《數字正射影像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8-2012《變形測量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9-2012《航空攝影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 第1部分:常規光學航空攝影》、CH/T 1030-2012《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技術規定》、CH/T
1031-2012《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規范》、CH/T 2011-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維護技術規范》、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天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技術規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4017-2012《矢量地圖符號製作規范》、CH/T
9013-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要求》、CH/T 9014-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運行服務規范》、CH/T
9015-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數據產品規范》、CH/T 9016-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生產規范》、CH/T
9017-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資料庫規范》、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元數據內容規范》、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介面規范》。
CH/T 1026-2012《數字高程模型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7-2012《數字正射影像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8-2012《變形測量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9-2012《航空攝影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
第1部分:常規光學航空攝影》這4項行業標准在GB/T
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的基礎上,分別細化了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圖、變形測量成果以及常規光學航空攝影成果的質量檢查內容和方法,為相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質量檢驗提供了技術依據。
CH/T 9013-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要求》和CH/T
9014-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運行服務規范》2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前期建設實施以及後期運行服務階段的各項內容和要求,與先前發布實施的相關標准構成了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與應用的標准系列,對於規范引導數字城市建設與應用十分重要。CH/T
9015-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數據產品規范》、CH/T 9016-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生產規范》、CH/T
9017-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資料庫規范》等3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三維模型的數據獲取、加工處理和生產建庫等過程以及技術要求,填補了行業領域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標准方面的空白。
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天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技術規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規定》等3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針對1:50000地形圖測繪的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數據航天攝影測量內業成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以及航測成圖基本技術要求,對於推廣應用基於合成孔徑雷達數據的地形圖測繪技術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行業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元數據內容規范》和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介面規范》分別規定了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中元數據內容及其編碼方法、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的信息模型及其訪問介面,為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的元數據信息服務和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的互操作訪問提供了技術保障。
CH/T 1030-2012《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技術規定》、CH/T 1031-2012《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規范》、CH/T
2011-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維護技術規范》、CH/T
4017-2012《矢量地圖符號製作規范》等4項行業標准分別規范了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整理與歸檔、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與維護、地形圖圖式矢量地圖符號製作的相關技術要求,能夠為規范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管理、新農村建設測繪保障、國家和區域基準站網運行維護、地圖符號製作繪制與共享等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D. 地理信息系統和數字地球的區別是
地理信息系統是某一個專業方面的,如:交通系統、警務系統、房產系統等等;數字地球現在叫數字城市,是一個平台,基於基礎地理信息(數字地圖等)的城市平台,可以把其他專業的數據載入到平台上,公開可以公開的部分,聯系可以鏈接的部分,形成整體的綜合應用模式。
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1、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2、「數字地球」是一個地球的數字模型,它是利用數字技術和方法將地球及其上的活動和環境的時空變化數據,按地球的坐標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計算機中,構成一個全球的數字模型,在高速網路上進行快速流通,這樣就可以使人們快速、直觀完整地了解我們所在的這顆星球。「數字地球」將最大限度地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國民經濟建設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4)數字地理信息規范擴展閱讀:
隨著"數字地球"這一概念的提出和人們對它的認識的不斷加深,從二維向多維動態以及網路方向發展是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地理信息系統理論發展和諸多領域的迫切需要如資源、環境、城市等。
在技術發展方面,一個發展是基於Client/Server結構,即用戶可在其終端上調用在伺服器上的數據和程序。另一個發展是通過互聯網路發展Internet GIS或Web-GIS,可以實現遠程尋找所需要的各種地理空間數據,包括圖形和圖像。
而且可以進行各種地理空間分析,這種發展是通過現代通訊技術使GIS進一步與信息高速公路相接軌。另一個發展方向,則是數據挖掘(Data Mining),從空間資料庫中自動發現知識,用來支持遙感解譯自動化和GIS空間分析的智能化。
E. 基礎測繪的四項測繪行業標准
關於發布《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四項測繪行業標準的通知 國測國字[2007]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局所屬有關單位,國務院有關部門:
以下四項測繪行業標准業經我局批准,作為推薦性測繪行業標准予以發布,自2007年7月1日起執行。
1、《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1部分:數字線劃圖(DLG)》,編號為:CH/T 1015.1—2007;
2、《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2部分:數字高程模型(DEM)》,編號為:CH/T 1015.2—2007;
3、《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3部分:數字正射影像圖(DOM)》,編號為:CH/T 1015.3—2007;
4、《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 1:50000生產技術規程 第4部分:數字柵格地圖(DRG)》,編號為:CH/T 1015.4—2007。
F. 海洋科學數據元數據標准和規范
元數據是描述數據及其環境的數據。它不僅可以幫助數據生產單位有效地管理和維護空間數據,建立數據文檔,還可以提供有關數據生產單位數據存儲、數據分類、數據內容、數據質量等信息,並能夠幫助用戶了解數據及其是否能滿足需求。因此,元數據是使數據充分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之一。對此,對元數據標準的研究也是整個數據共享的核心內容之一。
中國科學院在 21 世紀初已經把 「科學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作為科學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納入信息化建設的重大項目,其中標准與規范的建設、數據資源和系統平台建設成為科學資料庫的三大建設任務,在標准與規范中首要的一點就是研究科學資料庫元數據標准體系的建立。同樣,中國科技部正在進行的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項目,對標准和規范的研究也是列在各項研究的前面。依託於上述的項目,海洋信息元數據標准化工作也在標準的統一、共享標準的制定、國際標准採用等方面有所側重。
從國際看,目前主要有三個組織進行元數據標準的研究工作,分別是歐洲標准化組織(CEN/TC 287)、美國聯邦地理數據委員會(FGDC)以及國際標准化組織(ISO/TC211)。表 3.2 給出了這三個組織的元數據內容對比。
表 3.2 元數據內容組成
在 CEN/TC 287 中,元數據分為數據集標識信息、數據集綜述信息、數據集質量元素、空間參照系信息、范圍信息、數據定義、分類信息、管理信息、元數據參考以及元數據語言,並用這 10 個部分來描述數據集,每一部分又有各自的組成元素。FGDC 的元數據內容由標識信息、數據質量信息、空間數據組織信息、空間參照系信息、實體和屬性信息、發行信息以及元數據參考信息 7 部分組成。包含 7 個主要子集和 3 個次要子集,共有460 個元數據實體和元素。它是目前國際上許多元數據標准體系的藍本。在 ISO/TC 211中,元數據的內容標准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標准化部分,它是用戶必須遵循的標准; 另一部分是信息化部分,它用於通過提供示例等方法來幫助指導用戶,以便更好地理解標准。標准化部分是元數據內容的核心,它定義了描述地理信息所必需的規則以及元數據的元素組成,共由 8 個部分組成,依次為標識信息、數據質量信息、數據集繼承信息、空間數據表示信息、空間參照系信息、應用要素分類信息、發行信息以及元數據參考信息。這三個組織雖然在元數據標準的制定上各有一套體系,但都遵循著一些相似的原則,即保留一些必需元數據信息,對一些輔助的信息用可選項進行描述。表 3.3 列出了元數據的必選項,表 3.4 列出了元數據的可選項。
表 3.3 各種元數據標准中元數據必選項的說明
表 3.4 各種元數據標准中元數據可選項的說明
通過對 CEN/TC 287 、FGDC 和 ISO/TC 211 等元數據標准體系的分析以及對整個數字地理信息標准化理論前提的研究,我國已經制定了一套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NFGIS)元數據標准草案。該體系由 12 個部分組成,其中標准化內容包括標識信息、數據質量信息、數據集繼承信息、空間數據、表示信息、空間參照信息、實體和屬性信息、發行信息以及元數據參考信息 8 個部分。另外還有 4 個部分是標准化部分中必須引用的信息,它們為引用信息、時間范圍信息、聯系信息及地址信息。
在上述元數據標準的基礎上,根據海洋信息的特點,研究制定海洋元數據標准。海洋信息元數據標准規定海洋科學數據共享元數據的內容、提供有關數據採集源、採集單位、數據標示、覆蓋范圍、數據質量、空間和時間模式、空間參照系統、信息分發和用戶限制等信息。
在本數據集成平台的設計中,在參考我國元數據標准草案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數據種類,設計具體的元數據內容(表 3.5)。
表 3.5 各種類型數據集的元數據內容設計
續表
G. 2009年更新的測繪規范有哪些
GB/T 24354―2009《公共地理信息通用地圖符號》
GB/Z 24357―2009《地理信息 元數據 XML模式實現》
GB/T 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GB/T 24355―2009/ISO 19117:2005《地理信息 圖示表達》
GB/T 17694―2009/ISO/TS 19104:2008 《地理信息 術語》
GB/T 23708―2009/ISO 19136:2007《地理信息 地理標記語言(GML)》
GB/T 14267―2009《光電測距儀》
GB/T 23707―2009/ISO19107:2003《地理信息 空間模式》
GB/T 12898―2009《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T 23706―2009/ISO 19137:2007《地理信息 核心空間模式》
GB/T 17278―2009《數字地形圖產品 基本要求》
GB/T 18317―2009《專題地圖信息分類與代碼》
GB/T 23705―2009《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編碼規則》
GB/T 23709―2009《區域似大地 水準面精化基本技術規定》
CH/Z 1002―2009《可量測實景影像》
CH/T 1018―2009《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抽查與數據認定規定》
GB/T 12409―2009《地理格網》
GB/T 17796―2009《行政區域界線測繪規范》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
GB/T 23236―2009《數字航空攝影測量空中三角 測量規范》
GB/T 12343.3―2009《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編繪規范 第3部分》
GB/T 17159―2009《大地測量術語》
GB/T 14950―2009《攝影測量與遙感術語》
GB/T 16820―2009 《地圖學術語》
CH/T 9003―2009《地理空間框架基本規定》
CH/T 9004―2009《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規定》
CH/T 9005―2009《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基本規定》
H. 《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 18316和24356的區別
GB/T 18316-2008 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本標准規定了數字測繪成果檢查驗收與質量評定的要求、內專容和方法。屬
本標准適用於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測繪成果的過程檢查、最終檢查及驗收。其他的數字測繪成果可參照使用。
.
GB/T 24356-2009 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
本標准確定廠測繪成果質量檢查驗收與質量評定的方法和要求,規定了測繪成果所具有的質量元素和錯漏的分類以以及抽樣和檢驗的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按現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生產的測繪成果的檢查驗收和質量評定,監督檢驗、質量認定和質量鑒定以及其他測繪成果的檢驗可參照執行。數字線劃圖、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圖、數字柵格地圖的檢查驗收和質量評定執行GB/T 18316-2008。
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基本規定、單位成果質量評定、抽樣檢查程序、測繪成果種類、單位成果質量元素及錯漏分類等。
I. 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 電子地圖數據規范 有新版本嗎
家基礎理信息系統/asp/userinfo.asp全登記免費載登記姓名自便數據較世紀90代前.哪SHP格式全電圖數據共享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