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北沖村地理位置

北沖村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2 19:23:10

『壹』 河套平原地理位置

河套平原位於來位於內蒙古自境內黃河沿岸的平原地區,就是下圖黃河沿岸的綠色部分。

狹義的河套平原:僅指後套平原。巴彥淖爾市位於其核心位置,特別是烏蘭鄉勝豐村就稱為大後套.

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寧夏的銀川平原、內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於巴彥淖爾盟南部。東至烏梁素海,東南至包頭市郊區,南臨黃河,西界烏蘭布和沙漠,北抵狼山。

『貳』 井陘縣人口、地理位置

井陘位於河北省西南部,東鄰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西靠山西煤炭基地,縣政府駐地微水鎮,全縣總面積1381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318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被石家莊市列為衛星城。

歷史上,井陘曾激盪著楚漢之爭的背水之戰,抗擊日寇的百團大戰的雄風;歲月嬗變的今朝,區位優越,交通發達,資源豐富,能源充足,通訊先進,名勝眾多,環境優雅的井陘,涌動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大潮,必將成為您理想的投資場所。
地理位置優越

井陘地處冀晉結合部,距省會石家莊30公里,距首都北京300公里。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乃冀通衢要沖,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冀晉陝三省物資交流集散地,年交易額高達10億元,是華北西部軍事、經濟、文化重鎮,馳名中外的韓信背水之戰,著名的百團大戰,井陘都是主戰場。
交通運輸發達

井陘縣交通極為發達。石太電氣化鐵路橫貫全境,境內有9個火車站,6條鐵路專用線,350個貨位,鐵路總長182公里,鐵路年發送量達1000多萬噸。石太(307國道)公路連接東西,宜沙、平涉公路縱貫南北,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石(家莊)太(原)高速公路,在井陘境內有三個上下口,從北京、天津乘車走京深、石太高速公路,2個小時即可到達井陘。地方公路四通八達,出境路口15個,公路總長520公里,實現了鄉鄉通油路。年貨運量1300萬噸,日過境機動車輛2萬余輛次,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鐵路、公路網。
通訊設施

井陘縣通訊設施先進,縣內自動電話可直拔國際國內,可保障用戶電報、電傳、網際網路等多功能通訊需求,實現了鄉鄉通程式控制,無線尋呼和無線電視覆蓋全縣各個鄉村,行動電話聯網覆蓋主要地區,有線電視覆蓋全縣。
能源供應充足

井陘縣西依能源基地山西,工業和生活用煤來源廣,價格低。境內有省級煤炭市場,年吞吐量達130萬噸,年交易額13億元。縣境內有裝機容量11.5萬千瓦的河北微水發電廠和裝機容量為250萬千瓦的華能上安發電廠,設計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張河灣水庫抽水蓄能電站即將開工興建。此外,境內還有9座水電站。井陘為冀、晉雙網供電,可形成互補優勢,境內有220伏變電站二座,容量為12千伏安,110千伏變電站二座,容量為10.3萬千伏安,35千伏變電站7座,容量為6.33萬千伏安,電網如脈周身。
日新月異的城鎮建設

井陘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舊城區大規模改建,新城區日新月異,現已逐步發展為規劃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生產、生活方便,環境優美清新的新山城。
文化教育的發展

井陘教育事業發展蓬勃,現有各類學校361所,在校生達6萬人,實現了最好的房子是學校,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井陘拉花」在全國舉辦的秧歌大賽中獲四項大獎,並榮獲國家級最高獎——群星獎金獎,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文藝舞台上旋轉著時代的青春舞步。
名勝古跡眾多

井陘名勝古跡眾多,境內有馳名中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蒼岩山,黃櫨遍野的仙台山,不是香山勝似香山,紅葉面積達40多平方公里,素有小泰山之稱的掛雲山,怪石林立,臨其頂,朝日出,午雲海,晚彩霞,盡收眼底;秦皇古驛道,實屬世界罕見,車轍至今尚存。此外,背水古戰場、宋代古城、宋金壁畫墓群、千佛岩石雕等數不勝數的自然、人文景觀構成了風格各異、兼具古今的旅遊特色。
礦產資源豐富

井陘是少有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大縣,已探明的非金屬礦產31種,金屬礦18種,其中「四石一土一水」以質優量大,享譽全國。(石灰石、白雲石、硅石、花崗石、陶瓷粘土、天然礦泉水)

誠實好客的井陘人民熱忱歡迎八方來客前來井陘觀光旅遊,參觀考察,投資興業,互利合作,共建繁榮昌盛的新井陘!

『叄』 長城的地理位置

中國北方 ,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山海關。

『肆』 關於北緯35度和30度的神奇地理位置

北緯30度線上的「死亡區域」
一塊塊巨石,無疑是一個個問號,它們歷經滄桑,執著地矗立於這個古老星球上的各個角落,也矗立於人類渴望被知識澆透的心靈荒原,它長久地吸引人們的不僅有令人驚嘆的原始藝術價值,更主要的是它們都不容分辯地超越了歷史,向人類的所有思維能力發出了無聲而持久的挑戰。

北緯30度上的「死亡區域」

在美國的弗吉尼亞海岸,有一片地處百慕大群島和佛羅里達群島之間的廣闊海域,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百慕大三角區。自從16世紀以來,這片神秘的海域共失蹤了數以百計的船隻與飛機,專門從事海洋和航空事業的人,對此談虎色變,把這一海域稱之為「魔鬼三角區」或「死亡三角區」。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到達該地區的航海家是哥倫布。公元1502年,哥倫布率領他的遠洋船隊,第四次遠航美洲。哥倫布和他的船隊在靠近百慕大時,海面上突然颳起了一陣陣狂風,船隻好像航行在峽谷之間,幾乎看不見天日。

哥倫布急令他的船隊穩住舵把,調轉航向,向佛羅里達海岸靠過去。然而,船上所有的導航儀器全部失靈,舵手和水手們暈頭轉向,簡直沒辦法辨清方向了。還好,船隊歪歪扭扭地終於從波峰浪谷間擺脫了危險。事後一檢查,發現船上的磁羅盤的指針方向已從正北方往西北偏離了36度。

哥倫布心有餘悸,在寫給國王的信中,他還戰戰兢兢地描述了這次驚心動魄的航海歷險:「當時,浪濤翻卷,一連八、九天,我的兩隻眼睛看不見太陽和星辰……我這輩子看見過各種風暴,但是卻從來沒有遇到過時間這么長、這么狂烈的風暴!」

哥倫布在百慕大遇險的經歷引起人們對百慕大的驚恐不安,以後數個世紀,一直有類似的傳說在加深百慕大的神秘。

科學家們對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區也投入了極大的耐心和熱情,他們通過最現代化的設備和最先進的技術對它進行考察和探索,提出了各種可供參考的假設。

海龍卷說。發生在海上的龍卷風叫「海龍卷」,它的破壞力特別巨大,如果船隻和飛機遇到海龍卷,很快就被卷得無影無蹤。只不過海龍卷畢竟是短暫的和局部的,而且不可能經常發生。

反旋風說。有科學家認為百慕大海區存在一種反旋風和下沉的渦漩。反旋風的頂部在海面上是看不見的,它在水下的部分會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旋渦,船隻如果進入旋渦的中心,很容易被卷進海底,飛機在空中碰到反旋風,飛行員就會偏離航線,迷失方向,最後機毀人亡。

激光說。激光跟普通光不一樣的地方是,激光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把光能高度集中起來,這樣就可以產生幾萬度的高溫,能使任何東西在一瞬間就化成一道煙似地消失掉。

太陽是激光的強大輻射源,海面和大氣就好像是兩面特別巨大的反光鏡,移動著氣流,也就是高空的強風,起著有效的操縱機構的作用。只要這束激光一起作用,輻射流就會引起一場暫時的大霧。如果它的功率特別大,是可以一瞬間把船隻和飛機燒成灰燼的。

磁場說。飛機和船員在魔鬼三角遇難的日子,正好是新月和滿月。這時,月亮、地球和太陽處在同一直線上,引潮力最大,引起地球磁場干擾振動,構成一個強大的磁場。

美國和法國曾組成一個聯合考察組,在百慕大三角海底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建造金字塔的石頭可能含有氧化鐵,由於受海浪的長期沖擊和地磁作用,表面的氧化鐵就磁化到了飽和狀態,以後又一點一點地往裡邊深入,使得整個金字塔成了一塊巨大的磁鐵,這種磁鐵不但嚴重影響和干擾了船隻和飛機上的羅盤以及無線電,還會把船隻和飛機吸進海底。

超時空說。1991年,一架波音727 客機從東北方接近邁阿密機場。機場塔台正以雷達跟蹤飛機,飛機突然從屏幕上消失,10分鍾後又安全降落。塔台人員登機檢查,發現機上人員的手錶與儀器上的計時器,都比正確的時刻晚了10分鍾!科學家認為:在磁氣渦動中,多維空間與我們存在時空間出現交集。有的交集比較大,所以船艦進入多維空間便告消失,有的交集小,在短暫的消失後,又回到我們的時空里來。

UFO 說。有猜測說,來自外星球的 UFO,習慣於在百慕大三角區抓捕地球上的飛機船艦去做實驗,就像漁民習慣到某一固定地方去抓魚。

但這些假說都不可能令人滿意。每一種假說都只考慮了一種情況,事實上,從前邊的列舉中可以清楚地知道:百慕大海域不僅能使船隻、飛機方向失控,羅盤磁場偏離無線電系統失效,還能使神秘失蹤的飛機、輪船又神秘地顯形,它能無緣無故,不露聲色地吞噬人的性命,卻又讓一些生命體游離於災難以外。意思是說,它只想與人類過不去。

1963年時,美國海軍在波多黎各東南部的海面下邊發現了一個怪物,立刻派出一艘驅逐艦和一艘潛艇前去追蹤,追了4 天也沒近前,因為這個怪物能一下子鑽到8000米的海底,而人類各種笨拙的潛水器根本不可能達到那麼深的海底,唯一的收獲是看到那個怪物有一個螺旋槳。在西班牙,工人們曾在海底發現過一個體積特別大,圓頂透明的東西,正是這個也曾在百慕大海域內出現過的東西支撐了我們的判斷:百慕大三角海區可能是外星人的一個海底發射場,那個怪物也許就是外星人的飛碟,那些失蹤了的船隻和飛機,也許就是被外星人弄走了!

百慕大三角區處於地球北緯30度線上,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地球南北30度線上,常常都是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人們把這些地方叫「死亡旋渦區」。在北緯30度線上,有百慕大、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國大陸之間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五個異常區,加上南半球的五個異常區,等距離分布於地球上,如果把這些區域間用線連起來,整個地球就會被分割成20多個等邊三角形,這些區域的海流、渦漩、氣旋、風暴及海氣相互作用,加上磁場,都遠較其他地區劇烈和頻繁。這些在地球上排列整齊、分布均勻的死亡渦漩區,給人類帶來了不少災難,也為人類增添了探尋其奧秘的興趣。

1973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大西洋上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時,一艘主力艦發現了不明潛水物。當時,這個半浮於海面的巨大物體被當成不明國籍的間諜潛艇,於是,一聲令下,炮彈、魚雷紛紛向它飛來,但不明潛水物毫無損傷,而且當它悄悄下潛時,整個艦隊的無線電通訊設備統統失靈,直到10分鍾後潛水物完全消失後,艦隊的無線電通訊才恢復正常。

同年4 月,一個名叫丹。德爾莫尼奧的船長,指揮船隻到達百慕大三角區附近的斯特里姆灣的明澈的海面時,一個形如圓形的大雪茄煙似的怪物浮出水面,它長約40-60米,時速達60-70海里,兩次都是在下午4 點左右出現,地點一直在比米尼島北部和邁阿密之間,而且都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這位船長不知該怎樣應對,下令水手小心翼翼地躲開,可是這個神秘的怪物卻總是先主動地消失在船體的龍骨之下,顯得極其友好。

有科學家據此認為,在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區海域里,一定隱匿著外來文明!因為那種超級潛水物所顯示的異乎尋常的能力,實在是地球人不可企及的。海洋是地球的命脈,因此倘有地球本土之外的文明存在,那麼它對地球海洋的關注是必然的。這些超級潛水物也許已擁有它們的海底基地。海洋是地球上最險惡的環境,同時它能夠提供生態情報,這對外來文明就已可構成足夠的吸引力了。

1968年1月,美國TG石油公司在土耳其西部一處270米的地下,發現了一條深遙的穴道。穴道高約4-5米,洞壁光滑異常,如人工打磨一般。穴首向前不知延伸至何處,左右又連接著無數的空道,宛如一個地下迷宮,工人在萬分驚恐的情狀下突然發現一個白色巨人,身高足有4 米,無聲無息就來到了工人面前,巨人在手電筒光下閃閃發亮,伴隨著雷鳴般的吼聲,所有的工人都被聲浪掀翻在地。很顯然,巨人對一群偶然闖進自己家門的不速之客發怒了!

如果這事確鑿,那麼巨人當是生活在地下的高級智能生物無疑。發現巨人的地點在地圖上與百慕大正處在同一緯度!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無比的發現!此後,科學家一直堅持,在百慕大魔鬼三角區海域下面有個大洞,海水就是從這里流進去,穿過美洲大陸,然後在太平洋的東南部的聖大社島海面重新冒出來。大家可以推測,在地下數百米深處有如此龐大的地下迷宮,你還擔心地球是鑽不穿的嗎?這個通向百慕大區域的大洞口肯定會產生巨大的渦漩,在外星人出入洞口時,超乎想像的渦漩能量肯定會輕而易舉就吞噬了剛好經過的一隻輪船或一架飛機了。

也許地下真有一個我們暫時不可知的世界?或者說百慕大魔鬼三角區果真是那個世界通向地面的出入口?照此推測,水下不明潛水物或巨人真是那個世界派遣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的探測器或密探了!

奇特的巨石文化巨石文化是由一些粗石巨柱或條狀塊石組成的,石碑、石塔、石墓道或石圈等代表著一種史前文化。散布於地球北半球北緯30度及附近區域的巨石遺址產生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在討論地球巨石遺址這個話題時,我們需要把范圍稍稍擴大一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位於英國南部索爾斯伯利平原的巨大石柱群,因為這些最壯觀因而建造難度也最高的巨大石柱群與散布於北緯30度的各類巨石陣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果正本溯源,它們應是搭乘大陸板塊漂移從北緯30度附近出發的。

英國這組巨大石柱群是一座高4 公尺、重25-30噸的巨石排列成圖形的巨石遺物。

正當地球北半球30度附近的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文明、黃河文明成立不久之時,這些巨大的石柱群也已開始興建,換句話說,當古埃及在大建金字塔時,西歐也已開始建起了數萬座巨石建築物。

迄今為止,包括巨大石柱群在內的所有巨石建築物,究竟為誰所建,目的為何,以何種方法建造等,都是一個謎團。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巨石柱是由高水準的土木技術建造完成的。但每當人們解開一道圍繞巨石陣的謎團,立即就會產生另一個謎團,因此,始終都無法完整地破譯出環繞於巨大石柱群的神秘謎底。也許巨石建築的建造者們至今還操作著我們現代人不知道的某些能量呢!

從飛機上俯視,巨大石柱群看來就像是有柄的鏡子,相當手柄的部分被稱為林蔭路,是面向巨大石柱群中心的道路,在入口處附近則是著名的鞋跟石。除此之外,還有周溝、山石、洞穴等配置於同心圓上的構造,現在通常是從中心向外依次分為三石塔、撒遜圓、工穴、丫穴、顧普力穴及周溝。

從多個則面和角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巨大石柱群並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費時1000年以上,經過多次整修而成的,科學家將巨大石柱群從建造上分為三大部分。

「巨大石柱群1 」建於公元前2750-22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此時先挖掘了一條直徑98米的環狀溝渠,再將挖出的土製成高2 米的土堤。在溝渠的內側挖有56個稱為顧普力的洞穴,石柱入處有兩根門柱石,另外還有一根立著的「站石」。

「巨大石柱群2 」建於公元前2100-2000年,這個時期的工程主要是在周溝的內側豎立了兩層半圓狀的藍石。

「巨大石柱群3 」建於公元前2000-1100年的青銅器時代初期,也是建造三石塔及撤遜圓的最重要的時代。所謂三石塔,指的是組合3 個石材而成的牌坊型構造物,三石塔共5組,排列成一個U形,開口處朝向鞋跟石。

1964年,英國考古學家對其中34個穴加以考查,並從25個穴中出土了火葬的人骨,這些人骨看上去像後來才埋入的,當時許多人都這樣說,但這個理由是解釋不通的。還有正確地組織撒遜圓和三石塔的技術也是謎之一,因為這些構造物必須取得在石柱和其上的盾石(稱為「林特爾」)的微妙的平衡。

建築巨大石柱群的場所並非是完全的平面,而是向西北方傾斜約45公分。由於現在的盾石大都脫落,所以並不清楚當初的情形。

撒遜圓、三石塔是用石斧將石材加工而成的,身入其中時會發現每根柱子是一點點地變粗的,也就是典型的凸肚型建築,眾所周知,這是希臘式建築的顯著特色。

盾石也並不是簡單地將石塊平放了事,在加工之前,必須像畫圓弧一樣畫出弧度,這還不算,在組合柱子與盾石時,還要挖榫和榫穴,這是木造建築物使用的技術,即一邊作凸部,一邊開穴,然後借其接合力提高強度,並防止參差不齊。

不間斷的發掘工作在距巨大石柱群3 公里處又挖掘出了一處圓形集會場遺跡,這是一座頂呈圓錐形的建築物,其精確和細致的技術使人相信,正是這種技術保證了巨大石柱群的建造。

難以推測的是,人們花費長達1000年的時間去建築巨大的石柱群的直接動機到底是什麼?我們雖然立足於人類歷史所形成的文明之上,但我們又習慣以自己所謂的文明視角去透視古人的思想,在我們並不能很清楚地證明他們的目的之前,似乎只能從現代的觀點證明這是屬地球人的行為,或為使死者的靈魂獲得自由而建造的?但以巨大石柱群為首的許多巨石建造物,看來似乎都拒絕了我們的理性分析。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早期的歷史是用石頭、力量和技術塑造的,而巨石則是遠古文明中最輝煌的經典篇章。

置身於這圈廣為人知的巨大石柱群之間,只要於夏至當天站在三石塔的中央,即可透過撒遜圓和鞋跟石,成一直線地望見日出,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夏至已過。

1969年,波士頓大學天文學家雪拉魯特。中勃金斯發表了「巨大石柱群天文台論」

一文,正確地記錄了巨大石柱群的構造物、洞穴及藍石等的配置,並修正了4000年時間經過的不吻合之處,並指出構成巨大石柱群的重要巨石排列,具有用來指示夏至點方向的指示器作用,同時表示某固定年之月份的特別周期,至於顧普力穴,則是為追尋日食和月食圖設置的「電腦」,這一假設一出,懷疑論接踵而至,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如果這個民族擁有如此高度的技術,那又為何全然看不到天文學以外的發明?

1921年,英國實業家阿爾弗雷特。瓦特金斯在一次旅行中,偶然發現了海利弗德復的丘陵地帶突然出現了一條不可思議的路,在這條路上,成一直線地排列著古老的石碑、神木、古堡、教會及聖井,而且這條直線也連接其它的石碑和教會,並呈直線相交,看來就像一種很明顯的網狀組織。

瓦特金斯很快發現直線上大都是語尾中有Ley、Lay、Lea、Leigh的地名,因此他就將這條直線命名為「雷線」。事實上,巨大石柱群正位於連結索爾斯伯利巨石遺跡的路線上。

瓦特金斯隨後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為雷線可能是羅馬人入侵英國以前所制定的古代直線道路計劃,只是雷線建築在沼澤地的險峻的道路上是否還昭示著什麼別的意義沒有?

隨後,著名地理學家蓋。安達烏特確認了這些遺跡的地下有著山脈線、水源線、道路線之別的分歧點。他將這些地下線解釋為「用發生於地球內部的,隨著波動傳來的能量,在地表各處製成網狀組織,這樣它既會對植物的萌芽及成長產生重大影響,也會讓動物及昆蟲一邊感應其流動一邊行動」。

雷線肯定預示著某種能量,正如另一巨石文明的埃及金字塔擁有神力一樣,古代人正是用某種特殊方法感覺出雷線的存在,並在雷線所在位置以巨石設標志,而且,在近代科學思想未侵入之前,沿雷線分布的國家或地區豈不也仍於無意識之中遵守其法則,並建造教會或聖井嗎?

也許像巨大石柱群這種既巨大又精巧的遺跡,真是作為能源站來使用的也說不定?

常有人在巨大石柱群附近目擊到UFO ,這說不定也與雷線有關?

為了全面判別大致處於同一時期的巨石遺址的文化信息,沿瓦特金斯指出的雷線,我們采訪了另一處著名的巨石遺址。在法國西部布列塔尼的摩比爾昂,有一座名為卡爾納克的村莊,村莊的田野上聳立著一排排巨大的石頭,猶如行進在田間的一隊隊威武的士兵,這一巨石長陣就是歐洲巨石遺址中蔚為奇觀的代表性遺址之——卡爾納克巨石群。

卡爾納克巨石群每塊立足高約1-6米,共分數列,長度近4 公里,總數近3000塊,分為麥克、克樂馬利沃和克爾勒斯康3 個群落。此外,在麥克石群和克爾勒斯康石群的附近,還有兩處圓形的名列,上述石群小最高的石塊達7 米,如同陣中挺立的高大旗手,整個巨石陣排列整齊有序,顯然事先經過周密的布局配置,巨石長陣中石頭均為天然石,未加雕琢。

這是一群什麼性質的巨石陣?至今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在黎巴嫩巴爾別克小村,又發現了有一個原始部落的神殿遺址,神殿外圍城牆是用3 塊巨石砌成,估計都超過1000噸,另外,還有一塊被稱為「南方巨石」的巨石,長度達20.8 米,寬、高各超過4 米,重量在1200噸以上,僅這一塊石頭,就可造3幢5層高、寬6米、深12米的高樓,並且牆厚可達30厘米!

一塊塊巨石,無疑是一個個問號,它們歷經滄桑,執著地矗立於這個古老星球上的各個角落,也矗立於人類渴望被知識澆造的心靈荒原,它長久地吸引人們的不僅有令人驚嘆的原始藝術價值,更主要的是它們都不容分辯地超越了歷史,向人類的所有思維能力發出了無聲而持久的挑戰。

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上一直埋藏著3 個異乎尋常的謎,第一個謎面是勒在地面上的奇特的軌跡,這些被當地人稱為大車印的軌跡凹槽深度達72厘米。說它是車軌吧,但它又顯示出明顯不同的轍印。對這些奇特的軌跡的猜想大都沒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軌跡的凹槽越過了高山與峽谷並始終保持非常緊湊的曲線。從古到今,產生過關於軌跡的20餘種猜想,無一能站住腳。

馬爾他島的軌跡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即使在水深42米的地方,潛水員還可以發現。

這是否可以理解為馬爾他島大幅度下沉過?

另一個奇特的大膽設想是這樣的:我們人類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過車轍,月球車也曾在月亮表面四處行走;馬爾他島地面為風化的石灰岩,它最初在潮濕的時候是非常松軟的,也許就在這期間某種不明飛行物光顧過,並以一種我們還不熟悉的方式「滾」

過馬爾他島的地面?

法力無邊、不可妄動的「聖物」

我們和人類的先民受著同樣的誘惑,特別是面對浩瀚的夜空,點綴在圓拱形天空中成千上萬顆閃亮的星星一直顯得神秘莫測,無語的蒼穹以其宏偉壯麗的閃爍群星點燃了人類的想像力,不過,對於先民來講,天上居住著諸神的想法並不只是一種模糊的猜測,而是一種真實的思想。這些神明是宇宙中的智者,因此他們有時離開天上,降臨地球,指導尚未開化的人類,甚至這想法在今天一部分人眼中也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不是嗎?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地帶,有一塊相當於好幾間房子那麼大的岩石,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印第安人紛紛聚集在巨石周圍,點起簧火,虔誠地禮拜這塊石頭……巨石不久就慢慢地發出了一陣陣迷人的樂聲,那樂聲時而委婉悠揚,似一首優美抒情的小夜曲,時而又哀怨低回,好比一首低沉的悲歌……

更令人神秘莫測的是,在這些發聲石頭周圍散步,就會發現磁場會失靈,人們不辨方向,好比飛機、輪船在百慕大三角區遇到的情形一樣,也許這二者真有什麼奇特的聯系吧?但我們還不能忘記對事情本身發問: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什麼要對這塊巨石那樣頂禮膜拜?這塊巨石為什麼會發出那樣動聽的樂聲呢?這塊巨石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本世紀30年代,美國人在哥斯大黎加的馬爾蘇爾小鎮上發現了大批巨形石球,巨大的石球甚至被當做裝飾擺在小鎮居民的家門口。這些巨型石球有什麼用?人們為什麼要製作這些巨型石球?沒有一個人能回答這些簡單的問題。於是,仍舊只有猜測:這些石球也許代表著天上不同的星球之間的相對位置?這些石球也可能是外星人放在這里的?

不過,在北緯30度附近,比如埃及的卡爾加、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州,都大量存在著這種巨型石球,這也就見怪不驚了。

『伍』 河北石家莊市的地理位置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東路216號

『陸』 芽庄的地理位置

芽庄市是慶和省省會,位於越南南中部港市,是越南眾多濱海城市當中一個較為僻靜的海邊小城市。

芽庄的海灘有一個「棒槌島」,它的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離岸500米遠處的海面上有一小島突兀而立,遠遠望去像極了農家搗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此把這里稱之為棒槌島。登入島上的主峰,市區景色和海濱風光盡收眼底一覽無遺。整個島上散布著風格迥異的別墅群。這里景色優美,是一處以山、海、島、灘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勝地,環繞一圈基本可以踏遍所有風光了。

『柒』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

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西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6′—118°33′,北緯41°18′—41°35′。隸屬燕山山脈土七老圖山支脈。1996年晉升為內蒙古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跨西泉鄉、黑里河鎮和黑里河林場,總面積27638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0088公頃,緩沖區面積11248公頃,實驗區面積6302公頃。森林面積2133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7.2%,是一個森林類型自然保護區。
黑里河鎮位於寧城縣人民政府駐地天義鎮西82公里處的林區。東與西泉鄉接壤,西與河北承德縣七家鄉、茅荊壩鄉相鄰,南與平泉縣張營子鄉相接,北與喀喇沁旗旺業甸鄉相連。總面積312平方公里。2002年黑里河、四道溝二鄉合並為黑里河鎮。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11643口人。

『捌』 莆田地理位置..

莆田市簡介

『玖』 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及特徵

一、地理位置

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部,扼歐、亞、非三洲要沖。他的地理范圍大致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在希臘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開闊平原,連綿不絕的山嶺河川將陸地隔成小塊。

但是,浩瀚的海域卻賦予希臘先民以廣闊的發展空間,這裏海岸曲折,綠島相連,港灣眾多,地中海氣候溫和宜人,海洋資源得天獨厚。山嶺溝壑,耕地缺乏,土地貧瘠,限制了糧食的生產,人地矛盾突出。迫使希臘從事海外貿易,海外殖民和經濟文化交流。

二、特徵

第一特點是平面構成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廳堂,大殿,周圍是柱子,可統稱為環柱式建築。這樣的造型結構,使得古希臘建築更具藝術感。

因為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建築產生出豐富的光影效果和虛實變化,與其他封閉的建築相比,陽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閉牆面的沉悶之感,加強了希臘建築的雕刻藝術的特色。

第二特點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種柱式:1. 陶立克柱式,2.愛奧尼克柱式,3.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這四種柱式是在人們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後面的柱式總與前面柱式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而貫穿四種柱式的則是永遠不變的人體美與數的和諧。柱式的發展對古希臘建築的結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並且對後來的古羅馬,歐洲的建築風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三特點是:建築的雙面披坡屋頂形成了建築前後的山花牆裝飾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臘建築中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裝飾手法,創造了獨特的裝飾藝術。

第四特點是:由平民進步的藝術趣味而產生的崇尚人體美與數的和諧。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築,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築師維特魯威轉述古希臘人的理論:「建築物……必須按照人體各部分的式樣制定嚴格比例。」

所以,古希臘建築的比例與規范,其柱式的外在形體的風格完全一致,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其風格的根本依據,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度、形態、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而它們的比例與規范,則可以說是人體比例、結構規律的形象體現。

所以,這些柱式都具有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因為,它們表現了人作為萬物之靈的自豪與高貴。

第五特點是:建築與裝飾均雕刻化。希臘的建築與希臘雕刻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說,希臘建築就是用石材雕刻出來的藝術品。

從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旋渦,科林斯式柱式柱頭上的由忍冬草葉片組成的花籃,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態自如的少女,各神廟山牆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藝術。

由此可見,雕刻是古希臘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雕刻創造了完美的古希臘建築藝術,也正是因為雕刻,是希臘建築顯得更加神秘,高貴,完美和諧。

(9)北沖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古希臘時代經濟相當發達,工商業雖然規模不大,不過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除了斯巴達採取管制經濟的體制外,其他各城邦大都寬松且自由。不過各城邦都有貧富懸殊的情況。

希臘化時代各國,尤其是埃及與西亞對於工商業和對外貿易採取嚴格的控制。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幾乎每一鄉村都設置政府經營的工廠或商店,用來充實財政,對於私營工商業也是嚴格管理;西亞的政府也有相似的手段,只不過規模較小。

但是,貧富懸殊的情況,以及工資下降和物價上升的情形相當普遍,這些現象讓人民的生活相當辛苦。

另外,大都市的興起亦為希臘化世界的特色。敘利亞的安提亞克在百年之內人口成長四倍,底格里斯河上的塞流西亞從渺無人煙之地成長為數十萬人口之多,埃及的亞歷山大城為當時最大城市,大約有一百萬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古希臘

『拾』 函谷關地理位置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該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回南接秦嶺,北塞答黃河,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

函谷關歷史上有三座:秦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漢關東移至洛陽新安縣,西距秦關150公里。另一處叫做魏關,遺址距秦關北5公里處,但在建設三門峽攔洪大壩時已被淹沒不復存在。

(10)北沖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由於函谷關易守難攻,秦朝末年各地起義抗秦後,新立的楚懷王為盡快平息戰亂,宣告誰先入關中,得為關中王,此處所指的關亦是函谷關。

之後劉邦先入關中,不過並非直入函谷關,理由即是函谷關易守難攻,加上關內即是秦的首都咸陽,護守函谷關的秦軍必是精銳,為避免攻堅,劉邦接受張良的建議繞道進入關內。

不過,項羽不滿劉邦先入關,設下鴻門宴,但又不願違逆楚懷王當初的宣告,因此在冊封時將劉邦封為巴王,之後封為漢王。雖然巴、漢兩地也屬於關中關內(函谷關以西),但當時為未開化的不毛之地,甚至是秦與秦朝專門用來流放罪犯的地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