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卧牛泉的地理位置

卧牛泉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2 12:29:11

㈠ 各省的著名的泉

【中國四大名泉】

濟南趵突泉、江蘇鎮江中泠泉、浙江杭州虎跑泉和江蘇無錫惠山泉被譽為「中國四大名泉」。

濟南趵突泉

趵突泉位於濟南市區,有「天下第一泉」之稱。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三股清泉自地下湧出,涌水量達1.6立方米/秒,水溫常年在18℃左右。趵突泉與其附近的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皇華泉、卧牛泉等共同組成了趵突泉群。

江蘇鎮江中泠泉

中泠泉位於江蘇省鎮江金山以西的石彈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據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載,與陸羽同時代的劉伯芻,把宜茶之水分為七等,稱「揚子江南零水第一」。這南零水指的就是中泠泉,說它是大江深處的一股清冽泉水,泉水清香甘冽,涌水沸騰,景色壯觀。惟要取中泠泉水,實為困難,需駕輕舟渡江而上。清代同治年間,隨著長江主幹道北移,金山才與長江南岸相連,終使中泠泉成為鎮江長江南岸的一個景觀。在池旁的石欄上,書有「天下第一泉」五個大字,它是清代鎮江知府、書法家王仁堪所題。池旁的鑒亭,是歷代名家煮泉品茗之處,至今風光依舊。

浙江杭州虎跑泉

虎跑泉位於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禪寺內,距市區約5公里。相傳唐代有個叫寰中的高僧住在這里。後因水源缺乏准備遷出。一夜,高僧夢見一神仙告訴他:南嶽童子泉,當遣二虎移來。第二天,果真有二虎「跑地作穴」,湧出泉水,故名「虎跑」。虎跑泉水從石英沙岩中滲過流出,清澈見底,甘冽醇厚,純凈無菌,飲後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被譽為「天下第三泉」。杭州有句俗話:「龍井茶葉虎跑水」,龍井茶和虎跑水素稱 「西湖雙絕」。在此觀泉、聽泉、品泉、試泉,其樂無窮。虎跑泉附近還有滴翠軒、疊翠軒、羅漢堂、鍾樓、碑室、濟公殿、濟公塔、虎跑夢泉塑像、弘一法師(李叔同)之塔等眾多景點。

江蘇無錫惠山泉

惠山泉位於江蘇無錫惠山寺附近,原名漪瀾泉,相傳為唐朝無錫縣令敬澄派人開鑿的,共兩池,上池圓,下池方,故又稱二泉。由於惠山泉水源於若冰洞,細流透過岩層裂縫,呈伏流匯集,遂成為泉。因此,泉水質輕而味甘,深受茶人贊許。唐代刑部侍郎劉伯芻和「茶神」陸羽,都將惠山泉列為「天下第二泉」。自此以後,歷代名人學士都以惠山泉沏茗為快。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為汲取惠山泉水,設立「水遞」(類似驛站的專門輸水機構),把惠山泉水送往千里之外的長安。宋徽宗趙佶更把惠山泉水列為貢品,由兩淮兩浙路發運使按月進貢。

㈡ 卧牛泉。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現在單講趵突泉。 在西門外的橋上,便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的流著。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來的。設若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一個美景。這又是個中國人的征服自然的辦法,那就是說,凡是自然的恩賜交到中國人手裡就會把它弄得醜陋不堪。這塊地方已經成了個市場。南門外是一片喊聲,幾陣臭氣,從賣大碗面條與肉包乾的棚子里出來,進了門有個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這里,「一毛錢四塊!」和「兩毛錢一雙!」的喊聲,與外面的「吃來」聯成一片。一座假山,奇醜;穿過山洞,接聯不斷的棚子與地攤,東洋布,東洋磁,東洋玩具,東洋……加勁的表示著中國人怎樣熱烈的「不」抵制劣貨。這里很不易走過去,鄉下人一群跟著一群的來,把路塞住。他們沒有例外的全買一件東西還三次價,走開又回來摸索四五次。小腳婦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許你痛快的過去。 到了池邊,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東三面全是唱鼓書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聲「喲」要拉長幾分鍾,猛聽頗像產科醫院的病室。除了茶棚還是日貨攤子,說點別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見方,三個泉口偏西,北邊便是條小溪流向西門去。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麼翻滾。你立定獃獃的看三分鍾,你便覺出自然的偉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遠那麼純潔,永遠那麼活潑,永遠那麼鮮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只是自然有這樣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熱氣,白而輕軟,在深綠的長的水藻上飄盪著,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種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的上來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裡斜放著;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泡,大,扁一點,慢慢的,有姿態的,搖動上來;碎了;看,又來了一個!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擠上來,像一朵攢整齊的珠花,雪白。有的……這比那大泉還更有味。 新近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鐵管,做成六個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還是愛那原來的三個。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經過一些貨攤,便出了北門。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邊的棚子都燒了。有機會改造了!造成一個公園,各處安著噴水管!東邊作個游泳池!有許多人這樣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漸次改成了木板棚;鄉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攤子移到「商場」去(就離趵突泉幾步)買賣就受損失了;於是「商場」四大皆空,還叫趵突泉作日貨銷售場;也許有道理。

㈢ 濟南七十二泉,各泉的傳說

泉城濟南之名泉風采

名泉概況 四大泉群: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五龍潭泉群

濟南七十二名泉 泉水成因 市郊名泉:章丘百脈泉泉群、平陰洪範池泉群、其他名泉

◇名泉概況

濟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稱。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地下湧出,匯為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清泉石上流的綺麗風光。早在宋代,文學家曾鞏就評價道:齊多甘泉,冠於天下。元代地理學家於欽亦稱贊說: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
濟南泉水,具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會齊侯於濼的記載,記述公元前694年魯桓公與齊襄公在濼水相會之事。濼,系趵突泉之古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卷八·濟水二》中描述道: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說:濟南名泉七十有二。於欽在其《齊乘》一書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位置記錄了下來。明初,詩人晏璧作《濟南七十二泉詩》,對濟南名泉一一加以吟詠。到了清代,記述泉水的詩詞歌賦、文章典籍,更是數不勝數。
濟南泉水數量之多,在中國城市之中,可謂罕見。清沈廷芳在《賢清園記》中說:舊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處。道光年間編纂的《濟南府志》說:總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時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聽泉齋記》中的說法則更加符合實際:歷下之泉甲海內, 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無名者奚啻百數。據山東省水文地質一隊1964年調查,僅市區即有天然泉池108處。濟南市城市規劃建設領導小組1980年調查材料上列舉了119處泉池。1983年6、7月間和1998年6月,市園林局、市名泉保護管理辦公室,又以上述記載為基礎進行調查,查出城區有名稱的泉池139處。截至1998年6月,除湮沒、填埋者外,尚有103處泉池基本完好,其中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處。這些泉池,集中在東起青龍橋、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覺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積僅2.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
濟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卻各具風采。或如沸騰的急湍,噴突翻滾;或如傾瀉的瀑布,獅吼虎嘯;或如串串珍珠,燦爛晶瑩;或如古韻悠揚的琴瑟,鏗鏘有聲……,整個泉城沉浸在泉水潺潺淙淙、詩情畫意之中,使得歷代文人為之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李白、曾鞏、蘇轍、趙孟頫、蒲松齡、王士禛等,都留下了贊泉的詩文。濟南泉水,孕育出李清照、辛棄疾等一代又一代婉約與豪放派詩人詞人。濟南泉水,以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到此旅遊觀光,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每年客流量達200萬人次以上。泉水已成為濟南的象徵,是濟南的眼睛,她在濟南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旅遊文化等諸多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龍頭作用。這些泉水,以形、色、聲、姓氏、傳說、動植物、樂器、珍寶取名或無名而名,各具情趣。
濟南泉水還以質純著稱。泉水來自岩層深處,受氣溫影響甚微,水溫比較穩定,常年保持在17~18攝氏度,無色透明,清冽甘美,為優質飲料。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濟南普利思礦泉水,即是直接從地下汲取而成。經國家地礦部門鑒定,礦化度為650,並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鋰(Li)0.12毫克、鍶(Sr)0.99毫克、鋅(Zn)0.13毫克、鎂(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鈣(Ca)62.68毫克、偏硅酸(H2Sio3)76毫克。

四大泉群

◇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於濟南舊城區西南部,由38處泉水組成,其中27處集中在今趵突泉公園內,最著名的有趵突泉、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皇華泉、卧牛泉等。
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趵突泉曰:泉源上奮,水涌若輪。金代詩人元好問描繪為且向波間看玉塔,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趙孟頫比之為平地湧出白玉壺,清代詩人何紹基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歷城縣志》中對的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殷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則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趵突泉水量甚大,泉水噴涌時,三支水柱騰空而起,達三、四尺高,大如車輪,聲若洪雷,趵突騰空為明清時濟南八景之首。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飲用水。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時帶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濟南品嘗了趵突泉水後,便立即改帶趵突泉水,並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現趵突泉為濟南趵突泉公園主要景點,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臨濼源堂,西傍觀瀾亭,東架來鶴橋,南有長廊圍合,景緻極佳。泉池中放養金魚,大者長逾三尺。泉東側隔來鶴橋有望鶴亭茶社,專為遊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作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的趵突泉,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游覽,遊人可聽泉、觀瀾、品茗,盡享趵突之美。1999年,市政府對趵突泉公園進行了擴建,公園面積由8.5公頃擴大到10.5公頃,大大提高了趵突泉的待客能力,使其風姿得以更好地體現。

金線泉位於趵突泉東北側,是濟南著名奇泉。水盛時,泉池水面上南北方向有時會形成一條水線,在陽光照射下,宛如一條游動的金絲。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記金線泉曰: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曾鞏《金線泉》詩雲:玉甃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雲依美藻爭成縷,月照靈漪巧上弦。明清兩代,金線尚看得清晰,後來隨著水勢減弱,金線便不常見了。在1956年建趵突泉公園時,金線泉東側20米處的一處泉池中也出現了金線,而且十分清晰,於是人們把新發現的泉池稱為金線泉,而把原來的金線泉改稱為老金線泉。

柳絮泉和漱玉泉在老金線泉東側。二泉皆與濟南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有不解之緣。曾有一說,李清照故居即在二泉旁。清代學者任宏遠在《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宅》詩中寫道:為尋詞女舍,卻向柳泉行。秋雨黃花瘦,春流漱玉聲。更有傳說李清照曾在漱玉泉邊梳妝打扮,填詞吟詩。基於這些說法,1959年在二泉旁邊修建了李清照紀念堂。柳絮泉周圍多柳樹,陽春三月,泉花與柳絮共舞,甚是迷人。漱玉泉泉水自池底湧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如同漱玉。相傳李清照的《漱玉詞》即以此泉命名。

馬跑泉在漱玉泉東北的假山下。泉池為不規則形,池壁由自然石壘砌,曲折參差。泉水匯流成溪,流人西濼河。馬跑泉得名於一則傳說。相傳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攻至濟南,知府劉豫貪生怕死,欲獻城投降,其部將大刀關勝則堅決主戰。關勝率軍屢創金兵,但最終在金兵和劉豫的前後夾擊下,戰死於濟南西門外。關勝的戰馬看到主人遇難,仰天長嘶,前蹄連連刨地,結果刨出一汪清泉,這就是馬跑泉。

皇華泉和卧牛泉在柳絮泉西側,並排列於趵突泉公園魚展室門前。皇華泉得名於《詩經·小雅》中的皇皇者華。相傳古時歷山(今濟南千佛山)下有三首蛇為害,舜奉堯的命令率勇士斬殺三首蛇,為百姓除害。後來當地百姓便以趵突泉畔兩眼並排的清泉紀念舜。一為皇華泉,稱頌舜秉承堯的旨意施恩於民;一為卧牛泉,紀念舜曾耕於歷山。兩泉皆石砌,呈長方形,周飾石雕圍欄,水盛時泉水清澈晶瑩,似兩顆明珠嵌於趵突泉畔。

趵突泉泉群中還有淺水泉、螺絲泉、洗缽泉、混沙泉、無憂泉、滿井泉、湛露泉、石灣泉、酒泉、東高泉、望水泉、登州泉等名泉,均各具特色。

◇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在濟南舊城的東南部,有泉水15處,除黑虎泉外,著名的還有琵琶泉、白石泉、瑪瑙泉、九女泉、五蓮泉等。

黑虎泉位於南護城河南岸。泉源在陡壁下一個深邃的洞穴內。洞中上有巧石懸掛,下有頑石嚙波,左右秀石錯落。古時洞前有一黝黑巨石,泉水激石,有如虎嘯。加之巨石又似一踞伏的猛虎,故得黑虎之名。明代詩人晏璧曾有詩描繪當時的黑虎泉:石磻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後來人們在洞北砌一方池,在池南壁雕刻了三隻雙目圓瞪,大口怒張的虎頭。泉水通過洞底暗道,從三個大張的虎口中噴涌而出,瀉入池內。黑虎泉的涌水量在濟南諸名泉中僅次於趵突泉,居第二位。當年黑虎泉那種陰森可怖的氣氛雖然今已不見,但虎口噴水的壯觀景象及虎嘯般的水聲仍可讓人領略到它的粗獷美。明代嘉靖年間黑虎泉洞穴上方曾建有黑虎廟,後頹圮。1985年建設環城公園時在此處新建了觀賞泉水的亭台,遊人可憑欄賞看泉涌及周圍景色。

a 琵琶泉位於黑虎泉西,護城河南岸。泉池原為不規則狀,後整修為長方形,四周護以石雕欄板。泉池伸進護城河,比河面高出1米,池外壁有兩層石階,泉水溢出泉池,經石階跌宕四瀉,發出悅耳的響聲,彷彿彈奏琵琶聲。其實這並非琵琶泉真正奇妙所在。奇妙的是,在盛水期,琵琶泉地下也會發出動聽的琵琶聲。據地質學家考證,琵琶泉下為奧陶紀的雲質石灰岩,間有大大小小的溶洞和溶槽,地下水噴突涌動,拍擊中空岩石,於是便發出了清越動人的琵琶聲。泉東有琵琶橋,泉西有清音閣,遊人於橋上閣中,都可盡情聆聽泉聲,賞看泉景。

九女泉位於黑虎泉對面。泉池呈橢圓形,由太湖石壘成,半伸護城河中,高出河面半尺。池底為潔凈的細沙和礫石,不斷有水泡從沙石中冒出,裊裊升起,於水面綻破。泉水清澈剔透,水色碧藍,宛若晶瑩柔軟的碧玉。相傳古時每到月色皎潔的夜晚,就會有九位仙女到泉中綜紗沐浴。九女泉因此而得名。

白石泉在黑虎泉東北,南護城河北岸。此泉是清代乾隆年間疏浚護城河時發現的,因泉周圍有許多白石出沒水中而得名。白石泉後來湮沒,直至1984年建環城公園疏浚護城河時才得以復出。現該泉以白石砌岸,恰似一塊嵌於護城河中的白玉。

瑪瑙泉在黑虎泉東側,與白石泉隔岸相對。泉池四周以塊石壘砌,泉水晶瑩透撤,從泉池北壁石洞中流人護城河。因池底不斷有水泡冒出,在陽光照射下光彩奪目,似粒粒瑪瑙,故得名。

五蓮泉在琵琶泉西側,池底泉眼甚多,較大者有五個,水泡成簇,於水面綻開,似五朵盛開的蓮花,故名。泉南側河岸上建有五蓮軒,由亭、台、廊、榭組成,景觀十分別致。
黑虎泉泉群中還有金虎泉、南珍珠泉、一虎泉、豆芽泉、匯波泉、胤嗣泉、對波泉、壽康泉、任泉等名泉,大都在護城河兩岸。

◇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位於濟南舊城中部,其中珍珠泉、濯纓泉、舜泉、芙蓉泉、孝感泉最為有名。

珍珠泉因平地湧泉,騰如珠串而得名。在濟南諸泉中,珍珠泉名氣甚大,與趵突泉不相上下。乾隆皇帝甚至認為珍珠泉要優於趵突泉,他在詩中寫道;濟南多名泉,岳陰水所瀦。其中誰巨擘?趵突與珍珠。趵突固已佳,稍籍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珍珠泉泉池呈長方形,面積達1240平方米,四周設有漢白玉雕刻石欄。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銀色水泡自水底翻湧而上,日光相映,如瀉萬斛珠璣。清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記》 中描繪道: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璣,皆自底以達於面,瑟瑟然,累累然。明代濟南詩人邊貢曾以百尺珠簾水面鋪的詩句贊美珍珠泉,這一比喻十分傳神。明代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見潾建德王府,將珍珠泉圈入王府中。清代康熙年間又改成巡府署院。現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地。珍珠泉周圍廣植花木,並建有亭台水榭,假山石橋,景色十分優美。

濯纓泉位於王府池子街中段,得名於《孟子·離婁上》清斯濯纓。又名王府池。古時濯纓泉水勢旺盛,匯水成湖,據說在湖上可以盪龍舟。後水面不斷縮小,現成為一長30米,寬19米的泉池。盛水期水勢仍旺,水涌似珠,碧波盪漾。泉池東西民居錯落,南北楊柳婆裟。樹叢之間,藤架蔭下,設有石桌石凳,盛夏時節,附近居民常於此乘涼避暑。

舜泉也叫舜井,位於舜井街中部舜園門前。泉呈圓井形,世傳為大舜所鑿,故名。泉旁原有規模宏大的舜廟,後頹圮。舜泉名氣甚大,歐陽修、曾鞏、蘇轍、元好問等大家均有題詠。相傳大禹治水時,舜井內有蛟龍出沒,興風作浪,造成水患。大禹與蛟龍惡斗數日,最終將其制服,用鐵鏈鎖於舜井中。現井口仍掛著一根鐵鏈,深入井底。1985年於舜泉處建起舜園,園內竹影移牆,小溪潺湲,整個庭園顯得典雅玲瓏。

芙蓉泉在芙蓉街,泉池呈長方形,為青石疊砌。清代詩人董芸曾寄居於此,並賦《芙蓉泉寓舍》詩雲:老屋蒼苔半畝居,石樑浮動上游魚。一池新綠芙蓉水,矮幾花陰坐著書。芙蓉泉泉池一度曾遭到破壞,1997年芙蓉街69號院內居民訂立了護泉公約保護該泉,其後園林部門對泉池進行了修復。

孝感泉位於趵突泉北路東側。泉池長3.4米,寬2米,池岸鐫孝感泉三字。據《太平寰宇記》載:耆老傳雲,昔有孝子事母,取水遠。感此,泉湧出,故名'孝 水'。天寶六年敕改為'孝感水'。由此可知孝感泉名稱的由來。古時孝感泉旁建有太平寺,為濟南三大寺之一,後太平寺廢,孝感泉依然存留,且水勢尚好。
珍珠泉泉群中還有溪亭泉、灰池泉、散水泉、玉環泉、雲樓泉、知魚泉、鑒泉、濋泉、硃砂泉、羅姑泉等名泉及若干無名泉。這些泉比較分散,散布在珍珠泉附近的芙蓉街、曲水亭街、東更道街、舜井街等街道,有的就在居民庭院之中。

◇五龍潭泉群

五龍潭泉群在濟南舊城西北部,共有泉池28處,除五龍潭外,古溫泉、懸清泉、天鏡泉、七十三泉比較有名。

五龍潭又名凈池、烏龍潭、龍居泉,古時曾是大明湖的一部分。相傳昔日五龍潭頗有靈性,每逢大旱,在潭邊祈雨必靈。故元朝初年,在潭邊建廟,內塑五方龍神,此後便稱五龍潭。關於五龍潭的形成,傳說甚多。元代散曲家張養浩在《復龍祥觀施田記》中說:聞故老言,此唐胡國公秦瓊第遺址,一夕雷雨,潰而為淵。清代訓詁學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記》中寫道:歷城西門外,唐翼國公故宅,一夕化為淵,即五龍潭也。五龍潭是濟南諸泉中最深的一個,泉水碧綠凝重,深不見底,終年涌流不息。桂馥曾在潭邊建潭西精舍,後頹廢。現於其舊址建起潭西閣,遊人可於閣中賞看龍潭秀色。

古溫泉位於五龍潭東南側,因泉水溫度較高,且歷史悠久而得名。隆冬季節、寒風凜冽,大雪紛飛,而泉中卻熱氣蒸騰。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園,後荒廢。泉南側有一座二層小樓,是早期中共山東省領導機關所在地。

懸清泉又名賢清泉,位於五龍潭北側。泉池深2.4米,呈不規則狀,以自然石駁岸。泉水清澈,楊柳垂蔭,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賢清園記略》中寫道:濟南名泉甲天下,舊傳七十有二……其著者為趵突,為珍珠,而賢清實具二泉之體而微焉者也。清代懸清泉畔曾建有一處別致的水景園--朗園。現朗園已廢,人們在其舊址上修建了攬泓榭,景色亦佳。

天鏡泉又名江家池,位於五龍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雲倒映水面如天垂鏡,故名。清道光《濟南府志》中載:天鏡泉……即江家池,方廣一畝,可鑒須眉。天鏡泉是五龍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勢甚好。池內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龍潭西南側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駁岸,玲瓏別致,泉水從石縫中流出,匯入五龍潭。七十三泉的出現尚有一段佳話: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著名學者桂馥命人在五龍潭西側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時,竟挖出一個泉眼,泉水汨汨噴涌,水勢甚佳。桂馥大喜,大宴賓客,請眾人為此泉起名。眾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後桂馥靈機一動,為此泉起名為七十三泉,眾人無不稱妙。桂馥還賦詩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數五龍潭。為勞算博士,籌添七十三。
五龍潭泉群中還有濂泉、東蜜脂泉、官家池、睛明泉、聰耳泉、回馬泉、玉泉、青泉、潭西泉、月牙泉等名泉。

㈣ 卧牛泉的介紹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卧牛泉位於趵突泉公園魚展室前,東鄰版皇華泉。權泉池呈長方形,池壁用塊石壘成。據《吟卧牛泉》詩中「千載歷山遺勝跡」、「今見齊州溢井泉」的詩句,可見此泉出露較早,當年泉水噴涌極盛,常年滿溢。

㈤ 濟南的五大泉有哪些急啊!!!快告訴我.萬分感謝!!拜託了各位 謝謝

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位於濟南城內大明湖路以南、泉城路以北約.5平方公里的長方形地帶內。有泉池21處(含失迷泉池2處),形成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景觀。該泉群在隋唐以前叫流杯池,取"曲水流觴"之意。珍珠泉在泉城路院前街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大院內西側,泉池略呈長方形,面積1240餘平方米。泉眼甚多,湧出串串水珠,參差錯落,日光相映,如同珠璣,故稱珍珠泉。池岸以青石砌疊,四周飾以漢白玉欄桿,水中立"珍珠泉"碑。池南岸建水榭,深入水中,造型別致,如大鵬展翅。明代晏壁,清代王 運、蒲松齡等多有題詠。康熙二十八年(1689)玄燁以泉澄澈曾題"作霖"(已失)。乾隆十三年(1748)弘歷詠《珍珠泉》詩一首,刻碑立於泉北岸,至今留存。該泉群較大的名泉還有?泉、濯纓泉(王府池)、芙蓉泉、散水泉、溪亭泉、灰泉、知魚泉、硃砂泉、劉氏泉、雲樓泉(白雲泉)、騰蛟泉、小王府池、南芙蓉泉、太乙泉、平泉、神庭泉、玉枕泉、起鳳泉、沃泉、魚池泉等。 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於濟南城內。面積約17公頃。趵突泉泉群共37處泉池,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趵突泉位於趵突泉公園內西側,又名瀑流泉、檻泉,宋代始稱趵突泉。居濟南72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為古濼水的發源地。泉自地下岩溶洞的裂縫中涌現,三窟並發,噴涌若輪,聲似雷吼,勢如鼎沸。古人描述它"鼎立波心,聲若雷吼,勢若雲沸,其高數尺,晶渺如練",因而稱"趵突騰空",為濟南八景之一。泉池呈方形,泉岩以石砌壘。池中小泉頗多,水泡如珠璣,簇簇串串,飄悠而上。水面波紋,斜牽水荇,橫繞池塘。水中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冬季,水氣蒸騰,朦朦朧朧,妙不可言。四周,近水樓台與池相映;小橋卧波,雕欄臨池;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俊秀,綠柳輕盪揚煙。遊人憑欄俯瞰,盡得水趣。泉畔還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山東左布政使張欽書"觀瀾"、明嘉靖十六年山東巡撫都御史胡纘宗書"趵突泉"、清同治八年(1869)歷城王鍾霖題"第一泉"等許多名人題刻。該泉群較大的名泉還有老金線泉、柳絮泉、漱玉泉、馬跑泉、皇華泉、卧牛泉、洗缽泉、新金線泉等,各展英姿。 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位於濟南舊城東南角護城河東段。沿河兩岸,東起解放閣,向西長約700米的地方,共有泉池14處,構成黑虎泉泉群,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黑虎泉在南護城河東端南岸陡壁下,其泉為一深邃洞穴,內有一巨石盤曲伏卧,上生苔蘚,顯得黑蒼蒼,如猛虎深藏。清清泉水從巨石下湧出,激湍撞擊,再加半夜朔風吹入石隙裂縫,酷似虎嘯,故稱黑虎泉。此名始見於金代《名泉碑》。明晏壁詠詩曰:"石蟠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黑虎泉洞穴高2米,水潭深3米,寬1.7米。泉水從洞中通過暗道由3個獸頭口中噴出,形成瀑布,取"口內懸河"之意。然後流進長13米、寬9米的石砌方池,池內泉水清澈,青藻飄浮。池北為一水閘,水漫流形成水簾流入護城河。黑虎泉附近風景秀麗,假山泉池,石徑曲斜,一步一景。觀泉聽濤,別具情趣。較大的名泉還有白石泉、九女泉、琵琶泉。其他還有瑪瑙泉、豆芽泉、五蓮泉、南珍珠泉、任泉、一虎泉(繆家泉)、胤嗣泉、匯波泉、對波泉、鑒泉(古鑒泉)等。諸泉汩汩涌波,涓涓潺流,注入河中。河中備畫舫設小舟,遊客乘船可觀賞兩岸風光。 五龍潭泉群 【五龍潭泉群】位於濟南舊城西門外濼源橋北。五龍潭周圍泉池共29處,構成五龍潭泉群,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五龍潭(即灰灣泉)是五龍潭泉群中最大的泉,位於濼源橋北、東距護城河西岸100餘米處。潭池石砌,南北呈長方規整形式。長70米,寬35米,水深4米余,狀若深潭。泉水清澈,串串水珠爭涌。元代曾在水旁建五龍神廟,始有"五龍潭"之名。北魏時水域頗大,為大明湖之一隅,稱"凈池",池邊建客亭,即古歷下亭。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以"水木明瑟"贊美此處景色。唐朝大將軍秦瓊在此建府第。清乾隆年間,文字訓詁學家桂馥在此建"潭西精舍"。此泉碧水粼波,常年涌流。岸邊頑石橫卧,假山崢嶸。較大的名泉還有天凈泉、古溫泉、孝感泉、賢清泉(即懸清泉)。其他還有東蜜脂泉、西蜜脂泉、虯泉、醴泉、赤泉、金泉、青泉、玉泉、井泉、回馬泉、靜水泉、月牙泉、北洗缽泉、濂泉、裕宏泉、官家池、濼溪泉等。五龍潭東側為一南北向小溪,由眾泉匯集而成,泉出石下,水漫石上,饒有趣味。1987年將五龍潭一帶建成五龍潭公園,佔地5.4公頃,融潭、池、溪、港、林為一體。 百脈泉泉群 【百脈泉泉群】位於濟南城東章丘市龍泉寺南側。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百脈沸騰,狀若貫珠,歷落可數",故名。百脈泉位於明水城東北部的百脈泉公園內,泉池長26米,寬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壘,東西向架一虹橋,卧於碧波之上。池岸和橋上裝飾雕刻石欄。池底湧出數不清的水泡,緩緩浮上水面,似珍珠滾動,紅鯉游弋其間,有"鯉魚戲珠"之趣。宋代文學家曾鞏稱:"岱陰諸泉,皆伏地而出,西則趵突泉為魁,東則百脈為冠。"明代戲曲家李開先有"水勁無過濟,脈泉更著名"的詩句。泉周林木扶疏,柳綠花紅,鳥語蟬鳴,景色迷人。泉水冬暖夏涼,常年恆溫17℃左右。沏茶味正色濃,與當地所產明水香稻泉頭米相煮,香及四鄰。泉池北側為龍泉寺,建於明嘉靖以前,寺門匾額"龍泉古剎"四字,系明代書法家雪蓑所書。

㈥ 濟南的七十二泉名稱

七十二泉之說,源於《齊乘》一書所記載的金代《名泉碑》,分別是:

趵突泉、五龍泉、百脈泉、豆芽泉、黑虎泉、金線泉、皇華泉、柳絮泉、卧牛泉、東高泉、漱玉泉、無憂泉、石灣泉、酒泉、湛露泉、滿井泉、北煮糠泉、散水泉、溪亭泉、濯纓泉、灰泉、知魚泉

硃砂泉、劉氏泉、雲棲泉、登州泉、望水泉、洗缽泉、淺井泉、馬跑泉、舜井泉、珍珠泉、香泉、鑒泉、杜康泉、金虎泉、黑虎泉、東蜜脂泉、西密脂泉、孝感泉、玉環泉、羅姑泉、混沙泉、灰池泉

南珍珠泉、芙蓉泉、滴水泉、灰灣泉、懸清泉、雙桃泉、溫泉、汝泉、龍門泉、染池泉、懸泉、都泉、柳泉、車前泉、煮糠泉、爐泉、白虎泉、甘露泉、林汲泉、白泉、金沙泉、白龍泉、花泉、獨孤泉、醴泉、漿水泉、南煮糠泉、苦苣泉、熨斗泉、鹿泉泉、龍居泉,總七十二泉。

(6)卧牛泉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濟南泉水概述:

濟南市是山東省省會,素以「泉城」盛譽聞名天下,馳名天下的天下第一泉5A級風景旅遊區,素有「泉都」美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濟南位於山東中部,是黃河下游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沿海城市與內地聯系的交通樞紐。泉城濟南,美麗瀟灑。

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黃河之濱、泰山之陰。自古以來,濟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擁有眾多泉水,泉水之多、涌量之大、形態之美、水質之優,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城市可與之媲美。

濟南古稱濼,後稱歷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濟南很早就有「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的美譽。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列舉濟南名泉七十二個。古人曾經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㈦ 寫出這些神奇的泉的名稱及位置 (寫出三個)

濟南趵突泉

趵突泉位於濟南市區,有「天下第一泉」之稱。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三股清泉自地下湧出,涌水量達1.6立方米/秒,水溫常年在18℃左右。趵突泉與其附近的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皇華泉、卧牛泉等共同組成了趵突泉群。

江蘇鎮江中泠泉

中泠泉位於江蘇省鎮江金山以西的石彈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據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載,與陸羽同時代的劉伯芻,把宜茶之水分為七等,稱「揚子江南零水第一」。這南零水指的就是中泠泉,說它是大江深處的一股清冽泉水,泉水清香甘冽,涌水沸騰,景色壯觀。惟要取中泠泉水,實為困難,需駕輕舟渡江而上。清代同治年間,隨著長江主幹道北移,金山才與長江南岸相連,終使中泠泉成為鎮江長江南岸的一個景觀。在池旁的石欄上,書有「天下第一泉」五個大字,它是清代鎮江知府、書法家王仁堪所題。池旁的鑒亭,是歷代名家煮泉品茗之處,至今風光依舊。

浙江杭州虎跑泉

虎跑泉位於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禪寺內,距市區約5公里。相傳唐代有個叫寰中的高僧住在這里。後因水源缺乏准備遷出。一夜,高僧夢見一神仙告訴他:南嶽童子泉,當遣二虎移來。第二天,果真有二虎「跑地作穴」,湧出泉水,故名「虎跑」。虎跑泉水從石英沙岩中滲過流出,清澈見底,甘冽醇厚,純凈無菌,飲後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被譽為「天下第三泉」。杭州有句俗話:「龍井茶葉虎跑水」,龍井茶和虎跑水素稱 「西湖雙絕」。在此觀泉、聽泉、品泉、試泉,其樂無窮。虎跑泉附近還有滴翠軒、疊翠軒、羅漢堂、鍾樓、碑室、濟公殿、濟公塔、虎跑夢泉塑像、弘一法師(李叔同)之塔等眾多景點。

江蘇無錫惠山泉

惠山泉位於江蘇無錫惠山寺附近,原名漪瀾泉,相傳為唐朝無錫縣令敬澄派人開鑿的,共兩池,上池圓,下池方,故又稱二泉。由於惠山泉水源於若冰洞,細流透過岩層裂縫,呈伏流匯集,遂成為泉。因此,泉水質輕而味甘,深受茶人贊許。唐代刑部侍郎劉伯芻和「茶神」陸羽,都將惠山泉列為「天下第二泉」。自此以後,歷代名人學士都以惠山泉沏茗為快。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為汲取惠山泉水,設立「水遞」(類似驛站的專門輸水機構),把惠山泉水送往千里之外的長安。宋徽宗趙佶更把惠山泉水列為貢品,由兩淮兩浙路發運使按月進貢。

㈧ 濟南的五大名泉有哪些

濟南五大泉:
【珍珠泉泉群】位於濟南城內大明湖路以南、泉城路以北約1.5平方公里的長方形地帶內。有泉池21處(含失迷泉池2處),形成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景觀。該泉群在隋唐以前叫流杯池,取"曲水流觴"之意。珍珠泉在泉城路院前街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大院內西側,泉池略呈長方形,面積1240餘平方米。泉眼甚多,湧出串串水珠,參差錯落,日光相映,如同珠璣,故稱珍珠泉。池岸以青石砌疊,四周飾以漢白玉欄桿,水中立"珍珠泉"碑。池南岸建水榭,深入水中,造型別致,如大鵬展翅。明代晏壁,清代王?運、蒲松齡等多有題詠。康熙二十八年(1689)玄燁以泉澄澈曾題"作霖"(已失)。乾隆十三年(1748)弘歷詠《珍珠泉》詩一首,刻碑立於泉北岸,至今留存。該泉群較大的名泉還有?泉、濯纓泉(王府池)、芙蓉泉、散水泉、溪亭泉、灰泉、知魚泉、硃砂泉、劉氏泉、雲樓泉(白雲泉)、騰蛟泉、小王府池、南芙蓉泉、太乙泉、平泉、神庭泉、玉枕泉、起鳳泉、沃泉、魚池泉等。

【趵突泉泉群】位於濟南城內。面積約17公頃。趵突泉泉群共37處泉池,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趵突泉位於趵突泉公園內西側,又名瀑流泉、檻泉,宋代始稱趵突泉。居濟南72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為古濼水的發源地。泉自地下岩溶洞的裂縫中涌現,三窟並發,噴涌若輪,聲似雷吼,勢如鼎沸。古人描述它"鼎立波心,聲若雷吼,勢若雲沸,其高數尺,晶渺如練",因而稱"趵突騰空",為濟南八景之一。泉池呈方形,泉岩以石砌壘。池中小泉頗多,水泡如珠璣,簇簇串串,飄悠而上。水面波紋,斜牽水荇,橫繞池塘。水中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冬季,水氣蒸騰,朦朦朧朧,妙不可言。四周,近水樓台與池相映;小橋卧波,雕欄臨池;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俊秀,綠柳輕盪揚煙。遊人憑欄俯瞰,盡得水趣。泉畔還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山東左布政使張欽書"觀瀾"、明嘉靖十六年山東巡撫都御史胡纘宗書"趵突泉"、清同治八年(1869)歷城王鍾霖題"第一泉"等許多名人題刻。該泉群較大的名泉還有老金線泉、柳絮泉、漱玉泉、馬跑泉、皇華泉、卧牛泉、洗缽泉、新金線泉等,各展英姿。

【黑虎泉泉群】位於濟南舊城東南角護城河東段。沿河兩岸,東起解放閣,向西長約700米的地方,共有泉池14處,構成黑虎泉泉群,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黑虎泉在南護城河東端南岸陡壁下,其泉為一深邃洞穴,內有一巨石盤曲伏卧,上生苔蘚,顯得黑蒼蒼,如猛虎深藏。清清泉水從巨石下湧出,激湍撞擊,再加半夜朔風吹入石隙裂縫,酷似虎嘯,故稱黑虎泉。此名始見於金代《名泉碑》。明晏壁詠詩曰:"石蟠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黑虎泉洞穴高2米,水潭深3米,寬1.7米。泉水從洞中通過暗道由3個獸頭口中噴出,形成瀑布,取"口內懸河"之意。然後流進長13米、寬9米的石砌方池,池內泉水清澈,青藻飄浮。池北為一水閘,水漫流形成水簾流入護城河。黑虎泉附近風景秀麗,假山泉池,石徑曲斜,一步一景。觀泉聽濤,別具情趣。較大的名泉還有白石泉、九女泉、琵琶泉。其他還有瑪瑙泉、豆芽泉、五蓮泉、南珍珠泉、任泉、一虎泉(繆家泉)、胤嗣泉、匯波泉、對波泉、鑒泉(古鑒泉)等。諸泉汩汩涌波,涓涓潺流,注入河中。河中備畫舫設小舟,遊客乘船可觀賞兩岸風光。

【五龍潭泉群】位於濟南舊城西門外濼源橋北。五龍潭周圍泉池共29處,構成五龍潭泉群,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五龍潭(即灰灣泉)是五龍潭泉群中最大的泉,位於濼源橋北、東距護城河西岸100餘米處。潭池石砌,南北呈長方規整形式。長70米,寬35米,水深4米余,狀若深潭。泉水清澈,串串水珠爭涌。元代曾在水旁建五龍神廟,始有"五龍潭"之名。北魏時水域頗大,為大明湖之一隅,稱"凈池",池邊建客亭,即古歷下亭。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以"水木明瑟"贊美此處景色。唐朝大將軍秦瓊在此建府第。清乾隆年間,文字訓詁學家桂馥在此建"潭西精舍"。此泉碧水粼波,常年涌流。岸邊頑石橫卧,假山崢嶸。較大的名泉還有天凈泉、古溫泉、孝感泉、賢清泉(即懸清泉)。其他還有東蜜脂泉、西蜜脂泉、虯泉、醴泉、赤泉、金泉、青泉、玉泉、井泉、回馬泉、靜水泉、月牙泉、北洗缽泉、濂泉、裕宏泉、官家池、濼溪泉等。五龍潭東側為一南北向小溪,由眾泉匯集而成,泉出石下,水漫石上,饒有趣味。1987年將五龍潭一帶建成五龍潭公園,佔地5.4公頃,融潭、池、溪、港、林為一體。

【百脈泉泉群】位於濟南城東章丘市龍泉寺南側。為濟南五大泉群之一。"百脈沸騰,狀若貫珠,歷落可數",故名。百脈泉位於明水城東北部的百脈泉公園內,泉池長26米,寬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壘,東西向架一虹橋,卧於碧波之上。池岸和橋上裝飾雕刻石欄。池底湧出數不清的水泡,緩緩浮上水面,似珍珠滾動,紅鯉游弋其間,有"鯉魚戲珠"之趣。宋代文學家曾鞏稱:"岱陰諸泉,皆伏地而出,西則趵突泉為魁,東則百脈為冠。"明代戲曲家李開先有"水勁無過濟,脈泉更著名"的詩句。泉周林木扶疏,柳綠花紅,鳥語蟬鳴,景色迷人。泉水冬暖夏涼,常年恆溫17℃左右。沏茶味正色濃,與當地所產明水香稻泉頭米相煮,香及四鄰。泉池北側為龍泉寺,建於明嘉靖以前,寺門匾額"龍泉古剎"四字,系明代書法家雪蓑所書。

㈨ 我國有很多珍奇的泉你知道有哪些它有什麼特點

濟南趵突泉 趵突泉位於濟南市區,有「天下第一泉」之稱。
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內,三股清容泉自地下湧出,涌水量達1.6立方米/秒,水溫常年在18℃左右。
趵突泉與其附近的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皇華泉、卧牛泉等共同組成了趵突泉群。

㈩ 濟南的72泉都是什麼泉在什麼位置

趵突泉 金線泉 皇華泉 柳絮泉 懸清泉 濯纓泉 卧牛泉 灰 泉 漱玉泉 無憂泉 孝感泉回 知魚泉 石灣泉 鑒 泉 湛露答泉 滿井泉 黑虎泉 登州泉 珍珠泉 舜 泉 散水泉 溪亭泉 淺井泉 劉氏泉 灰灣泉 汝 泉 混沙泉 杜康泉 龍門泉 南珍珠泉 雙桃泉 香 泉 灰池泉 玉環泉 硃砂泉 北煮糠泉 馬跑泉 溫 泉 芙蓉泉 洗缽泉 望水泉 西蜜脂泉 金虎泉 酒 泉 東高泉 羅姑泉 雲樓泉 東蜜脂泉 滴水泉 染池泉 懸 泉 都 泉 柳 泉 車 泉 煮糠泉 爐 泉 甘露泉 林汲泉 白 泉 金沙泉 白龍泉 花 泉 獨孤泉 醴 泉 漿水泉 南煮糠泉 苦苣泉 熨斗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