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種植業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種植業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2-22 11:25:32

① 農業對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可能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對生態的影響: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在乾旱、半干專旱地區,過度放牧造屬成草場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導致土壤鹽漬化;山區、黃土區毀林開荒會造成水土流失;遷移農業會導致森林減少、氣候變化。
對環境的影響:農葯、化肥的使用導致土壤、大氣、水體污染。

② 種植棉花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

棉花種植總體對環境、對人類都有較多的益處,這里非要談到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只能從投入物質來考慮了,棉花病蟲害的發生很高,造成了大量的農葯應用,農葯應用對水源、土壤、大氣造成較大污染。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

③ 農業專業化生產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美國農業地帶的專業化導致天然植被和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砍伐森林,焚燒草原加上多年旱災和風蝕日趨嚴重,就容易形成黑色風暴
滿意的話請採納哈

④ 大力發展種植業給當地地理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發展種植業,首先需要開墾土地,大面積開墾肯能對環境有影響,比如東北地區,回以前的北大荒,大面答積開墾黑土地後變成北大倉,但是環境惡化,現在還是得保護好東北濕地,限制開墾。如果開墾內蒙古的草地,又有可能帶來風沙。所以還得適度。謝謝!

⑤ 過度發展種植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過度發展種植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過度開墾,導致植被破壞,土地荒漠化加劇;農業用水量增加,導致河流下游水量減少;人湖水量減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水鹽度增大。

就其本質來說,種植業是以土地為重要生產資料,利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合成有機物質,同時,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質中。它是一切以植物產品為食品的物質來源,也是人類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種植業是大農業的重要基礎,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與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還為輕紡工業、食品工業提供原料,為畜牧業和漁業提供飼料。

(5)種植業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擴展閱讀

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有分南方和北方,南方以水田為主,北方以旱田為主。

根據發展種植業的條件、種植制度、作物結構、生產布局和商品化程度,以及發展種植業生產的方向、措施,按照區內相似性與區間差異性,並保持一定行政區界完整性的原則,中國農作物種植業區域劃分為10個一級區和31個二級區。

種植業產生於新石器時代,即原始社會的後期。在長達約20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由於生產力極其低下,人們只能靠採集和狩獵為生。

但在長期的採集過程中,人們逐漸地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生活習性,學會了栽培技術,於是形成了原始的種植業。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種植業不斷地進步。這主要表現於農作物種類增多,單位面積產量提高,播種面積擴大,總產量增加,產品品質改善等等方面。

⑥ 大規模種植植物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1.增加生物多樣性
2有利於防沙固土,涵養水源
3有利於環境變好

⑦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農業生產在改變人類食物來源和結構的同時,也強烈地改變了地理環境。農業生產的發展會引起自燃植被、地表環境及地表輻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環等發生改變。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會給地理環境帶來不利影響;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產量,同時也會對生態環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
1、水土流失
在山區、丘陵區和風沙區,由於不利的自然因 素和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地面的水和土離 開原來的位置,流失到較低的地方,再經過坡 面、溝壑,匯集到江河河道內去,這種現象稱 為水土流失。
由於農業生產時會大量的砍伐植物,誰將會沒 有阻擋,造成流失。水土流失是在濕潤或半濕 潤地區,由於是植被破壞嚴重導致的。因為植 被破壞嚴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沖刷,導 致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加大植被的覆蓋率,可以保持水土, 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發生。
2、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簡單地說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 退化,狹義的荒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 統下,由於人為過度的活動,破壞其平衡, 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 境變化過程。 如果是在乾旱地區的植被破壞,會導致沙塵 暴或者土地荒漠化,而不是水土流失。
3、土地鹽鹼化
壤鹽鹼化是指土壤含鹽量太高(超過 0.3%),而使農作物低產或不能生長。 由於農業之中劣質化肥的過度使用,破 壞了土地,使土地酸鹼度失調,造成土 地鹽鹼化 。 危害:不利於農作物吸收養分,阻礙作 物生長。
4、土地板結
土壤表層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因作用下結 構破壞、土料分散,而乾燥後受內聚力 作用的現象。土壤的團粒結構是土壤肥力的重要 指標,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保 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 板結。 由有機化肥的錯誤使用造成
5、水污染
由有害化學物質(harmful chemical)造成 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環境。污 水中的酸、鹼、氧化劑,以及銅、鎘、汞、 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 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 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 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響魚類 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 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 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⑧ 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什麼

農業生產是人類利用土地進行食物獲取的活動,生產手段使用對象是土地。專土地存在於自然屬界,但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地。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要經過人類的改造改良,這樣就會使地球地表的形狀發生改變,使地表形態從自然形狀變為改造後的形態。因此,有些人把農民叫做修理地球的人。農業生產除了土地這個基本要素,還必須要有水源。水是一種自然資源,也是人類和地球其它生物的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的存在。在農業生產中,水也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沒有水談不上農業生產。為了保障農業生產,人類為了利用水源,產生出許多改變自然水源舉措,比如修建水庫,把原來的地表自然流水加以人為控制,以滿足農業生產之需,還有用電力機械提取地下水來澆地,保障農業生產。所有這些舉措,在保障農業生產,為人類提供食物的同時,對自然地理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比如水源的利用,在農業生產中會消耗轉移大量的水,尤其是對地下水的開采利用,可以使一個地區的水資源快速消失,引發地區內的自然生態環境惡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