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與公司
㈠ 企業環境的構成
企業環境有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環境、科技環境、政治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構成;
(1)自然地理環境
主要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區域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等;
(2)經濟環境
第一、市場環境
構成企業的經濟環境的因素很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經濟環境主要是市場環境,這在下一個知識點中會詳細講解;
第二、宏觀經濟環境
企業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環境從總體上影響企業經營和發展,這些因素主要有經濟增長及其周期性、通貨膨脹與就業、資本市場與外幣市場、外匯管制等;
第三、稅收環境
稅收是國家按所制定的法律向經濟單位和個人徵收實物或貨幣。目前我國實行的是貨幣稅額。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對企業來說,按法納稅是應盡的義務,
納稅支出構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開支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稅收環境既是企業的經濟環境也是企業必須重視的法律環境。
(3)科技環境
科技環境主要是指一個企業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科技政策、新產品的開發能力以及科技發展的新動向等等。
科學技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新產品、新機器、新工具、新材料和新服務上。
來自技術的益處就是取得更高的生產率,更高的生活水準,更多的休閑時間和更加多樣化的產品。在任何一個社會或企業,對於決定生產何種產品或提供何種服務,採用何種設備以及如何管理生產等等,科技水平是一個重要因素。
(4)政治法律環境
主要指國家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法律制度,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等;
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法律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政策,它的穩定性也直接影響到企業長期計劃的制訂。
政治與法律環境屬於上層建築領域,它們相輔相成,互為因果關系。政治與法律由當權的政府構造,企業必須在既定的法律構架下從事生產和經營。
因此,企業管理人員要熟悉適用於本企業經營活動在法律上的必要條件和限制因素,有見識的企業家通常聘請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專家當自己的顧問,請他們幫助預見和處理政治問題,預見和對付可能獲得通過的法律問題,以減少自己決策的失誤。
(5)社會環境
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社會成員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也會影響到企業生產和經營。
社會環境主要指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年齡結構、職業結構、民族構成和特性、生活習慣、道德風尚、歷史傳統、文化傳統等;
社會是人群生活所組成的各種組織體積行為規范與態度的集合。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企業只是其中的一個成員,比較重要的社會組織還有:家庭、學術團體、公益團體、體育團體等,在資本主義社會,一些國家同鄉會、職業工會、勞動工會、宗親、宗教團體也比較發達。企業與這些組織同處共生,不得不注意相互間的影響。
(6)文化教育環境
文化教育環境主要指人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以及人們受教育的各種場所的規模、結構等;
文化是人類社會所擁有的知識、信仰、道德、習慣和其他才能與偏好的綜合體。
從總體上看,文化環境的變化是緩慢的,但就一段時間比較,其變化還是明顯的,尤其是物質文化的改變。
文化的不斷演進對社會中每一個組織而言都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
㈡ 粵山泉礦泉水有限公司的地理環境
粵山泉廠區三面環水、小河環抱,環境優雅、空氣清新、園林式廠房,其綠樹紅花、樓台亭榭相映成趣,身處其間,儼然世外桃源。置身於潔凈寬敞、長達70餘米的參觀通道里,粵山泉生產的各項流程盡收眼底。
㈢ 地理環境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是左右房地產經營企業規模、發展方向和速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戰略布局和戰略重點,以及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價格變動狀況及其幅度,銀行貸款利率、貨幣投放量、各種稅率的變動情況等。對於國際經濟因素,則要考慮到國際金融貿易政策、工業結構類型和國民收入水平等。
3、 技術環境。
技術環境是影響企業發展諸因素中的活躍因素,對房地產經營業的影響也頗大。技術進步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新技術的產生和應用,往往會帶動新的產業形成。當前,一個以電子、新材料、新能源、海洋開發、生物及空間技術等六大新技術為基礎的新技術革命浪潮正在興起,大大拓展了人類的生產經營領域,對生產經營結構的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房地產經營企業要密切注視科技前沿的動向和發展趨勢,關心與本行業相關的技術發展狀況及其成果,充分估計到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不斷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
4、 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對經營企業的微觀因素,特別是對市場因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為人口、購買力和購買動機這三要素是構成商品經營領域-----市場的主要因素。人文環境主要包括人口因素和文化因素。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數量和質量水平、人口布局、年齡結構等;文化因素則包括人們在特定的社會中形成的特定習慣、觀念、風俗及宗教信仰等。
5、 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是指客觀存在的自然環境。它是房地產經營的「硬」環境,房地產經營都離不開土地。我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時,自然界亦反作用於人類。因此,從地理環境出發來調節房地產經營活動,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房地產經營要考慮的地理因素主要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要考慮地理環境對房地產經營的制約;二是要考慮房地產經營活動對周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三、房地產企業研究社會環境的重要性
以往許多房地產企業往往只對產業環境下大力氣研究,而認為社會環境離自己比較遠,研究與否意義不大。這種作法根本原因是企業管理層眼光大過短淺,缺少長遠發展的計劃,如同治病只治表一樣,很難深入地了解問題的根源所在。許多優秀的企業都認真研究社會環境的變化,從而制定企業長遠的發展計劃和戰略。日本的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對外界講,松下公司的發展規劃最長的時間跨度是250年,如果沒有深刻的社會研究和發展趨勢分析,他們是很難作出這樣長遠的發展規劃的,日本企業名列世界前茅,與此也是有一定關系的。因此,房地產企業應該也必須認真研究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對企業有著不同凡響的重要性:
1、廣泛性。
前面我們曾論述過社會環境與產業環境的層次不同。一個企業的外部環境因素的變化,會給這一企業帶來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而一個產業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所影響的將是這一產業內所有的企業,而且會影響與之相關的其他產業中的企業,這種影響的廣泛性是產業環境所無法比擬的。
2、深刻性。
我們知道環境變化本身只是一種外在表現,其內在的動因是國家、社會生活中深層次的本質性的東西。因此,這種變化帶來的往往是重大的、有一定深遠意義的影響。社會環境變化正是這樣一種環境變化,對企業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研究社會環境變化,不僅是從表面上認知事物的外部體現,而且從其發生根源來分析內在的實質。由於房地產企業投資規模大、投資期長、流動性較差等特點,對於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弱,因此,房地產企業更應注重日積月累地研究社會宏觀環境,以免事到臨頭,作出錯誤的決策。舉個例子,當中英兩國就香港回歸問題締結中英聯合公報後的一段時期,許多香港人士認為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將隨九七的臨近而跌入谷底,於是紛紛低價拋售手中的房地產,造成人心恐慌。而以李嘉誠為首的長江集團認為此時的人心恐慌只是暫時的現象,隨著中、港雙方回歸工作的穩定進行,香港的房市將不再下跌,而且會恢復原來的市道。由於對香港順利回歸的信心,長江集團大舉低價收購別人拋出的房產。果然,不久以後香港局勢穩定,房產大幅回升,在許多人大叫上當時,長江集團卻贏得豐厚的回報。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講,分析環境變化的深層次的實質性的原因有助於正確預測變化趨勢,從而掌握商機,先發制人。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只研究政治、經濟、人文三方面環境變化及其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
㈣ 從地理環境及經濟發展方面簡單的介紹美國和澳大利亞
美國
地理位置優越,三面鄰海,交通便利,中部為平原,兩側為山地,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版為主,權經濟發達,工農業先進,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區矽谷就在其境內
澳大利亞
獨佔一塊大陸,四面臨海,領土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組成,地勢起伏小,東為山地,中為平原,西為高原,墨累河為最大河,畜牧業和采礦業為其基礎產業,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現在其服務業以超過其基礎產業,成為主要經濟支柱。
㈤ 對與污染環境的企業地理位置如何安排
下風下水,而且遠離居住區。
㈥ 公司介紹的地理位置,歷史,組織結構
公司介紹的地理位置歷史組織結構是非常高明確的。
㈦ 與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窯洞的成功建設主要是黃土具有直立的特點,再加強黃土保暖性好,該地區自然環境乾燥少雨,多風沙天氣,光線充足,窯洞一般被風建設,呈東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驅寒,避免風沙天氣的侵害。
㈧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與中國經濟基礎的內在表現是什麼
首先就是地大物博,具備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各種自然資源
㈨ 自然地理環境
3.1.1.1 地理區位
研究區地處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平魯區地理坐標東經111′52′~112° 41′,北緯39° 21′~39°58′。東西寬67.9km,南北長69.5km。全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不規則三角形。平魯區地處晉西北內外長城之間,位於山西省北部邊陲,與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和林格爾接壤;西南與忻州市偏關、神池兩縣毗連,南臨朔城區,東靠山陰,東北連右玉。
在研究過程中,為了突出研究主題,選取中煤平朔礦區生產區及平魯區的局部作為研究區。從行政區劃上來看,研究區包括了井坪鎮、向陽堡鄉、白堂鄉、榆嶺鄉、陶村鄉、下面高鄉,整個研究區面積為517km2。從采礦界來看,包括了中煤平朔公司的3個露天礦和3個井工礦及周邊多個地方井工礦(圖3.1),采礦區面積(已采區+規劃區)占整個研究區面積70%左右。
圖3.1 研究區位置
Fig.3.1 Location of research area
3.1.1.2 氣候狀況
平魯區屬北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涼爽、春季風大。年平均氣溫5.4℃,極端最高氣溫36.1℃,極端最低氣溫-30.5℃。年內氣溫極不均勻,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地域差異不很明顯。年平均降水量428.2~449.0mm,最低195.6mm,最高757.4mm,7~9月3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5%。年蒸發量為1786.7~2598.0mm。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年平均風速3.15m/s。日照充足,光能資源豐富。全區平均氣溫穩定。乾旱、風沙、霜凍構成本區農業生產的主要氣候制約條件。
3.1.1.3 土壤植被
平魯區地帶性土壤類型為黃綿土和栗鈣土,呈微鹼性和鹼性,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結構差、抗蝕能力弱,土壤侵蝕嚴重。在以栗鈣土為主的土壤剖面中有較明顯的鈣積過程(陝永傑等,2005;張耿傑,2013)。
平魯區地帶性植被類型為乾草原植被。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內受地表和地下水影響而水分條件較好的地段。常見草本植物有豬毛菜、蒺藜、披鹼草、刺藜、地錦、稗子、狗尾草、牡蒿、賴草、豬毛蒿、黍子、大針茅、虱子草、苦苣、達烏里胡枝子等。主要的喬木有小葉楊、油松、刺槐、榆樹等。主要的灌木有檸條、沙棘、酸棗等(張耿傑,2013)。
3.1.1.4 地形地貌
平魯區位於山西省北部。東南西側為高山,中部只有井坪鎮、向陽堡之間的大沙溝兩岸是沖擊而成的斷陷小塊盆地。平魯區地形北小南大,呈三角狀,平魯區為典型的黃土丘陵地貌,地勢北高南低,山脈與山谷相間,一般平行排列。一般標高為1200~1350m。區內最高點位於北部的石峰,海拔高度1537.90m;最低點位於本區南部薛高登村正西的馬關河,海拔高度1213.80m,最大相對高差324.10m。雖然地域遼闊,但山多溝深,平地很少,形成梁、垣、峁等黃土高原地貌景觀。溝谷發育,呈「V」字形,切割深度40~70 m(圖3.2)。全區岩山區和黃土丘陵區占總面積的96%,山間小盆地只有4%,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地面割切嚴重。
圖3.2 研究區地貌
Fig.3.2 Landform in research area
3.1.1.5 資源稟賦
平魯區屬於典型的資源型城鎮。目前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高嶺土、石墨、石灰石等40餘種。其中煤、高嶺土、石灰石等蘊藏量大,開采價值高。煤儲量達130億t,主要有4號、9號、11號煤層可采,地質構造簡單,儲藏淺,易開采,煤質優良,是良好的動力用煤,中煤平朔公司的主要礦區都位於平魯區境內。高嶺土總儲量13億t,其中高嶺岩勘探儲量273萬t,可采儲量140萬t,厚度為2m,大范圍可供單獨開採的高嶺岩礦體,具有經濟開發價值。
平魯區農產品豐富。主要有名特優小雜糧,平魯區被確定為中國小宗雜糧商品基地區(縣),是含硒量居中國首位的紅山蕎麥,千粒重38.8g,硒含量0.73mg/g。豌豆、馬鈴薯澱粉含量高,為良好的制粉原料,油料以胡麻為主,亞油酸含量極高,為中國食用油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