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莫愁路地理環境

莫愁路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22 05:56:32

⑴ 莫愁湖北門荷花里小區地理位置

莫愁湖公園-北門荷花里小區

南京市鼓樓區迎春街4號

⑵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南京位於來北緯31°14'-32°36',東經源118°22'-119 °14',地處我國東南部的長江下游, 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州,南靠寧鎮丘陵,西倚皖贛山區,北連江淮平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南京四周低山盤曲,山環水繞,自然風貌獨特。氣勢磅礴的長江自西向東橫穿市區,轄內有秦淮河、滁河、玄武湖、莫愁湖、石臼湖、固城湖等流域水網縱橫交織,水面佔全市面積11.4%,水資源極為豐富。 崗巒起伏的寧鎮山地由東向西形成三個分支切近城市邊緣楔入城區,溧水縣境內有茅山山脈,江浦縣境內有老山山脈。低山丘陵佔全市面積64.5%,是華東低山丘陵集中的主要區域之一。

南京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溫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4°,年均降水量1106毫米。這一良好的自然條件加之歷代的綠化努力,使南京享有「 綠城」之譽。

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評價南京的地理環境時說:「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 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誠難覓此佳境也。 而又恰居長江下游兩岸之最豐富區域之中心,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⑶ 南京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總面積6587.02km²,2016年建成區面積1125.78km²。

南京進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進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進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進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冬、夏季長,而春、秋季略短。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已摘去「火爐」的稱呼。

南京水域面積達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長江穿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境內共有大小河道120條,分屬兩江(長江、青弋江—水陽江)、兩湖(固城湖、石臼湖)、兩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劃分水系,可劃分為長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陽江四大水系。

⑷ 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西北與河南接壤,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海岸線長1000多千米。江蘇,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簡稱「蘇」。省會城市為南京。江蘇傍江臨海,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萬人。連綿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塗。江蘇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江蘇歷史悠久。這里是中國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數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麵粉、採煤等近代工業,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興起。此後,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⑸ 南京莫愁湖現兩株並蒂蓮,它適合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生存

並蒂蓮是荷花中的一種,因為它是一根莖上長出了兩朵花,花蒂連在一起,所以叫作並蒂蓮。這種花的生長幾率大約為十萬分之一,是極難出現的植物雙胞胎,而且它還只能自然生長,不能復制和遺傳,因此被譽為花中珍品。

並蒂蓮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同時也有著非常美好的象徵寓意,所以深受大家喜愛。這樣一種珍貴的植物,生長的環境也是有講究的。並蒂蓮不耐蔭、喜歡光照,但不能被強光直射。並蒂蓮在生長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充足的陽光可以促進並蒂蓮張葉開花,缺少陽光的時候它會表現出強烈的趨光性,但是雨後暴晴會對並蒂蓮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也要注意不能被強光直射。

並蒂蓮喜溫不耐寒,栽植時的溫度最好在13℃以上,發育時的溫度則是18—21℃最為適合,開花的話溫度需要達到22℃以上。同時在通風的環境下並蒂蓮會更適合生存,因為空氣流通會減少病蟲害,有利於植物生長。

⑹ 「六朝古都」南京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怎麼樣

氣候:南京屬亞來熱帶季源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秋天乾燥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地理環境:南京山水城林融為一體,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長江穿城而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紫金山風景絕佳,幕府山氣勢雄偉,秦淮河、金川河縈繞其間,玄武湖、莫愁湖點綴城中,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1%以上,林木覆蓋率26.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7平方米,在中國位居前三甲,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⑺ 南京審計學院莫愁校區怎麼樣,地理位置又怎麼樣,住宿環境又如何

我就是莫愁校區大三的學生,離學校10分鍾步行路程有個地鐵站,3站直接到新街口內,交通便利。但由於是老容校區,住宿環境渣,公共洗漱間,公共廁所,食堂吃的少又難吃又貴,學校破破爛爛,很小,天天有外面的婦女來跳廣場舞。雖然這么渣,但住習慣就好了,剛開始可能不適應

⑻ 南京的地理環境

區位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 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 總面積6597km²(不含水域),截至2012年建成區面積752.83km²。 地貌 南京山水城林融為一體,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長江穿城而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紫金山風景絕佳,幕府山氣勢雄偉,秦淮河、金川河縈繞其間,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點綴其中,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湖泊,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1%以上,林木覆蓋率26.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7平方米,位居中國前三甲,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氣候 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秋天乾燥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四季各有特色,皆宜旅遊。因此就有了「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之說,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有為南京摘去「火爐」帽子的說法。 資源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中國現代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種類最繁多的地區。又以山丘、河湖兼備,氣候溫和,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繁多,其動物種類,足以代表長江下游地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南京蘊藏著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54種礦藏。鐵、銅、鋁、鋅、金、銀、鍶等15種礦儲量江蘇第一,4種進入中國前6位。其中,鐵硫儲量佔全省40%左右,鍶礦品位高、儲量大,為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熱資源,著名的有湯山溫泉、湯泉溫泉、珍珠泉溫泉等。

⑼ 南京地理環境有什麼特點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中國版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權[5],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來自網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