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操作教程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操作教程

發布時間: 2021-02-22 02:47:18

㈠ 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的圖書目錄

第1篇 導論
第1章 GIS
1.1 GIS的基本概念
1.1.1 信息與地理信息
1.1.2 信息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
1.2 GIS的組成
1.2.1 硬體系統
1.2.2 軟體系統
1.2.3 地理空間數據
1.2.4 應用分析模型
1.2.5 系統開發、管理和應用人員
1.3 GIS的數據組織
1.4 GIS的功能
1.4.1 基本功能需求
1.4.2 地理信息系統基本功能
1.5 GIS的發展
1.5.1 GIS的發展簡史
1.5.2 GIS的發展展望
1.6 習題
第2章 ArcGIS 9.3 概述
2.1 ArcGIS 9.3 體系結構
2.1.1 桌面GIS
2.1.2 伺服器GIS
2.1.3 移動GIS
2.1.4 嵌入式GIS
2.2 ArcGIS 9.3 軟體特色
2.3 ArcGIS 9.3 軟體的安裝
2.3.1 ArcGIS 9.3 的安裝條件
2.3.2 ArcGIS 9.3 的安裝准備
2.3.3 ArcGIS 9.3 的安裝過程
2.3.4 桌面快捷鍵創建
2.4 習題
第2篇 空間數據可視化
第3章 ArcMap應用基礎
3.1 ArcMap的窗口界面
3.1.1 ArcMap窗口的組成
3.1.2 ArcMap的窗口操作
3.2 地圖文檔的操作
3.2.1 創建地圖文檔
3.2.2 打開地圖文檔
3.2.3 保存地圖文檔
3.3 圖層的操作
3.3.1 添加圖層
3.3.2 圖層更名
3.3.3 改變圖層順序
3.3.4 圖層的復制與移除
3.3.5 圖層屬性
3.3.6 圖層分組
3.3.7 圖層比例尺設置
3.3.8 保存圖層
3.3.9 設置圖層數據源
3.4 查詢地圖要素
3.4.1 互動式選擇
3.4.2 屬性選擇
3.4.3 位置選擇
3.4.4 圖形選擇
3.4.5 選中要素的相關操作
3.5 屬性表的處理
3.5.1 屬性表的操作
3.5.2 連接屬性表
3.5.3 圖表
3.5.4 報表
3.6 實例
3.6.1 使用ArcMap瀏覽地理數據
3.6.2 繪制人口密度圖
3.7 習題
第4章 空間數據採集與編輯
4.1 空間參考系統
4.1.1 地理坐標系統
4.1.2 地圖投影
4.1.3 地理配准
4.2 空間數據採集
4.2.1 野外實測數據
4.2.2 地圖數字化
4.3 空間數據編輯
4.3.1 空間數據編輯流程
4.3.2 編輯要素
4.3.3 編輯屬性
4.3.4 編輯拓撲
4.3.5 編輯關系和相關對象
4.3.6 編輯幾何網路
4.3.7 編輯尺度要素
4.4 實例
4.5 習題
第5章 三維可視化
5.1 ArcGlobe
5.1.1 三維數據瀏覽
5.1.2 ArcGIobe圖層類型
5.2 ArcScene
5.2.1 三維場景
5.2.2 動畫
5.3 實例
5.3.1 三維場景可視化
5.3.2 三維場景動畫
5.4 習題
第6章 地圖制圖
6.1 地圖版面設計
6.1.1 地圖模板操作
6.1.2 版面尺寸設置
6.1.3 圖框與底色設置
6.2 數據符號化
6.2.1 單一符號化
6.2.2 分類符號化
6.2.3 定量符號化
6.2.4 圖表符號化
6.2.5 制圖表達
6.3 圖層標注
6.3.1 交互標注
6.3.2 自動標注
6.3.3 鏈接注記
6.4 地圖整飾
6.4.1 輔助要素操作
6.4.2 制圖數據操作
6.5 地圖輸出
6.5.1 列印地圖
6.5.2 導出地圖
6.6 實例
6.7 習題
第3篇 空間數據管理
第7章 ArcCatalog應用基礎
7.1 空間數據格式
7.1.1 Shapefile
7.1.2 Coverages
7.1.3 Geodatabase
7.1.4 柵格數據
7.1.5 TIN數據集
7.1.6 CAD數據
7.1.7 XML文檔
7.1.8 地址定位器
7.2 目錄樹的操作
7.2.1 文件夾連接操作
7.2.2 資料庫連接操作
7.2.3 GIS伺服器連接操作
7.2.4 文件夾與文件類型操作
7.3 目錄內容瀏覽
7.3.1 內容視圖
7.3.2 預覽視圖
7.3.3 元數據視圖
7.4 數據搜索
7.4.1 按數據項搜索
7.4.2 按地理條件搜索
7.4.3 按時間條件搜索
7.4.4 按關鍵字搜索
7.4.5 瀏覽和修改搜索結果
7.5 地圖和圖層操作
7.5.1 地圖操作
7.5.2 圖層操作
7.6 地理數據輸出
7.6.1 地理要素輸出
7.6.2 屬性表格數據輸出
7.7 實例——使用ArcCatalog瀏覽地理數據
7.8 習題
第8章 空間數據處理
8.1 Shapefile操作
8.1.1 新建Shapefile和dBase表
8.1.2 添加和刪除屬性
8.1.3 創建和更新索引
8.1.4 定義Shapefile的坐標系統
8.2 Coverage操作
8.2.1 新建Coverage和INFO表
8.2.2 建立拓撲
8.2.3 定義Coverage的坐標系統
8.2.4 Coverage維護操作
8.3 柵格數據操作
8.3.1 瀏覽柵格數據
8.3.2 定義柵格數據集的坐標系統
8.3.3 創建柵格數據集信息
8.4 數據格式轉換
8.4.1 矢量數據格式轉換
8.4.2 柵格數據格式轉換
8.4.3 矢量與柵格數據格式轉換
8.5 元數據操作
8.5.1 編輯元數據
8.5.2 發布元數據
8.6 地理編碼
8.6.1 地理編碼的概念
8.6.2 地址定位器的創建
8.6.3 地址編碼過程的控制
8.6.4 地址定位器的修改
8.6.5 地址表的地理編碼
8.7 實例
8.8 習題
第9章 空間資料庫
9.1 Geodatabase概述
9.1.1 Geodatabase基礎
9.1.2 Geodatabase類型
9.1.3 Geodatabase基本元素
9.2 設計Geodatabase
9.2.1 Geodatabase的設計步驟
9.2.2 使用ArcGIS數據模型設計
9.3 建立Geodatabase
9.3.1 新建Geodatabase
9.3.2 Geodatabase數據轉換
9.3.3 用CASE工具建立Geodatabase
9.4 Geodatabase操作
9.4.1 Geodatabase的子類型和屬性域
9.4.2 Geodatabase的關系類
9.4.3 Geodatabase的注記類
9.4.4 Geodatabase的尺度類
9.4.5 Geodatabase的拓撲
9.4.6 Geodatabase的幾何網路
9.5 實例
9.5.1 建立某地區地塊的拓撲關系
9.5.2 建立某水系的幾何網路
9.6 習題
第4篇 空間處理
第10章 地理處理
10.1 地理處理概述
10.2 地理處理方法
10.2.1 工具
10.2.2 模型
10.2.3 腳本
10.2.4 ArcObjects
10.3 環境設置
10.3.1 應用程序的環境設置
10.3.2 模型的環境設置
10.3.3 地理處理工具的環境設置
10.4 習題
第11章 ArcToolbox應用基礎
11.1 ArcToolbox簡介
11.1.1 數據管理工具
11.1.2 數據轉換工具
11.1.3 分析工具
11.1.4 地圖工具
11.1.5 線性參考工具
11.1.6 地理編碼工具
11.1.7 Coverage工具
11.1.8 空間分析工具
11.1.9 三維分析工具
11.1.10 地統計分析工具
11.1.11 空間統計工具
11.2 工具箱操作
11.3 工具集和工具操作
11.3.1 工具集操作
11.3.2 工具操作
11.4 實例
11.5 習題
第12章 ModelBuilder應用基礎
12.1 ModelBuilder界面
12.2 構建模型
12.2.1 模型的組成
12.2.2 模型的類型
12.2.3 模型的構建流程
12.3 ModelBuilder操作
12.3.1 圖表屬性設置
12.3.2 中間數據操作
12.3.3 校驗和修改模型
12.4 實例
12.5 習題
第13章 定製ArcDesktop
13.1 用戶界面定製
13.1.1 用戶界面基本元素
13.1.2 定製工具欄的基本操作
13.2 定製宏
13.2.1 宏的創建
13.2.2 宏的運行
13.2.3 添加宏到工具欄或菜單
13.3 定製VBA命令
13.3.1 UIControl應用基礎
13.3.2 定製UIControl
13.3.3 添加外部定製命令
13.4 定製環境設置
13.4.1 設置定製保密性
13.4.2 設置VBA安全性
13.4.3 更新ArcID模塊
13.5 實例
13.5.1 添加地圖要素
13.5.2 添加圖層文件
13.6 習題
參考文獻

㈡ 湯國安地理信息系統教程課件

這個肯定不外傳滴哇。。。

㈢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的基本信息

ISBN: 978-7-04-020752-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7)第024109號
作者:湯國安 劉學軍 閭國年 盛業華王春張婷
版次:2007年04月
頁數:367
開本:787×960 1/16
字數:430 00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價:¥33.90

㈣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實踐教程(武大出版社) 有沒有配套的素材

應該沒有的

㈤ 《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和《ArcGIS地理信息系統詳解》哪本好

以上兩本書本人不推薦。

理論推薦:地理信息系統(上、下)(第2版)(精裝)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7121003384
譯者:唐中實 編者:(美國)朗利
本書由90多位成就卓著的GIS學者撰寫而成,是目前GIS領域引用最多的參考書,也是對GIS多年來發展的一個總結。全書包括原理、技術、管理與應用四篇內容,系統闡述了GIS的科學概念、科學淵源、學術觀點、基本原理、支撐技術以及管理與應用方法,全面展示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GIS領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並深入剖析了GIS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共40章,下卷共32章。上卷系統闡述了GIS的原理與技術方法,下卷全面介紹了GIS的管理與應用方法。

操作推薦:ArcGIS 9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實踐(上下冊)
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秀芹等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7302151342
本書著重對ArcGIS 9的新增功能和擴展分析功能進行了介紹。根據編者對ArcGIS軟體長期應用的經驗,本書針對使用中可能會遇到的難點加以提示,以節省用戶在學習和應用中摸索的時間。各章後附有相應的習題,以幫助用戶鞏固學習成果。《ArcGIS 9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實踐(上下冊)》同時從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兩種角度來指導和幫助用戶應用該軟體。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軟體也不斷地升級完善,以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2004年10月,美國資源系統研究所(ESRI)推出了ArcGIS 9。較之以前的版本,ArcGIS 9在地理分析處理、高端制圖、數據互操作和3D可視化以及開發工具等方面都有所突破。為應對ArcGIS 9的這些變化,並針對ArcGIS 9的功能和特點,作者在以往ArcGIS相關出版物的基礎上,編寫了《ArcGIS 9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實踐(上下冊)》。
這兩本書我都買了並閱讀了,吃透它,你玩這行業在技術上(僅僅在技術上)就跟鬥地主一樣。自身感覺他對我的幫助是巨大的,我深受其益。
我認為《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適合初學者!!
首先說明一點:宋小冬的《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是學習ArcView的教材,而ArcView可以算是ArcGIS的前身,比後者簡單但是在Map功能上和後者一樣強大。
《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自帶光碟,內有書內所用的全套數據,你只要按照書上的指示一步一步來做,做完全部21個實習內容,你會對GIS的基本功能有一個直觀全面的了解(書上步驟實在是詳實清楚)。這本書也應該是市面上學習ArcView最權威的教材了。
《ArcGIS地理信息系統詳解》是學習ArcGIS的教材,ArcGIS包括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其中ArcMap就是由ArcView改編的,操作界面麻煩很多,功能並沒有強大多少。
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先掌握ArcView的功能,從簡單入手,在熟悉GIS功能後再學習ArcGIS,那時候你學習復雜得多的ArcGIS會非常都得心應手,因為ArcView和ArcGIS的設計思想是一致的,學習好ArcView對學習ArcGIS幫助很大,另外在處理一些簡單操作如屬性表操作時,用ArcView會比ArcGIS簡單很多。
其實我覺得ESRI的這兩個軟體都應該會,但你如果是初學者的話,我還是推薦宋小冬的《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等學會ArcView再學習ArcGIS。
PS:我就是用的宋小冬的這本《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感覺非常的好,包括後來學ArcGIS,現在ArcGIS系列學完過來,覺得當初的選擇很好,畢竟南師大出的這套GIS的書都是很經典的~

㈥ 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的內容簡介

《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內容簡介回:美國ESRI公司的ArcGIS是地理信息系統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平台答軟體之一。吳靜編著的《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立足理論聯系實際,在闡述地理信息系統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針對ArcGIS 9 Desktop系列最新版本ArcGIS 9.3的功能和特點,從空間數據可視化、空間數據管理、空間處理三個角度系統地介紹了ArcGIS的應用方法。
《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結構嚴謹、內容翔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大量的實例,使讀者能夠快速准確地掌握aregis9.3的操作方法與技巧。
《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面向ArcGIS初、中級用戶,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系統及相關專業學生學習使用ArcGIS的入門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從事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相關人員的參考書。

㈦ 怎樣把地理信息系統運用到教學中

淺議地理信息系統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
隨著地理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
新課改提高了對學生信息素養的要求。因此,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到地理教學中成為當代新型教師的重要任務。
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際論述
了地理信息系統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字:
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教學

引言

伴隨信息時代的到來,
地理學岌計算機技術、
航天技術等進行有效整合,
誕生了一門新
興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簡稱

GIS
)是一
種以採集、
存儲、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與地理分布有關數據的空間信息系統。
它以地
理空間資料庫為基礎
,
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採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的
和動態的地理信息。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
相互關系的學科,實踐性,應用性很強。
中學地理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傳授地理知識、培養地
理技能和提高地理思維能力。因此,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既可以根據課標適當地增加有關
GIS
的教學內容來開闊學生的視野,
又可以應用
GIS
改善地理教學,
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
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及其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1

GIS
的發展簡況

GIS
源於
20
世紀
60
年代,加拿大測量學家
R.F.Tomlinson
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統這個
概念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理信息系統,
用於自然資源的管理與規劃。
後來,
美國哈佛大
學土地測量專業的一名學生
J.Dangermond
在其畢業論文中設計了一個簡單的
GIS
系統,並
在畢業後成立了
ESRI
公司,促進了
GIS
的發展。九十年代以後,隨著地理信息產業的建立
和數字化信息產品在全世界的普及,地理信息系統將逐漸深入到各行各業,成為人們生產、
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由於國外
GIS
發展較早,其
GIS
教育體系也
相對完善: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德國等都將
GIS
專業教育提到非常
重要的高度。這些國家在大學里許多相關專業,如建築、市政工程、林業、地理、城市規劃
等,都增加了
GIS
課程。我國
GIS

20
世紀
80
年代初開始起步,
90
年代才進入快速發展
階段。中學
GIS
教育更是屬於剛剛起步的階段。而實施
GIS
教育不僅是落實地理學科教育
的責任,也是落實教育本身賦予地理教育的任務。
GIS
教育中對學生信息技術的掌握、地理
研究技術的了解與應用、
地理區域系統思想的建立和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以及地理問
題的分析與處理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因此,筆者認為嘗試把
GIS
應用到中

2
學地理教學中勢在必行。

2

GIS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的迫切性

2.1
時代發展的需要

20
世紀
90
年代以後,伴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地理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
快,

GIS
引入中學地理教學中是信息時代的要求。
GIS
包含的信息大且更新速度快,
內容
豐富
,
能將大量的地理信息和理論結合起來加以儲存
,
供學生查詢和使用
,
使學生掌握最新的
地理信息和知識。

2.2
學科發展的需要

目前地理教學使用的相關參考書部分內容有些陳舊,
再加上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
不可
能做到及時更新,影響了地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使用
GIS
進行地理教學,可以實現地理
資料與世界的同步更新,
讓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其他國家的學科發展情況。
我國教
育部
2003
年頒布的《全日制高中地理課程標准
(
實驗
)
》已經把地理信息技術納入必修的地
理課程內容範圍,並把它列為七大地理選修模塊課程之一,並明確指出:
「強調信息技術在
地理學習中的應用,
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
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
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


2.3
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

新課標指出,教學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作為教學主體,
學生的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傳
統的教學方式很難關注全體學生的需要。
GIS
可以為學生提供互動的教學情境,
他們可以根
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地理內容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所得。

3

GIS
在地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3.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
,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條件,內因起決定作
用。飢餓調動了人尋食的積極性
,
捕獵迫出了人們快速狂奔的能力。也就是說,需求是主觀
能動性發揮的最根本動因。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激發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教學質量
的關鍵。而興趣又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能夠驅使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學生
對高中選修四的旅遊地理內容很感興趣,
希望可以通過地理課的學習了解中國乃至世界的主
要旅遊景點,既滿足視覺享受,
放鬆心情,又可以了解不同區域的文化特色。但是基於課時
及教具的限制,學生期待的效果很難達到。當然,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便大大折扣。其實,
旅遊地理作為選修的學習,從內容的構成上充滿樂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但拘於呈現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習效率的提高,往往形成低效或無效教學。
GIS
的出現解決

3
了這個難題——依據教材的主要內容並補充相關旅遊景點聯系交通、
住宿及文化特色等製成
GIS
旅遊地圖。較一般的地圖而言,
GIS
旅遊地圖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詳細、更准確的信息:

⑴一般的旅遊地圖因圖幅面積的限制,只能呈現一些主要的信息,不能滿足不同人群
的各種需要。但
GIS
旅遊地圖藉助計算機技術的支持,表現出高容量的特點,學生可以根
據各自的需要有選擇性地進行讀取。

⑵一般的旅遊地圖以紙質形式出現,不易保存。長時間使用後,會出現摺痕、破損等
現象,使用年限短暫,影響學生的正常使用。
GIS
旅遊地圖藉助計算機存在,更易儲存。

⑶一般的旅遊地圖不能及時進行信息的更新,
有時會對學生產生錯誤的指示。
GIS
旅遊
地圖可以通過網路及時進行更正、修改,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⑷一般的旅遊地圖有特定的圖例,
部分信息混雜在一起,
增加了學生的困難。
GIS
旅遊
地圖呈現方式直觀,
並具查詢功能,
學生可以進行相關信息的查詢。信息表現清晰,使用起
來方便快捷,節省了學生寶貴的時間。

3.2
有助於學生建立空間概念

地理是一門空間性強的學科,在地理的學習中,要求學生掌握主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間
分布,
並形成空間概念。
但事實上,
地理課要反映的信息是極其廣闊和遙遠的,還有一些是
不可見的。
數量之大,表現之抽象,
學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儲存在大腦中。如果只是憑
借教師的有限講解,
學生不可能從不同角度、
不同層次地對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深入分
析。
因此,
也就無法在學生大腦中呈現完整而清新的圖像,
不能形成牢固而深刻的記憶。


此我們在進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析時要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
很多信息都是以
地圖的形式出現。較純粹的文字記憶,地圖的記憶效果更好。
GIS
具有數據輸入、存儲,數
據操作和處理,
數據顯示和結果輸出,地圖制圖,
地理資料庫的組織與管理,空間信息查詢
與量算,
空間分析等功能,
可以用來處理具有空間特點的地理資料,
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
尤其是
GIS
的空間信息的可視化。它使學生對於在空間中的各事物的狀態有一個非常直觀
的感受。
無論是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可以無級縮放和信息查詢的地圖,
還是展示一幅三維的地
形模型,都使學生對現實世界空間關系的認識更為直觀、具體。由
GIS
顯示的空間信息的
可視化結果,
能夠幫助學生揭示空間關系、
空間分布模式和空間發展趨勢。
如高中地理教學
中要求學生理解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我們可以例證中國地形與氣候之間的關系來講述這個地
理原理:把中國地形圖與氣候圖疊加,讓學生先分析地形圖,
再分析氣候圖,最後把兩個要
素疊加起來進行比較,
即什麼樣的地形會形成什麼樣的氣候。
學生嘗試使用地形要素來解釋
氣候的形成。
比較容易的就是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形成特殊的高寒氣候。
如果時間允許,


4
們還可以讓學生來談談美國地形對其氣候的影響,
即學即用,
實現地理知識的遷移,
加深學
生關於地形對氣候影響的理解。

3.3
有助於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受傳統教育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
目前絕大部分中學地理教師仍停留在課堂講述為主的
教學模式上,學生也只能依照教材,
鞏固所學知識,制約了學生與教師雙方的思維,對地理
的學科教育價值實現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而且也有悖於新課程的教育觀念,

「整合教學與
課程」

「強調互動的教學」

「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等。
地理課堂教學也存
在不少問題。
如:
教師向學生提問多,
而引導學生主動發問少,
輕視甚至抑制學生發現問題、
主動提問的意識和熱情;提出「知識訓練」型的問題多,而思維性、啟發性的問題少,量多
質差的「滿堂問」幾乎成為變相的「滿堂灌」
。學生的自主探究、發現、創新的意識得不到
應有的發展,情感、
意志、
精神境界等得不到應有的塑造和升華。也許學生雖能攻克試卷上
的一道難題,
而面對真實生活中的難題時卻不知所措,
面向未來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將更是
茫然。
愛因斯坦說過:
「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應該是
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學教育的研究者,課程建設者和開發者,是社會型的開放的教師。

GIS
引入中學地理教學是中學地理課程改革的有力工具。因為
GIS
既是教師的教學工具
也是學生的學習工具,教師和學生面對的課程將不再是簡單的教科書,
教師、學生、教材將
成為統一體,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GIS
在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將充當著橋梁和紐
帶的角色。
在學習過程中師生互動,
信息多向流動。
如我們在學生學習某些地理概念或原理
時,只提供他們一些事實
(
事例
)
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閱讀材料,或讓學生自己從學習生活和
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獨立探究,
自行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從而獲得
知識並培養發明創造能力的一種方法。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
我們不要把現成的東西交給學生,
而應在概念領域內,充分利用新奇、懷疑、困難、矛盾等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促使學生自
己動腦,去發現探索,對所發現問題和探索的結論由學生自己去做。首先,
我們根據學生的
水平,
確定探究型地理教學課題的探究類型。
課題研究以認識客觀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問題
為主要目的,
具體包括社會調查、
科學實驗和文獻研究等。
項目活動類主要是設計以解決一
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
如模擬設計某一條地鐵線路的活動等。
其次,
指導學生
設計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的具體步驟和計劃。
這是整個研究性學習的關鍵。

們可以根據學生掌握
GIS
技術的實際情況,結合預先課題或項目,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和修
正實施方案,
從而達到方案可行性之目的。
其三,
在實施過程中,
我們協助解決遇到的難題。
最後,開展研究性學習結題和展示成果。結題結果可能有不同情況,我們應引導學生對相

5

GIS
探究型學習進行經驗總結。

3.4
有助於學生實現個性發展

新課改指出,要關注學生的需求。既要實現學生的全體發展,又要實現學生的個性發
展。
GIS
可以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互動式學習環境。
GIS
製作的多媒體電子地圖不但
畫面清晰、
色彩諧調,
而且加上視頻和聲音的配合,
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較強的人機交互性。
學生通過操作
GIS
地圖進行自主學習,可以改變課程教材只是為教師講授提供藍本,學生
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
實現信息技術和地理課程內容的整合,
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可
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進行學習,進行個性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地理知識框架。
GIS
可以實現人機互助,
個別指導,
有利於師生之間、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從認識主義
來說,
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習的意義建構,
促進學生高水平的地理思維和學習活動。
理由如
下:一是學習者之間的交流、爭議、
意見綜合等有助於學習者建構起新的、
更深層次的對地
理事物的理解;
二是在合作學習中,
學習者的想法、
解決問題的思路都被明了化、
外顯化了,
學習者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實施監控。
行為主義的觀點則認為,
學生看到同
伴們的成功,會提高他們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4

GIS
在高中地理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4.1
師資不夠

GIS
發展至今,
雖然有很多成熟的軟體供教師使用,
但這些軟體大多功能龐雜且操作復
雜,
熟悉和掌握這些軟體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相關的計算機基礎。
這對於一般的地理專職教師
來說有些困難。
GIS
需要學校花費資金購買,地理教師學習和掌握又存在困難,這無疑會對
GIS
在地理教學的應用製造障礙。
因此,
亟待操作相對簡單的軟體出現,
來擺脫目前的困境。

4.2
教學需要的適度性

GIS
教學要根據實際教學環境採取分層次、
分地區、
分級別的有區別對待。
可以分為基
礎教學、拓展性教學、研究性教學等幾個層次進行。在教學方式上,要注意直觀,加強傳統
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教學、
參觀、
實習等教學模式的結合;
在拓展性和研究性層次上,要加強
學生的實踐能力、基本操作技能、系統設計能力的培養。

4.3GIS
教材的適用性

編制適合我國國情與學生特點的
GIS
教材,在教材中提供配套的練習,並建設相關網
站。學生使用起來既實用又方便。通過教材的重視程度加強社會對
GIS
在地理教學中使用
的關注,與世界接軌,縮小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㈧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的內容簡介

隨著各個領域對地理信息系統認識程度和認可程度的提高,應用需求大幅度內增加,導容致地理信息系統正向更深的應用層次發展,表現出從地理信息系統走向地理信息服務的趨勢。《地理信息系統教程》是作者系統地總結了已有GIS學科的基本理論、實踐與成果,特別是總結了作者近年來在國內外從事有關GIS科研與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撰寫完成的。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全面、系統地闡釋了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與應用發展,內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統基本概念、地理空間數學基礎、空間數據模型、空間數據結構、空間數據組織與管理、空間數據採集與處理、空間數據查詢與度量、GIS基本空間分析、數字地形分析、空間統計分析、地理信息可視化及地理信息傳輸。書中配有專業術語和復習思考題。

㈨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的介紹

該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地理信息系統教程》可作為高專等屬院校GIS、地理、測繪、資源、環境、規劃、地質、海洋、氣象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城市管理、區域規劃、環境保護等部門的科研工作者閱讀參考。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