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相關地理知識
❶ 請用較為專業的知識從地理環境上解釋重慶為什麼是霧都
重慶氣候屬中亞熱濕潤季風氣候類型, 其特徵是:(1)夏熱冬暖, 無霜期長。重慶地區多年平均氣溫在長江谷地為18.4℃(沙坪壩)、雲陽18.8℃;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34.4℃, 極端最高氣溫達44.1℃(豐都), 為長江三大「火爐」之一。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大於4℃, 無霜期340--350天, 大於0℃活動積溫6010--6900℃, 是同緯度無霜期最長地區。(2)降水量充沛, 時空分配不均。重慶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夏季占年降水量40%--50%, 冬季只佔4%--5%; 多暴雨, 又受青藏高壓和副熱高壓的影響, 7、8月份常出現30--50天的乾旱。降水的年際變化大, 一般多雨年為少雨年降水量的2.5--3倍; 降水量由東向西北逐漸減少, 黔江年降水為1445.3毫米, 而西部的潼南僅987.5毫米。(3) 秋多陰雨, 冬多雲霧, 日照時數少。重慶秋季陰雨平均機率1.1--2.3次, 常年≥0.1毫米雨日平均13.7--15.8天, 降水量268--424毫米, 占年降水量的24%--31%; 重慶年平均霧日67.8天(沙坪壩)。最多年份達148天, 故有「霧都」之稱。(4)氣候垂直分異明顯。重慶地區相對高差達2720.7米, 形成明顯立體氣候帶譜。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降低, 其遞減率一般為0.57℃/100米, 年活動積溫遞減率為207℃。但因受地形影響, 重慶地區一般存在著500--600米、800米左右二個逆溫層。降水量隨海拔增高而增多, 多雨帶各地不一, 酉陽八面山出現在1200米處, 年降水量多達1852.1毫米, 南川金佛山則在1600米處, 年降水量為1654.4毫米。
❷ 請問誰能提供比較全面的重慶地理知識
重慶,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內陸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先行區,中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長江上游生態文明示範區,中西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示範區,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上游航運中心,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開發地區以及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曾為戰時陪都,遠東反法西斯指揮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❸ 高中地理知識點(全) 重慶的
必修模塊1(自抄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高中地理知識點(全) 重慶的
❹ 重慶的地理概況
重慶位於東經105°17'-110°11'、北緯°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溫潤多陰、雨熱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說。2004年平均氣溫18.4°C,年總降雨量1182.1毫米。轄區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地界東臨湖北、湖南,南接貴州,西靠四川,北連陝西。重慶幅員遼闊,域內江河縱橫,峰巒疊翠。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成層性明顯,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峽谷等喀斯特景觀。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公里,橫穿巫山三個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即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嘉陵江自西北而來,三折入長江,有瀝鼻峽、溫塘峽、觀音峽,即嘉陵江小三峽。重慶中心城區為長江、嘉陵江所環抱,夾兩江、擁群山,山清水秀,風景獨特,各類建築依山傍水,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素以美麗的「山城」、「江城」著稱於世。特別是美麗迷人的「山城夜景」,每當夜幕降臨,城區萬家燈火與水色天光交相輝映,燦若星河,蔚為壯觀,堪稱奇觀。鍾靈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為一體的奇特壯麗的自然景觀。最負盛名的立體畫廊長江三峽奇峰陡立、峭壁對峙,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千姿百態,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唐代大詩人李白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放歌三峽,留韻千秋。神奇的自然地理還造就了有天然基因寶庫之稱的南川金佛山、全球同緯度地區唯一倖存最大的原始森林江津四面山等自然資源富集之地,烏江、嘉陵江、大寧河等江河峽谷風光,以及長壽湖、小南海、青龍湖等湖泊風光。
❺ 高考地理重慶
根據近2年來的重慶高考地理題,都沒有出現地球運動和時差的題。所以你不必擔心,但還是要好好學,學地理要結合生活。一般的考試中這些題會出現在選擇題最後3道題.
❻ 地理知識分析重慶區位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背靠成都平原農產品豐富,川東山地發展林牧業,工業水源充足,自貢天然氣豐富,靠近長江三峽,航運便利。地形崎嶇,地質條件惡劣,耕地少。
❼ 重慶地理常識
朋友,你錯了~抄
重慶直轄襲市下轄40個行政去縣(自治縣、市),其中15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4個自治縣和17個縣.
15個市轄區
渝中區、沙坪壩區、南岸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江北區、巴南區、渝北區、北碚區、萬州區、涪陵區、黔江區. (其中前九個是主城區)
4個市
合川市、永川市、江津市、南川市
4個自治縣
秀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酉陽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17個縣
璧山縣、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榮昌縣、綦江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巫溪縣、開縣、梁平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城口縣.
❽ 重慶地理的介紹
《重慶地理》(試用本),按照中學教學計劃對鄉土地理的要求和安排,以及它版的性質、特點,學權生的年齡特徵選材,以人地關系為線索組織內容,給予學生有關重慶地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知道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發展經濟的成就和問題,懂得一些建設的措施和政策。
❾ 關於重慶市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渝。重慶市原為四川省的一部分。1997年成為中國的第四個直轄市。位於長江上游、西南地區四川盆地的東南部。面積8.24萬平方千米。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重慶因夏長酷熱、多伏旱而得名火爐;因城市依山建築而得名山城;因冬春時節的雲輕霧重,又名霧都。重慶市是中國西南地區經濟、交通、文化中心。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地理概況
重慶市位於我國西部中緯度地帶,東靠湖北、湖南。南接貴州,西依四川,北連陝西。重慶地處山區。地勢東北、東南高,西南低,東北是大巴山、巫山,東南是大婁山、武陵山,西南是四川盆地東緣。海拔75~2797米,市區海拔200多米。長江縱穿全境,嘉陵江、烏江分別在重慶市區和涪陵匯入長江。地形復雜,山地、丘陵多,平壩少。重慶境內河流密布。除北部的任河匯入漢水,東南部的酉水注入沅江、瀨溪河和大清河注入沱江外,其餘均匯入境內長江。境內主要有長江、嘉陵江和烏江等河流。
氣候特點
重慶市年平均氣溫為18℃。7月至8月份氣溫最高,多在27~38℃之間,常出現連晴高溫,最高極限氣溫可達43.8°C,與武漢、南京一起同為長江流域的三大火爐城市。重慶雨季集中在夏秋,年降水量為1000~1100毫米。常日晴夜雨,有「巴山夜雨」之說。重慶秋、冬多霧。年均霧日達百天以上。有霧都之稱。重慶還是中國日照最少的城市之一。
自然資源
重慶市礦產資源較豐富。主要有煤、天然氣、鍶、硫鐵、岩鹽、鋁土、汞、錳、鋇、大理石、石灰石、重晶石等。其中天然氣儲量3200億立方米。居全國之首:鋁土、岩鹽、鍶礦儲量均居中國第一位,鍶礦居世界第二,錳和鋇礦儲量分別居中國的第二位和第三位。重慶是中國生物物種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市有植物4000種以上。有1.6億年以前的「活化石」水杉及伯樂樹、飛娥樹等世界罕見的珍稀植物,還有聞名中外的銀杉、杜鵑王樹、大葉茶、方竹筍等。重慶還是中國重要的中葯材產地之一,並且森林覆蓋面積廣。林木蓄量大。野生動物資源有600多種,水生動物及魚類200多種。
交通運輸
重慶全市以重慶、萬州、涪陵、黔江等為中心。形成了約10萬千米的公路網路,擔負著境內大部分客運和小部分貨運任務。重慶火車站是重慶鐵路客運的中心,全國有三條主要鐵路干線在這里交匯,並與全國其他鐵路干線聯網。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佔地300公頃,連接著日本、泰國和全國27座大中城市的空中交通。重慶客運碼頭信於渝中區東端,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朝天門,是乘船游覽長江三峽的最佳起始站。
經濟概況
重慶市是一座集重工業、輕工業、貿易等為一體的重要城市,產業齊備、門類繁多、自成體系。它也是西南地區科學技術力量最強的城市。重慶農業具有大農業、大農村的特點,農業和農村經濟在全市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以糧食、豬肉生產為主。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重慶水、陸、空交通四通八達。與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許多大、中城市共同形成了方便、高效的立體交通網路。
文化習俗:巴渝文化
重慶是巴渝文化的發源地,巴渝人千百年來形成了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游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范疇。由於重慶地域閉塞,道路坎坷,氣候濕熱。巴渝人在衣食住行娛樂等生活方式與習俗上,既爽直又魯莽,既熱情又狡黠,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貌。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全長193千米,寬谷、峽谷的交錯分布使得江水蜿蜒逶迤地穿峽而出,形成一瀉千里的雄偉氣勢。瞿塘峽全長8千米。峽區著名的名勝有白帝城、大溪新石器時期遺址、風箱峽古代懸棺等。巫峽主要由金盔銀甲峽和鐵棺峽組成。舉世聞名的巫山十二峰並列江邊。西陵峽段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等名峽險灘,西陵峽被稱為長江三峽中的險灘。
天下第一坑:小寨天坑
天坑在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小寨天坑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荊竹鄉小寨村,坑口的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底下邊有自天井峽地縫流出來的地下河,河道長約4千米,從迷宮峽排出。小寨天坑就是這個地下河的一個「天窗」,被洞穴研究專家評為天下第一坑,屬當今世界聞名的洞穴奇觀。
石窟藝術典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其中北山摩崖造像、寶頂山摩崖造像最具代表性。大足石刻植根於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借鑒前人,又推陳出新,極工窮變,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鮮明。是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寶頂山石刻中的千手觀音雕像、卧佛、牧牛道場雕像等最為著名。
紅岩村革命紀念館
紅岩村原名紅岩嘴,位於沙坪壩區化龍橋紅岩村13號,距市區8千米。紅岩村因其地質成分主要為侏羅紀紅色頁岩而得名。紅岩村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同志親臨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在紅岩村度過了41個日日夜夜。紅岩村八路軍駐渝辦事處大樓,是一幢深灰色三層木結構樓房,兩樓一底,有大小房間54間,佔地800平方米。
張飛廟
張飛廟位於雲陽縣城外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又名張桓侯祠,是三國蜀漢末年為祭祀蜀漢名將張飛而建。該廟依山臨江而立,是一組金碧輝煌的殿宇。重樓飛閣。雄偉壯觀。張飛廟主要有結義樓、望雲軒、正殿、助風閣、杜鵑亭、得月亭等建築。廟內存有大量自漢、唐以來歷代名家的書法摹本碑石及木板書畫,號稱文藻勝地。三峽大壩建設後,已被整體搬遷。
白帝城
在臨江的白帝山上,今尚存白帝廟。唐以前為公孫述祠,到明代時被稱作正義祠,清始改名白帝廟。清時對廟進行重修,並保存至今。白帝廟以明良殿、武侯祠、觀星樓等為主要建築。明良殿內,還塑有劉備、諸葛亮等人的雕像。殿兩側是碑林,陳列有隋以後的石碑70餘通,其中以隋開皇二十年(600年)刻制的《龍山公墓誌》最為出名。唐代時,著名詩人杜甫曾被流放夔州,在此期間,他寫下400多首詩篇,為白帝城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
❿ 地理-----重慶
第一個肯定是復天然氣,川東氣制田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氣田
第二個確切的說應該叫汽摩產業,包括汽車整車、發動機,摩托車整車、發動機,以及相應的上下游配套企業
第三個是水稻
全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種,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麥、紅薯四大類,尤以水稻居首。除糧、油、蔬菜等農作物外,還有油菜、花生、油桐、烏桕、茶葉、蠶桑、黃紅麻、烤煙等名優經濟作物,有"柑桔之鄉"、"油桐之鄉"、"烏桕之鄉"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