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理環境決定
㈠ 成都氣候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
成都極端最低氣溫為-5.9℃,大部分區市縣出現在12月,少部分出現在1月。成都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1)成都地理環境決定擴展閱讀:
成都的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東緣,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2016年,全市土地面積為14335平方千米,市區面積為4241.8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837.27平方千米。
2、地形地貌
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屬於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位於大邑縣西嶺鎮大雪塘(苗基嶺),海拔高度為5364米;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為岷江、湔江等江河沖積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
㈡ 成都的軍事地理戰略意義詳細點!謝謝
轄區:西藏、四川、重慶、雲南、貴州。
兵力主要部署在昆明、重慶和林芝
作戰任務與作戰區域:成都軍區的作戰任務主要有兩個,一是對印作戰,側面牽制印度,對巴基斯坦形成無形支持;二是保護緬甸,控制東南亞,確保中國的最後一條經濟通道(一旦中國同時和美蘇交惡,海上運輸和絲綢之路均被封鎖,如抗日戰爭時期,唯一剩下的就是緬甸這個通道了)。扶持朝鮮以遏制防禦美日韓;扶持巴基斯坦以遏制印度,扶持緬甸以控制東南亞。由此也可以看到,巴基斯坦和緬甸是中國遭到美蘇封鎖時最主要的對外運輸線。
作戰方式和武器配置:從成都軍區的作戰任務來看,其要獨立擔當來自西南方的威脅。由於地形制約,主要採取的是以山地旅為主的小規模作戰,由於周邊國家的軍事實力和地理環境的限制,大規模作戰的可能性不大,對單兵素質的要求更高,對人員的要求比對武器的要求更高。因此,估計成都軍區的兵力單位都是由班組成,訓練大概是除了海軍陸戰隊之外最辛苦的了。有聯系的分散作戰,是這個軍區作戰兵種的主要形式,和北方軍區以拳頭方式出擊不同的是,這個軍區主要將以網狀的方式出擊作戰。
重慶的兵力部署估計是一個機動力量,可以隨時配合對印或對緬方向的作戰任務。
因此,從作戰武器配置來看,單兵武器的要求則更高,單兵火箭筒、狙擊步槍、機槍等,以班為單位配備GPS定位系統,以和其他步兵班聯合行動。
㈢ 分析成都的地理位置對其航空運輸布局的影響
一談影響肯定會有好的和壞的兩個方面,你要分析這道題中主要想讓你回答哪個方內面的,看情況而答。成都容有一個雙流機場吧,你可以具體查查那個機場的區位布局影響。
答這道題應該從航空運輸布局的幾個要求來看。
好的影響:1.成都位於成都平原,地形平坦開闊,適合佔地面積較大的航空運輸布局。2.成都位於四川盆地,北有秦嶺大巴山擋住西北季風,風力小,強風天氣少有利於航空運輸。3.成都市是四川省省會,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市場距離近,需要航空運輸。
壞的影響:1.人口密集,用地緊張,造價高。2.水汽多,降水多,風力小,霧霾天氣多,能見度較差,天氣因素影響航空運輸。
㈣ 成都的地理環境是什麼
成都市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內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容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㈤ 成都的人文地理環境
自然環境:成都: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專雨;亞熱帶常綠屬闊葉林;紫色土,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位於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地勢平坦,利於種植業發展。拉薩:高山高原氣候,海拔高,氣壓低,氣溫低(高寒氣候);氣溫日較差大;(早穿皮襖午穿紗);植被以荒地草原為主;位於我國地勢第一階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我國長江、黃河等河流的發源地,水源充足;在雅魯藏布大峽谷處,溫度較高,水源充足,利於發展河谷農業。人文:成都:經濟相對發達,水陸交通便利,城市數量多,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旅遊資源豐富,有世界著名文化遺產(卧龍大熊貓棲息地、都江堰、樂山大佛、青城山、九寨溝黃龍風景名勝區);市場廣闊;工業基礎好,攀枝花是著名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城市;拉薩: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注意:最近建成的青藏鐵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閉塞的問題)人口稀少,城市數量少。
㈥ 成都的地理環境
成都市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回間,全市東答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㈦ 成都的地理概況
成都地理
成都最高的山峰位於哪裡,海拔多少?發源於成都市的河流有哪些,分別位於哪裡?成都市首個森林景觀資源「白皮書」《林海奇珍》日前出爐,昨(22)日,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詳細批露了成都「家底」。此書堪稱成都自己的「地理雜志」。
成都第一峰:苗基嶺5364米
成都3000米以上的山峰126座,最高峰5364米。這些山峰大部分都是人跡罕至,尚未命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苗基嶺、光光山、九峰山、城牆岩、榮華山、大尖峰、羊子嶺、干海子、火燒銀、八卦頂、油罐頂等。成都市第一峰苗基嶺海拔5364米,位於大邑黑水
河保護區內。
大邑大尖峰3651米,崇州險峰3310米,大邑苗基嶺5364米。大邑紅石尖3310米,大邑九里崗3842米,崇州火燒銀3868米,崇州雞冠山3000米,崇州鴛鴦池3356米,彭州太子城4814米,彭州九峰山4000米,都江堰龍池崗3100米。
發源於成都市的河流有13條;匯入的主要支流有55條。市域內650萬畝森林涵養了豐富的水源,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河流,是整個川西平原風調雨順的重要保障。
發源於成都市的河流有:白沙河、龍溪河、湔江(又稱白水河)、文井江(又稱鞍子河)、黑水河、出江河、斜江河、南河、楊溪河、榿木河、萬家河、黃水河、水磨河共計13條。保護區內匯入以上河流的主要支流有磨子溝、深溪溝、五碼槽、紅水黑凼、芍葯溝、麻柳溝、銀廠溝、鍋圈岩溝、磨盤溝、回龍溝等55條。
白沙河及龍溪河發源於都江堰市龍溪—虹口自然保護。白沙河發源於保護區的最高峰—光光山南麓,是保護區內的最長河流,系岷山的一級支流。
湔江發源於彭州市白水河自然保護區,屬於岷江水系。從西向東。匯入湔江主要河流有:龍槽溝、白河河、玉石溝、洛河、金河、五道河共6條。
改寫無名峰
「白皮書」收錄的山峰中,大部分人跡罕至尚未命名,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可能發動市民對3000米以上的高峰進行命名,讓這些無名山峰真正家喻戶曉。
雲豹爬高千米就到雪豹的家
目前,成都已記錄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屬3287種,佔全國種數的1/10,佔全省種數的1/3;脊椎動物大約578種,獸類114種,鳥類384種,兩棲類24種,爬行類29種,估計昆蟲總數在10000種以上。
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5種。分別是川金絲猴、大熊貓、雲豹、豹、雪豹、馬麝、林麝、白唇鹿、扭角羚、白鸛、黑鸛、金雕、斑尾榛雞、雉鶉、綠尾虹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熊貓、獼猴、黑熊、大天鵝、紅腹錦雞等58種。成都市植被帶及代表物種分布示意圖上顯示,雲豹棲息地與雪豹的棲息地海拔相差1000米,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種,分別是銀杏、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珙桐、光葉珙桐、獨葉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桫欏、蓖子三尖杉、四川紅杉、岷江柏木、連香樹、厚朴等23種。
雲海現佛光高山藏平湖
成都市不僅有大熊貓、珙桐等珍稀野生動植物,還有美麗的高山原始風光,特別是高山冰斗湖泊、高山草甸、高山杜鵑、紅葉、U形山谷、流石灘、溶洞、雲海、日出、佛光等尤為壯觀。
保護區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垂直分異,形成了保護區多樣的植被類型。常綠闊葉混交林帶、落葉闊葉針葉混交林帶、亞高山暗針葉林帶、亞高山灌叢帶、高山草甸帶和高山流石灘稀疏植被均以原生性或原始狀態在保護區內連續分布,呈現完整的植被垂直帶譜。其中,每個植被帶又包含了多個植被類型,據現有資料可分為16個重要的植物群系。
高山冰斗湖泊大多數是第四紀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在成都市保護區內著名的有10處。其中龍溪虹口保護區有3條:光光山2處,海拔4100米,龍池湖1處,海拔1800米。
高山草甸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主要有20個片區,面積約12.357萬畝。
高山杜鵑:發布海拔2500米-4500米,主要有22個片區,面積約17.5萬畝。
高山紅葉:在海拔2500米-4500米范圍內廣泛分布,主要有21個片區,面積約30萬畝。
早報記者楊琴圖片源自《林海奇珍》
海拔落差世界最大中心城市
「這本圖冊基本摸清了成都生態資源狀況以及景觀狀況。」昨日,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野保處處長朱上表示。
成都市首個森林景觀資源「白皮書」《林海奇珍》,詳細概括了3000米以上山峰、發源於成都的河流、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大名木古樹及自然保護區景觀五部分內容。從去年3月起,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及成都域內自然保護區、區縣林業局等便展開相關調查,花費近一年時間,獲得了最詳實的資料。
成都由於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內形成了約1/3平原、1/3丘陵、1/3高山的復雜區域地理環境與眾多獨特的地貌類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拔落差最大的中心城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3「最」尤其讓成都人驕傲:成都是全國擁有原始森林和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面積最大、離原始森林最近(離都江堰僅70公里)、擁有野生動植物品種最多的中心城市。
作者:佚名
㈧ 成都市地理環境如何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具有自己特有的氣候資源。
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為4700~5300°C,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C左右,最低氣溫在0°C以下的天氣集中出現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現在1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1~2°C,提前半個月入春。
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為2:1左右。四是光、熱、水基本同季,氣候資源的組合合理,很有利於生物繁衍。五是風速小, 廣大平原、丘陵地區風速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1042~141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極端最低氣溫為-5.9℃,大部分區市縣出現在12月,少部分出現在1月。成都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次多風向:6、7、8月為北風,其餘各月為東北偏北風。
㈨ 成都的地理位置優勢環境及民俗文化
成都市的地抄理位置優勢襲是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成都市的民俗文化是新津縣的大部分地區講西南官話-灌赤片岷江小片;部分地區講東北官話;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等區和各個縣市的少數鄉村講客家語,以市郊洛帶鎮為中心的周邊十幾個鄉鎮最多。蜀綉又稱「川綉」,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總稱。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蜀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合稱中國四大名綉。
㈩ 地理環境如何影響成都人性格
這個啊? 亞熱帶季風氣候 感覺影響不到什麼
最重要的還是 人文 地理都只是 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