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關東地理位置

關東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1 20:51:37

Ⅰ 關東在中國的哪個地方

關東在中國山海關以東,即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四盟),今泛稱「東北」,明朝俗稱「關東」,清朝稱之為滿洲東三省。

東北正式有了本區域名稱,是到了戰國時期,與燕國在此設郡聯系在一起。燕國處北方,經常遭到強敵東胡的內侵。昭王時,始築長城,幾乎把現今遼寧省全境括在長城以內,設郡以轄其地。

遼西與遼東兩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遼寧省境。襄平即今遼寧省遼陽市,就是當時遼東郡的首府。這是有史以來,首次在遼寧也是在東北地區建制設郡。

自此,遼即成了今遼寧地區的代名稱,歷代相沿不變。有時也把遼泛指為東北地區,但它真正含義,還是限指遼寧地區。

(1)關東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山海關的出現,第一次把華北與東北截然分開,自此便成為兩大區域的天然分界線。迄今,遼寧與河北兩省的分界,大致仍按關城及其連接的一段長城為界。確切些說,山海關被囊括於河北省內,其省界已外延山海關以東大約30多華里。

一座關城,成為今日華北與東北、遼寧與河北兩區兩省的大致分界線,這大概是朱元璋及其屬下徐達所始料不及吧!

實際上,在明初修成山海關及相連的長城,人們便有了內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海關以東的地方所稱遼東,即今遼寧省境,統稱〃關外〃,而把山海關以西亦即長城內側,統稱〃關內〃。

後又漸稱〃關里〃,有山東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區的人流寓關外,往往不直說省名,而泛稱為〃關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書如《明實錄》中,又把關外稱為〃畿東〃、〃京東〃,與〃關外〃具有同等的含義。

明代在關東地區的行政建置,實際劃分南北兩個大行政區。南部行政區,北自開原(今遼寧開原市),南達旅順;西起山海關,東抵鴨綠江畔,相當於今之遼寧省境。

Ⅱ 闖關東的關東是指哪到哪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東北這個名稱的由來。

我們現在人所熟知的東北這個稱呼的話呢,其實它的來源時間比較短,主要是在民國時期出現。當時東北又稱為東三省,也就是遼寧吉林,黑龍江,這樣的說法呢,是在民國時期出現,在那個時候闖關東的熱潮早已經過去,自然也不可能出現闖東北的說法。

Ⅲ 「關東」是什麼地方

近現代的關東主要指山海關以東,即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四盟市(蒙東源於關東),今泛稱「東北」,明朝俗稱「關東」,清朝稱之為滿洲東三省。

古代關東通常指函谷關以東的地區。三國演義中,曹操、袁紹等18路諸侯伐董卓時,自稱關東聯軍,主要是指虎牢關以東。

直到當代仍在民間盛行。歷代對關東行政區劃不一,名稱種種,而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卻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海之變,最終躋身於中華民族文化之林,成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3)關東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關東在明朝時期的歷史演變

自明代以後,關東地區又有了一個新名稱,這就是人人皆知的關東。此稱之義,是指聳立於河北與遼寧交界處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以東的地方,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泛稱東北。又以山海關為限隔,則有關里(內)、關外之別稱。

東北這一區域概念的形成,卻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歷史演變,與長城特別是與山海關的修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明初修成山海關及相連的長城,人們便有了內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海關以東的地方所稱遼東,即今遼寧省境,統稱關外。

而把山海關以西亦即長城內側,統稱關內,後又漸稱關里,有山東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區的人流寓關外,往往不直說省名,而泛稱為關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書如《明實錄》中,又把關外稱為畿東、京東,與關外具有同等的含義。

Ⅳ 日本的關東地區包括那些地方

關東地區主要包括東京、神奈川縣等地區,而東京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才作為日本的首都的,是一個比較新的城市;關西主要包括大阪、京都、奈良等城市,而京都、奈良又曾經是日本古代的首都。

Ⅳ 「關東」究竟是指哪裡

在明初修成山海關及相連的長城,人們便有了內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內海關以東的容地方所稱遼東,即今遼寧省境,統稱〃關外〃,而把山海關以西亦即長城內側,統稱〃關內〃,後又漸稱〃關里〃,有山東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區的人流寓關外,往往不直說省名,而泛稱為〃關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書如《明實錄》中,又把關外稱為〃畿東〃、〃京東〃,與〃關外〃具有同等的含義。

關東,俗稱東北,位於山海關以東以北,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三市一盟。南北長1600多公里,東西寬1400多公里,總面積124.14萬平方公里,人口1.18億人。

關東地區是中國北方一個比較完整而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區域。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風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內涵……

Ⅵ 關東是哪裡

地名復名而已。
中國的關東是指今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蒙東源於東北)三省回區,答地處祖國東北方,自古以來,就泛稱〃東北〃,而明以後又俗稱〃關東〃,直到當代仍在民間盛行。歷代對東北行政區劃不一,名稱種種,而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卻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海之變,最終躋身於中華民族文化之林,成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日本的關東
[編輯本段]

通常指本州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關東地方。

■地區劃分

東京都 神奈川縣 千葉縣 琦玉縣
茨城縣 櫪木縣 群馬縣

位於日本列島中央,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Ⅶ 關東是指什麼地方

近現代的關東主要指山海關以東,即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四盟市(蒙東源於關東),今泛稱「東北」,明朝俗稱「關東」,清朝稱之為滿洲東三省。

歷代對關東行政區劃不一,名稱種種,而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卻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海之變,最終躋身於中華民族文化之林,成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7)關東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關東在明朝時期的歷史演變


自明代以後,關東地區又有了一個新名稱,這就是人人皆知的關東。此稱之義,是指聳立於河北與遼寧交界處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以東的地方,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泛稱東北。又以山海關為限隔,則有關里(內)、關外之別稱。


東北這一區域概念的形成,卻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歷史演變,與長城特別是與山海關的修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明初修成山海關及相連的長城,人們便有了內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海關以東的地方所稱遼東,即今遼寧省境,統稱關外。


而把山海關以西亦即長城內側,統稱關內,後又漸稱關里,有山東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區的人流寓關外,往往不直說省名,而泛稱為關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書如《明實錄》中,又把關外稱為畿東、京東,與關外具有同等的含義。


Ⅷ 關東指哪裡

「闖關東」有廣義的與狹義的兩個概念。   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此為廣義。狹義的「闖關東」僅是指從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從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

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黃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闖入東北,數量規模歷史最高。是時,義和團亂,帝國主義乘機瓜分中國,俄國獲得了東北地區大量特權,而日本經過日俄戰爭,迫使俄國把特權轉讓給日本。

(8)關東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等地區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東北「龍興之地」墾殖——頒布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

滿人傾族入關,關東人口劇減,借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東北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

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到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

Ⅸ 關中、關內、關外和關東各指哪些地方

1、關中

關中是指「四關」之內,即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

現關中地區位於陝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楊凌五市一區,總面積55623平方公里。

2、關內

關內,古代在今陝西建都的王朝,通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叫關內。今指山海關以西或嘉峪關以東一帶地區。

3、關外

①秦、漢是定都陝西的王朝,稱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為「關外」。

②初開始,指山西雁門關以外的漠北之地。

③明清稱東北三省,即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為「關外」,因位於山海關以外而得名。

④如今,深圳市二線關以外的地區,即寶安區、龍崗區和光明新區,當地人也俗稱關外。

4、關東

古代關東通常指函谷關以東的地區。三國演義中,曹操、袁紹等18路諸侯伐董卓時,自稱關東聯軍,主要是指虎牢關以東。

近現代的關東主要指山海關以東,即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四盟市(蒙東源於關東),今泛稱「東北」,明朝俗稱「關東」,清朝稱之為滿洲東三省。

直到當代仍在民間盛行。歷代對關東行政區劃不一,名稱種種,而形成一具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卻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海之變,最終躋身於中華民族文化之林,成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9)關東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關中民俗:

1、乾州蛟龍鼓舞

乾縣王村鎮的蛟龍鼓舞屬明代嘉靖年間的宮廷樂舞,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前進行表演。採用集體樂舞的藝術形式,一開始,總是先到廟宇寺院拜神,主要以敬關帝、菩薩為主,然後再是土地、龍王、娘娘神等,以祈神保佑。

2、大秦戰鼓

秦漢新城正陽街辦同仁村2組掌旗寨的村民們祖祖輩輩打著一種鼓,相傳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期,大秦帝國「虎狼之師」的戰鼓,村民們管此鼓叫「大秦戰鼓」,大秦帝國的軍魂就這樣一直傳到了今天。

3、西關老龍

西關老龍又叫筒子龍,是三原縣一種民間龍舞藝術,民間流傳著唐太宗李世民「畫龍點睛」解救百姓乾旱之苦的傳說。每年在耍龍前,都要到清河邊上舉行隆重的點睛儀式,邀請權威人士或德高望重之人前來為龍點睛。

4、東寨十八羅漢

東寨十八羅漢是三原東寨村所獨有的民間社火節目,由18位青壯年男子組成,其中9個體魄魁武、身強力壯的青壯年扮大羅漢,也稱座子,9個活潑可愛的少年扮小羅漢,表演自始至終採用鑼鼓打擊樂伴奏,鑼鼓隊由14人組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