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衛青所經歷的漠南之戰,在當時究竟是怎麼回事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這一年是衛青第四次出征匈奴,劉徹雖身在長安,他的心卻早早跟隨大軍出征,他渴望勝利,自從漢匈奴開戰的那一刻開始,他便叮囑身邊的宦官,一旦前方有最新的消息,哪怕他在睡大覺,也要向他稟報。
劉徹天天盼著衛青的好消息,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終於等來衛青大勝的好消息,劉徹大喜,立即派人手捧大將軍印璽趕往衛青營中。
其實這並不是衛青第一次出征匈奴,也不是他第一次打了勝仗,這次勝利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戰勝利後,漢武帝居然要在軍中拜他為大將軍,並讓他統帥所有的漢軍。
漢代的大將軍是軍人的最高軍階,一般不輕易授予,劉徹此舉顯然肯定了衛青的軍事才能,也非常感激他在漢匈之戰上做出的貢獻。
除此之外,劉徹還大賞跟隨衛青出征的將領,並封衛青尚在襁褓中的三個兒子為列侯,這場讓衛青收獲諸多榮譽的戰役就是漠南之戰。

B. 漠北在哪裡
漠北地理位置:中國北方沙漠、戈壁以北地區,蒙古國南部的東戈壁省內、東戈壁省、容南戈壁省、戈壁阿爾泰省等省份以北。
漠北又稱嶺北,漠北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和林。現分屬於今俄羅斯、蒙古國、中國、哈薩克等。16世紀末17世紀初沙俄南下派出探險隊屠滅漠北大量汗國,至康熙時清廷調集全國紅衣大炮炮轟沙俄探險者石壘,之後雙方多次談判劃界。

(2)漠南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漠北河流:
1,石勒喀河
石勒喀河,Shilka River 亦作Silka。黑龍江的北源。發源於蒙古國北部的肯特山東麓,由鄂嫩河匯和音果達河而成。流經俄羅斯赤塔州東南部,與額爾古納河匯合後稱黑龍江。
2,科布多河
科布多河源於阿爾泰山東北麓,東南流注入哈拉烏斯湖。全長516公里,流域面積約 5萬平方公里。沿岸草原茂盛,經濟中心科布多。
C. 歷史上馬邑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為什麼匈奴和突厥都喜歡從此南侵
關於馬邑(今山西朔州朔城區東北),唐太宗李世民曾做過一首詩,《飲馬長城窟》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台凱歌入
其中有一句,將軍旋馬邑,意思就是將軍從馬邑凱旋而歸,可見馬邑自古以來就是進出邊塞的必經之地。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一直屬於冷兵器時代,而冷兵器時代的地理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古代漢族農耕文明最大的敵人就是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自秦朝完成中原統一之後,北方的游牧民族也由小部落統一成為匈奴帝國,伴隨著漢人王朝更新換代,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也不斷更替,匈奴、鮮卑、契丹、蒙古、女真你方唱罷我登場。雖然政權不斷更替,但是不變的是北方游牧民族貧瘠的資源和貪慕中原財富不斷南下掠奪野蠻行徑。
因此飽受北方侵擾的漢人不得不選擇邊塞險要之地修建長城修建邊關要塞阻擋北方的入侵。
而山西不僅是中原地區的正北屏障,也是古代以關中洛陽為政治中心的中原政權與游牧民族漠南中心最快捷的必經要道。

D. 內蒙古省位於中國的什麼地方
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起東經126°04′,西至東經97°12′,橫跨經度28°52′,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千米;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占緯度15°59′,直線距離1700千米;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土地面積的12.3%,是中國第三大省區。
內蒙古的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

(4)漠南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內蒙古的地理環境:
1、地質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地層發育齊全,岩漿活動頻繁,成礦條件好,礦產資源豐富。以北42°為界,可分為兩個1級大地構造單元。42°線以北為天山——內蒙古——興安地槽區,以南為華北地台區。中、新生代時受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的影響,內蒙古東部地區形成北北東向的構造火山岩帶,即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
2、地形地貌
內蒙古自治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在世界自然區劃中,屬於著名的亞洲中部蒙古高原的東南部及其周沿地帶,統稱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3、氣候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大興安嶺北段地區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巴彥浩特——海勃灣——巴彥高勒以西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蒙古
E. 河套的地理介紹
河套,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里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
河套平原一般分為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黃河經此成一大彎曲,秦、漢稱河南地;自明築榆林長城後,始稱河套。其范圍包括: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北部和陝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區。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今甘肅張掖、武威地區),東連幽燕(今河北一帶),為古都長安北方藩籬,燕京翼側屏障。
河套地區自古為多民族居住地。戰國屬趙。秦屬九原、北地等郡。漢屬朔方、五原、西河等郡。西晉為羌胡地。東晉時匈奴據此建國,號夏。唐屬關內道。北宋大部為西夏的河南地。明屬陝西布政使司,後為韃靼所據。清屬鄂爾多斯伊克昭盟。河套西、北、東三面環以黃河。陰山橫亘黃河之北,其溝谷多為古代大漠南北之重要通道。賀蘭山聳峙於黃河之西,蘆芽山屏障於黃河之東,南鄰陝北高原。依山阻河,形勢險要。套里為鄂爾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狀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境內之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史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
1954年國家撤銷了綏遠省建制後,批准了內蒙古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內一級行政區的申報,即改陝壩區為河套行政區。後與磴口縣,烏拉特中後前旗合並,成立巴彥淖爾盟,現已改為巴彥淖爾市。 國家批准用「河套」一詞來命名境內的一級行政區,從而確立了這個詞的地區獨有性(因為全國是不能重名的)。所以現在的河套就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F. 歷史書上常說的「大漠」具體指哪裡
大漠分漠南抄、漠西、漠北三部襲分
漠南蒙古,簡稱「漠南」,即大漠(戈壁沙漠,位於蒙古國南部的東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爾泰省,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等三個省份,以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西部二連浩特一帶。)以南,地域大概為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歷史上為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在清朝理藩院則例中,此名一直在官書中使用,與漠北蒙古相對。
漠西在今天大約指青海以及新疆、甘肅部分地區。
漠北地理位置
漠北,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狹義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貝加爾湖,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 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漢族發動侵略的根據地。漠北位於今天的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
漠北,指瀚海沙漠群以北。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 主要居住區是:圖勒河-鄂爾渾河(今蒙古國境內)-色楞格河流域-貝加爾湖(今俄羅斯境內)。
漠北大部分是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
另外,內蒙古大部分是塞北漠南,另一部分嘛,就是在沙漠東邊了。
G. ↗中國戈壁灘地理位在哪裡
戈壁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以戈壁灘為界蒙古高原被分為漠北與漠南蒙古。古代自秦朝以來,漢字史書里以「大漠」、「瀚海」之稱,戈壁灘也是蒙古帝國的老家,也是匈奴和突厥的活躍地點。
戈壁,源於蒙古語,意思是「難生草木的土地」。戈壁」在維吾爾語裡面就是「沙漠」的意思。戈壁是粗砂、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戈壁的形成是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雨影效應阻擋了雨雲抵達戈壁地區而形成的。

(7)漠南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一、形成原因
戈壁是沙漠的前身,戈壁在風蝕作用進一步的侵蝕下就會演變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個類型。即地勢起伏平緩、地面覆蓋大片礫石的荒漠。
戈壁其形成主要原因是因洪水沖積而成。當發洪水,特別是山區發洪水時,由於出山洪水能量的逐漸減弱,在洪水沖擊地區形成如下地貌特徵:大塊的岩石堆積在離山體最近的山口處,岩石向山外依次變小;隨後出現的就是拳頭大小到指頭大小的岩石。
由於長年累月日曬、雨淋和大風的剝蝕,稜角都逐漸磨圓,變成了我們所說的石頭(學名叫礫石)。這樣,戈壁灘也就形成了。
二、環境氣候
戈壁,表層以礫石為主,基本沒有沙和土壤,滲透性極好,但氣候環境惡劣,地表缺水且植物稀少,僅生長一些紅柳、駱駝刺等耐旱植物,降雨量少,晝夜溫差懸殊,風沙大,風速快且持續時間長。
H. 地理答啦:以前的綏遠省,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地理答啦:以來前的綏遠省,是源現在的什麼地方?
綏遠是我國在中華民國時期設立的一個省份,位置在今天內蒙古自治區的中南部,其管轄范圍大致包括現在的烏蘭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
綏遠地區在清朝時一部分原為歸綏道,屬山西省,另一部分為內蒙古的興和道,清代時綏遠屬漠南蒙古的一局部,因設有綏遠駐軍駐守此地,故名綏遠。
1914年,袁世凱的北洋政府當局為增強對蒙古地區的統治,將歸綏道與興和道從山西和內蒙古析出,設立綏遠特別區,另有伊克昭盟和烏蘭察布盟也劃歸綏遠。1928年改稱綏遠省,省會為歸綏(今呼和浩特)。
綏遠省轄歸綏、包頭2市,以及豐鎮、集寧、涼城、陶林、興和、龍勝、歸綏、武東、武西、和林格爾、清水河、托克托、薩縣、包頭、固陽、五原、臨河、安北、狼山、米倉、晏江、東勝等22縣及鑲紅旗、鑲藍旗、正黃旗、正紅旗、土默特自力旗、東公旗、中公旗、西公旗、茂明安旗、達爾罕旗、四子王旗、准格爾旗、達拉特旗、烏審旗、扎薩克旗、鄂托克旗、郡王旗、杭錦旗等旗。
綏遠省是與察哈爾、熱河、寧夏並稱的民國塞北四省之一。1954年綏遠省撤銷,並入內蒙古自治區。
I. 漠北在哪裡是怎樣的城市…
http://ke..com/view/416996.html?wtp=tt 漠北地理位置漠北,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狹義的塞北之北專,包括外蒙古跟貝屬加爾湖,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 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漢族發動侵略的根據地。漠北位於今天的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
J. 問下,大漠一般指的是中國目前哪個地區
大漠分漠南、漠西、漠北三部分
漠南蒙古,簡稱「漠南」,即大漠(戈壁沙版漠,位於蒙古國南部的東權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爾泰省,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等三個省份,以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西部二連浩特一帶.)以南,地域大概為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歷史上為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在清朝理藩院則例中,此名一直在官書中使用,與漠北蒙古相對.
漠西在今天大約指青海以及新疆、甘肅部分地區.
漠北地理位置
漠北,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狹義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貝加爾湖,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漢族發動侵略的根據地.漠北位於今天的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
漠北,指瀚海沙漠群以北.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主要居住區是:圖勒河-鄂爾渾河(今蒙古國境內)-色楞格河流域-貝加爾湖(今俄羅斯境內).
漠北大部分是蒙古高原,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
另外,內蒙古大部分是塞北漠南,另一部分嘛,就是在沙漠東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