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財富港地理位置鹽城

財富港地理位置鹽城

發布時間: 2021-02-21 18:10:59

『壹』 鹽城的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落後

鹽城,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中部,東臨版黃海權,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

鹽城海陸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路。南洋國際機場、鹽城港大豐港區、濱海港區、射陽港區、響水港區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鹽城市成為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是國家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戰略的交匯點。
應答時間:2020-1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貳』 江蘇鹽城市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鹽城市區屬於南方。

南方地區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常特指位於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點以南的地區。

以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南方」的北界是學術界普遍接受的觀點。1908年,原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等角度出發,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學》中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行政區劃概念中的南方,包括西南、東南、中南與港澳台地區,即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與台灣。

(2)財富港地理位置鹽城擴展閱讀

鹽城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鹽城下轄3區5縣1市,全市土地總面積16931平方千米,其中沿海灘塗面積4553平方千米,2017年戶籍人口826.15萬人。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場,到處是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鹽城」之名使用至今。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

建鹽小片分布於亭湖、鹽都、建湖,射陽南部,大豐北部,處於洪巢與泰如兩片的過渡地帶,特點上互有交叉,但仍以洪巢片特點為多,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

『叄』 江蘇鹽城地理位置和海相臨嗎

地理位置

鹽城地處北緯°34′~34°28′,東經119°27′~120°54′之間。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相連、西南與泰州市接壤,西與淮安市、揚州市毗鄰,北隔灌河與連雲港市相望。

氣候特徵

鹽城的氣候,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向南暖溫帶氣候過渡的地帶。一般以灌溉總渠為界,渠南為北亞熱帶氣候帶,渠北為南暖溫帶氣候帶。由於東臨黃海,海洋調節作用非常明顯,也可屬於濕潤的季風氣候區。

主要特點是:季風盛行,四季分明,雨水豐沛,雨熱同季,日照充足,無霜期長。

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與同緯度的江蘇省西部地區相比,春季氣溫低且回升遲;秋季氣溫下降緩慢且高於春溫;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顯偏多。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受歐亞大陸冷氣團影響,盛行偏北風且多寒冷天氣;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且多炎熱天氣,空氣溫暖而濕潤,雨水豐沛。

水文條件

鹽城地處里下河水網地區,市區河流縱橫交錯,蜿蜒曲折,數量眾多,水鄉特色顯著,號稱「百河之城」。流經市區的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蟒蛇河、串場河、朱瀝溝、皮岔河、小洋河、通榆河、川東港、江界河等,是鹽城主要的生態水脈和生態走廊。亭湖區的大洋灣作為城市中心最主要的濕地。大豐區沿海灘塗面積列全國之最。

『肆』 搜索鹽城的資料地理位置名稱由來一小段

解答:1、鹽城隸屬於江蘇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江蘇省中東部,位於長江三角洲北翼。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1.06萬人;其中市轄區面積4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萬人。
2、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 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可以說這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特產
建湖藕粉圓子。以藕粉為原料,用白糖、棗泥、芝麻粉拌以葷素油脂及桂花為餡丸,在開水中多次氽制而成。形如彈丸,呈淡紫色,嬌嫩肥澤,柔軟豐滿,甜而不膩,桂香滿口。

白燉鯔魚。鯔魚是鹽城名特海產,肉肥味美,配以豬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筍片等,上籠以旺火蒸熟。燉熟的鯔魚肉呈蒜瓣狀,湯清味濃,色澤美觀,鮮嫩可口。

燴素魚皮。相傳為清初鹽城兜率寺廚師首創。將山芋粉放入沸水鍋中凝成粉皮,切成長方塊,呈魚皮狀,輔以雞湯、火腿、雞脯肉等下鍋燒沸,味道鮮美,清爽可口。
奇園蟹黃包。以個大膘肥黃多的活母蟹和精面為原料製作,味道極鮮美,尤以奇園菜館的蟹黃包為佳,故名。
九龍口
首烏糕。用濱海縣特產何首烏粉製成,味道鮮美,色質透明,可養生,可治白發,已成宴席佳品。
四鰓鱸魚。產於響水縣的灌河。嘴大、鱗細、體側扁。菜花時節魚體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又稱「菜花鱸魚」。魚頭部有重疊的鰓紋,看似四鰓。肉質細嫩,魚湯味鮮,可與雞汁媲美,舊時曾為貢品。
鹽城糖麻花。又名油繩,相傳已有2000多年歷史。特點是:香、甜、酥、脆,油而不膩,美味可口。被載入《中國風味特產指南》。
阜寧大糕。糕片白如雪,柔如雲,上口香甜、滋潤。主要以糯米粉精製而成。

大縱湖醉蟹。大縱湖蟹個大黃多。洗凈後,配以鹽城曲酒、米酒。
龍岡茌梨。產於鹽都區龍岡鎮北的沙崗地帶,該梨形似紡錘,味似嫩菱,平均單果重200克,最大達800克,果肉厚,含糖量在15以上,在省有關評比會上曾三次奪魁。
葛武嫩薑片。特點是鮮甜脆嫩、形如薄紙、美味可口。其製法是精選寒露前三天採收的鮮嫩生薑,經過13道工序製作而成。
東台魚湯面。
蘇省東台市名點,原系宮廷食品,其湯濃稠如乳,點滴成珠,面白細勻,鮮而不膩,為傳統名點。1924年曾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
生熗條蝦。江蘇省東台市特產。製法獨特:將生蝦先加鹽、曲酒殺菌去腥後,再加入腐乳汁、白醬油、白糖等輔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佳。
東台西瓜。東台西瓜曾以甘甜汁多、消暑解渴、風味獨特而成為縣府的禮品,人們夏日常食的果品。
弶港醉螺。江蘇省東台市弶港鎮特產,又名糖泥螺,始於清乾隆年間,其特點是:香、甜、脆、嫩。

『伍』 地理答啦:江蘇鹽城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優越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認為,從歷史上看,鹽城的地理位置並不好,經濟落後的原因也很明顯。
先說說鹽城的地理位置,鹽城雖然地處沿海,有著綿長的海岸線,但從歷史上看,它的地理位置其實很尷尬。
——鹽城是運河的棄兒。隋唐以來,京杭大運河一直是中國的交通大動脈,大運河沿岸的鎮江、揚州、淮安、濟寧、德州等城市,也是隨著運河漕運的發達而興起。鹽城雖然離運河不遠,毗鄰運河之都的淮安,但畢竟沒有處於黃金水道之上,沒有受益於運河而興起。
——鹽城是鐵路的棄兒。近代以來,鐵路興起,運河式微。長期作為中國南北經濟命脈的津浦鐵路(京滬鐵路)自北而南,到了徐州便轉向了安徽,直到南京才回到江蘇境內,把廣大蘇北地區甩在了一邊。不僅是鹽城,包括淮安、揚州、泰州、南通、宿遷在內的蘇北各市,在很長很長時間之內,竟然沒有一寸鐵路。後來鹽城雖然通了鐵路,但也僅僅是次要鐵路拐了個彎通過鹽城,在鹽城坐火車可選擇的車次以及可以直達的城市,還是少得可憐。
——鹽城是海運的棄兒。鹽城雖然有江蘇最長的海岸線,卻沒有江蘇最好的港口。在改革開放後,沿海的大連、青島、連雲港、南通、寧波、福州、湛江、北海等沿海城市藉助海港優勢發展對外貿易飛速發展的幾十年裡,鹽城卻只能望海興嘆,坐擁沿海城市之名卻未得通達全球之利。
——鹽城是高速、高鐵的棄兒。鹽城現在已經有了高速公路、將來也會有高鐵。但摸著良心說,相對於國內其他城市、江蘇其他城市,乃至蘇北其他城市,鹽城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通車時間、網路化程度,還是比其他城市稍晚了一些,稍慢了一些。當別的城市很多年以前已經乘著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撒著歡兒奔上小康的時候,鹽城的很多規劃、建設才剛起步,落後也是意料之中的了。
綜上,地理答啦認為鹽城的地理位置並不好,甚至很尷尬。

『陸』 大豐港的地理位置及對經濟發展有哪些優勢和缺陷

大豐港由於地理位置關系,將成為聯接上海港和連雲港之間的中心內港,成為蘇中地區的容出海大通道。

大豐港建成後,將與 204 國道、鹽寧高速、通榆運河、京杭大運河、新長鐵路、正在建設中的黑龍江省同江到海南省三亞的沿海高速公路以及「十五」期間興建的徐 ( 州 ) 大 ( 大豐港 ) 高速公路聯網,形成立體大交通格局,輻射鹽城、鹽都、大豐、東台、興化、高郵、建湖、寶應、金湖等市縣 14263 平方公里 800 萬人口。

該地區國民生產總值逾百億元,年集裝箱 30 余萬標箱,近期希望從大豐港出口的標箱達 5 萬箱。

目前,大豐港已與上海港務集團合作,成立集豐物流公司,港口一期工程建成後該公司負責航線開通和經營管理。

『柒』 鹽城中南世紀城到財富港公寓多遠富港多遠

16分鍾53路
解放路海洋路口上車 | 步行413米 | 1.83公里

鹽城中南世紀城
53路(科教城公交回回車場(黃海通答市民卡公司)--科教城公交回車場(黃海通市民卡公司))
上車解放路海洋路口 上車
2站
下車交通技師學院 下車
步行413米,到達目的地 收起
1、沿景觀大道向西北步行372米,過馬路後右轉進入海洋路
2、沿海洋路向東北步行41米,到達目的地
財富港公寓
23分鍾智慧谷接駁線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上車 | 步行688米 | 1.92公里

33分鍾51路
海闊路解放路口上車 | 步行1.07公里 | 2.35公里

35分鍾b1路 → 51路
海洋路(brt)上車 | 步行701米 | 2.43公里
可能錯過末班車

39分鍾b1路 → b支5路
海洋路(brt)上車 | 步行1.11公里 | 2.49公里

『捌』 鹽城的地理位置

基本概況

鹽城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東臨黃海,西襟淮揚,南與南通市、泰州市接壤,北與連雲港市毗鄰。1983年由地區改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下轄東台、大豐2個縣級市和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市區下設鹽都、亭湖兩個區和鹽城開發區,市轄區面積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萬。全市有138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927個村民委員會,554個居民委員會,796.51萬人口,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是江蘇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市。基本特點是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地名探究
[編輯本段]
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鹽城是名副其實的「鹽」城。在各地地名當中,至今仍保留著「團」、「灶」、「總」、「丿」「倉」等與鹽業生產管理相關的名稱。「團」,是鹽區生產組織,灶戶「聚團共煎」的生產形式。每個鹽場設幾個團,每團設若干灶戶,舊時以「團」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鹽區的東台、大豐,如南團、西團、卞團等。目前,仍保留大豐的西團鎮,全市還有18個村、48個自然村組的地名與「團」有關。「灶」,是灶民煎鹽的重要設施,境內因「灶」稱名的有頭灶、三灶、四灶等6個鄉鎮,另有85個村及368個自然村組也是因「灶」而得名。「總」,是鹽場灶民聚居的單位。明初大規模的「洪武趕散」,移民來到荒漠的海濱燒鹽,為了對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實施管理,各場設總若干,以次為序。清嘉慶時,東台富安鹽場就設有30個總。今天沿海鄉鎮地名中仍保留有一總、二總、三總等地名,境內還有7個村和37個自然村組以「總」命名。「倉」,即鹽倉,以枯枝牡丹名揚天下的亭湖區便倉鎮當年就是伍佑鹽場的便倉所在地。境內還有東台三倉鎮以及11個村和18個自然村組因「倉」設名。「丿」是明後期及清代灶民煮鹽的主要生產工具之一,其形同鐵鍋,略比鍋淺,徑園三尺,深3-4寸。境內以「丿」命名的鄉鎮,有東台的曹丿鎮、大豐的潘丿鎮,市內還有6個村和13個自然村組亦是以「丿」為地名的。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宋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綉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在中國革命現代史上,鹽城是革命老根據地之一,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1926年春,鹽城建立了黨的組織。1932年間,胡喬木同志在鹽城加入地下黨,辦報宣傳革命。1940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從此鹽城成了蘇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心臟。華中局黨校、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在鹽城為黨培養了大批抗日幹部。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戰斗足跡。1947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鹽阜區回到了人民懷抱,又成為解放戰爭的大後方,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貢獻。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 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明代中葉還出現過東台安豐人王艮為代表的具有全國影響的泰州學派。近、現代鹽城出現的學者名流甚多。
鹽城歷史上出現過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場鹽民張士誠起兵於白駒場。南宋末年的陸秀夫是鹽城長建鄉人,與文天祥同榜進士,官至左丞相,抗元於崖山,背負幼帝投海殉國。明末清初的王之楨,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馬玉瑗在三河、寶坻等縣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玖』 從鹽城北站到財富港跟幾路公交

公交線路:b支2路 → 51路,全程約20.3公里

1、從鹽城北站步行約510米內,到達圩洋花容木場站

2、乘坐b支2路,經過31站, 到達鹽瀆實驗學校站

3、步行約100米,到達海闊路人民路口站

4、乘坐51路,經過4站, 到達園中路站

5、步行約280米,到達財富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